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机器人内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11:2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内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机器人,特别是室外巡检机器人在野外工作时,有可能因雨水渗入机体内,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其内部的元器件。因此,怎样解决机器人的防水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3.第201920614011.7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式室外电力巡检机器人,包括车体,车体外侧设有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而成的车体外壳,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内侧均设有防水透气膜,靠近进风口一侧的车体内设有循环风扇;所述车体一端设有激光导航组件,激光导航组件上端延伸至上壳体外侧,激光导航组件和上壳体的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层,防水胶层顶部设有连接上壳体的密封盖。
4.第201920614011.7号实用新型专利能够较好地解决机器人的防水问题,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局限。例如,在昼夜温差大的工况点,该实用新型中的防水胶层极易老化,从而影响其防水效果。此外,该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防水技术方案还存在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5.第201921529558.3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主控元件的防水保护装置,包括:检测元件和第一电信号控制开关;所述检测元件连接所述主控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机器内部环境湿度值,并向所述主控元件发送所述环境湿度值;所述主控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信号控制开关连接电源,当所述环境湿度测量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主控元件控制所述第一电信号控制开关断开,切断主控元件的电源供给。
6.第201921529558.3号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思路是,当机器人机体内的湿度大于第一预设值,以致会损害机体内的电路及其元器件时,通过切断主控元件的电源供给,避免电路及其元器件受到损害。该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解决了机器人机体内的电路及其元器件受到水的损害的问题,但因其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机体进水后中止机器人的工作,这就使得机器人的有效工时缩短。
7.总的说来,现有的机器人,特别是室外巡检机器人,在防水设计方面,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的机器人,特别是室外巡检机器人,防水效果不佳的技术缺陷,该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9.一种机器人内部防水结构,包括内盖和内部罩壳,内盖可密闭盖合内部罩壳的开口,机器人的内部元器件安装在由内部罩壳与机器人底板组装后形成的空间中,内盖上还设有内盖通孔,其作用是供连接机器人内外部元器件的线缆通过。
10.本发明的基本发明构思是:在机器人的外壳之内,另行设置由内盖和内部罩壳组成的机器人内部防水结构,将机器人的内部元器件安装在由内部罩壳与机器人底板组装后
形成的空间中,通过机器人外壳与内部防水结构的相互配合,大幅度减少雨水对所述内部元器件的影响。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可附加下述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12.内部防水结构还设有密封件,并在所述内盖的下侧边缘设有与该密封件相匹配的内盖密封槽,当内盖盖合在内部罩壳的开口时,将密封件压入内盖密封槽中,使密封件紧密卡合在内盖的边缘与内部罩壳开口的内侧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密封圈。
14.进一步地,所述内盖的下侧面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内盖加强筋,在内盖加强筋相互间隔开来的区域中设有内盖减重槽。
15.进一步地,在所述内部罩壳的内侧面上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内部罩壳加强筋,在内部罩壳加强筋相互间隔开来的区域中设有内部罩壳减重槽。
16.进一步地,在所述内部罩壳的外侧面上设有导流通道,在机器人底板两侧设有排水口。
1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通道为向下倾斜的内凹形通道。
18.进一步地,所述内盖通孔位于内盖的顶部,在内盖通孔与连接机器人内外部元器件的线缆的接触处设置密封圈。
19.进一步地,在所述内盖通孔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通孔前流水通道和通孔后流水通道,通孔前流水通道和通孔后流水通道的底面低于内盖的基准面,且中部相对较高,两侧相对较低。
20.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如下:
2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防水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实现;
22.2、通过设置密封件以及与该密封件相匹配的内盖密封槽,使密封件卡入内盖密封槽中,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内盖与内部罩壳之间的密闭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的防水效果。
23.3、机器人需要防水的电子元器件全部安装在内部罩壳内,解决了电路板及线束暴露在机器人外引起的多种不安全问题。
24.4、适用面广,除了适用于室外巡检机器人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机器人,如室内轨道巡检机器人(室内机器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存在防水问题)、消防特种机器人等。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内部罩壳系统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内部罩壳外导流路径示意图;
28.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内盖与罩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内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6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导流通道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31.图6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导流通道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32.图中:
33.1——内盖;2——内部罩壳;3——底板;4——密封件;5——内部元器件;101——内盖密封槽;102——内盖减重槽;103为内盖加强筋;104——内盖通孔;105——通孔前流水通道;106——通孔后流水通道;201——导流通道;202为内部罩壳加强筋;203——内部罩壳减重槽;30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35.如图1并结合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机器人内部防水结构,其包括下述部件:
36.(1)内盖1,内盖1的下侧边缘设有内盖密封槽101;内盖1的下侧面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内盖加强筋103,在内盖加强筋103相互间隔开来的区域中设有内盖减重槽102;本实施例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设置加强筋103,增强内盖1的强度,另一方面内盖减重槽102,减轻内盖1的重量。
37.(2)内部罩壳2,内部罩壳2的作用是保护机器人的内部元器件5,亦即机器人的内部元器件5安装在内部罩壳2与底板3组装后形成的空间中;内部罩壳2的外侧面上设有导流通道201;内部罩壳2的内侧面上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内部罩壳加强筋202,在内部罩壳加强筋202相互间隔开来的区域中设有内部罩壳减重槽203,采用这种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内部罩壳2的强度,并减轻其重量。
38.(3)密封件4,其作用是,当内盖1盖合内部罩壳2的开口时,将密封件4压入内盖密封槽101中,通过螺丝拧紧内盖1与内部罩壳2,对密封件4进行挤压,使内盖1密闭盖合内部罩壳2的开口,能够防止外界雨水进入到内部罩壳2中(即便外壳作了防水设计,机器人遭遇大雨时,通常也会有少量雨水经过外壳渗入到机体内),从而有效保护内部元器件5。与此同时,内部罩壳2和内盖1表面的雨水可通过导流通道201向下流动,通过设置在底板3上的排水口301流到机器人的机体外。
39.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实际工作时需要通过线缆将内置于内部罩壳2中的内部元器件与机器人的云台以及设置在云台之上的感应装置等外部元器件连接,为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内盖1上设置了内盖通孔104,在所述线缆与内盖通孔104的接触处设置了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为了确保内部罩壳2和内盖1表面的雨水向下流动,本实施例以内盖通孔104的位置为内盖1顶部,将内盖1设置成顶部高、周边低的形状,而内部罩壳2的顶部边缘也是由内向外倾斜。另外,还在内盖通孔104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通孔前流水通道105和通孔后流水通道106,通孔前流水通道105和通孔后流水通道106的底面低于内盖1的基准面,且中部相对较高,两侧相对较低,其作用是将内盖1顶部的雨水引到内部罩壳2的两侧。如图6a和图6b所示,内部罩壳2两侧的导流通道201为向下倾斜的内凹形(近似于弧形)通道。导流通道201采用这种形状,有利于雨水汇集后,经设置于底板3左右两侧的排水口301排到机器人的机体外。
40.另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4为硅胶密封圈,设置在内盖1与内部罩壳2的内侧之间。内部罩壳2整体采用abs加工,底板3的排水口301的开口角度朝上,一方面有利于散热,另一方面从外壳流入的雨水,在导流通道201的引导下将直接通过底板3的排水口301流出机器人的机体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