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4:27: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苗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森林树苗种植前,需要对树苗进行浸苗处理,传统的浸苗液一般都是提前配比好的成品,而成品中各个成分在长时间的保存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使得其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这样会不容易进行长时间保存;
3.而对于将不同原液分开保存然后采用现用现配的方式而言,传统的混合过程需要对液体在一个腔体内进行持续搅拌,搅拌均匀后再进行输出,这样会使输出浸苗液的输出过程延长从而降低了浸苗的整体效率;
4.所以设计一种能够解决长时间保存浸苗原液并保证输出混合液效率的装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有益效果是装置能够在不耽误液体流动的前提下完成对原液的混合搅拌,并延长原液的储存时间。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苗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包括原液箱机构、恒温保持机构和浸苗机构,所述原液箱机构与恒温保持机构相连,恒温保持机构与浸苗机构相连,能够在不耽误液体流动的前提下完成对原液的混合搅拌,并延长原液的储存时间。
7.进一步地,所述原液箱机构包括转动箱、分液锥、喷出口、叶片、齿圈、y形管、第一单向阀、原液箱、换热管通过孔、螺纹塞、电机、驱动齿轮和隔板,转动箱内底板上设置有分液锥,转动箱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出口,喷出口的最低点与分液锥最低点重合,转动箱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叶片,齿圈位于转动箱的上端面上,转动箱转对连接在y形管的下段,y形管的出水端延伸到转动箱内,y形管上端与原液箱下段面相连,原液箱左右两侧壁上对称设有换热管通过孔,原液箱上端面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塞,原液箱内部被隔板分隔成两个存液腔,每个所述的存液腔与相对应的y形管进水端相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单向阀,电机与y形管相连,电机与驱动齿轮相连,驱动齿轮与齿圈相连。
8.进一步地,所述恒温保持机构包括滤箱、滤芯、连接管、换热箱、冷板、斜面槽、弹簧、套管、第二单向阀、限位头、出液管,滤箱内容置有滤芯,滤芯与连接管相连通,连接管连通在换热箱上,换热箱内设有冷板,冷板上端面上设有斜面槽,套管上端与冷板相连并与斜面槽相连通,套管下端连接有限位头,套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弹簧套在套管上,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冷板的下端面和换热箱的底板内壁上,套管与换热箱的底板滑动连接,出液管连通在换热箱的下端,连接管从左侧换热管通过孔穿入并穿过隔板后从右侧换热管通过孔穿出。
9.进一步地,所述浸苗机构包括侧支撑、混液箱、第三单向阀、压力变化腔、第四单向
阀、浸苗箱、转接管、活塞和液压缸,侧支撑与混液箱相连,混液箱与出液管相连通,混液箱与浸苗箱通过转接管相连通,转接管与混液箱连通处设有第三单向阀,混液箱下方转接管内设有第四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之间为压力变化腔,压力变化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混液箱上,液压缸的活动端保持滑动的穿过转接管连接在活塞上,原液箱与混液箱相连。
10.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管的数量为多个。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冷板材料为高导热材料。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冷板为圆盘状,圆周便于与换热箱内壁距离为1.5-3mm。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换热箱与套管之间设有滑动密封。
14.进一步地,所述的第四单向阀的下开口高度与浸苗箱的高度相同。
15.进一步地,所述的浸苗箱内壁涂有耐腐蚀材料。
16.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能够在不耽误液体流动的前提下完成对原液的混合搅拌,并延长原液的储存时间,能够排出冷凝水,能够浸苗。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的原液箱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的恒温保持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的浸苗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原液箱机构1;转动箱101;分液锥102;喷出口103;叶片104;齿圈105;y形管106;第一单向阀107;原液箱108;换热管通过孔109;螺纹塞110;电机111;驱动齿轮112;隔板113;恒温保持机构2;滤箱201;滤芯202;连接管203;换热箱204;冷板205;斜面槽206;弹簧207;套管208;第二单向阀209;限位头210;出液管211;浸苗机构3;侧支撑301;混液箱302;第三单向阀303;压力变化腔304;第四单向阀305;浸苗箱306;转接管307;活塞308;液压缸309。
具体实施方式
24.具体实施方式一:
25.下面结合图1、2、3、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苗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森林苗木种植浸苗装置,包括原液箱机构1、恒温保持机构2和浸苗机构3,所述原液箱机构1与恒温保持机构2相连,恒温保持机构2与浸苗机构3相连。
