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1:51: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门式钻铣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


背景技术:

2.龙门铣床的外形与龙门刨床相似,区别在于它的横梁和立柱上装的不是刨刀刀架而是带有主轴箱的铣刀架,并且龙门铣床的纵向工作台的往复运动不是主运动,而是进给运动,而铣刀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龙门铣床上可以用多把铣刀同时加工表面,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都比较高,适用于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加工大型工件的平面和斜面。
3.但是,现有的龙门铣床的底座功能性相对缺失,在车铣金属加工件的过程中一些车铣产生的废屑会飞溅到轨道结构上,致使轨道出现磨损或者卡涩的情况;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龙门铣床的底座功能性相对缺失,在车铣金属加工件的过程中一些车铣产生的废屑会飞溅到轨道结构上,致使轨道出现磨损或者卡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包括梯形撑架,所述梯形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撑板,且水平撑板与梯形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梯形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顶轨装合槽体,且顶轨装合槽体的内部设置有龙门架座轨,所述龙门架座轨与梯形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梯形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串接套轴,且串接套轴与梯形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水平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槽间隙,底槽间隙延伸至水平撑板的两端。
6.优选的,所述梯形撑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主箱侧板,且主箱侧板与梯形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主箱侧板的上方设置有收纳平槽,且收纳平槽设置为三角结构。
7.优选的,所述收纳平槽的内部设置有挡尘侧板,且收纳平槽的表面设置有电控轴轨,所述电控轴轨与梯形撑架通过螺钉连接,且电控轴轨设置为垂直结构。
8.优选的,所述挡尘侧板的内侧设置有转接升降滑槽,且挡尘侧板通过转接升降滑槽与电控轴轨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槽间隙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套筒,且液压套筒有三个,所述液压套筒延伸至梯形撑架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液压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抬高支杆,且抬高支杆与液压套筒伸缩连接,所述抬高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垫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梯形撑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主箱侧板,主箱侧板的上方设置有收纳平槽,而在收纳平槽的内部设置有挡尘侧板,该挡尘侧板通过转接升降滑槽与电控轴轨滑动连接,用于摆放工件的加工台位于梯形撑架之间,在车铣的过程中,收纳平槽内部的挡尘侧
板会沿着电控轴轨进行垂直上升,使挡尘侧板的高度超过龙门架座轨,这样在加工时产生的飞溅物可以借助挡尘侧板进行阻隔;
13.2、本实用新型底槽间隙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套筒,在需要移动整个龙门架机床主体时,可以通过控制液压套筒内部的抬高支杆将两组梯形撑架以及上方的龙门架结构顶起,随后加装移动轮或者移动载入到移动设备上进行移动,该组结构还可以用于增加龙门架的水平操作高度,从而适用于一些高度较大的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箱侧板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槽间隙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梯形撑架;2、水平撑板;3、串接套轴;4、底槽间隙;5、顶轨装合槽体;6、龙门架座轨;7、收纳平槽;8、主箱侧板;9、电控轴轨;10、挡尘侧板;11、转接升降滑槽;12、抬高支杆;13、液压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包括梯形撑架1,梯形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撑板2,且水平撑板2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栓连接,梯形撑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轨装合槽体5,且顶轨装合槽体5的内部设置有龙门架座轨6,龙门架座轨6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钉连接,梯形撑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串接套轴3,且串接套轴3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栓连接,水平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底槽间隙4,底槽间隙4延伸至水平撑板2的两端,将龙门架的两端分别对准龙门架座轨6进行组合安装即可。
