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4:03: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热轧带钢收集设备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热轧带钢生产线上,带钢的精整收集设备包括簸箕口、送料两辊、整平五辊和卷取机,带钢收集过程中,由于轧钢设备具有“升速轧制(升速轧制是指轧制带钢时低速穿带的带钢头部被卷取机咬住之后,带钢与卷取机同步升速进行高速轧制的方法。)”的特性,钢带吐出蛇振时尾部不规则,在卷取工序卷取速度控制不精准情况下,容易造成尾部折叠问题,影响了带钢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以解决在带钢收集过程中出现尾部折叠的问题,达到提高带钢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布置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两侧,包括若干组防折尾立柱单元,在其中每一组防折尾立柱单元中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立柱,并在每一个立柱的外面套装立柱套;所述立柱下端固定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上,上端通过拉筋与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固定装配;所述立柱套为圆柱形套管,以间隙配合方式与立柱装配。
6.上述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它还设有立柱固定座,所述立柱固定座为套管结构,焊装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下面;立柱下端套装在立柱固定座内孔中,并通过螺栓组件与立柱固定座装配。
7.上述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所述拉筋为矩形槽型材结构,倾斜布置,拉筋两端设有水平连接部;所述拉筋两端的水平连接部通过螺栓分别与立柱上端面、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装配。
8.上述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在所述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上设置若干调整孔,并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下面焊装立柱固定座,所述立柱固定座对应所述调整孔。
9.上述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沿带钢卷取进给方向,防折尾立柱单元中两个立柱的间距呈递减状态。
10.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它可通过每一组防折尾立柱单元中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柱,对钢带在吐出蛇振状态下的尾部进行梳理校直,使其沿带钢卷取进给方向振幅逐渐缩小,从而避免了钢带尾部折叠现象;本实用新型还在每一个立柱外面套装可相对转动的立柱套,减小了对钢带的阻力,有利于卷取速度的精准控制,避免了钢带尾部在簸箕口堆叠过密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上设置若干
调整孔,可通过调整孔对两个立柱之间距离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规格、钢种及卷取速度的带钢卷取作业,从而提升了通用性能。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调整的特点,解决了带钢收集过程中出现尾部折叠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带钢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装配位置示意图;
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3.图3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针对防折尾立柱单元中两个立柱之间距离调整示意图。
15.图中各标号清单为:
16.1、立柱;2、立柱套;3、拉筋;4、立柱固定座;5、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1、调整孔;6、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7、带钢。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参看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布置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的两侧,在其优选实施例中设置两组防折尾立柱单元,其中每一组防折尾立柱单元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立柱1,并在每一个立柱1 的外面套装立柱套2;所述立柱1下端通过立柱固定座4固定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上,上端通过拉筋3与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6固定装配,所述立柱固定座4为套管结构,焊装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 5下面,立柱1的下端套装在立柱固定座4的内孔中,并通过螺栓组件与立柱固定座4装配;所述立柱套2为圆柱形套管,以间隙配合方式与立柱1装配。
19.参看图2、图4,为了提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通用性能,在所述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上设置与每一组防折尾立柱单元匹配的若干调整孔5-1,并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下面焊装立柱固定座,与调整孔5-1对应位置处焊装立柱固定座4,所述立柱固定座对应所述调整孔;当带钢产品规格、钢种变化时,可对立柱1的装配位置进行调整,使防折尾立柱单元中两个立柱1的间距与带钢产品相匹配(例如图4所示两个立柱1的间距由l1调整为l2)。
20.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其拉筋3为矩形槽型材结构,倾斜布置,拉筋3两端设有水平连接部;所述拉筋两端的水平连接部通过螺栓分别与立柱1的上端面、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6装配。
21.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它可通过每一组防折尾立柱单元中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柱1,对钢带7在吐出蛇振状态下的尾部进行梳理校直,使其沿带钢卷取进给方向振幅逐渐缩小,从而避免了钢带 7尾部折叠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1外面套装的可相对转动的立柱套2,减小了对钢带7的阻力,有利于卷取速度的精准控制,避免了钢带尾部在簸箕口堆叠过密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布置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两侧,包括若干组防折尾立柱单元,在其中每一组防折尾立柱单元中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立柱(1),并在每一个立柱(1)的外面套装立柱套(2);所述立柱(1)下端固定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上,上端通过拉筋(3)与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6)固定装配;所述立柱套(2)为圆柱形套管,以间隙配合方式与立柱(1)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其特征是,它还设有立柱固定座(4),所述立柱固定座(4)为套管结构,焊装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下面;所述立柱(1)的下端套装在立柱固定座(4)的内孔中,并通过螺栓组件与立柱固定座(4)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拉筋(3)为矩形槽型材结构,倾斜布置,拉筋(3)两端设有水平连接部;所述拉筋两端的水平连接部通过螺栓分别与立柱(1)的上端面、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6)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上设置若干调整孔(5-1),并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5)下面焊装立柱固定座(4),所述立柱固定座(4)对应所述调整孔(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其特征是,沿带钢(7)卷取进给方向,防折尾立柱单元中两个立柱(1)的间距呈递减状态。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带钢尾部折叠的装置,布置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两侧,包括若干组防折尾立柱单元,在其中每一组防折尾立柱单元中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立柱,并在每一个立柱的外面套装立柱套;所述立柱下端固定在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底板上,上端通过拉筋与带钢精整收集设备簸箕口立护板固定装配;所述立柱套为圆柱形套管,以间隙配合方式与立柱装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调整的特点,解决了带钢收集过程中出现尾部折叠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带钢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高洋 常树德 马啸晨 王江 马晨明 安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3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