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3:52: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


背景技术:

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液压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实现注塑机按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种动作提供动力,并满足注塑机各部分所需压力、速度、温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种液压元件和液压辅助元件所组成,其中油泵和电机是注塑机的动力来源。各种阀控制油液压力和流量,从而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各项要求。
3.由于一般注塑件都是大批量生产,使得注塑机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而注塑机的液压油箱冷却方式一般采用自然冷却或者风冷。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散热效率较低;采用风冷的方式需要液压油箱敞开,容易落入灰尘,液压油夹杂灰尘容易伤害到液压元件和液压辅助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并在散热过程中防止液压油吸有灰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包括支承筒体、分隔板、导液筒体以及冷却管,所述分隔板安装在支承筒体内并将支承筒体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与下腔,两个所述导液筒体左右相对地安装在支承筒体左部与右部并与支承筒体留有间隙,所述导液筒体均固定在分隔板上且轴心与支承筒体轴心重合,所述分隔板于左边的导液筒体与支承筒体左端之间设有连通上腔与下腔的连通口,所述支承筒体右端设有两条分别连通上腔与下腔的通水管,所述导液筒体设有伸出支承筒体外的通液管,两个所述导液筒体之间通过多个绕支承筒体轴心圆周均布的冷却管连通。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隔板水平设置。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隔板设有供导液筒体安装的第一安装缺口。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还包括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导液筒体连通的通液套,所述分隔板设有供通液套安装的第二安装缺口,所述通液套上下侧面相对分隔板上下对称设置。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通液套上下侧面沿前后方向等距间隔设有多个背离分隔板拱起的圆弧凸面。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圆弧凸面背离分隔板的一侧从左往右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左右延伸的散热片。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相邻两个所述圆弧凸面上的散热片前后错位设置。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液筒体的长度为通液管的宽度的1-1.5倍。
13.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通过支撑筒体、分隔板、导液筒体、冷却管、通水管以及通液管相互组合,将筒体的空间分隔成上腔与下腔,并形成供冷却水通过的u型通道,延长冷却水的流动路径,使得冷却水与分隔板、导液筒体充分接触冷却管,同时,液压油通过导液筒体以及冷却管增加与冷却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此外,由于分隔板与两个导液筒体接触,导液筒体内的部分热量传递到分隔板上,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并且在散热过程中液压有在封闭的通道流通,避免灰尘进入到液压油中,防止液压油在散热过程中吸有灰尘并将灰尘带回注塑机液压系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前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右视图;
17.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液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2中b-b剖视图;
20.图6为图2中c-c剖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隔板接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片在通液套上的布局示意图。
23.图中:1、支承筒体;2、分隔板;3、导液筒体;4、冷却管;5、上腔;6、下腔;7、连通口;8、通水管;9、通液管;10、第一安装缺口;11、通液套;12、第二安装缺口;13、圆弧凸面;14、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25.如图1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包括支承筒体1、分隔板2、导液筒体3以及冷却管4,所述分隔板2安装在支承筒体1内并将支承筒体1的内腔分隔成上腔5与下腔6,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上腔5与下腔6供冷却水通过。
26.两个所述导液筒体3左右相对地安装在支承筒体1左部与右部并与支承筒体1留有间隙,所述导液筒体3均固定在分隔板2上且轴心与支承筒体1轴心重合,如图5所示,左边的所述导液筒体3左端与支撑筒体1内壁左端留有轴向间距,且左边的所述导液筒体3外侧与支撑筒体1内壁留有径向间距,对应地,右边的所述导液筒体3右端与支撑筒体1内壁右端留有轴向间距,且右边的所述导液筒体3外侧与支撑筒体1内壁留有径向间距,通入到所述支承筒体1内的冷却水可以填充到这些间距的空间内,使冷却水能够与导液筒体3以及分隔板2充分接触。
27.所述分隔板2于左边的导液筒体3与支承筒体1左端之间设有连通上腔5与下腔6的连通口7,所述支承筒体1右端设有两条分别连通上腔5与下腔6的通水管8,形成供冷却水通
过的u型通道。如图5所示,冷却水从与上腔5连通的通水管8进入到上腔5,并与支承筒体1内壁上部、导液筒体3上部以及分隔板2上侧面接触,然后冷却水从设置在分隔板2左部出的连通口7进入到下腔6,并与支承筒体1内壁下部、导液筒体3下部以及分隔板2下侧面接触,最后从与下腔6连通的通水管8留出。此外,冷却水的流向也可以逆转,即从与下腔6连通的通水管8进入、从与上腔5连通的通水管8留出。实际上,冷却水通过外部制冷设备提供(图中无表示出)。
28.所述导液筒体3设有伸出支承筒体1外的通液管9,两个所述导液筒体3之间通过多个绕支承筒体1轴心圆周均布的冷却管4连通。如图1和图5所述,所述通液管9可以与注塑机液压系统的液压管路连接,注塑机液压系统的液压油从通液管9进入到导液筒体3,通过导液筒体3与上腔5以及下腔6内的冷却水接触热交换,同时通过冷却管4通入冷却水通至另一导液筒体3,并通过冷却管4上腔5以及下腔6内的冷却水接触热交换,进入到另一导液筒体3后,再次通过导液筒体3与上腔5以及下腔6内的冷却水接触热交换,最后通过另一导液管返回注塑机液压系统的液压管路。本实例中,所述导液筒体3的长度优选为通液管9的宽度的1-1.5倍,能够供液压油顺利同时的同时减少导液筒体3的体积。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通过支撑筒体1、分隔板2、导液筒体3、冷却管4、通水管8以及通液管9相互组合,将支撑筒体1的内腔分隔成上腔5与下腔6,并形成供冷却水通过的u型通道,延长冷却水的流动路径,使得冷却水与分隔板2、导液筒体3充分接触冷却管4,同时,液压油通过导液筒体3以及冷却管4增加与冷却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此外,由于分隔板2与两个导液筒体3接触,导液筒体3内的部分热量传递到分隔板2上,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并且在散热过程中液压有在封闭的通道流通,避免灰尘进入到液压油中,防止液压油在散热过程中吸有灰尘并将灰尘带回注塑机液压系统。
30.实际上,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分隔板2优选水平设置,使得上腔5的容积与下腔6的容积的分布较为均匀。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分隔板2优选设有供导液筒体3安装的第一安装缺口10,使得导液筒体3可以通过与第一安装缺口10焊接或粘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分隔板2上,并在连接处作密封处理(图中无表示出),实现导液筒体3的安装。
3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液压系统用冷却器还优选包括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导液筒体3连通的通液套11,所述分隔板2设有供通液套11安装的第二安装缺口12,所述通液套11上下侧面相对分隔板2上下对称设置。具体地,所述通液套11可以通过与第二安装缺口12焊接或粘合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分隔板2上,并在连接处作密封处理(图中无表示出)。导液筒体3中的液压油进入通液套11中,通过通液套11上侧面与上腔5内的冷却水接触以及通液套11下啊侧面与下腔6内的冷水接触,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32.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通液套11上下侧面沿前后方向等距间隔优选设有多个背离分隔板2拱起的圆弧凸面13,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此外,所述圆弧凸面13背离分隔板2的一侧优选从左往右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左右延伸的散热片14,再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的。实际上,如图3、图5和图8所示,相邻两个所述圆弧凸面13上的散热片14优选前后错位设置,使得从前后两片散热片14之间通过的冷却水分流,确保冷却水与散热片14接触充分,保证散热效果。
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