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树池支撑单元及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0:29: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树池支撑单元及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


背景技术:

2.大城市作为人口和建筑均处于高密度的区域,土地空间资源日益紧张,由于人口以及建筑密集程度大,树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行道树生长方面。传统人行道由于路面无支撑,铺砖须压实,压实土壤严重影响树木根系生长,且树池内部空间有限,土壤易板结、根系难以伸展,常常会出现根系生长凸起破坏路面、树体长势不佳、路面积水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树池结构不仅不利行人通行,而且还会影响市容市貌美观。特别是台风等恶劣天气下,树木易倒伏,对市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存在较大威胁。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树池支撑单元及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池支撑单元及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能够在保持树木根系稳定前提下,减少路面积水,并且可以起到蓄水作用,保证对树木根系的供水。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树池支撑单元,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四角处均设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面设有第一透水盖板,所述第一透水盖板上设有渗水孔和蓄水孔,所述蓄水孔上连接有蓄水管。
7.进一步,每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面均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上设有对所述第一透水盖板进行位置固定的限位卡接部。
8.进一步,所述卡接件采用十字卡接片,所述第一透水盖板的四角分别卡接在四个所述十字卡接片的限位卡接部。
9.进一步,所述渗水孔孔径小于所述蓄水孔孔径,所述蓄水孔入口端高度高于所述渗水孔入口端的高度。
10.进一步,所述蓄水管管壁上均布设有排水孔。
1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包括树穴,所述树穴外侧设有树池支撑模块,所述树池支撑模块包括多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树池支撑单元,所述树池支撑模块底部设有蓄水渠。
12.进一步,所述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还包括基层,每个所述底框均设置在所述基层上。
13.进一步,相邻所述树池支撑单元之间设有间隙,且相邻所述树池支撑单元之间设有用于透水的第二透水盖板;
14.所述第二透水盖板卡设在相邻四个支撑柱的上端面的卡接件上。
15.进一步,每四个相邻的所述树池支撑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所述树池支撑单元发生水平位移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限位杆,每根所述限位杆的两端端部设有分别与四个所述树池支撑单元的底框框角相配合的限位卡接头。
16.进一步,所述蓄水渠中设有用于蓄水的蓄水海绵。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的树池支撑单元,底框的四角设置支撑柱,且在支撑柱的上端面设置透水盖板,其上设置的渗水孔和蓄水孔分别对应小雨量和大雨量对水分的渗透和收集,蓄水孔的入口端也能够作为树木所需肥料的添加口;
19.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通过在树穴四周设置的树池支撑模块能够对树木的根系起到良好的支撑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蓄水管和蓄水渠,在雨量大时能减少路面积水,并保证对树木根系的供水,且本结构施工简便,造价便宜。
附图说明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树池支撑单元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树池支撑模块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件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26.图6为树池支撑模块中树池支撑单元限位连接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部件示意图;
28.图8为蓄水渠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底框;2-支撑柱;3-第一透水盖板盖板;301-渗水孔;302-蓄水孔;4-卡接件;5-安装台;6-树穴;7-蓄水渠;8-基层;9-第二透水盖板;10-限位部件;11-限位杆;12-限位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2.实施例1
