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覆膜支架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22:03: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覆膜支架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疗器械里有一种用于撑开体内管腔通道的金属支架,如输尿管、血管、胆管、食管等管腔通道,这个金属支架的外层一般设置有塑胶薄膜,来防止金属支架直接撑在血管壁上。然而这个金属支架和薄膜粘贴在一起的工艺没有专门的生产装置。普通的吹塑所生产的薄膜对于医疗器械来说还是太厚,以致不能使用,而且吹塑所生产的薄膜与金属支架之间连接工艺也很复杂。金属支架上的圆管形薄膜直径在10mm以内,这么小的直径吹塑做不来的,也做不到所需要的厚度,但是用喷涂就可以做出来,用喷涂做出来的厚度可为0.025~0.05mm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覆膜支架的生产装置,解决覆膜支架生产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覆膜支架的生产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装置、覆膜控制装置、用于夹持覆膜辊的夹持机构、用于雾化覆膜液的喷涂机构、用于加热的加热机构、用于使覆膜辊转动的转动机构、用于使喷涂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覆膜液罐,所述覆膜控制装置与超声波发生装置、转动机构、喷涂机构、加热机构、移动机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移动机构能够使喷涂机构沿覆膜辊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所述转动机构能够使覆膜辊在夹持机构上转动;所述覆膜液罐盛装有覆膜液并与喷涂机构管路连接;所述覆膜控制装置能够使覆膜液从覆膜液罐流到喷涂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在超声波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将覆膜液雾化呈雾状并喷到安装有金属支架的覆膜辊上;随着转动机构驱动覆膜辊转动和移动机构驱动喷涂机构来回移动,所述覆膜辊及金属支架上涂满覆膜液;随着加热机构对覆膜辊加热以及覆膜液的挥发性成分的挥发,所述覆膜液变成固态的薄膜套在覆膜辊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支架、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所述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转动;所述喷涂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加热机构、移动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所述覆膜控制装置可设置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转动机构的转速、移动机构的移动速度以及单个覆膜辊的喷涂时间。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夹持头和/或第二夹持头与安装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弹簧以便使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把覆膜辊夹紧。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夹持头和/或第二夹持头在与覆膜辊接触的一端设置成圆锥形以便第一夹持头和/或第二夹持头夹持在覆膜辊的中心。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夹持头设置有外螺纹以便调节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之间的距离来适用不同长度的覆膜辊,第二夹持头在安装支架的两侧设置有螺
母,螺母的内螺纹与第二夹持头的外螺纹匹配以便螺母套在第二夹持头上,移动安装支架两侧的螺母即可改变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之间的距离。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第一夹持头同轴连接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转动电机能够驱动第一夹持头转动来带动覆膜辊转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电机、丝杠,丝杠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移动电机上的转轮与丝杠以螺纹连接,喷涂机构与移动电机固定连接,转轮的转动能够驱动喷涂机构在丝杠上来回移动。
10.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转动机构、移动机构,使覆膜辊喷涂覆膜液,并在加热机构作用下覆膜液固化,从而将在金属支架上实现覆盖一层膜。
