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物料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21:02: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2.阳极炭块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生产的炭块,用作预焙铝电解槽做阳极材料。这种炭块已经过焙烧,具有稳定的几何形状,所以也称预焙阳极炭块,习惯上又称为铝电解用炭阳极。
3.车间在运输阳极炭块时通过悬链运输,在悬链的下端悬挂支撑板,将阳极炭块放置在支撑板上进行输送,但是在输送过程中支撑板容易摆动,进而使得炭块有掉落的风险,十分的危险,同时每个支撑板只能放置一个炭块,使得输送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炭块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输送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包括吊板,所述吊板的上端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上端设置有与悬链系统相连接的吊环,吊板的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尺寸小于吊板的尺寸,所述连接盘的外侧面均布有至少两个放置框,放置框的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钢丝绳均匀分布在吊板的上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转轴的外侧面,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从动齿轮的一侧并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吊板的下表面,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吊板转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框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位于条形孔内,所述放置框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推块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条形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形孔对称分布在放置框的底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放置框均匀分布在连接盘的外侧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框与连接盘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盘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
放置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物料输送设备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输送过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吊板和钢丝绳可以提高与悬链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其摆动幅度,通过设置多个放置框便于每个吊板上放置多个对应的炭块,提高运输效率,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活动板可以对炭块进行夹紧,进一步防止炭块掉落,通过设置可转动的转轴便于炭块输送到位后将炭块调整到合适的下料位置,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19.图中:1吊板、2钢丝绳、3吊环、4驱动机构、41驱动电机、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5转轴、6轴承、7连接盘、8放置框、9活动板、10推块、11电动推杆、12固定块、13连接块、14固定座、15固定螺栓、16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2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包括吊板1,吊板1的上端设置有钢丝绳2,钢丝绳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钢丝绳2均匀分布在吊板1的上端,通过设置四个钢丝绳2可以提高吊板1的稳定性,钢丝绳2的上端设置有与悬链系统相连接的吊环3,吊板1的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5,转轴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其转动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从动齿轮43套接在转轴5的外侧面,主动齿轮42设置在从动齿轮43的一侧并与从动齿轮43啮合连接,主动齿轮42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41设置吊板1的下表面,驱动电机41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的啮合配合,便于控制连接盘7转动,转轴5的上端通过轴承6与吊板1转动连接,转轴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盘7,连接盘7的尺寸小于吊板1的尺寸,连接盘7的外侧面均布有至少两个放置框8,优选地,放置框8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放置框8均匀分布在连接盘7的外侧面,放置框8的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板9,放置框8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孔16,活动板9的下端一体连接有推块10,推块10位于条形孔16内,放置框8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与推块10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11,条形孔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形孔16对称分布在放置框8的底部,通过设置两个条形孔16可以提高对活动板9移动的稳定性,本物料输送设备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输送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输送效率。
22.在使用时:将吊环3悬挂在悬链系统的下方,然后将需要输送的炭块放置到三个放置框8内,然后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11收缩,使得电动推杆11带动活动板9移动对炭块进行夹紧,当炭块输送到位后,对炭块进行卸料时,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41启动,然后通过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的啮合使得转动转动,进而保证炭块在卸料时位于同一位置,便于卸料。
2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盘7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座14,放置框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与固定座14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5连接,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炭块,通过对固定螺栓15的拆卸更换对应尺寸的放置框8,提高了使用通用性。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包括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1)的上端设置有钢丝绳(2),钢丝绳(2)的上端设置有与悬链系统相连接的吊环(3),吊板(1)的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5),转轴(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盘(7),连接盘(7)的尺寸小于吊板(1)的尺寸,所述连接盘(7)的外侧面均布有至少两个放置框(8),放置框(8)的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钢丝绳(2)均匀分布在吊板(1)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其转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所述从动齿轮(43)套接在转轴(5)的外侧面,所述主动齿轮(42)设置在从动齿轮(43)的一侧并与从动齿轮(43)啮合连接,主动齿轮(42)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设置在吊板(1)的下表面,驱动电机(41)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上端通过轴承(6)与吊板(1)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8)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孔(16),所述活动板(9)的下端一体连接有推块(10),所述推块(10)位于条形孔(16)内,所述放置框(8)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与推块(10)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形孔(16)对称分布在放置框(8)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8)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放置框(8)均匀分布在连接盘(7)的外侧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8)与连接盘(7)之间为可拆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7)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放置框(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与固定座(14)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5)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包括吊板,所述吊板的上端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上端设置有与悬链系统相连接的吊环,吊板的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尺寸小于吊板的尺寸,所述连接盘的外侧面均布有至少两个放置框,放置框的一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板,本物料输送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炭块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输送效率,给炭块的输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给炭块的输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给炭块的输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文章 李晓辉 董宏观 江毅 郭宝航 李萌萌 王小军 陈林 张雷 焦新营 怀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万基炭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