3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树池支撑单元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树池支撑单元,包括底框1,底框1四角处均设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上端面设有第一透水盖板3,第一透水盖板3上设有渗水孔301和蓄水孔302,蓄水孔302上连接有蓄水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树池支撑单元支撑部分可以采用建废等再生材料制成,建废等再生材料是采用陶粒、建废骨料、再生混凝土为体系的主要材料,通过标准化设计,加工成模块化构件,现场组装快速施工。底框1的四角设置支撑柱2,且在支撑柱2的上端面设置透水盖板,其上设置的渗水孔301和蓄水孔302分别对应小雨量和大雨量对水分的渗透和收集,蓄水孔
302的入口端也能够作为树木所需肥料的添加口,同时,排水管还能对树木根系起到透气作用。
34.进一步,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每根支撑柱2的上端面均设有卡接件4,卡接件4上设有对第一透水盖板3进行位置固定的限位卡接部401。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卡接件4采用十字卡接片,第一透水盖板3的四角分别卡接在四个十字卡接片的限位卡接部401。所有的十字卡接片的限位卡接部401均对应第一透水盖板3的四角方向进行设置,便于将第一透水盖板3稳定卡接在四个立柱所对应的十字卡接片之间。本实施例的支撑柱2上端面设有用于安装卡接件4的安装台5,安装台5采用圆柱台,其直径大于支撑柱2的直径,便于安装十字卡接片。
35.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渗水孔301孔径小于所述蓄水孔302孔径,所述蓄水孔302入口端高度高于所述渗水孔301入口端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水盖板3的四边向中心蓄水孔302的交汇处设有约0.3%的坡度,当雨量不大时,水分首先通过渗水孔301渗入土壤中,对根系提供水分,雨量大时,雨水快速没过蓄水孔4的入口端,并流入蓄水管5中。
36.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蓄水管管壁上均布设有排水孔,从而蓄水管中的水能够均匀渗透至不同深度处的土壤中,对树木的根系起到均匀补充水分的作用。
37.实施例2
38.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和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配式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包括树穴6,树穴6外侧设有树池支撑模块,树池支撑模块包括多个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树池支撑单元,各个树池支撑单元采用装配式pc结构组装成树池支撑模块,能够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根空间,还包括基层8,每个树池支撑单元的底框1均设置在基层8上,不论路面水平或者倾斜,基层8均可以根据路况做出适应性调整,保持树池支撑模块中的各个树池支撑单元位于同一平面上,保证路面部分平整,相邻树池支撑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本实施例中采用隔一布一的方式排布树池支撑单元,且相邻树池支撑单元之间设有用于透水的第二透水盖板9,本实施例中第二透水盖板9采用与第一透水盖板3相同的透水盖板,所有的第一透水盖板3和第二透水盖板9组成模块盖板复合路面面层,第二透水盖板卡设在相邻四个支撑柱2的上端面的卡接件4上,本实施例中,每四个相邻的树池支撑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树池支撑单元发生水平位移的限位部件10,限位部件10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限位杆11,每根限位杆11的两端端部设有分别与四个树池支撑单元的底框1框角相配合的限位卡接头12,如图6和图7中所示,安装时,4个限位卡接头12上的卡槽分别与四个树池支撑单元中对应的支撑柱2进行卡接连接,从而对树池支撑单元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在底框1所处的平面发生移动。树池支撑模块底部设有蓄水渠7,蓄水渠7中设有用于蓄水的蓄水海绵,蓄水管5中的水部分渗入土壤中,部分流向蓄水渠7内进行储存,蓄水渠7中设置有海绵体系:在树池支撑模块之下的蓄水渠7中增设海绵模块,结合模块单元已设置的可联通的隐藏式蓄水渠7,其蓄水量约1.6立方米/个,在暴雨天气时兼作可蓄水、排水的“海绵体”。该蓄水渠7可连接市政蓄水管,当水渠积满水时,多余的雨水流向蓄水管网,储存的1.6立方米水通过慢渗方式维持土壤的长期湿润。
39.树池支撑模块为在树穴6周围2~3米范围内使用树池支撑单元作为路面荷载受力体系,其规格为400*400左右,保证路面结构承载受力要求安全,符合结构规范要求,为树根
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提供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有助于树木根系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树木的抗风性。限位构件镶嵌于支撑单元之间,防止施工填土时支撑模块发生水平位移。支撑模块上定点放置透水盖板,透水盖板中心留有可安装蓄水管的孔洞,四周亦设有小孔,同时板面还设有一定的找坡,使路面积水更容易排入水管,渗入土中,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打造“会呼吸”的城市路面。透水盖板可直接复合路面面层,兼做路面材料(也可在其上铺找平层,找平层之上铺贴路面砖),结合树篦子形成一体化树池。
40.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再生骨料、陶粒、再生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加工成工业化产品预制装配式构件,通过模块化设计,采用现场组装方式,回填种植土,铺上集成透水路面盖板,形成架空路面承重体系与城市海绵体系,通过综合利用高效建造出适合行道树生长的树池。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