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2:0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交叉膜通常采用多层高强度的pe(polyethylene,聚乙烯)膜沿着45
°
斜交叉复合而成。多层薄膜交叉复合的制作方式,可保证交叉膜横向和纵向的拉伸强度,使得交叉膜具有高强度及耐刺穿性等特点,另外,除了具有普通塑料膜的特点外,强力交叉膜还具备耐光性、耐潮湿、耐腐蚀、耐虫蛀,耐折叠等特点,因此其比普通塑料薄膜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目前,交叉膜的制作流程如下:首先,对原膜进行吹膜及拉伸处理,以形成待处理的卷状筒膜基材;然后,采用螺旋切割机对筒膜基材进行螺旋切割,以便使筒膜基材沿预定的定向方向进行定向,其中定向方向为与筒膜基材的长度方向形成预定角度(如45
°
)的方向,并最终使筒膜基材裁切成片膜基材,再通过薄膜牵引装置及薄膜收卷装置进行牵引收卷;最后,连续地将多层经过螺旋处理的薄膜进行层合处理,以形成定向方向相互交错的薄膜,此即交叉膜成品。
4.但是,在使用现有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现有技术中,由于螺旋切割机、薄膜牵引装置或薄膜收卷装置等螺旋切割机的体积较为笨重、不便进行位置调节,螺旋切割机与其输出端的薄膜牵引装置及薄膜收卷装置之间的角度通常固定设置,造成螺旋切割机只能切割固定角度的薄膜,最终制备的交叉膜仅具备横向和纵向的抗撕裂性能,使得交叉膜整体的抗撕裂性能有待提高。因而,有必要研究一种便于调整螺旋切割机旋转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转盘、与转盘连接的上板和与上板连接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转盘包括内圈和套设在内圈上的外圈,所述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外圈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与内圈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外圈的外壁啮合。
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包括下板和设置在下板底部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的高度可调节。
1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板还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通过拖轮装置连接有滚轮。
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推力球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位于下板与拖轮装置之间;所述滚轮采用深沟球轴承。
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板上设置有角度指示器,所述角度指示器指向外圈的外缘。
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板上设置有多个吊环螺钉孔和安装孔。
1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板的顶部设置有可与螺旋切割机滑动连接的滑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16.1)可实现螺旋切割机的转动,便于调节螺旋切割机对筒膜基材的切割角度,从而利于制造抗撕裂性更强的交叉膜。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螺旋切割机与上板固定连接,然后,驱动旋转驱动装置运行,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带动外圈与内圈发生角度变化,由于外圈与底座固定连接,内圈可相对外圈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与内圈及上板连接的螺旋切割机相对底座转动,进而实现螺旋切割机的旋切角度调节。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应用在现有的螺旋切割机上,在使用时只需将现有的螺旋切割机与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板固定连接即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较强,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17.2)推力球轴承可承受下板与拖轮装置之间产生的推力载荷,以保证下板与拖轮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深沟球轴承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与轴向负荷,同时其摩擦阻力小,滚轮采用深沟球轴承,可提高滚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快速移动本实用新型;
18.3)角度指示器可指示内圈相对外圈的转动角度,便于用户调整螺旋切割机的转动角度;
19.4)吊环螺钉孔用于穿射吊环,以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螺旋切割机的底座可通过螺栓连接件与上板连接,安装孔可供螺栓连接件穿入,避免用户另行打孔,从而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与螺旋切割机的装配。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的左视的剖视图;
23.图4是图3所示结构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切割机用角度调节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转盘1、与转盘1连接的上板2和与上板2连接的旋转驱动装置3;所述转盘1包括内圈101和套设在内圈101上的外圈102,所述内圈101与外圈102转动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
中,所述内圈101和外圈102之间设置有滚珠,以便减小内圈101与外圈102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外圈102绕内圈101转动;所述底座与外圈102固定连接,所述上板2与内圈101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4,所述齿轮4与外圈102的外壁啮合。
29.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102的外壁设置有与齿轮4啮合的齿面;另外,内圈101与底座转动连接,或内圈101搭设在底座的表面,只要内圈101不与底座固定连接均可;同时,内圈101与上板2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只要能实现上板2与底座之间的转动连接即可。
30.还应当理解的是,上板2与底座的转动连接,还可采用以下设置实现:内圈101与外圈102仍转动连接,上板2与外圈102固定连接,底座与内圈101固定连接,此时旋转驱动装置3与底座连接,旋转驱动装置3输出端的齿轮4仍与外圈102啮合。在此设置中,旋转驱动装置3运行,可带动外圈102绕内圈101转动,从而带动上板2与底座之间发生转动。
31.本实施例可实现螺旋切割机的转动,便于调节螺旋切割机对筒膜基材的切割角度,从而利于制造抗撕裂性更强的交叉膜。具体地,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螺旋切割机与上板2固定连接,然后,驱动旋转驱动装置3运行,旋转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通过齿轮4带动外圈102与内圈101发生角度变化,由于外圈102与底座固定连接,内圈101可相对外圈102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与内圈101及上板2连接的螺旋切割机相对底座转动,进而实现螺旋切割机的旋切角度调节。本实施例可直接应用在现有的螺旋切割机上,在使用时只需将现有的螺旋切割机与本实施例中的上板2固定连接即可,使得本实施例的通用性较强,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32.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3采用减速机实现,旋转驱动装置3通过安装板14与上板2连接。
33.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下板5和设置在下板5底部的定位装置6,所述定位装置6的高度可调节。
34.具体地,定位装置6包括与下板5固定连接的支柱601和与支柱601螺纹连接的定位座602。应当理解的是,支柱601与定位座602采用螺纹连接,可使得支柱601与定位座602的连接强度较高,同时定位装置6的调节较为方便,在调节定位装置6的高度时,只需将部分下板5抬起,以将定位装置6悬空,然后相对支柱601转动定位座602即可,调节过程方便快捷。
35.为提高下板5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6设置有多个,多个定位装置6对称设置。
36.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下板5还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通过拖轮装置8连接有滚轮9。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本实施例过程中,可先将定位装置6的高度调小,以使滚轮9与地面接触,由此可便于用户推动本实施例,方便本实施例的移动。
3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7上套设有推力球轴承10,所述推力球轴承10位于下板5与拖轮装置8之间;所述滚轮9采用深沟球轴承。需要说明的是,推力球轴承10可承受下板5与拖轮装置8之间产生的推力载荷,以保证下板5与拖轮装置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深沟球轴承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与轴向负荷,同时其摩擦阻力小,滚轮9采用深沟球轴承,可提高滚轮9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快速移动本实施例。
38.本实施例中,连接杆7和滚轮9配合设置有多组,以便实现本实施例整体的快速移动。
39.作为优选,所述上板2上设置有角度指示器11,所述角度指示器11指向外圈102的外缘。需要说明的是,角度指示器11可指示内圈101相对外圈102的转动角度,便于用户调整螺旋切割机的转动角度。
40.作为优选,所述上板2上设置有多个吊环螺钉孔12和安装孔13。需要说明的是,吊环螺钉孔12用于穿射吊环,以便于实现本实施例的运输,螺旋切割机的底座可通过螺栓连接件与上板2连接,安装孔13可供螺栓连接件穿入,避免用户另行打孔,从而便于实现本实施例与螺旋切割机的装配。
41.作为优选,所述上板2的顶部设置有可与螺旋切割机滑动连接的滑轨。需要说明的是,螺旋切割机可通过滑轨与上板2滑动连接,由此便于进一步实现螺旋切割机的水平移动。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说明书仅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