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备双舌的门锁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10:44: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双舌的门锁。


背景技术:

2.锁的锁体,一般具有主锁舌、斜锁舌、保险锁舌等三种锁舌,通过转动门把手可将斜锁舌打开,通过钥匙可将主锁舌和斜锁舌打开,日常使用中,主要使用主锁舌和斜锁舌上锁来进行防盗。现有的锁体在实现锁合时,采用主锁舌和副锁舌达到锁合的目的,使用中,主锁舌作为最基准的锁舌,副锁舌配合主锁舌进一步提升锁合目的,目前副锁合主锁都是相互分来控制,在使用上,有些时候使用者只将使用主锁,副锁舌会忘记锁合,因而锁合效果不理想,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备双舌的门锁,解决了目前副锁合主锁都是相互分来控制,锁合效果不理想,不安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双舌的门锁,包括锁载体,锁腔,锁面板,主锁舌,锁推杆,驱动连接件,所述锁腔内侧后壁设有朝向前侧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主动拨动盘,所述主动拨动盘右侧端面设有向右延伸的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二传输板右侧端面连接有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左侧的第一传输板,所述第一传输板右侧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右侧端面连接有第三传输板,所述第三传输板用于驱动所述锁推杆的伸缩运动,所述主动拨动盘前侧端面设有主驱动板,所述主驱动板上侧且位于所述锁腔内侧后壁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主锁舌,所述主锁舌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下侧设有前后贯穿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轴,并且所述第二定位轴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锁腔内侧后壁前后贯穿的第五滑槽内侧。
5.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拨动盘前侧端面设有朝向前侧延伸的第一驱动柱,所述第一驱动柱前侧且位于所述主驱动板上设有前后惯出的长槽状第三滑槽。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板右侧设有前后贯穿的传输孔,所述传输孔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板前侧端面设有向前延伸的传输柱,所述传输柱插接与所述传输孔内侧。
7.进一步地,所述锁腔内侧后壁且位于所述主动拨动盘上侧设有朝向前侧延伸的第一定位轴,并且所述第一定位轴还位于所述主锁舌后侧,所述第一定位轴上滑动连接有副驱动板,所述副驱动板上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前侧且位于所述主驱动板上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定位轴。
8.进一步地,所述锁腔内侧后壁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后侧设有前有贯穿的副锁开锁孔,所述副锁开锁孔内侧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前侧转动连接有副锁控制件,所述副锁控制件右侧端面设有向右延伸的,所述右侧与所述锁推杆下侧相互连接配合驱动。
9.进一步地,所述主锁舌靠近所述锁面板一侧端面设有两组向上延伸的第一锁扣、
第二锁扣,所述第一锁扣与第二锁扣之间形成朝向所述主动拨动盘凹进的锁钩。
10.进一步地,所述锁腔开口处设有锁后盖。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锁面板以及带有锁腔的锁载体组成锁的基体,同时将其在锁腔内侧设置的用于主动拨动盘转动的第一转轴,同时利用主动拨动盘设置的传输板和主驱动板相互配合,实现同时控制主锁舌与副锁舌的伸缩运动,提升主锁舌和副锁舌之间的整体联动性,增强锁基体的锁舌效果以及安全性;再者,将其独立设置的副锁控制件,可实现副锁的独立工作,保证其锁基体的整理灵活性,使其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提高其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基体整体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基体整体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基体整体结构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基体整体结构后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后盖结构图。