20.请参阅图2,梯形撑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主箱侧板8,且主箱侧板8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钉连接,主箱侧板8的上方设置有收纳平槽7,且收纳平槽7设置为三角结构,收纳平槽7的内部设置有挡尘侧板10,且收纳平槽7的表面设置有电控轴轨9,电控轴轨9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钉连接,且电控轴轨9设置为垂直结构,挡尘侧板10的内侧设置有转接升降滑槽11,且挡尘侧板10通过转接升降滑槽11与电控轴轨9滑动连接,用于摆放工件的加工台位于梯形撑架1之间,在车铣的过程中,收纳平槽7内部的挡尘侧板10会沿着电控轴轨9进行垂直上升,使挡尘侧板10的高度超过龙门架座轨6,这样在加工时产生的飞溅物可以借助挡尘侧板10进行阻隔。
21.请参阅图3,底槽间隙4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套筒13,且液压套筒13有三个,液压套筒13延伸至梯形撑架1的内部,液压套筒13的内部设置有抬高支杆12,且抬高支杆12与液压套筒13伸缩连接,抬高支杆12的底部设置有垫片,在需要移动整个龙门架机床主体时,可以通过控制液压套筒13内部的抬高支杆12将两组梯形撑架1以及上方的龙门架结构顶起,随后加装移动轮或者移动载入到移动设备上进行移动,该组结构还可以用于增加龙门架的水平操作高度,从而适用于一些高度较大的工件。
22.工作原理:梯形撑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主箱侧板8,主箱侧板8的上方设置有收纳平槽7,而在收纳平槽7的内部设置有挡尘侧板10,该挡尘侧板10通过转接升降滑槽11与电控轴轨9滑动连接,用于摆放工件的加工台位于梯形撑架1之间,在车铣的过程中,收纳平槽7内部的挡尘侧板10会沿着电控轴轨9进行垂直上升,使挡尘侧板10的高度超过龙门架座轨6,这样在加工时产生的飞溅物可以借助挡尘侧板10进行阻隔,同时在每个梯形撑架1底部的底槽间隙4内设置有三组液压套筒13,在需要移动整个龙门架机床主体时,可以通过控制液压套筒13内部的抬高支杆12将两组梯形撑架1以及上方的龙门架结构顶起,随后加装移动轮或者移动载入到移动设备上进行移动,该组结构还可以用于增加龙门架的水平操作高度,从而适用于一些高度较大的工件。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包括梯形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撑板(2),且水平撑板(2)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梯形撑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轨装合槽体(5),且顶轨装合槽体(5)的内部设置有龙门架座轨(6),所述龙门架座轨(6)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梯形撑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串接套轴(3),且串接套轴(3)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水平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底槽间隙(4),底槽间隙(4)延伸至水平撑板(2)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撑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主箱侧板(8),且主箱侧板(8)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主箱侧板(8)的上方设置有收纳平槽(7),且收纳平槽(7)设置为三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平槽(7)的内部设置有挡尘侧板(10),且收纳平槽(7)的表面设置有电控轴轨(9),所述电控轴轨(9)与梯形撑架(1)通过螺钉连接,且电控轴轨(9)设置为垂直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侧板(10)的内侧设置有转接升降滑槽(11),且挡尘侧板(10)通过转接升降滑槽(11)与电控轴轨(9)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间隙(4)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套筒(13),且液压套筒(13)有三个,所述液压套筒(13)延伸至梯形撑架(1)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套筒(13)的内部设置有抬高支杆(12),且抬高支杆(12)与液压套筒(13)伸缩连接,所述抬高支杆(12)的底部设置有垫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门式钻铣机床底座,涉及龙门式钻铣机床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龙门铣床的底座功能性相对缺失,在车铣金属加工件的过程中一些车铣产生的废屑会飞溅到轨道结构上,致使轨道出现磨损或者卡涩的问题。所述梯形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撑板,且水平撑板与梯形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梯形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顶轨装合槽体,且顶轨装合槽体的内部设置有龙门架座轨,所述龙门架座轨与梯形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梯形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串接套轴,且串接套轴与梯形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水平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槽间隙,底槽间隙延伸至水平撑板的两端。底槽间隙延伸至水平撑板的两端。底槽间隙延伸至水平撑板的两端。


技术研发人员:罗守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信云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