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手术患者X射线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2:34: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手术患者x射线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术患者x射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一些需要借助x射线装置来完成的手术来说,由于辐射较大,所以需要为医生以及患者给予有效的防护,避免对人体射线敏感的部位(如眼睛、甲状腺、乳腺、性腺及大部分红骨髓富集区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对于医生来说,其防护措施一般是穿戴防护服,而对于患者来说,一般是将防护铅布盖在患者的身上,只将需要进行手术的部分露出,但是此种覆盖式的防护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1、防护铅布直接与人体紧密接触,存在铅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2、防护铅布的重量几乎完全施加在人体上,具有闷热负重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手术患者x射线防护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手术患者x射线防护装置,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支撑单元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单元之间的铅帘,铅帘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弧形杆以及设置在弧形杆两侧底部的竖直支撑杆,所述弧形杆的上方随形设置有弧形插杆,弧形插杆的一端通过连接端与弧形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弧形插杆的另一端为可供所述连接套套装于弧形插杆上的插入端。
5.进一步,所述连接套采用尼龙牛津布制成。
6.进一步,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插入端高于连接端。
7.进一步,所述弧形杆上设置有与插入端的位置相对应的凹入部,凹入部内固定设置有挂杆,所述连接套上配合挂杆设置有挂环。
8.进一步,所述挂环采用尼龙牛津布制成,其与所述连接套缝制连接。
9.进一步,所述铅帘在其较低的一侧底部设置有通过孔。
10.进一步,所述竖直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床体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
11.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竖直支撑杆穿过的导向孔以及与床体适配的夹持槽,连接座上螺接有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延伸至导向孔内将竖直支撑杆抵紧,第二锁紧件延伸至夹持槽内将床体抵紧。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的时候,两个支撑单元分别位于手术床头侧与手术床尾侧,使得铅帘悬空设置于床体上,使得铅帘在不与患者身体接触,在零压力的同时提供有效的放射防护,与传统防护措施的直接覆盖法相比,避免了闷热负重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并且整个装置不必与人体紧密接触,避免了经防护装置造成铅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此外,铅帘悬于患者的身体之上,也便于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进行病情观察以及诊疗操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4为图1的另一视角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铅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术患者x射线防护装置,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支撑单元1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单元之间的铅帘2,铅帘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套201,支撑单元1包括弧形杆101以及设置在弧形杆101两侧底部的竖直支撑杆102,弧形杆101与竖直支撑杆102为一体冲压成型的结构,整体强度高,弧形杆101的上方随形设置有弧形插杆103,弧形杆101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用于保证连接套201可以顺畅的套在弧形插杆103上,弧形插杆103的一端通过连接端1031与弧形杆101的底端固定连接,弧形插杆103的另一端为可供连接套201套装于弧形插杆103上的插入端1032。
23.优选的,弧形杆101整体为半圆环形,其底部与弧形插杆103相切,连接端1031为在弧形插杆103的端部直接弯折90
°
形成,连接端1031沿着弧形杆101的径向设置,并且连接端1031与弧形杆101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
24.在安装的时候,两个支撑单元1分别位于手术床头侧与手术床尾侧,使得铅帘2悬空设置于床体上,使得铅帘在不与患者身体接触,在零压力的同时提供有效的放射防护,与传统防护措施的直接覆盖法相比,避免了闷热负重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并且整个装置不必与人体紧密接触,避免了经防护装置造成铅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25.优选的,连接套201采用尼龙牛津布制成,尼龙牛津布具有高强度、高抗化学性和抗变形性的优点,即使不借助额外的辅助固定装置,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塑形支撑能力,也能够实现铅帘2的稳定支撑效果。
26.在竖直方向上,插入端1032高于连接端1031,如图5所示,以弧形杆101的中部为分界,由于位于右侧的铅帘以及连接套明显多于左侧的,故在重力的作用下,铅帘能够实现稳定的放置效果,不会自行脱落。
27.弧形杆101上设置有与插入端1032的位置相对应的凹入部1011,凹入部1011内固定设置有挂杆1012,挂杆1012焊接在凹入部1011内,连接套201上配合挂杆1012设置有挂环
2011,当连接套201安装到位后,其一端与连接端1031接触,起到限位的作用,其另一端通过在挂环2011与挂杆1012的作用下进行限位,实现连接套201的稳定固定。
28.挂环2011采用尼龙牛津布制成,其与连接套201缝制连接。
29.铅帘2在其较低的一侧底部设置有通过孔202,在本实施例中,该通过孔202可以容纳外展的上肢,以便于上肢骨折的手术操作、测量血压或者建立静脉通道。
30.竖直支撑杆10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床体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座301,连接座301上设置有可供竖直支撑杆102穿过的导向孔3011以及与床体适配的夹持槽3012,连接座301上螺接有第一锁紧件302与第二锁紧件303,第一锁紧件302延伸至导向孔3011内将竖直支撑杆102抵紧,第二锁紧件303延伸至夹持槽3012内将床体抵紧,该种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卧位和胖瘦对铅帘的高度进行调节。
31.连接组件也可以采用现有手术床上常用的连接器。
3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连接座301通过夹持槽3012扣合在床体上,然后旋拧第二锁紧件303,使得连接座301与床体实现固定连接,然后将竖直支撑杆102插入至连接座301的导向孔3011内,通过第一锁紧件302实现锁紧固定,随后安装铅帘2,之后调整竖直支撑杆102的高度,使得铅帘2的底部与床体的表面接触,这样可以将患者的上肢自通过孔202伸出,外展于手术台上,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与支撑单元1相接触,确保电外科安全,皮肤消毒后,常规铺设无菌单。
33.该防护装置整体结构的跨度为手术床的标准宽度,以实现对患者更好的防护效果,以及与现有手术床的更好适配。
3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