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3:02: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叶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


背景技术:

2.目前,行业内大部分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在腹板一粘过程都要使用工装挤压腹板,保证腹板与ss侧壳体粘接紧密的同时,腹板垂直度满足要求;随着叶片行业的发展,挤压工装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挤压工装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加工问题,用于两侧挤压腹板,保证腹板垂直度的结构,存在垂直度保持不加佳,需要反复调整;(2)、控制两侧腹板挤压松紧程度的结构存在调整过程,不能保持直线度;
3.因此,亟需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以解决腹板垂直度不佳,需要反复调整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该挤压工装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挤压工装包括固定杆、支撑组件和挤压组件,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固定工装上,固定杆内设有洞室,固定杆的侧壁上设有与洞室连通的放置凹槽,支撑组件沿放置凹槽插接至洞室内,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挤压腹板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与支撑组件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7.挤压组件可调节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8.进一步的,固定杆的侧壁上设有的放置凹槽为l型结构。
9.进一步的,支撑组件包括插接杆,插接杆上垂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用于放置挤压组件的半封闭腔室;
10.支撑块的内侧壁上设有容纳槽一,弹簧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容纳槽一内;
11.支撑块的底端设有贯穿的滑槽一。
12.进一步的,挤压组件包括挤压块,挤压块对应设置在支撑块的半封闭腔室内,挤压块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容纳槽一对应的容纳槽二,弹簧的另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容纳槽二内;
13.挤压块上设有与支撑块上设有的滑槽一对应的滑槽二,挤压块与支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4.挤压块远离支撑块的一端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挤压杆,挤压杆与连接杆垂直设置。
15.进一步的,支撑块的底端还设有限位孔一;
16.挤压块上贯穿设置有与限位孔一对应的限位孔二;
17.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内插接有用于限位挤压块的限位销。
18.进一步的,支撑块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19.进一步的,挤压杆的外侧壁上设有橡胶垫片。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与挤压组件,利用支撑组件与固定杆配合,较好的控制了腹板与ss侧壳体的垂直度,保证了腹板垂直度满足行业要求;
2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利用两组该工装的配合,操作方便简捷,不再需要对腹板进行反复调整,节省了操作复杂度,现场使用效果好,可适用大量推广。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正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后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挤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销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固定杆;101-放置凹槽;2-支撑组件;201-插接杆;202-支撑杆;203-支撑块;2031-容纳槽一;2032-滑槽一;2033-限位孔一;3-挤压组件;301-挤压块;3011-容纳槽二;3012-滑槽二;3013-限位孔二;302-连接杆;303-挤压杆;4-弹簧;5-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6.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风电叶片腹板粘接挤压工装,该挤压工装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挤压工装配合对腹板进行挤压,每组挤压工装包括固定杆1、支撑组件2和挤压组件3,固定杆1固定设置在固定工装上,固定工装为现有的固定装置,本专利申请并未对其改进,因此,不再作进一步赘述,固定杆1内设有洞室,洞室的高度大于插接杆201的高度,固定杆1对应洞室的内侧壁与插接杆201间隙配合,固定杆1的侧壁上设有与洞室连通的放置凹槽101,支撑组件2沿放置凹槽101插接至洞室内,支撑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挤压腹板的挤压组件3,挤压组件3与支撑组件2通过弹簧4固定连接;
37.挤压组件3可调节设置在支撑组件2上。
38.固定杆1的侧壁上设有的放置凹槽101为l型结构,可实现支撑组件2转动至放置凹槽101的水平槽位置时,支撑组件2与腹板保持垂直。
39.如图4所示,支撑组件2包括插接杆201,插接杆201上垂直设置有支撑杆202,支撑杆20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块203,支撑块203上设有用于放置挤压组件3的半封闭腔室,通过设置半封闭腔室,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可实现挤压组件3沿滑槽一2032移动,通过支撑块203上的侧板,可保证挤压组件3与支撑组件2的直线度,即挤压组件3与支撑组件2结合位一直处于180
°
状态;
40.支撑块203的内侧壁上设有容纳槽一2031,弹簧4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容纳槽一2031内;
41.支撑块203的底端设有贯穿的滑槽一2032。
42.如图5所示,挤压组件3包括挤压块301,挤压块301对应设置在支撑块203的半封闭腔室内,挤压块30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容纳槽一2031对应的容纳槽二3011,弹簧4的另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容纳槽二3011内;
43.挤压块301上设有与支撑块203上设有的滑槽一2032对应的滑槽二3012,挤压块301与支撑块2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槽,便于根据腹板的位置调节挤压块301与支撑块203的位置;
44.挤压块301远离支撑块203的一端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02,连接杆30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挤压杆303,挤压杆303与连接杆302垂直设置。
45.支撑块203的底端还设有限位孔一2033;
46.挤压块301上贯穿设置有与限位孔一2033对应的限位孔二3013;
47.如图6所示,限位孔一2033和限位孔二3013内插接有用于限位挤压块301的限位销5,当需要对挤压块301进行预固定时,先将限位销5插进至限位孔内;当需要调节挤压块301与支撑块203的位置时,操作人员手拉限位销5上的吊环,将限位销5脱离至限位孔外即可。
48.如图3所示,支撑块203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通过设置刻度线,方便操作人员精确位移挤压块301的位置,保持与另一组挤压工装对应。
49.挤压杆303的外侧壁上设有橡胶垫片,利用橡胶垫片防止在挤压过程中对腹板产生损坏。
50.本方案实施时,当需要对腹板挤压时,将插接杆201插接至固定杆1的洞室内,根据
腹板与ss侧壳体的位置,操作人员根据刻度线观察并移动挤压块301,待挤压块位置确定后,将限位销5插入至限位孔内,通过螺栓将挤压块301固定在支撑块203上,此时,转动支撑杆202至放置凹槽101的水平凹槽内,转动后支撑组件2与腹板保持垂直,利用外力使挤压杆303挤压腹板,保证腹板垂直度,在调节过程中,保持两组挤压工装同步进行上述工序,实现腹板两端与ss侧壳体粘接处均保持垂直状态;
51.当需要对挤压工装进行调节时,仅需转动支撑组件2,使挤压工装不再挤压腹板,调节挤压块301与支撑块203的位置,利用螺栓将两者固定,再对腹板进行挤压即可;该工装简单易操作,现场使用效果好,保证了腹板的垂直度,便于后序工作的进行。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