1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19.图中,锁载体-11;锁后盖-101;锁腔-12;齿状开锁孔-13;副驱动板-14;锁面板-15;第一定位轴-16;主驱动板-17;第一滑槽-18;主锁孔-19;副锁孔-109;第二滑槽-21;副锁舌-23;锁推杆-25;复位弹簧-26;副锁控制件-27;第一传输板-28;第三滑槽-29;第一驱动柱-31;第一转轴-32;主锁舌-34;第一锁扣-304;锁钩-305;第二锁扣-306;第四滑槽-35;第二转轴-307;驱动连接件-38;第二定位轴-308;第五滑槽-309;传输孔-41;传输柱-42;第二传输板-43;主动拨动盘-44;第三传输板-45;副锁开锁孔-46。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3.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双舌的门锁,包括锁载体11,锁腔12,锁面板15,主锁舌34,锁推杆25,驱动连接件38,所述锁面板15下侧设有所述锁载体11,所述锁载体11内侧设有开口向前的锁腔12,所述锁腔12内侧后壁设有朝向前侧延伸的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上转动连接有主动拨动盘44,并且端面带有多组凸起的齿,所述主动拨动盘44右侧端面设有向右延伸的第二传输板43,所述第二传输板43右侧端面连接有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38左侧的第一传输板28,所述第一传输板28右侧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38右侧端面连接有第三传输板45,所述第三传输板45用于驱动所述锁推杆25的伸缩运动,所述主动拨动盘44前侧端面设有主驱动板17,所述主驱动板17上侧且位于所述锁腔12内侧后壁设有第二转轴307,所述第二转轴307上转动连接有主锁舌34,所述主锁舌34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307下侧设有前后贯穿的第四滑槽35,所述第四滑槽35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轴308,并且所述第二定位轴308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锁腔12内侧后壁前后贯穿的第五滑槽309内侧,利用设置在锁腔12内侧上壁的第一转轴32作为主动拨动盘44的转轴,当通过设置的齿状开锁孔13内侧进而顺时针拨动带有齿状的主动拨动盘44时,并且端面带有多组凸起的齿,一端设置的带有穿孔的传输孔41将其带动相互连接的驱动连接件38一端的第一传输板28向下移动,将其驱动连接件38转动连接的在锁腔12内侧上壁,形成一个转动的支点,当左侧的第一传输板28向下移动时,将其带动另一端设置的第三传输板45向上移动,进而实现使其上端带有副锁舌23的锁推杆25做伸出锁面板15上的副锁孔109内侧运动,并且所设置的锁推杆25上套装有具有弹性的复位弹簧26,保证在其锁推杆25不受第三传输板45作用力时,可自动复位,方便操作;再者,在其所述主动拨动盘44前侧端面设置的主驱动板17,通过在其上侧设置的主锁舌34以及第二定位轴308以及第五滑槽309的相互配合,当主动拨动盘44顺时针转动时,将其带动主驱动板17出现向左水平移动的现象,进而带动第二定位轴308在其第五滑槽309内侧也发生向左水平移动的现象,同时,使其第四滑槽35沿着第二定位轴308发生向上移动的现象,将其第二转轴307作为转轴,实现主锁舌34伸出主锁孔19的内侧,在其装置上通过控制主动拨动盘44实现主锁舌34以及副锁舌23的伸出,达到锁合的目的,操作上更加方便安全。
24.上述实施例中,为实现所述主动拨动盘44与所述主驱动板17之间的整体连接性,以及控制连贯性,所述主动拨动盘44前侧端面设有朝向前侧延伸的第一驱动柱31,所述第一驱动柱31前侧且位于所述主驱动板17上设有前后惯出的长槽状第三滑槽29,利用第一驱动柱31跟随主动拨动盘44的转动,将其转动的方向的力作用于所述第三滑槽29内侧左壁,使其可主驱动板17发生左移的目的。
25.具体的,所述第二传输板43右侧设有前后贯穿的传输孔41,所述传输孔41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板28前侧端面设有向前延伸的传输柱42,所述传输柱42插接与所述传输孔41内侧,通过设置的延伸部位和开设的穿孔相互配合,实现力的传输作用。
26.参阅图1-3,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其所述主驱动板17可更好的控制主锁舌34,所述锁腔12内侧后壁且位于所述主动拨动盘44上侧设有朝向前侧延伸的第一定位轴16,并且所述第一定位轴16还位于所述主锁舌34后侧,所述第一定位轴16上滑动连接有副驱动板14,所述副驱动板14上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一滑槽18,所述第一滑槽18前侧且位于所述主驱
动板17上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和所述第一滑槽18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定位轴16,利用设置的副驱动板14与其所述主驱动板17形成层层叠加,使其所述主锁舌34位于两者之间,通过主驱动板17的左移带动第二定位轴308的左移,进而带动副驱动板14一起左移,有效抱枕其内侧的主锁舌34转动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将其所述副驱动板14设置与主锁舌34和锁腔12内侧后壁之间,将其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降低减损。
27.具体的,所述锁腔12内侧后壁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38后侧设有前有贯穿的副锁开锁孔46,所述副锁开锁孔46内侧且位于所述驱动连接件38前侧转动连接有副锁控制件27,所述副锁控制件27右侧端面设有向右延伸的207,所述207右侧与所述锁推杆25下侧相互连接配合驱动,将其开设的副锁开锁孔46作为副锁控制件27的转动孔,同时将其设置的副锁控制件27与上述设置的主动拨动盘44驱动分开,可实现通过控制副锁控制件27就可控制其带有副锁舌23的锁推杆25伸缩,增强其锁舌的独立控制性。
28.具体的,所述主锁舌34靠近所述锁面板15一侧端面设有两组向上延伸的第一锁扣304、第二锁扣306,所述第一锁扣304与第二锁扣306之间形成朝向所述主动拨动盘44凹进的锁钩305,将其主锁舌34转动外出的一侧端面上设置两组向上延伸的第一锁扣304和第二锁扣306,将其内侧形成锁钩305,以实现从锁面板15进入副锁孔时,进行二次锁扣。
29.具体的,所述锁腔12开口处设有锁后盖101,利用设置的锁后盖101将使其锁腔12内侧设置机构收到保护。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