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易于清理的化工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23:22: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清理的化工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3.经检索,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反应釜内壁残留物的化工用反应釜,其包括釜体,釜体的下表面通过连接阀与壳体的上表面相连通,壳体的下表面卡接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内设置有软管,软管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现有的便于清理反应釜内壁残留物的化工用反应釜,刮板在清理釜体内部时,物料容易残留在刮板上,影响刮板对釜体内部的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清理的化工用反应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清理的化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两个支撑板、固定板、清理电机、升降电机、升降螺杆、传动齿轮、转动齿轮、清理套管、多个连接杆、两个刮板、升降螺纹管、两个升降杆、升降套环、两个清理杆和两个刮料机构,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顶端安装有进料盖,反应釜本体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支腿,反应釜本体底端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盖,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反应釜本体顶部的两侧,固定板固定在两个支撑板的顶部,清理电机和升降电机均安装在固定板上,升降螺杆穿过固定板并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齿轮固定在清理电机底部的输出轴上,转动齿轮与升降螺杆的顶部转动连接,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清理套管套设在升降螺杆的外侧,清理套管的顶端与转动齿轮固定连接,清理套管和升降螺杆均伸入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多个连接杆分别固定在清理套管两侧的顶端和底端,两个刮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位于清理套管左侧的两个连接杆和位于清理套管右侧的两个连接杆连接,两个刮板的外侧均与反应釜本体的内侧相接触,升降螺纹管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升降螺纹管位于清理套管的内部,清理套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升降通孔,两个升降杆分别由两个升降通孔伸入到清理套管的内部并与升降螺纹管连接,升降套环的内侧设置有升降槽,两个升降杆的外侧端部均与升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清理杆分别固定在升降套环的左侧和右侧,两个刮料机构分别固定在两个清理杆外侧的端部,两个刮料机构分别套设在两个刮板的外侧。
6.优选的,两个刮料机构均包括两个刮料杆和多个清理板,两个清理杆的外侧端部均设置有刮料槽,刮料杆对称安装在刮料槽的内部,清理板固定在刮料杆内侧端部的上方和下方,清理板与刮板相接触。
7.为了提高清理板刮料效果,两个刮料机构还包括两个刮料弹簧,刮料弹簧对称固定在刮料槽的内部,刮料杆固定在刮料弹簧的内侧端部。
8.为了降低升降杆摩擦力,两个升降杆的外侧端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滚轴,滚轴位于升降槽的内部。
9.为了实现升降套环自动升降,还包括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分别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两个限位开关均与升降电机电连接。
10.为了降低清理套管摩擦力,清理套管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外侧固定在反应釜本体的顶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清理的化工用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易于清理的化工用反应釜,通过清理电机带动传动齿轮和转动齿轮转动,使转动齿轮带动清理套管、连接杆和刮板转动,使刮板通过转动对反应釜本体的内部进行清理,同时,使用升降电机带动升降螺杆正反转动,使升降螺杆通过转动带升降螺纹管和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套环和清理杆上下移动,使得刮料机构上下往复对刮板进行刮料,从而避免物料残留在刮板上,保持刮板的干净,从而提高刮板对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本体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20.1、反应釜本体;2、进料管;3、进料盖;4、支腿;5、出料管;6、出料盖;7、支撑板;8、固定板;9、清理电机;10、升降电机;11、升降螺杆;12、传动齿轮;13、转动齿轮;14、清理套管;15、连接杆;16、刮板;17、升降螺纹管;18、升降杆;19、升降套环;20、清理杆;21、输出轴;22、刮料杆;23、清理板;24、刮料弹簧;25、滚轴;26、限位开关;27、密封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2.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清理的化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两个支撑板7、固定板8、清理电机9、升降电机10、升降螺杆11、传动齿轮12、转动齿轮13、
清理套管14、多个连接杆15、两个刮板16、升降螺纹管17、两个升降杆18、升降套环19、两个清理杆20和两个刮料机构;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2,进料管2的顶端安装有进料盖3。
23.反应釜本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支腿4,反应釜本体1底端设置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盖6,两个支撑板7分别固定在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两侧,固定板8固定在两个支撑板7的顶部,清理电机9和升降电机10均安装在固定板8上,升降螺杆11穿过固定板8并与升降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齿轮12固定在清理电机9底部的输出轴21上,转动齿轮13与升降螺杆11的顶部转动连接,转动齿轮13与传动齿轮12啮合。
24.本实施例中,清理套管14套设在升降螺杆11的外侧,清理套管14的顶端与转动齿轮13固定连接,清理套管14和升降螺杆11均伸入到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清理套管14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轴承27,密封轴承27的外侧固定在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密封轴承27可以提高反应釜本体1的密封性并降低清理套管14转动时的摩擦力;多个连接杆15分别固定在清理套管14两侧的顶端和底端,两个刮板1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位于清理套管14左侧的两个连接杆15和位于清理套管14右侧的两个连接杆15连接,两个刮板16的外侧均与反应釜本体1的内侧相接触。
25.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升降螺纹管17与升降螺杆11螺纹连接,升降螺纹管17位于清理套管14的内部,清理套管14位于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升降通孔,两个升降杆18分别由两个升降通孔伸入到清理套管14的内部并与升降螺纹管17连接;升降套环19的内侧设置有升降槽,两个升降杆18的外侧端部均与升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升降杆18的外侧端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滚轴25,滚轴25位于升降槽的内部,通过滚轴25可以降低升降杆18与升降槽之间的摩擦力。
26.本实施例中,两个清理杆20分别固定在升降套环19的左侧和右侧,两个刮料机构均包括两个刮料杆22、多个清理板23和两个刮料弹簧24,两个清理杆20的外侧端部均设置有刮料槽,刮料弹簧24对称固定在刮料槽的内部,刮料杆22固定在刮料弹簧24的内侧端部,清理板23固定在刮料杆22内侧端部的上方和下方,清理板23与刮板16相接触,通过清理电机9带动传动齿轮12和转动齿轮13转动,使转动齿轮13带动清理套管14、连接杆15和刮板16转动,使刮板16通过转动对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同时,使用升降电机10带动升降螺杆11正反转动,使升降螺杆11通过转动带升降螺纹管17和升降杆18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套环19和清理杆20上下移动,使得清理板23在刮料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紧密接触刮板16并上下往复对刮板16进行刮料,从而避免物料残留在刮板16上,保持刮板16的干净,从而提高刮板16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清理效果。
27.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限位开关26,两个限位开关26分别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两个限位开关26均与升降电机10电连接,升降套环19上下移动过程中,与顶部或底部的限位开关26发生触碰,通过限位开关26改变升降电机10的转动方向,实现升降套环19的自动升降。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9.本实用新型通过清理电机9带动传动齿轮12和转动齿轮13转动,使转动齿轮13带动清理套管14、连接杆15和刮板16转动,使刮板16通过转动对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同时,使用升降电机10带动升降螺杆11正反转动,使升降螺杆11通过转动带升降螺纹管
17和升降杆18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套环19和清理杆20上下移动,使得清理板23上下往复对刮板16进行刮料,从而避免物料残留在刮板16上,保持刮板16的干净,从而提高刮板16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清理效果。
30.本实施例中,清理电机9和升降电机10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的公知设备,此处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改进,因此不再详细赘述,并且清理电机9和升降电机10均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