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4-25 00:52: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化学农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小麦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是,病虫害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小麦上常见病虫害有70多种,其中病害38种、虫害37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病、雪霉叶枯病、黑穗病、黄矮病;常见虫害有麦蚜、吸浆虫、黏虫、麦蜘蛛、麦秆蝇、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3.当前市场上一般主要使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唑醚菌酯等对小麦进行病害防治,但对于根腐病、茎基腐病大面积发生,一般药剂无预防和治疗作用,很难根除。氟茚唑菌胺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真菌病害,通过抑制病原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干扰三羧酸循环,最终导致病原菌死亡。但氟茚唑菌胺单剂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一般,需要多次多量用药;而且氟茚唑菌胺单剂对小麦的虫害没有防治效果,往往需要在发芽后再另外施加杀虫药剂,这样一来加大了用药、用工成本,且对环境不够友好。
4.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经过多年试验开发,采取不同杀菌剂复配,进行了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金针虫、蛴螬等土传病虫害的室外大田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研究,氟茚唑菌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后,两者的协同增效作用,对小麦的病害与虫害都具有良好地防治效果,且用量少、持效期长,有效地降低了药肥的成本;同时对下茬作物高度安全,具有促根、壮苗等作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药肥。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及其应用。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该药肥的活性成分为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所述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比为0.1~5:0.1~5。优选的,所述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比为0.5:0.5。
8.进一步方案,所述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和占药肥总质量的0.2~10%。
9.进一步方案,所述药肥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有机溶剂、分散剂、无机复合肥、微量元素肥、填料。
10.优选的,所述药肥中各组分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氟茚唑菌胺0.1~5%、多杀霉素0.1~5%、有机溶剂10~15%、分散剂6~7%、无机复合肥15~25%、微量元素肥5~25%,其余量为填料。
11.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芳烃溶剂油、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丙酮、二甲苯、乙醚
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无机复合肥为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铵、膦酸二氢胺、尿素、膦酸氢钾、硝酸钾、氯化钾或柠檬酸钾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微量元素肥为四水八硼酸钠、硼酸、乙二胺四乙酸辛纳、乙二胺四乙酸钙钠、四水钼酸铵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硅酸镁铝、膨润土、海藻石、珍珠陶土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1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所述的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的应用,所述的药肥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病害和虫害。优选的,所述药肥用于防治小麦的病害包括根腐病、茎基腐病。优选的,所述药肥用于防治小麦的虫害包括金针虫、蛴螬。
13.优选的,所述药肥的剂型为悬浮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氟茚唑菌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后,对小麦的根腐病、茎基腐病、金针虫、蛴螬等土传病虫害具有良好地防治效果,且药效持效期长。
16.2.本技术中氟茚唑菌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后,两种药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使其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防治效果,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多杀霉素单剂的防治效果,且防治谱宽、用量少、成本低。
17.3.本技术将氟茚唑菌胺、多杀霉素等防治病虫害的药剂与无机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等营养物进行复配,施肥施药同时进行,具有促进作物生长、防治土传病害与害虫的多重效果,明显降低了施药频率和用药成本,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该药肥的活性成分为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本发明实施例特定地选择氟茚唑菌胺、多杀霉素进行复配,得到的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对小麦的土传病虫害具有良好地防治效果,且药效持效期长,防治谱宽、用量少、药效持效期长;同时可促进作物生长,明显降低了施药频率和用药成本,对环境友好。
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还包括辅料,辅料包括有机溶剂、分散剂、无机复合肥、微量元素肥、填料。而且,药肥中各组分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氟茚唑菌胺0.1~0.5%、多杀霉素0.1~0.5%、有机溶剂10~15%、分散剂6~7%、无机复合肥15~25%、微量元素肥5~25%,其余量为填料。
21.其中,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芳烃溶剂油、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丙酮、二甲苯、乙醚等现有的有机溶剂;分散剂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等现有的分散剂;无机复合肥包括但不限于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铵、膦酸二氢胺、尿素、膦酸氢钾、硝酸钾、氯化钾或柠檬酸钾等现有
的无机复合肥;微量元素肥包括但不限于四水八硼酸钠、硼酸、乙二胺四乙酸辛纳、乙二胺四乙酸钙钠、四水钼酸铵等现有的微量元素肥;填料包括但不限于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硅酸镁铝、膨润土、海藻石、珍珠陶土等现有填料。
