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8:13: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简单地说,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
3.但是目前的大部分环境监测设备都是固定在某一高度进行监测,这样监测出来的湿度和空气质量数据较为单一,不能用作为较好的有效环境数据来使用,所以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环境监测设备都是固定在某一高度进行监测,这样监测出来的湿度和空气质量数据较为单一,不能用作为较好的有效环境数据来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升降防护罩,所述升降防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于升降防护罩的内部顶端和底端,所述升降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的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所述升降防护罩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行轨,所述监测箱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均滑动连接于滑行轨相互远离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监测探头、空气质量监测器和进气管,所述湿度监测探头设置于湿度传感器的顶端,所述进气管设置于空气质量监测器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监测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中央控制器、远程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信号转换器、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
8.优选的,所述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器、电池、中央控制器、远程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信号转换器、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之间均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行支架,所述监测箱固定连接于滑行支架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升降防护罩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板。
11.优选的,所述滑行支架滑动连接于升降防护罩的内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升降防护罩的内部设置的螺杆,需要在不同的高度对空气和湿度数据进行采集时,启动升降防护罩顶端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端固定连接的螺杆开始旋转,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行支架,滑行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测箱,这样滑行支架就能带动监测箱进行升降,这样可以在不同的高度监测空气和湿度数据,使其监测的数据更多,监测更加准确;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监测箱的内部设置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监测探头、空气质量监测器和进气管,在湿度传感器的顶端设置有湿度监测探头,湿度监测探头可以监测外侧湿度,湿度传感器将湿度数据收集整合,进气管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导入空气质量监测器的内部,空气质量监测器对空气中的灰尘含量数据进行分析记录数据,这样可以达到环境监测的效果;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监测箱的内部设置的电池、中央控制器、远程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信号转换器、通讯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电池可以内部的电子元件提供所需能源,通过中央控制器可以控制升降防护罩顶端的驱动电机、监测箱内部的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监测器启动与关闭,远程控制模块可以使工作人员从远程终端控制监测,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将收的湿度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远程传输,信号转换器将监测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传播,通讯模块可以达到远程无线控制的效果,gps定位模块定位当前的监测位置以及当前监测箱的编号信息,便于达到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效果。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的上下轴测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的左右轴测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中监测箱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升降防护罩1、太阳能板2、滑行轨3、监测箱4、加强杆5、螺杆6、驱动电机7、湿度传感器8、湿度监测探头9、空气质量监测器10、进气管11、电池12、中央控制器13、远程控制模块14、数据传输模块15、信号转换器16、通讯模块17、gps定位模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升降防护罩1,升降防护罩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螺杆6转动连接于升降防护罩1的内部顶端和底端,升降防护罩1的一侧设置有监测箱4,监测箱4的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升降防护罩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行轨3,监测箱4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强杆5,加强杆5均滑动连接于滑行轨3相互远离的一侧。
25.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监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8、湿度监测探头9、空气质量监测器10和进气管11,湿度监测探头9设置于湿度传感器8的顶端,进气管11设置于空气质量监测器10的两侧,湿度监测探头9可以监测外侧湿度,湿度传感器8将湿度数据收集整合,进气管11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导入空气质量监测器10的内部,空气质量监测器10对空气中的灰尘含量数据进行分析记录数据,这样可以达到环境监测的效果。
26.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监测箱4的设置有电池12、中央控制器13、远程控制模块14、数据传输模块15、信号转换器16、通讯模块17和gps定位模块18,通过中央控制器13可以控制升降防护罩1顶端的驱动电机7、监测箱4内部的湿度传感器8和空气质量监测器10启动与关闭,远程控制模块14可以使工作人员从远程终端控制监测,数据传输模块15可以将收的湿度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远程传输,信号转换器16将监测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传播,通讯模块17可以达到远程无线控制的效果,gps定位模块18定位当前的监测位置以及当前监测箱4的编号信息,便于达到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效果。
27.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湿度传感器8、空气质量监测器10、电池12、中央控制器13、远程控制模块14、数据传输模块15、信号转换器16、通讯模块17和gps定位模块18之间均电性连接,便于其达到监测效果。
28.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螺杆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行支架,监测箱4固定连接于滑行支架的一侧,便于螺杆6的旋转可以通过滑行支架带动监测箱4升降,使监测箱4的高度可以调节,便于在不同的高度进行环境监测。
29.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升降防护罩1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板2,太阳能板2可以为电池12收集电能储存起来,便与供电子元件使用。
30.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滑行支架滑动连接于升降防护罩1的内侧,便于滑行支架带动监测箱4进行升降。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可以通过在升降防护罩1的内部设置的螺杆6,需要在不同的高度对空气和湿度数据进行采集时,启动升降防护罩1顶端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带动驱动端固定连接的螺杆6开始旋转,螺杆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行支架,滑行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测箱4,这样滑行支架就能带动监测箱4进行升降,这样可以在不同的高度监测空气和湿度数据,使其监测的数据更多,监测更加准确,在监测箱4的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8、湿度监测探头9、空气质量监测器10和进气管11,在湿度传感器8的顶端设置有湿度监测探头9,湿度监测探头9可以监测外侧湿度,湿度传感器8将湿度数据收集整合,进气管11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导入空气质量监测器10的内部,空气质量监测器10对空气中的灰尘含量数据进行分析记录数据,在监测箱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2、中央控制器13、远程控制模块14、数据传输模块15、信号转换器16、通讯模块17和gps定位模块18,电池12可以内部的电子元件提供所需能源,通过中央控
制器13可以控制升降防护罩1顶端的驱动电机7、监测箱4内部的湿度传感器8和空气质量监测器10启动与关闭,远程控制模块14可以使工作人员从远程终端控制监测,数据传输模块15可以将收的湿度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远程传输,信号转换器16将监测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传播,通讯模块17可以达到远程无线控制的效果,gps定位模块18定位当前的监测位置以及当前监测箱4的编号信息,便于达到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效果,也可以在不同高度对环境进行监测,可以采取多组数据分析,便于对环境监测有更准确的数据结果。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