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22-04-30 17:51: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是通过联合多酚化合物和抗菌肽对纤维膜基底表面进行改性制得;其中,多酚化合物通过非共价方式结合将抗菌肽接枝至纤维膜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基底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和生物活性成分经静电纺丝制备而得。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基底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壳聚糖、胶原、明胶及其衍生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基底中还添加生物活性成分,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素、鱼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盐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化合物为单宁酸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肽为ll-37和gl13k中的一种或两种。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纤维膜基底,将所得纤维膜基底置于醇类溶剂中浸泡处理;s2、将s1所得的纤维膜基底置于多酚化合物溶液中,静置存放后取出,冲洗,得到接枝多酚化合物的纤维膜;s3、将s2所得的接枝多酚化合物的纤维膜置于抗菌肽的水溶液中,于2~10℃静置存放后取出,冲洗,得到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醇或六氟异丙醇或丙酮或三氟乙酸或二氯甲烷或n,n-二甲基甲酰胺;步骤s1中静电纺丝工艺参数设置为:电压4-20kv,推注速度为0.2-1ml/h,接收距离10-20cm。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单宁酸溶液的浓度为1-50mg/ml,静置存放时间为1-12小时;步骤s3中抗菌肽溶液的浓度为0.5-10mg/ml,静置存放时间为6-24小时。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在制备和/或用作h型血管化骨组织再生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多酚和抗菌肽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纤维膜技术领域,该纤维膜是通过联合多酚化合物和抗菌肽对纤维膜基底表面进行改性制得;其中,多酚化合物通过非共价结合将抗菌肽接枝至纤维膜表面。本发明通过多酚化合物可进一步接枝抗菌肽,多酚化合物丰富的酚羟基可以与抗菌肽形成较强的非共价键作用,接枝抗菌肽后消耗了多酚化合物的酚羟基可显著减弱多酚化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联合多酚化合物和抗菌肽可赋予纤维膜较好的抗菌性能,且能主动调节植入材料周围局部免疫微环境,进而有效实现H型血管化骨组织再生。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东 金蜀鄂 满毅 李玉宝 左奕 李西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1.19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