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塑料颗粒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9 07: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塑料颗粒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加工是将合成树脂或塑料转化为塑料制品的各种工艺的总称,是塑料工业中一个较大的生产部门,塑料加工一般包括塑料的配料、成型、机械加工、接合、修饰和装配等,后四个工序是在塑料已成型为制品或半制品后进行的,又称为塑料二次加工。塑料颗粒的软化是塑料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3.对于现有的塑料颗粒软化装置,多采用软化锅进行加热,由于软化锅内的塑料颗粒堆积在软化锅底部,导致塑料颗粒难以均匀受热进行软化,进而导致塑料颗粒的软化程度不一,影响塑料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塑料颗粒软化装置,解决了对于现有的塑料颗粒软化装置,多采用软化锅进行加热,由于软化锅内的塑料颗粒堆积在软化锅底部,导致塑料颗粒难以均匀受热进行软化,进而导致塑料颗粒的软化程度不一,影响塑料产品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塑料颗粒软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传送轴,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面与驱动电机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送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两个传动轮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传动带,两个旋转板相互靠近的一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与联动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壁设置有电热阻丝。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与联动齿圈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联动齿轮的外表面均与联动齿圈的内壁啮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卡接有下料圆筒,上方旋转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料圆筒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封闭轴承板,所述封闭轴承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下料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下料斗的外表面,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面设置有出料口。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塑料制品加工用塑料颗粒软化装置,通过设置有旋转板、传送轴、驱动电机和传动轮,当该软化装置在使用时,驱动电机通过两个传动轮带动传送轴旋转,两个旋转板跟随传送轴旋转,旋转板带动两个搅拌杆进行公转,由于两个联动齿轮的外表面与联动齿圈的内壁相啮合,从而会通过联动齿圈和传动轮带动两个搅拌杆进行自转,传送轴将处于底部的塑料颗粒向上传送,提高对装置主体内塑料颗粒的搅拌效率,从而使塑料颗粒可以与装置主体的内壁均匀接触,使软化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后期生产的产品质量。
16.2、该塑料制品加工用塑料颗粒软化装置,通过设置有固定杆、下料斗、下料圆筒和封闭轴承板,利用上方旋转板通过固定杆带动下料斗进行公转,将下料斗内的塑料颗粒均匀的加入到装置主体内,避免塑料颗粒堆积在一起,封闭轴承板对下料圆筒进行封闭减少塑料软化时有害气体的排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料斗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装置主体、2加热腔、3电热阻丝、4旋转板、5传送轴、 6驱动电机、7传动轮、8传动带、9搅拌杆、10联动齿圈、11联动齿轮、12固定杆、13下料斗、14下料圆筒、15封闭轴承板、1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塑料颗粒软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板4,两个旋转板4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传送轴5,装置主体1的左侧面与驱动电机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传送轴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7,两个传动轮7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传动带8,两个旋转板4相互靠近的一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杆9,搅拌杆9的顶端与联动齿轮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旋转板 4、传送轴5、驱动电机6和传动轮7,当该软化装置在使用时,驱动电机6通过两个传动轮7带动传送轴5旋转,两个旋转板4跟随传送轴5旋转,旋转板4带动两个搅拌杆9进行公转,由于两个联动齿轮 11的外表面与联动齿圈10的内壁相啮合,从而会通过联动齿圈10 和传动轮7带动两个搅拌杆9进行自转,传送轴5将处于底部的塑料颗粒向上传送,提高对装置主体1内塑料颗粒的搅拌效率,从而使塑料颗粒可以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均匀接触,使软化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后期生产的产品质量。
23.具体的,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2,加热腔2的内壁设置有电热阻丝3,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与联动齿圈10 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联动齿轮11的外表面均与联动齿圈10的内壁啮合,通过设置有固定杆12、下料斗13、下料圆筒14和封闭轴承板 15,利用上方旋转板4通过固定杆12带动下料斗13进行公转,将下料斗13内的塑料颗粒均匀的加
入到装置主体1内,避免塑料颗粒堆积在一起,封闭轴承板15对下料圆筒14进行封闭减少塑料软化时有害气体的排出。
24.具体的,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卡接有下料圆筒14,上方旋转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下料圆筒14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封闭轴承板15,封闭轴承板15的上表面卡接有下料斗13,固定杆12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下料斗13的外表面,装置主体1的右侧面设置有出料口16。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6.s1、当该软化装置在使用时,驱动电机6通过两个传动轮7带动传送轴5旋转,两个旋转板4跟随传送轴5旋转,旋转板4带动两个搅拌杆9进行公转,由于两个联动齿轮11的外表面与联动齿圈10的内壁相啮合,从而会通过联动齿圈10和传动轮7带动两个搅拌杆9 进行自转,传送轴5将处于底部的塑料颗粒向上传送;
27.s2、利用上方旋转板4通过固定杆12带动下料斗13进行公转,将下料斗13内的塑料颗粒均匀的加入到装置主体1内,避免塑料颗粒堆积在一起,封闭轴承板15对下料圆筒14进行封闭减少塑料软化时有害气体的排出。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