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6:3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多个轨道枕(1)和岔枕(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基本轨(3)和第一尖轨(4),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基本轨(5)和第二尖轨(6),所述第一基本轨(3)、第一尖轨(4)、第二基本轨(5)及第二尖轨(6)均铺设在多个轨道枕(1)上,且第二尖轨(6)从第一尖轨(4)的中部穿过并靠近第一基本轨(3)设置,所述第一尖轨(4)靠近第二基本轨(5)设置,所述岔枕(2)设置在其中两个轨道枕(1)之间,且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铺设在岔枕(2)的上方,所述岔枕(2)上设置有轨道移动机构并通过轨道移动机构与第一尖轨(4)和第二尖轨(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移动机构包括螺纹杆(7)、两个第一t形滑块(8)、两个第二t形滑块(9)及伺服电机(10),所述岔枕(2)的上端开设有两个第一t形滑槽,两个第一t形滑槽分别位于第一尖轨(4)和第二尖轨(6)的下方,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块(8)分别可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t形滑槽中,所述第一尖轨(4)和第二尖轨(6)的下侧均开设有第二t形滑槽,两个所述第二t形滑块(9)分别可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t形滑槽中,且两个第二t形滑块(9)分别与两个第一t形滑块(8)上下对应,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块(8)的上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第二t形滑块(9)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7)横向设置在两个第一t形滑槽中,且螺纹杆(7)的杆壁通过多个第一轴承与两个第一t形滑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岔枕(2)的上端右侧开设有驱动槽,所述螺纹杆(7)的右端延伸至驱动槽中,所述伺服电机(10)固定设置在岔枕(2)的上方,且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副与螺纹杆(7)相互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包括蜗轮(11)和蜗杆(12),所述蜗轮(11)竖直设置在驱动槽中,且螺纹杆(7)与蜗轮(11)固定插接,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蜗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2)竖直设置在驱动槽中并与蜗轮(11)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岔枕(2)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13),所述伺服电机(10)固定设置在箱体(13)中,所述蜗杆(12)的杆壁上端通过第二轴承与箱体(13)的下侧壁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漏水孔(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轨道枕(1)的上侧均开设有一组弧形槽,两个所述轨道枕(1)均靠近岔枕(2)设置,每组两个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均滚动设置有滚轮(15),两个所述滚轮(15)的上端均通过轴承座(16)分别与第一尖轨(4)及第二尖轨(6)的下侧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固定难度的可动翼轨式辙叉单开道岔,涉及到轨道道岔领域,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多个轨道枕和岔枕,第一轨道包括第一基本轨和第一尖轨,第二轨道包括第二基本轨和第二尖轨,第一基本轨、第一尖轨、第二基本轨及第二尖轨均铺设在多个轨道枕上,且第二尖轨从第一尖轨的中部穿过并靠近第一基本轨设置,第一尖轨靠近第二基本轨设置,岔枕设置在其中两个轨道枕之间,且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铺设在岔枕的上方,岔枕上设置有轨道移动机构并通过轨道移动机构与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第一尖轨和第二尖轨在移动调整后稳定设置在轨道枕上,避免火车行驶通过时引起松动晃动现象,便于人们使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佳 乔怀峰 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九州铁物轨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