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病害和虫害,包括但不限于用于防治小麦的根腐病、茎基腐病等病害,只是该药肥对根腐病、茎基腐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更佳。该药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防治小麦的金针虫、蛴螬等虫害,只是该药肥对金针虫、蛴螬等虫害的防治效果更佳。同理,该药肥针对的农作物包括但不限于小麦,还包括各种田间农作物。
23.另外,该药肥的剂型为悬浮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列举了悬浮剂,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他能够在随种子播种的其他剂型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24.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5.实施例1
26.0.2%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称取0.1kg氟茚唑菌胺、0.1kg多杀霉素、15kg芳烃溶剂油、7k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25kg硫酸铵,15kg磷酸二氢钾、3kg四水八硼酸钠、2kg乙二胺四乙酸辛纳、1kg四水钼酸铵、1.5kg白炭黑、高岭土补足余量。将上述各组分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砂磨机研磨粉碎、调制、包装得到悬浮剂型药肥。
27.实施例2
28.0.5%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称取0.25kg氟茚唑菌胺、0.25kg多杀霉素、10kg n—甲基吡咯烷酮、6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5kg磷酸二氢钾,8kg硼酸、15kg乙二胺四乙酸钙钠、1.5kg白炭黑、硅藻土补足余量。将上述各组分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砂磨机研磨粉碎、调制、包装得到悬浮剂型药肥。
29.实施例3
30.0.6%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称取0.3kg氟茚唑菌胺、0.3kg多杀霉素、15kg芳烃溶剂油、7k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25kg硫酸铵,15kg磷酸二氢钾、3kg四水八硼酸钠、2kg乙二胺四乙酸辛纳、1kg四水钼酸铵、1.5kg白炭黑、高岭土补足余量。将上述各组分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砂磨机研磨粉碎、调制、包装得到悬浮剂型药肥。
31.实施例4
32.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称取0.5kg氟茚唑菌胺、0.5kg多杀霉素、10kg n—甲基吡咯烷酮、6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5kg磷酸二氢钾,8kg硼酸、15kg乙二胺四乙酸钙钠、1.5kg白炭黑、硅藻土补足余量。将上述各组分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砂磨机研磨粉碎、调制、包装得到悬浮剂型药肥。
33.实施例5
34.2%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称取1kg氟茚唑菌胺、1kg多杀霉素、15kg芳烃溶剂油、7k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25kg硫酸铵,15kg磷酸二氢钾、3kg四水八硼酸钠、2kg乙二胺四乙酸辛纳、1kg四水钼酸铵、1.5kg白炭黑、高岭土补足余量。将上述各组分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砂磨机研磨粉碎、调制、包装得到悬浮剂型药肥。
35.实施例6
36.5%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称取3kg氟茚唑菌胺、2kg多杀霉素、10kg n—甲基吡咯烷酮、6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5kg磷酸二氢钾,8kg硼酸、15kg乙二胺
四乙酸钙钠、1.5kg白炭黑、硅藻土补足余量。将上述各组分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砂磨机研磨粉碎、调制、包装得到悬浮剂型药肥。
37.实施例7
38.10%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称取5kg氟茚唑菌胺、5kg多杀霉素、15kg芳烃溶剂油、7k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25kg硫酸铵,15kg磷酸二氢钾、3kg四水八硼酸钠、2kg乙二胺四乙酸辛纳、1kg四水钼酸铵、1.5kg白炭黑、高岭土补足余量。将上述各组分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砂磨机研磨粉碎、调制、包装得到悬浮剂型药肥。
39.实验例8:田间药效试验(一)
40.试验地点: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毕店镇,前茬玉米田。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地势平坦。土壤为粘土,肥力中等,湿度适中。播种平安11,小麦田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全蚀病等,连年发生,分布均匀。
41.施药时间:具体时间为2020年10月8日,随种子同时播种。
42.播种条件:播种当天晴,温度16℃~23℃。
43.试验组及施药剂量:
44.1、以实施例4中得到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为悬浮剂型药肥试验组,按照2500g药肥拌种100kg。
45.2、以8%氟茚唑菌胺微囊悬浮剂为微囊悬浮剂单剂试验组,按照500g药肥拌种100kg。
46.3、以5%多杀霉素粉剂为悬浮剂单剂试验组,按照500ml粉剂拌种100kg。
47.空白对照组:按照500ml清水拌种100kg。
48.试验方法:每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均重复4次,每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占用试验田小区面积330m2,小区随机排列。施药前,在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小区中,随机取5点。施药60d、120d,分别记录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小区对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病效果;施药30d,记录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小区对蛴螬的防虫效果。病虫防效的计算公式如下:
[0049][0050]
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1。
[0051]
表1防效结果
[0052][0053]
上述结果可知:1.根据播种后120d记录的小麦防病效果,实施例4对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效率均达97%以上,表明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复配制的悬浮药肥对小麦的病害具有良好地预防和治疗效果。
[0054]
根据播种后30d天记录的小麦防虫效果,与空白组相比,实施例4对金针虫的防效率达97%以上,表明含有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的虫害具有良好地防除效果。
[0055]
