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23:00: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汽分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汽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企业加工中大多使用蒸汽供热,蒸汽做完功后形成高温凝结水,由于凝结水温度较高,在排出时会出现闪蒸现象,因此排出来的水容易转变为水汽混合物,连续排水产生连续水汽混合物,水汽混合物产生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因此需要进行除雾和疏水处理。
3.公开号为cn2146637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疏水器,该新型中的节能疏水器为目前化工行业常用的凝结水排放器,其疏水器装在蒸汽加热管终端,作用为把蒸汽加热管中的冷凝水不断排放到管道外,疏水器可以自动识别水分,从而达到自动排水阻气作用。但是类似的疏水装置存在的缺陷有:首先,普通疏水器在工作时,难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进行疏水工作时,疏水不及时就容易导致发生水击现象,影响设备运作安全,其次,疏水器在进行工作时,难以将主管中的介质带走,长期积累容易腐蚀并损坏主管,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再者,这种疏水器在工作时还存在噪音大的问题,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汽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凝室、一级排气室、二级排气室以及三级排气室,所述冷凝室底部设置进气箱,进气箱连接进气管,进气箱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口,所述冷凝室顶部与所述一级排气室内部连通,冷凝室上开设第二排水口,所述冷凝室和一级排气室套设于所述二级排气室内,所述二级排气室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流入所述冷凝室,所述二级排气室与所述壳体间的间隙为所述三级排气室,三级排气室下部设置第三排水口,所述一级排气室、二级排气室、三级排气室均设置有排气孔。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气箱为锥形漏斗状结构,所述进气管设置于进气箱侧面,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于进气箱底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凝室的纵截面为梯形,冷凝室的横截面积由底部往上依次递减。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器。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级排气室顶部和侧面均开设有所述排气孔。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级排气室内、位于所述一级排气室顶部上方的位置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消音板,所述消音板上同样设置有消音孔。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级排气室的顶部和侧面上部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能高效处理水雾,水雾经过多级处理,水汽彻底分离,不会发生水击现象,同时故障发生率少,维护成本低,设备使用寿命长,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且现场较少噪音或无噪音产生,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其中:1、壳体;2、冷凝室;3、一级排气室;4、二级排气室;5、三级排气室;6、消音板;7、排气孔;8、进气箱;9、第一排水口;10、进气管; 11、第二排水口;12、第三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水汽分离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水汽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冷凝室2、一级排气室3、二级排气室4以及三级排气室5,所述冷凝室2底部设置进气箱8,进气箱8连接进气管10,水雾从进气管10进入,进气箱8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口9,所述冷凝室2顶部与所述一级排气室3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一级排气室3为圆管状,冷凝室2 下部开设第二排水口11,所述冷凝室2和一级排气室3套设于所述二级排气室4内,所述二级排气室4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11流入所述冷凝室 2,进而流入所述进气箱8并通过进气箱8底部的第一排水口9流出,所述二级排气室4与所述壳体1间的间隙为所述三级排气室5,三级排气室5下部设置第三排水口12,三级排气室5内的液体通过第三排水口12及时排出,所述一级排气室3、二级排气室4、三级排气室5均设置有排气孔7,从而一级排气室3内的水雾通过排气孔进入二级排气室4,二级排气室4内的水雾通过排气孔进入三级排气室5,经过多级疏水处理后的水汽混合物及时通过三级排气室5顶部的排气孔排出,水和汽彻底分离。
18.进气箱8为锥形漏斗状结构,所述进气管10设置于进气箱8侧面,所述第一排水口9设置于进气箱8底部。从而水汽混合物从进气管10进入进气箱 8内,大部分水从第一排水口9排出,少部分水汽混合物继续进入冷凝室2内冷却,冷凝室2内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室2的横截面积由底部往上依次递减,冷凝室2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从而水汽混合物经过冷凝后便于能快速顺着冷凝室2的斜面下滑,进而进入进气箱8内通过第一排水口9排出。
19.一级排气室3顶部和侧面均开设有所述排气孔7,由于一级排气室3为狭长的圆管状结构,因此通过顶部和侧面均开设排气孔7,便于雾气的快速进入二级排气室4,提高效率,而二级排气室4容积相对较大,二级排气室4的顶部侧面上部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20.二级排气室4内位于所述一级排气室3顶部上方的位置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消音板6,所述消音板6上设置有消音孔,消音空可为蜂窝状,因此,汽水混合物经过初步冷凝、一级疏水处理后,进一步通过消音板6进行进一步的阻隔,能进一步疏水的同时起到很好的消音效果,减少噪音的产生。
21.本实施例中,冷凝室2的两侧斜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排水口11,便于二级排气室4内的液体及时排出。
22.本实施例中,一级排气室3、二级排气室4、三级排气室5上的排气孔7 均匀排布。
2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试用时效果极佳,水和汽分离彻底,而且现场无噪音产生,平时也不需要人为维护,能较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凝室、一级排气室、二级排气室以及三级排气室,所述冷凝室底部设置进气箱,进气箱连接进气管,进气箱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口,所述冷凝室顶部与所述一级排气室内部连通,冷凝室上开设第二排水口,所述冷凝室和一级排气室套设于所述二级排气室内,所述二级排气室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流入所述冷凝室,所述二级排气室与所述壳体间的间隙为所述三级排气室,三级排气室下部设置第三排水口,所述一级排气室、二级排气室、三级排气室均设置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箱为锥形漏斗状结构,所述进气管设置于进气箱侧面,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于进气箱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的纵截面为梯形,冷凝室的横截面积由底部往上依次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排气室顶部和侧面均开设有所述排气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排气室内、位于所述一级排气室顶部上方的位置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消音板,所述消音板上同样设置有消音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排气室的顶部和侧面上部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汽分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凝室、一级排气室、二级排气室以及三级排气室,所述冷凝室底部设置进气箱,进气箱连接进气管,进气箱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口,所述冷凝室顶部与所述一级排气室内部连通,冷凝室上开设第二排水口,所述冷凝室和一级排气室套设于所述二级排气室内,所述二级排气室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流入所述冷凝室,所述二级排气室与所述壳体间的间隙为所述三级排气室,三级排气室下部设置第三排水口,所述一级排气室、二级排气室、三级排气室均设置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完成水汽分离,达成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运行过程中无较大噪音产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值。值。


技术研发人员:黄炎善 潘韦靖 肖宏 陈盼 吴文英 陈凯琳 黄洁莉 杨文秀 胡旺 莫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埃索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5/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