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1:09: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纳多孔纳米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专利号201710045804.7 提出了一种制备微纳多孔纳米银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在对混合溶液分离时需要额外进行,降低了效率,因此,现在亟需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包括分离外壳、外框壳、内框壳以及集料框,所述外框壳内部设置有内框壳,所述外框壳与内框壳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框壳的外部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电加热板,所述内框壳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搅拌叶,所述内框壳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搅拌轴连接,所述外框壳下端表面设置有一个下料管,所下料管的上端穿过外框壳与内框壳连接,所述下料管的下端表面连接有分离外壳,所述分离外壳内部滑动设置有集料框,所述集料框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分离口,所述分离口的下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表面平铺有滤布,所述分离外壳下端表面开设有排液口。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加料口均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观察口开设在所述外框壳前侧表面,且所述内框壳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窗设置在所述内框壳以及外框壳上。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导向安装条设置在所述分离外壳内部表面,两个滑槽开设在所述集料框下端表面,所述集料框通过滑槽、导向安装条滑动设置在分离外壳内,所述分离外壳内部上端与集料框的上端表面相贴合。
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方形孔开设在所述分离外壳右端表面,所述方形孔内通过合页铰链活动连接有门板,把手设置在所述门板上。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离外壳倾斜设置,四个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分离外壳下端表面,所述分离外壳的右端低于左端。
1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四个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外框壳下端表面。
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搅拌轴、搅拌叶,能够使得物料能够充分反应,且受热均匀,通过设置的分离外壳、集料框以及滤布,能够快速的对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过滤,从而得到不溶物质,便于后面的洗涤、烘干,提高了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的集料框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的分离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17.图中,1-分离外壳、2-外框壳、3-电加热板、4-内框壳、5-驱动电机、6-搅拌轴、7-搅拌叶、8-下料管、9-观察窗、10-集料框、11-门板、12-滤布、13-导向安装条、14-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包括分离外壳1、外框壳2、内框壳4以及集料框10,外框壳2内部设置有内框壳4,外框壳2与内框壳4之间留有间隙,内框壳4的外部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电加热板3,内框壳4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搅拌叶7,内框壳4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与搅拌轴6连接,外框壳2下端表面设置有一个下料管8,所下料管8的上端穿过外框壳2与内框壳4连接,下料管8的下端表面连接有分离外壳1,分离外壳1内部滑动设置有集料框10,集料框10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分离口,分离口的下端设置有滤网,滤网的上端表面平铺有滤布12,分离外壳1下端表面开设有排液口14。
20.两个加料口均设置在盖板上,便于通过两个加料口向内框壳4内部添加物料。
21.观察口开设在外框壳2前侧表面,且内框壳4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窗9设置在内框壳4以及外框壳2上,便于对内框壳4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
22.两个导向安装条13设置在分离外壳1内部表面,两个滑槽开设在集料框10下端表面,集料框10通过滑槽、导向安装条13滑动设置在分离外壳1内,分离外壳1内部上端与集料框10的上端表面相贴合,便于将集料框10安装在分离外壳1内部,且便于后期将集料框10取出,对集料框10上的不溶物质进行清洗。
23.方形孔开设在分离外壳1右端表面,方形孔内通过合页铰链活动连接有门板11,把手设置在门板11上,便于对集料框10进行取出以及放置。
24.分离外壳1倾斜设置,四个支撑脚设置在分离外壳1下端表面,分离外壳1的右端低于左端,便于集料框10上的不溶物质下料。
25.四个支撑柱设置在外框壳2下端表面,对外框壳2起到支撑作用。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加料口向内框壳4内添加硝酸银溶液以及ph值为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之后接通启动电加热板3以及驱动电机5,电加热板3将会对内框壳4内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且驱动电机5带动搅拌轴6以及搅拌叶7进行搅拌,能够使得混合液充分的反应,也能够使得混合溶液受热更加均匀,之后再向内框壳4内加入金属镁,继续搅拌,直至不再出现絮状物质,再次以相同速度持续搅拌20~25min,搅拌停止后,打开下料管8,混合溶液将会流到分离外壳1内,经过集料框10上的滤布12进行过滤,溶液经过排液口14排出,过滤后得到不溶物质留在滤布12上,之后将集料框10取出,即可进行下一步的洗涤、烘干工序,从而得到微纳多孔纳米银。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包括:分离外壳(1)、外框壳(2)、内框壳(4)以及集料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壳(2)内部设置有内框壳(4),所述外框壳(2)与内框壳(4)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框壳(4)的外部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电加热板(3),所述内框壳(4)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搅拌叶(7),所述内框壳(4)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与搅拌轴(6)连接,所述外框壳(2)下端表面设置有一个下料管(8),所下料管(8)的上端穿过外框壳(2)与内框壳(4)连接,所述下料管(8)的下端表面连接有分离外壳(1),所述分离外壳(1)内部滑动设置有集料框(10),所述集料框(10)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分离口,所述分离口的下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表面平铺有滤布(12),所述分离外壳(1)下端表面开设有排液口(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两个加料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壳(2)前侧表面开设有观察口,且所述观察口贯穿内框壳(4),所述内框壳(4)以及外框壳(2)上均设置有观察窗(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外壳(1)内部表面设置有两个导向安装条(13),所述集料框(10)下端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集料框(10)通过滑槽、导向安装条(13)滑动设置在分离外壳(1)内,所述集料框(10)的上端表面与分离外壳(1)内部上端贴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外壳(1)右端表面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通过合页铰链活动连接有门板(11),所述门板(11)上设置有把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外壳(1)倾斜设置,所述分离外壳(1)下端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所述分离外壳(1)的左端高于右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壳(2)下端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杀菌和催化应用的微纳多孔纳米银的制备装置,包括分离外壳、外框壳、内框壳以及集料框,所述外框壳内部设置有内框壳,所述内框壳的外部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电加热板,所述内框壳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搅拌叶,所述分离外壳内部滑动设置有集料框,所述集料框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分离口,所述分离口的下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表面平铺有滤布,所述分离外壳下端表面开设有排液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能够使得物料能够充分反应,且受热均匀,能够快速的对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过滤,从而得到不溶物质,提高了制备效率。备效率。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施忠良 王瑞 韩野 刘敬 杨晓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微纳高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