11.本发明喷涂所生产出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比吹塑所生产的薄膜要薄很多,本发明喷涂所生产出的薄膜厚度可为0.025~0.05mm之间,该薄膜拥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硬度、耐浸水性、回弹性等能力,具有较高的弹性、拉伸性,以及较好的防水透湿功能,在力学性能、疏水性和耐用性上效果最好,性能最为优越。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为覆膜支架的立体图;图3为金属支架的立体图。
14.图中,1-夹持机构,2-喷涂机构,3-加热机构,4-转动机构,5-移动机构,6-覆膜辊,7-安装支架,8-第一夹持头,9-第二夹持头,10-弹簧,11-转动电机,12-移动电机,13-丝杠,14-转轮,15-金属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7.参考附图,一种用于覆膜支架的生产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装置、覆膜控制装置、用于夹持覆膜辊6的夹持机构1、用于雾化覆膜液的喷涂机构2、用于加热的加热机构3、用于使覆膜辊6转动的转动机构4、用于使喷涂机构2移动的移动机构5、覆膜液罐,覆膜控制装置与超声波发生装置、转动机构4、喷涂机构2、加热机构3、移动机构5电性连接;其中移动机构5能够使喷涂机构2沿覆膜辊6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转动机构4能够使覆膜辊6在夹持机构1
上转动;覆膜液罐盛装有覆膜液并与喷涂机构2管路连接;覆膜控制装置能够使覆膜液从覆膜液罐流到喷涂机构2,喷涂机构2在超声波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将覆膜液雾化呈雾状并喷到安装有金属支架15的覆膜辊6上;随着转动机构4驱动覆膜辊6转动和移动机构5驱动喷涂机构2来回移动,覆膜辊6及金属支架15上涂满覆膜液;随着加热机构对覆膜辊6加热以及覆膜液的挥发性成分的挥发,覆膜液变成固态的薄膜套在覆膜辊6上;喷涂机构2安装在移动机构5上,转动机构4、加热机构3、移动机构5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覆膜控制装置可设置加热机构3的加热温度、转动机构4的转速、移动机构5的移动速度以及单个覆膜辊6的喷涂时间。
18.优选的,夹持机构1包括安装支架7、第一夹持头8、第二夹持头9,第一夹持头8、第二夹持头9安装在安装支架7上,第一夹持头8、第二夹持头9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7转动。
19.优选的,第一夹持头8和/或第二夹持头9与安装支架7之间均设置有弹簧10以便使第一夹持头8、第二夹持头9把覆膜辊6夹紧。
20.优选的,第一夹持头8和/或第二夹持头9在与覆膜辊6接触的一端设置成圆锥形以便第一夹持头8和/或第二夹持头9夹持在覆膜辊6的中心。
21.优选的,第二夹持头9设置有外螺纹以便调节第一夹持头8、第二夹持头9之间的距离来适用不同长度的覆膜辊6,第二夹持头9在安装支架7的两侧设置有螺母,螺母的内螺纹与第二夹持头9的外螺纹匹配以便螺母套在第二夹持头9上,移动安装支架7两侧的螺母即可改变第一夹持头8、第二夹持头9之间的距离。
22.优选的,转动机构4包括转动电机11,转动电机11与第一夹持头8同轴连接并安装在安装支架7上,转动电机11能够驱动第一夹持头8转动来带动覆膜辊6转动。
23.优选的,移动机构5包括移动电机12、丝杠13,丝杠13安装在安装支架7上,移动电机12上的转轮14与丝杠13以螺纹连接,喷涂机构2与移动电机12固定连接,转轮14的转动能够驱动喷涂机构2在丝杠13上来回移动。
24.优选的,加热机构3的散热方向对准覆膜辊6。
25.覆膜液可采用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金属支架15可为金属钛或镍钛合金。转动电机11、移动电机12可设置为伺服电机。本发明在自动生产前要先把金属支架15套在覆膜辊6上。
26.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机构4、移动机构5,使覆膜辊6喷涂覆膜液,并在加热机构3作用下覆膜液固化,从而将在金属支架15上实现覆盖一层膜。其中转动机构4可使覆膜辊6一段的整个圆形侧壁喷涂覆膜液,移动机构5可使覆膜辊6各段都喷涂覆膜液,喷涂机构2在超声波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将覆膜液雾化呈雾状并喷到安装有金属支架15的覆膜辊6上,满足覆膜很薄的要求,加热机构3有使覆膜液固化以及加速固化的作用。
27.本发明喷涂所生产出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比吹塑所生产的薄膜要薄很多,本发明喷涂所生产出的薄膜厚度可为0.025~0.05mm之间,该薄膜拥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硬度、耐浸水性、回弹性等能力,具有较高的弹性、拉伸性,以及较好的防水透湿功能,在力学性能、疏水性和耐用性上效果最好,性能最为优越。
28.本发明有以下优点:1.通过喷涂生产薄膜,解决了吹塑不能生产10毫米直径薄膜管的问题;2.通过喷涂生产圆管形薄膜,使圆管形薄膜直接与金属支架15连接,省去了圆管形薄膜与金属支架15连接的步骤。
29.3.通过设置加热机构3,使覆膜液加速固化,以便节省时间;4.通过将第二夹持头9设置有外螺纹以便调节第一夹持头8、第二夹持头9之间的距离来适用不同长度的覆膜辊6;5. 通过将第一夹持头8和/或第二夹持头9在与覆膜辊6接触的一端设置成圆锥形以便第一夹持头8和/或第二夹持头9夹持在覆膜辊6的中心。
3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