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上运输集装箱

2022-04-24 23:52: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运输集装箱。


背景技术:

2.集装箱运输具有简化货物包装,保障货物安全,提高装卸运输效率,便于实现现代化管理等优点,因此在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装有货物的集装箱超载、“左右偏载”和“前后偏重”经常发生。造成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835352.7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底板、重量传感器和称重平台。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称重平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重量传感器的上方,其中,所述重量传感器和所述称重平台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使得所述称重平台能够抵靠所述重量传感器,或者与所述重量传感器间隔开。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可以对装载在集装箱内的货物进行实时称重,能够实现运输中多个货主的货物装载、卸载的重量计算,便于实时结算各种货物的运输费用,提高了运输效率。其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集装箱内设置称重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箱内货物的实时称重的功能,但其称重方式还不够完善,仅仅适用于对箱内整体货物的称重,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对集装箱内货物“左右偏载”以及“前后偏重”的测量和判断。
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运输集装箱,通过在集装箱体内设置支撑板,从而实现对集装箱内的货物进行总的称重,通过在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局部称重组件,从而还能够实现对集装箱内的局部区域货物进行称重,从而能够预防集装箱内货物“左右偏载”以及“前后偏重”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运输集装箱。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海上运输集装箱,包括集装箱体,所述集装箱体内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集装箱体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放置槽,且多个所述放置槽呈矩形阵列分布,每个所述放置槽内均设置有局部称重组件,所述局部称重组件包括台面板,所述台面板的下端与所述放置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局部称重组件还包括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连接,所述导向套筒的上端套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台面板的下端面连接。
9.优选的,所述导向套筒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导向套筒分别位于所述放置槽底部的四个边角处。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为pvdf压电薄膜式称重传感器,所述pvdf压电薄膜
式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pvdf压电薄膜式称重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台面板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
11.优选的,所述台面板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放置槽的侧壁接触。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相对于所述支撑板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13.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体的侧壁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处分别设置有缓冲减振垫。
14.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体的底部四个边角处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端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端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15.优选的,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放置槽呈矩形阵列分布,且四个所述放置槽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位置。四个放置槽所对应的局部称重组件分别用于测量支撑板上端的左上、左下、右上以及右下位置处的货物重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运输集装箱,通过在集装箱体内设置支撑板,从而实现对集装箱内的货物进行总的称重,通过在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局部称重组件,从而还能够实现对集装箱内的局部区域货物进行称重,从而能够预防集装箱内货物“左右偏载”以及“前后偏重”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集装箱体;2、支撑板;3、第一称重传感器;4、放置槽;5、局部称重组件;51、台面板;52、第二称重传感器;6、导向套筒;7、导向杆;8、密封层;9、缓冲减振垫;10、保护组件;11、电缸;12、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
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海上运输集装箱,包括集装箱体1,所述集装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下端与所述集装箱体1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3,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放置槽4,且多个所述放置槽4呈矩形阵列分布,每个所述放置槽4内均设置有局部称重组件5,所述局部称重组件5包括台面板51,所述台面板51的下端与所述放置槽4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52。
27.在对集装箱进行装货时,通过在支撑板2的上端设置的多个局部称重组件5,从而能够实现对集装箱内的局部区域货物进行称重,从而能够预防集装箱内货物“左右偏载”以及“前后偏重”情况的发生。
28.所述局部称重组件5还包括导向套筒6,所述导向套筒6的下端与所述放置槽4的底部连接,所述导向套筒6的上端套接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上端与所述台面板51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导向杆7的长度为2-3cm,直径为3-4cm。
29.导向套筒6与导向杆7间隙滑动配合,导向杆7能够在导向套筒6内沿轴向竖直上下滑动,通过导向套筒限制台面板51的平移自由度。
30.所述导向套筒6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导向套筒6分别位于所述放置槽4底部的四个边角处。
31.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52为pvdf压电薄膜式称重传感器,所述pvdf压电薄膜式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pvdf压电薄膜式称重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台面板51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利用pvdf压电薄膜式称重传感器的超薄性能,能够降低放置槽4的深度,从而达到增大货物利用空间的目的。
32.所述pvdf压电薄膜式称重传感器包括上壳、下壳、铜箔电极、硬质塑料层和两片 pvdf压电薄膜;所述上壳和下壳由16个m3的螺钉连接,用来给两片pvdf压电薄膜提供预紧力,上壳底部凸起,下壳表面内凹,形成一个腔体用以放置两片pvdf压电薄膜,所述上壳上留有上沟槽,所述下壳上留有下沟槽作为正、负极导线的输出端口;在两片pvdf压电薄膜与上壳和下壳之间分别加上一层硬质塑料层,为两片pvdf压电薄膜提供预紧力,同时起到保护两片pvdf压电薄膜的作用。
33.采用pvdf压电薄膜作为称重的敏感材料,所述敏感材料还可以选用压电陶瓷薄膜、压电聚合物材料、pvdf共聚物或压电石英材料。
34.所述两片pvdf压电薄膜以并联的方式放置在上壳和下壳组成的腔体内,两片pvdf压电薄膜表面粘贴铜箔作为电极并用导线引出, 两片pvdf压电薄膜的正极面由pvdf压电薄膜之间的铜箔连接在一起,作为压电动态称重传感器的正电极,两片pvdf压电薄膜的负极面通过另一铜箔与上壳和下壳相连,作为压电动态称重传感器的负电极并接地线。
35.所述台面板51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密封层8,所述密封层8的另一侧与所述放置槽4的侧壁接触。通过该设置,能够阻止小货物或杂物灰尘落入放置槽4内。
36.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3相对于所述支撑板2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沿所述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37.所述集装箱体1的侧壁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侧面处分别设置有缓冲减振垫9。用以缓冲支撑板2因惯性撞击集装箱体1的侧壁的力度。
38.所述集装箱体1的底部四个边角处设置有保护组件10,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电缸11,所述电缸11的活塞端设置有托板12,所述托板12的上端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下方。装货时,通过电缸11的工作,能够将支撑板2托起,使其脱离第一称重传感器3,减小第一称重传感器3的损耗,以对第一称重传感器3起到保护作用。初始状态下,托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不接触。
39.所述放置槽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放置槽4呈矩形阵列分布(如图3所示,几乎铺满整个支撑板),且四个所述放置槽4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端面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位置。两两相邻的放置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1cm。四个放置槽所对应的局部称重组件5分别用于测量支撑板2上端面的左上、左下、右上以及右下位置处的货物重量。通过对比各个区域的局部称重组件5的参数,实现合理装货,达到预防集装箱内货物“左右偏载”以及“前后偏重”情况的发生。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