26.所述原液箱机构1包括转动箱101、分液锥102、喷出口103、叶片104、齿圈105、y形管106、第一单向阀107、原液箱108、换热管通过孔109、螺纹塞110、电机111、驱动齿轮112和隔板113,转动箱101内底板上设置有分液锥102,转动箱101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出口103,喷出口103的最低点与分液锥102最低点重合,转动箱101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叶片104,齿圈105位于转动箱101的上端面上,转动箱101转对连接在y形管106的下段,y形管106的出水端延伸到转动箱101内,y形管106上端与原液箱108下段面相连,原液箱108左右两侧
壁上对称设有换热管通过孔109,原液箱108上端面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塞110,原液箱108内部被隔板113分隔成两个存液腔,每个所述的存液腔与相对应的y形管106进水端相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单向阀107,电机111与y形管106相连,电机111与驱动齿轮112相连,驱动齿轮112与齿圈105相连,将原液箱108内两个腔体分被放入不同的浸苗原液,当需要进行浸苗时,首先运转电机111带动驱动齿轮112进行转动,驱动齿轮112会带动齿圈105进行转动,齿圈105会带动转动箱101进行转动,然后通过液压缸309带动活塞308在压力变化腔304内进行往复运动,压力变化腔304内的压力会产生压差变化,从而将混液箱302内的气体通过第三单向阀303吸入到压力变化腔304内,然后加压后从第四单向阀305喷入到浸苗箱306内,这样会使混液箱302内的压力减小,从而使第一单向阀107不足以支撑原液箱108内的原液,从而使液体通过第一单向阀107进入到y形管106内,这样两种原液在y形管106内进行对冲混合,此为第一次混合,然后混合后的液体会进入到转动箱101内,由于转动箱101的转动,会让液体在转动箱101内停留时间边长,但是由于液体持续流动,不会影响总的流动速度,且液体进入后会冲击到分液锥102,使得液体向转动箱101侧壁飞溅,然后和后续进入的液体进行对冲混合,从而进行第二次混合,这样就可以保证液体的均匀的前提下,不影响液体的整体流动速度,液体最终进入到浸苗箱306内,且由于液体逐渐升高后,后续进入的液体会带有一定的氧气,提高液体的含氧量,便于浸苗的进行;
27.所述恒温保持机构2包括滤箱201、滤芯202、连接管203、换热箱204、冷板205、斜面槽206、弹簧207、套管208、第二单向阀209、限位头210和出液管211,滤箱201内容置有滤芯202,滤芯202与连接管203相连通,连接管203的数量为多个,连接管203连通在换热箱204上,换热箱204内设有冷板205,所述的冷板205为圆盘状,圆周便于与换热箱204内壁距离为1.5-3mm,冷板205上端面上设有斜面槽206,冷板205材料为高导热材料,套管208上端与冷板205相连并与斜面槽206相连通,套管208下端连接有限位头210,套管208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09,弹簧207套在套管208上,弹簧207两端分别连接在冷板205的下端面和换热箱204的底板内壁上,套管208与换热箱204的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的换热箱204与套管208之间设有滑动密封,出液管211连通在换热箱204的下端,连接管203从左侧换热管通过孔109穿入并穿过隔板113后从右侧换热管通过孔109穿出;
28.所述浸苗机构3包括侧支撑301、混液箱302、第三单向阀303、压力变化腔304、第四单向阀305、浸苗箱306、转接管307、活塞308和液压缸309,侧支撑301与混液箱302相连,混液箱302与出液管211相连通,混液箱302与浸苗箱306通过转接管307相连通,所述的浸苗箱306内壁涂有耐腐蚀材料,转接管307与混液箱302连通处设有第三单向阀303,混液箱302下方转接管307内设有第四单向阀305,第四单向阀305与第三单向阀303之间为压力变化腔304,压力变化腔30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08,液压缸309固定连接在混液箱302上,液压缸309的活动端保持滑动的穿过转接管307连接在活塞308上,原液箱108与混液箱302相连,所述的第四单向阀305的下开口高度与浸苗箱306的高度相同,转动箱101在进行转动时会带动叶片104进行转动,叶片104会转动会带动气体向下流动,气体的整体流动方向为从滤箱201经过滤芯202过滤后进入到连接管203内,然后进入到换热箱204内与冷板205进行对冲,从而使一部分气流向上反冲然后继续向下,形成对流,然后充分与冷板205进行接触,这样会将原液中的热量带过来进行消耗,然后在冷板205上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液体存留在斜面槽206和套管208内,这样会起到恒温的作用,保证冷板持续处于比较低的温度,当液体达到一
定的量后,会冲开第二单向阀209进行排放。
29.使用时:将原液箱108内两个腔体分被放入不同的浸苗原液,当需要进行浸苗时,首先运转电机111带动驱动齿轮112进行转动,驱动齿轮112会带动齿圈105进行转动,齿圈105会带动转动箱101进行转动,然后通过液压缸309带动活塞308在压力变化腔304内进行往复运动,压力变化腔304内的压力会产生压差变化,从而将混液箱302内的气体通过第三单向阀303吸入到压力变化腔304内,然后加压后从第四单向阀305喷入到浸苗箱306内,这样会使混液箱302内的压力减小,从而使第一单向阀107不足以支撑原液箱108内的原液,从而使液体通过第一单向阀107进入到y形管106内,这样两种原液在y形管106内进行对冲混合,此为第一次混合,然后混合后的液体会进入到转动箱101内,由于转动箱101的转动,会让液体在转动箱101内停留时间边长,但是由于液体持续流动,不会影响总的流动速度,且液体进入后会冲击到分液锥102,使得液体向转动箱101侧壁飞溅,然后和后续进入的液体进行对冲混合,从而进行第二次混合,这样就可以保证液体的均匀的前提下,不影响液体的整体流动速度,液体最终进入到浸苗箱306内,且由于液体逐渐升高后,后续进入的液体会带有一定的氧气,提高液体的含氧量,有利于浸苗的进行,同时转动箱101在进行转动时会带动叶片104进行转动,叶片104会转动会带动气体向下流动,气体的整体流动方向为从滤箱201经过滤芯202过滤后进入到连接管203内,然后进入到换热箱204内与冷板205进行对冲,从而使一部分气流向上反冲然后继续向下,形成对流,然后充分与冷板205进行接触,这样会将原液中的热量带过来进行消耗,然后在冷板205上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液体存留在斜面槽206和套管208内,这样会起到恒温的作用,保证冷板持续处于比较低的温度,当液体达到一定的量后,会冲开第二单向阀209进行排放。
30.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