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5-26 20:48: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多杀菌素又名多杀霉素(spinosad)是在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多杀菌素的作用机理是烟酸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可以持续激活靶标昆虫乙酰胆碱烟碱型受体,但是其结合位点不同于烟碱和吡虫啉。多杀菌素也可以影响gaba受体。可使害虫迅速麻痹、瘫痪,最后导致死亡。其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媲美。多杀菌素安全性高,与目前常用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既有高效的杀虫性能,又有对有益昆虫和哺乳动物安全的特性,最适合无公害蔬菜、水果的生产应用。多杀菌素对害虫具有快速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对一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能有效的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种类。杀虫作用机制独特,未发现与其他杀虫剂存在交互抗药性的报道,对植物安全无药害,适合于蔬菜、果树、园艺、农作物上使用。
3.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类杀虫剂。化学名称:4'-表-甲胺基-4'-脱氧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作用机理为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息传递而使身体麻痹死亡,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有效渗入施用作物表皮组织,因而具有较长残效期。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农药以其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安全性好的特点,销量逐年攀升,国内产能随之扩大。然而目前国内生产厂家生产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生产工艺和溶剂各有不同,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厂家的原药所做出来的制剂稳定性差异很大,容易出现析晶、分层、膏化和分解等问题。
4.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活性成分进行复配,可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虫谱,提高防效,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
5.目前,已有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联合使用来进行杀虫的报道,由于目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生产工艺和溶剂各有不同,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厂家的原药所做出来的制剂稳定性差异很大,市场最流行的是70%的原药,杂质含量非常高,对配方的助剂的选择和搭配要求很高。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悬浮剂通过助剂的选择和配伍,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
盐的悬浮剂,通过助剂的选择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包括:
8.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和增效剂;
9.所述活性成分为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所述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为(0.05~50):(0.05~10)。
10.可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11.活性成分1.0%~60%;
12.分散剂1%~10%;
13.润湿剂1%~10%;
14.增稠剂0.1%~1%;
15.防冻剂1%~10%;
16.消泡剂0.1%~1%;
17.防腐剂0.1%~1%;
18.增效剂1%~15%;
19.余量的水;
20.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所述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为(0.05~50):(0.05~10)。
21.可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22.活性成分5.0%~50%、分散剂3%~8%、润湿剂2%~4%、增稠剂0.1%~0.5%、防冻剂3%~8%,消泡剂0.1%~0.5%、增效剂3%~10%,防腐剂0.1%~0.8%,余量的水。
23.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聚羧酸铵盐、聚羧酸钾盐、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烷基苯磺酸盐或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一种或多种。
24.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聚羧酸钠盐、聚羧酸胺盐、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烷基苯磺酸盐或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25.可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和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6.可选的,所述聚羧酸钠盐和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质量比为(1-5):1。
27.可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和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按照(1-2):1。
28.可选的,所述润湿剂为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2:1。
29.所述增稠剂为气相白炭黑、硅酸镁铝、凹凸棒土、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30.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尿素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1.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有机硅消泡剂或c
8-10
的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2.所述防腐剂为多聚甲醛、异噻唑啉酮、卡松、苯甲酸钠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
33.所述增效剂为多库脂钠、油酸甲酯、大豆油、烷基糖苷或软磷脂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34.可选的,所述润湿剂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5.所述增效剂为多库脂钠;
36.所述防冻剂为丙三醇;
37.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38.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39.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
40.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增效剂和水混合,在高速分散状态下加入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分散,研磨,再加入防冻剂和增稠剂剪切,得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包括: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和增效剂;所述活性成分为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所述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为)(0.05~50):(0.05~10)。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助剂筛选,针对不同的原药进行方案的优化,最终得出了上述各组分间匹配度最佳的体系,特别是润湿剂、分散剂、增效剂的的组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耐受性,具有分散性好、悬浮率高、满足不同水质、较低的表面张力等优势,有效地解决了样品热贮奥氏熟化、结块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4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包括:
44.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和增效剂;
45.所述活性成分为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所述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为(0.05~50):(0.05~10)。
46.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47.活性成分1.0%~60%;
48.分散剂1%~10%;
49.润湿剂1%~10%;
50.增稠剂0.1%~1%;
51.防冻剂1%~10%;
52.消泡剂0.1%~1%;
53.防腐剂0.1%~1%;
54.增效剂1%~15%;
55.余量的水;
56.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所述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为(0.05~50):(0.05~10)。
57.多杀菌素:密度1.16g/cm3,熔点溶解度水235mg/l(ph=7),能以任意比例与醇类、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酯类、醚类和酮类混溶,稳定性:见光易分解,水解较快。
5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141-146℃,相对密度1.20(23℃),logp值5.0(ph=7,25℃),溶于丙酮和甲醇、微溶于水、不溶于己烷,稳定性:在ph5、6、7、8时不发生水解,遇光快速降解。
59.其中,其中,多杀菌素熔点相对较低,复配后导致熔点更低,易出现奥氏熟化问题;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亲油性很强,难易润湿和分散,且本身容易析晶和分解。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助剂筛选,最终得出了上述各组分间匹配度最佳的体系,特别是聚羧酸盐分散剂、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分的筛选和组合,大大降低了剂型的加工难度,提高了剂型的稳定性,具有分散性好、悬浮率高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样品热贮及贮存分解、析晶和膏化等问题。
