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14:42: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2.轴承是各类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安装在轴与轴座之间使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以减轻机械磨损。滚动轴承一般由内环、外环、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环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环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
3.轴承环的制造对轴承水平对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满足轴承环精度高、强度大、耐磨损等特性,现有轴承环普遍采用锻造和机加工相结合的加工方式,即先锻造出大体的轮廓然后进行机加工使其达到精度要求。现有制造工艺虽然能够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轴承环,但是现有的锻造和机加工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存在加工损耗大,原材料浪费多,制造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
5.本发明提供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棒材切段,得到段材;步骤二:将段材进行镦饼,得到饼材;步骤三:将饼材置于锻压模具中,锻压制得上侧具有上盲孔、下侧具有下盲孔的第一毛坯;步骤四:对第一毛坯进行穿孔,去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步骤五: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得到内径略小于轴承环成品、外径略大于轴承环成品、高度略大于轴承环成品的第三毛坯;步骤六:对第三毛坯进行机加工,得到轴承环成品。
6.本发明提供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以金属棒材为原料通过逐步成型得到第三毛坯,最后通过机加工得到轴承环。其中,各个步骤相互配合衔接,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损耗极少,机加工工作量也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可批量化制得尺寸精确稳定的轴承环。
7.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五中,采用冷辗扩工艺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冷辗扩制得的第二毛坯不需要考虑热胀冷缩的问题,尺寸精确,而且原材料几乎不产生氧化损耗。
8.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三制得的第一毛坯,其整体上呈圆柱状,其外轮廓从下至上包括依次过渡相连的第一圆柱面、收缩面、第二圆柱面,第一圆柱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面,第一圆柱面的高度大于第二圆柱面。
9.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的第一毛坯中,下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一圆
柱面的高度,上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二圆柱面的高度。
10.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的步骤四中,使用冲头自上而下冲压,冲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
11.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五中制得的第三毛坯呈圆环状;第三毛坯的外径上下恒定;第三毛坯的内径中间小,并向上下两端呈开放喇叭口状。
12.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中,第三毛坯的上下呈镜像对称。
13.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六中,对第三毛坯进行的机加工,包括对第三毛坯的内壁、外壁、上端面、下端面进行整形,使轴承环成品得尺寸复合设计要求;还包括在第三毛坯内侧开设上下镜像对称的一对密封槽。
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工艺过程设计合理,各步骤连贯有序,可批量化地制造精度高尺寸稳定的轴承环,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损耗极少,机加工工作量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生产升本,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为段材的示意图。
16.图2为饼材的示意图。
17.图3为第一毛坯的示意图。
18.图4为第二毛坯的示意图。
19.图5为第三毛坯的示意图。
20.图6为轴承环成品的示意图。
21.图7为第三毛坯与轴承环成品的对照示意图。
22.图中,第一圆柱面41、收缩面42、第二圆柱面4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说明问题和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一种限制。
24.实施例1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如图1至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棒材切段,得到段材;步骤二:将段材进行镦饼,得到饼材;步骤三:将饼材置于锻压模具中,锻压制得上侧具有上盲孔、下侧具有下盲孔的第一毛坯;步骤四:对第一毛坯进行穿孔,去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步骤五: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得到内径略小于轴承环成品、外径略大于轴承环成品、高度略大于轴承环成品的第三毛坯;步骤六:对第三毛坯进行机加工,得到轴承环成品。
25.本实施例步骤五中,采用冷辗扩工艺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
26.本实施例第一毛坯整体上呈圆柱状,其外轮廓从下至上包括依次过渡相连的第一圆柱面41、收缩面42、第二圆柱面43,第一圆柱面4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面43,第一圆柱面41的高度大于第二圆柱面43。
27.本实施例的第一毛坯中,下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一圆柱面41的高度,上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二圆柱面43的高度。
28.本实施例步骤四中,使用冲头自上而下冲压,冲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
29.本实施例步骤五中制得的第三毛坯呈圆环状;第三毛坯的外径上下恒定;第三毛坯的内径中间小,并向上下两端呈开放喇叭口状。
30.本实施例第三毛坯的上下呈镜像对称。
31.本实施例步骤六中对第三毛坯进行的机加工,包括对第三毛坯的内壁、外壁、上端面、下端面进行整形,使轴承环成品得尺寸复合设计要求;还包括在第三毛坯内侧开设上下镜像对称的一对密封槽。
32.以上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其目的是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以便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棒材切段,得到段材;步骤二:将段材进行镦饼,得到饼材;步骤三:将饼材置于锻压模具中,锻压制得上侧具有上盲孔、下侧具有下盲孔的第一毛坯;步骤四:对第一毛坯进行穿孔,去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步骤五: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得到内径略小于轴承环成品、外径略大于轴承环成品、高度略大于轴承环成品的第三毛坯;步骤六:对第三毛坯进行机加工,得到轴承环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采用冷辗扩工艺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坯整体上呈圆柱状,其外轮廓从下至上包括依次过渡相连的第一圆柱面(41)、收缩面(42)、第二圆柱面(43),第一圆柱面(4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面(43),第一圆柱面(41)的高度大于第二圆柱面(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坯中,下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一圆柱面(41)的高度,上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二圆柱面(43)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使用冲头自上而下冲压,冲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制得的第三毛坯呈圆环状;第三毛坯的外径上下恒定;第三毛坯的内径中间小,并向上下两端呈开放喇叭口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毛坯的上下呈镜像对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对第三毛坯进行的机加工,包括对第三毛坯的内壁、外壁、上端面、下端面进行整形,使轴承环成品得尺寸复合设计要求;还包括在第三毛坯内侧开设上下镜像对称的一对密封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一:将金属棒材切段,得到段材;步骤二:将段材进行镦饼,得到饼材;步骤三:将饼材置于锻压模具中,锻压制得上侧具有上盲孔、下侧具有下盲孔的第一毛坯;步骤四:对第一毛坯进行穿孔,去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步骤五: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得到内径略小于轴承环成品、外径略大于轴承环成品、高度略大于轴承环成品的第三毛坯;步骤六:对第三毛坯进行机加工,得到轴承环成品。本发明提供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可批量化地制造精度高尺寸稳定的轴承环,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损耗极少,机加工工作量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生产升本。本。本。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惠 葛泓 费晓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保捷精锻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