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4:34: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在各种临床手术中经常使用。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
3.现有的麻醉供药不便于提供多个临床手术同时使用,整体灵活性和功能性较差,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麻醉供药不便于提供多个临床手术同时使用,整体灵活性和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包括两个相平行且垂直的立架板,所述立架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位于所述立架板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的顶部通过支杆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连接有漏液槽,所述储液罐与漏液槽相连通,位于所述漏液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液端口,所述排液端口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立架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集管框,所述集管框呈长条状且内部设置有空腔,位于所述空腔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个夹紧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有顶夹板和底夹板,所述顶夹板和底夹板均为半圆弧形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顶夹板与底夹板均通过螺纹杆进行调节位移。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顶夹板和底夹板的外端均连接有弹性绳,且顶夹板和底夹板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磁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杆,所述搅杆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搅片,且搅杆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向上倾斜的弧形杆。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撑板的顶部添加储液罐,同时储液罐的顶部可添加伺服电
机,并可带动搅杆和弧形杆转动,防止储液罐内部麻醉药液沉积,同时药剂浓度较为均匀,且整体便于移动,并最终可将储液罐内部麻醉药液排出至漏液槽提供多个管道排出液体。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架板上添加了集管框,且集管框中添加了若干个夹紧结构,可分别对不同的输液管道进行夹紧固定,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扣盘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立架板;2、撑板;3、储液罐;4、漏液槽;5、排液端口;6、控制阀;7、集管框;8、顶夹板;9、底夹板;10、弹性绳;11、磁块;12、伺服电机;13、搅杆;14、搅片;15、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包括两个相平行且垂直的立架板1,所述立架板1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位于所述立架板1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撑板2,所述撑板2的顶部通过支杆连接有储液罐3,所述储液罐3的底部连接有漏液槽4,漏液槽4的外部可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储液罐3与漏液槽4相连通,位于所述漏液槽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液端口5,所述排液端口5上均设置有控制阀6,所述立架板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集管框7,所述集管框7呈长条状且内部设置有空腔,位于所述空腔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个夹紧结构。
22.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有顶夹板8和底夹板9,所述顶夹板8和底夹板9均为半圆弧形状,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顶夹板8和底夹板9进行扣合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夹紧固定,保证内部管道线路整齐固定。
23.所述顶夹板8与底夹板9均通过螺纹杆进行调节位移,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螺纹杆转动调整顶夹板8与底夹板9之间的间距,从而排液管道可从内部穿过排出,便于固定夹紧。
24.所述顶夹板8和底夹板9的外端均连接有弹性绳10,且顶夹板8和底夹板9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磁块11,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顶夹板8和底夹板9两侧的磁块11进行吸附,从而夹紧固定排液管道。
25.所述储液罐3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杆13,所述搅杆13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搅片14,且搅杆13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向上倾斜的弧形杆15,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伺服电机12带动搅杆13和搅片、弧形杆15,从而防止溶液沉积,且可保持溶液浓度均匀。
26.工作原理:使用时,可通过在撑板2的顶部添加储液罐3,同时储液罐3的顶部可添加伺服电机12,并可带动搅杆13和弧形杆15转动,防止储液罐3内部麻醉药液沉积,同时药
剂浓度较为均匀,且整体便于移动,并最终可将储液罐3内部麻醉药液排出至漏液槽4提供多个管道排出液体,并通过在立架板1上添加了集管框7,且集管框7中添加了若干个夹紧结构,可分别对不同的输液管道进行夹紧固定,较为实用。
27.本实用新型的1、立架板;2、撑板;3、储液罐;4、漏液槽;5、排液端口;6、控制阀;7、集管框;8、顶夹板;9、底夹板;10、弹性绳;11、磁块;12、伺服电机;13、搅杆;14、搅片;15、弧形杆,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麻醉供药不便于提供多个临床手术同时使用,整体灵活性和功能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撑板的顶部添加储液罐,同时储液罐的顶部可添加伺服电机,并可带动搅杆和弧形杆转动,防止储液罐内部麻醉药液沉积,同时药剂浓度较为均匀,且整体便于移动,并最终可将储液罐内部麻醉药液排出至漏液槽提供多个管道排出液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架板上添加了集管框,且集管框中添加了若干个夹紧结构,可分别对不同的输液管道进行夹紧固定,较为实用。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