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7:2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底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


背景技术:

2.把手指器物上用手拿握的部件,底座是把手上的一个部件,它直接与把手接触,底座可以将把手与门面很稳定的衔接在一起,可以防止把手与门面之间发生松动。
3.市场上常见的把手底座,大多把手底座与衔接柱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定,底座一和底座二相接触易因摩擦力过大导致转动不顺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衔接柱,所述衔接柱上活动套设有固定机构一,所述固定机构一上端设置有固定机构二,所述衔接柱上端开设有固定槽。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一包括底座一,所述底座一上端表面靠近边沿位置等距开设有两组锁孔一,所述锁孔一内侧壁之间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挡板一,所述底座一上端表面且位于两组锁孔一之间位置开设有锁孔二,所述锁孔二内侧壁之间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上端均贯穿设置有螺杆一,所述底座一上端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与衔接柱相契合的连接槽。
8.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柱通过连接槽与底座一活动设置,所述底座一上端表面且位于锁孔一和锁孔二之间位置均开设有十字槽,所述十字槽内部设置有十字板,所述十字板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弧型柱。
9.进一步的,所述弧型柱底部和支撑杆顶部位置固接,所述十字板顶部与支撑杆底部固接,所述支撑杆通过十字板配合十字槽活动设置在底座一上端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二包括底座二,所述底座二上端表面靠近边沿位置等距开设有四组凹槽,所述底座二上端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上端开设有螺槽,所述螺槽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杆二,所述底座二底端靠近边沿位置开设有环型槽,所述底座二底端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二通过插槽配合衔接柱活动设置在底座一上方位置,所述螺杆二底部通过螺槽贯穿设置在固定槽内部,弧型柱通过支撑杆活动设置在环型槽内部。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将螺杆一一端通过锁孔一贯穿挡板一设置在门内,对底座一定位,然后再将另外两组螺杆一通过锁孔二贯穿挡板二设置在门内,对底座一固定,然后通过十字板配合十
字槽将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一表面,再将底座二底部开设的插槽套设在衔接柱顶部位置,此时环型槽套设在弧型柱上,然后将螺杆二一端贯穿螺槽设置在衔接柱顶部开设的固定槽中,使底座二固定设置衔接柱一侧位置,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一和固定机构二可以有效的增加该把手底座和衔接柱之间的稳定性,有效的避免把手底座和衔接柱之间发生松动。
14.2、通过插板配合凹槽将把手固定设置在底座二一侧位置,把手通过衔接柱配合连接杆可以使底座二在底座一一侧转动,其中底座二和底座一之间设置有支撑杆,可以避免底座一和底座二相接触因摩擦力过大导致转动不顺畅,底座二转动时,环型槽侧壁沿着弧型柱移动,由于环型槽侧壁设置为与环型槽内侧壁相契合的圆弧形,可以有效的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底座二在底座一一侧转动的更顺畅。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的固定机构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的底座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的底座二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连接杆;2、衔接柱;3、固定机构一;4、底座一;5、锁孔一;6、挡板一;7、螺杆一;8、锁孔二;9、挡板二;10、连接槽;11、十字槽;12、十字板;13、支撑杆;14、弧型柱;15、固定机构二;16、底座二;17、凹槽;18、插板;19、螺槽;20、螺杆二;21、环型槽;22、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包括连接杆1,连接杆1上端设置有衔接柱2,衔接柱2上活动套设有固定机构一3,固定机构一3上端设置有固定机构二15,衔接柱2上端开设有固定槽。
26.请参阅图2,固定机构一3包括底座一4,底座一4上端表面靠近边沿位置等距开设有两组锁孔一5,锁孔一5内侧壁之间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挡板一6,底座一4上端表面且位于两组锁孔一5之间位置开设有锁孔二8,锁孔二8内侧壁之间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挡板二9,挡板一6和挡板二9上端均贯穿设置有螺杆一7,底座一4上端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与衔接
柱2相契合的连接槽10。
27.请参阅图5,固定机构二15包括底座二16,底座二16上端表面靠近边沿位置等距开设有四组凹槽17,底座二16上端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插板18,插板18上端开设有螺槽19,螺槽19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杆二20,底座二16底端靠近边沿位置开设有环型槽21,底座二16底端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槽22。
28.在使用时,将连接杆1一端插入门内并且与锁芯相连,然后将底座一4通过锁孔一5套设在衔接柱2上,然后将螺杆一7一端通过锁孔一5贯穿挡板一6设置在门内,对底座一4定位,然后再将另外两组螺杆一7通过锁孔二8贯穿挡板二9设置在门内,对底座一4固定,然后通过十字板12配合十字槽11将支撑杆13设置在底座一4表面,再将底座二16底部开设的插槽22套设在衔接柱2顶部位置,此时环型槽21套设在弧型柱14上,然后将螺杆二20一端贯穿螺槽19设置在衔接柱2顶部开设的固定槽中,使底座二16固定设置衔接柱2一侧位置,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一3和固定机构二15可以有效的增加该把手底座和衔接柱2之间的稳定性,有效的避免把手底座和衔接柱2之间发生松动;
29.本实施例中锁孔一5与锁孔二8属于同一锁孔,锁孔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可替换为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者九个。
30.实施例2
31.请参阅图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松动的双层把手底座,还包括衔接柱2,衔接柱2通过连接槽10与底座一4活动设置,底座一4上端表面且位于锁孔一5和锁孔二8之间位置均开设有十字槽11,十字槽11内部设置有十字板12,十字板12上端设置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上端设置有弧型柱14。
32.弧型柱14底部和支撑杆13顶部位置固接,十字板12顶部与支撑杆13底部固接,支撑杆13通过十字板12配合十字槽11活动设置在底座一4上端表面。
33.底座二16通过插槽22配合衔接柱2活动设置在底座一4上方位置,螺杆二20底部通过螺槽19贯穿设置在固定槽内部,弧型柱14通过支撑杆13活动设置在环型槽21内部。
34.具体的,通过插板18配合凹槽17将把手固定设置在底座二16一侧位置,把手通过衔接柱2配合连接杆1可以使底座二16在底座一4一侧转动,其中底座二16和底座一4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3,可以避免底座一4和底座二16相接触因摩擦力过大导致转动不顺畅,底座二16转动时,环型槽21侧壁沿着弧型柱14移动,由于环型槽21侧壁设置为与环型槽21内侧壁相契合的圆弧形,可以有效的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底座二16在底座一4一侧转动的更顺畅;
35.本实施例中底座一4与底座二16可以配合使用亦可单个独立使用,可不设置底座,亦可替换为三底座配合、四底座配合或五底座配合使用。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