60.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活性成分1.0%~60%;优选包括5.0%~50%;更优选包括10%~40%。
61.本发明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所述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为(0.05~50):(0.05~10);优选为(4.0~42):(1.0~8.0)。更优选为(8.0~35):(2.0~5.0)。最优选的,包括多杀菌素15.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85%。
62.本发明提供的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分散剂1%~10%;优选包括3%~8%;更优选为3%~6%;最优选为5%。
63.本发明所述分散剂优选为聚羧酸钠盐、聚羧酸铵盐、聚羧酸钾盐、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烷基苯磺酸盐或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和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和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按照(1-5):1。更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和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按照(1-2):1。
64.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润湿剂1%~10%;优选包括2%~4%;具体可以为2%、3%、4%;或者上述任意二者之间的点值,最优选为3%。
65.本发明所述润湿剂优选为所述润湿剂为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2:1。
66.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增稠剂0.1%~1%;更优选包括增稠剂0.1%~0.5%;最优选包括0.1~0.25%;特别优选为0.2%。
67.本发明所述增稠剂优选为气相白炭黑、硅酸镁铝、凹凸棒土或黄原胶中的一种或
多种;更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气相白炭黑、硅酸镁铝或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68.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防冻剂1%~10%;优选包括3%~8%;更优选包括4%~6%;最优选为5%。
69.所述防冻剂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尿素、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尿素或丙三醇;最优选为丙三醇。
70.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消泡剂0.1%~1%;优选包括消泡剂0.1%~0.5%;最优选包括消泡剂0.2%。
71.本发明所述消泡剂优选为有机硅氧烷、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有机硅消泡剂。
72.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防腐剂0.1%~1%;优选为0.1%~0.8%;最优选为0.1%。
73.本发明所述防腐剂优选为多聚甲醛、异噻唑啉酮、卡松、苯甲酸钠、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为卡松或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最优选为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74.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增效剂1%~15%;优选包括增效剂3%~10%;更优选为3%~5%;最优选为3%。
75.本发明所述增效剂优选为多库脂钠、油酸甲酯、大豆油、烷基糖苷、软磷脂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多库脂钠、油酸甲酯、大豆油或、烷基糖苷;最优选为多库脂钠。
76.上述增效剂可以有效提高靶标的润湿铺展和渗透性能,加快药物的吸收和药效发挥。
77.在本发明其中一部分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78.药物活性成分1.0%~60%、分散剂1%~10%、润湿剂1%~10%、增稠剂0.1%~1%、防冻剂1%~10%,消泡剂0.1%~1%、增效剂1%~15%,防腐剂0.1%~1%;余量的水。
79.在本发明其中一部分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80.药物活性成分5.0%~50%、分散剂3%~8%、润湿剂2%~4%、增稠剂0.1%~0.5%、防冻剂3%~8%,消泡剂0.1%~0.5%、增效剂3%~10%,防腐剂0.1%~1%;余量的水。
81.在本发明其中一部分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82.多杀菌素15.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85%、分散剂5%、润湿剂3%、增稠剂0.2%、消泡剂0.2%、增效剂3%、防腐剂0.1%,防冻剂5%,余量的水。
83.本发明人通过这些助剂的选择使水悬浮剂具有分散稳定性好、悬浮率高、耐不同水质、热储稳定性好等优点,当对这些助剂进行优选时,更有利于剂型性能的优化和有效成分的药效发挥,尤其是润湿剂、分散剂、增效剂的优选对剂型的性能和药效的发挥具有更好
的提升作用。如果不使用,会出现在热贮的贮存中常出现奥氏熟化、悬浮率降低、分层结底等问题。
84.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5.将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增效剂和水混合,在高速分散状态下加入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分散,研磨,再加入防冻剂和增稠剂剪切,得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悬浮剂。
86.本发明对于上述组分和配比已经有了清楚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87.本发明首先将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增效剂和水混合;优选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
88.而后在在高速分散状态下加入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速分散20~40min;而后研磨;本发明所述研磨为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混合物粒径d90为2~4μm。
89.再加入防冻剂和增稠剂剪切,得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所述剪切的时间为30~50min。
90.本发明中,研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任意研磨方法进行,例如可以在氧化锆珠砂磨介质下进行研磨。研磨后,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直至粒径d90在2~4μm为止。
9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92.实施例1-8
93.按照表1的配比制备悬浮剂,制备方法如下:
94.将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增效剂和水混合;优选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而后在在高速分散状态下加入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速分散20~40min;而后研磨;本发明所述研磨为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混合物粒径d90为2~4μm。再加入防冻剂和增稠剂剪切,得到含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
95.对比例1
96.按照表1的配比制备悬浮剂,制备方法同上:
97.表1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各原料及其用量汇总
98.[0099][0100]
[0101]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水悬浮剂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悬浮率按照gb/t14825-2006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进行检测,筛分按照cipac mt59.3方法进行检测。
[0102]
表2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制得的悬浮剂产品性能
[0103]
[0104][0105]
毒力实验
[0106]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按照孙云沛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0107]
多杀菌素和甲维盐复配对蔬菜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0108]
试验药剂均由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0109]
试验设计: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一系列浓度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进行,采用浸虫法测定药剂及混用后的致死中浓度,并以孙云沛等(1960)提出的计算联合毒力的方法求其共毒系数。
[0110]
计算公式如下(以多杀菌素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0111]
[0112][0113]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多杀菌素ti
×
p多杀菌素 甲维盐ti
×
p甲维盐
[0114][0115]
式中:m为多杀菌素和甲维盐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0116]
p多杀菌素为多杀菌素在复配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0117]
p甲维盐为甲维盐在复配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0118]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0119]
表3多杀菌素和甲维盐不同配比对蔬菜甜菜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
[0120][0121][0122]
由表3可知,多杀菌素、甲维盐对蔬菜甜菜夜蛾的lc50分别为2.64mg/l和2.39mg/l。多杀菌素、甲维盐的质量比1:1、3:1、5:1、10:1、1:3、1:5、1:10的共毒系数分别122.13、121.40、122.14、126.04、128.95、129.54、126.36,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123]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