综上可知,含有氟茚唑菌胺和多杀霉素的药肥能够同时防治小麦的根腐病、茎基腐病、金针虫等土传病虫害,其防治谱宽,且防治效果好;另外,由于药肥中含有无机复合肥与微量元素肥,其具有促根、壮苗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对作物安全。
[0056]
2.根据记录的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播种60d,实施例4对根腐病的防效率为95.8%,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75.0%;播种120d,实施例4对根腐病的防效率为97.0%,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69.6%。
[0057]
根据记录的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播种60d,实施例4对茎基腐病的防效率为97.1%,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76.5%;播种120d,实施例4对茎基腐病的防效率为97.7%,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63.6%。
[0058]
综上可知,含有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时间延长,含有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的防效效果出现增强的趋势,表明本药肥的药效持效期长。
[0059]
3.根据记录的小麦金针虫的防治效果,播种30d,实施例4对金针虫的防效率为97.9%,明显高于5%多杀霉素单剂的75.3%。可见,含有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
型药肥对小麦金针虫的防除效果明显优于5%多杀霉素单剂的防除效果。
[0060]
4.按照质量换算,本试验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8%氟茚唑菌胺单剂和5%多杀霉素单剂的试验组中,每100kg的小麦种子对应活性组分的用量分别为12.5g氟茚唑菌胺 12.5g多杀霉素、40g氟茚唑菌胺、25g多杀霉素。
[0061]
根据上述分析,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防治效果,而本悬浮剂型药肥中防治病害的有效成分氟茚唑菌胺的用量为12.5g,远低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中氟茚唑菌胺的用量40g。
[0062]
同理,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多杀霉素单剂的防治效果,而本悬浮剂型药肥中防治虫害的有效成分多杀霉素的用量为12.5g,远低于5%多杀霉素单剂中多杀霉素的用量25g。
[0063]
综合可知,氟茚唑菌胺与多杀霉素复配后,两种药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使药肥对小麦的病害与虫害都具有良好地防治效果,且药效持效期长,还具有用量少、成本低、环境友好的有益效果。
[0064]
实验例9:田间药效试验(二)
[0065]
试验地点:山东省菏泽市鄄城东侯楼村,前茬为玉米田。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地势平坦。土壤为偏砂型,肥力中等,湿度适中。播种济麦22,小麦田病害主要有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分布均匀。
[0066]
施药时间:时间为2020年10月15日,随种子同时播种。
[0067]
播种条件:施药当天晴天,温度17℃~24℃。
[0068]
试验组及施药剂量:1、以实施例4中得到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为小麦田悬浮药肥试验组,按照2500g药肥拌种100kg。
[0069]
2、以8%氟茚唑菌胺微囊悬浮剂为微囊悬浮剂单剂试验组,按照500g药肥拌种100kg。
[0070]
3、以5%多杀霉素粉剂为悬浮剂单剂试验组,按照500ml粉剂拌种100kg。
[0071]
空白对照组:按照500ml清水拌种100kg。
[0072]
试验方法:每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均重复4次,每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占用试验田小区面积300m2,小区随机排列。施药前,在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小区中,随机取5点。施药60d、120d,分别记录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小区对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病效果;施药120d,记录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小区对金针虫的防虫效果。病虫防效的计算公式如下:
[0073][0074]
各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2。
[0075]
表2防效结果
[0076]
[0077][0078]
上述结果可知:1.与空白组相比,实施例4对根腐病、茎基腐病、蛴螬的防效率均达97%以上,表明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的土传病病害与虫害均具有良好地预治效果,防治谱宽。
[0079]
2.根据记录的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播种60d,实施例4对茎基腐病的防效率为97.4%,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63.2%;播种120d,实施例4对根腐病的防效率为97.8%,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60.8%。
[0080]
根据记录的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播种60d,实施例4对茎基腐病的防效率为97.5%,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70.0%;播种120d,实施例4对茎基腐病的防效率为98.3%,明显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62.1%。
[0081]
综上可知,含有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时间延长,含有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的防效效果出现增强的趋势,表明本药肥的药效持效期长。
[0082]
3.根据记录的小麦蛴螬的防治效果,播种30d,实施例4对蛴螬的防效率为97.8%,明显高于5%多杀霉素单剂的70.1%。可见,含有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蛴螬的防除效果明显优于5%多杀霉素单剂的防除效果。
[0083]
4.按照质量换算,本试验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的悬浮剂型药肥、8%氟茚唑菌胺单剂和5%多杀霉素单剂的试验组中,每100kg的小麦种子对应活性组分的用量分别为12.5g氟茚唑菌胺 12.5g多杀霉素、8g氟茚唑菌胺、5g多杀霉素。
[0084]
根据上述分析,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的防治效果,而本悬浮剂型药肥中防治病害的有效成分氟茚唑菌胺的用量为12.5g,远低于8%氟茚唑菌胺单剂中氟茚唑菌胺的用量40g。
[0085]
同理,1%的氟茚唑菌胺
·
多杀霉素悬浮剂型药肥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多杀霉素单剂的防治效果,而本悬浮剂型药肥中防治虫害的有效成分多杀霉素的用量为12.5g,远低于5%多杀霉素单剂中多杀霉素的用量25g。
[0086]
综合可知,将氟茚唑菌胺、多杀霉素等防治病虫害的药剂与无机复合肥、微量元素
肥等营养物进行复配,施肥施药同时进行,具有促进作物生长、防治土传病害与害虫的多重效果,其防治谱宽、用量少、持效期长,明显降低了施药频率和用药成本,对环境友好。
[008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