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按键结构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21:3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平衡杆防脱出的按键结构及键盘。


背景技术:

2.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供使用者进行字元输入等操作。
3.就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键盘按键而言,平衡杆与底板配合设计,导致需求空间大而使得按键的边角性能降低,且平衡杆容易从底板的定位槽脱出。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按键结构及键盘,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键盘,其需求空间小且避免从底板的定位槽脱出。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该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定位槽,设置于该底板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定位槽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自该第一端沿第三方向延伸,该第二延伸部自该第一延伸部末端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三延伸部自该第二延伸部末端沿该第三方向的反向延伸,该第三延伸部与该底板形成第一间隙,其中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及该第三方向均不同;第二定位槽,设置于该底板的该第二端,该第二定位槽具有依次相连的第四延伸部、第五延伸部及第六延伸部,该第四延伸部自该第二端沿该第三方向延伸,该第五延伸部自该第四延伸部末端沿该第一方向的反向延伸,该第六延伸部自该第五延伸部末端沿该第三方向的反向延伸,该第六延伸部与该底板形成第二间隙;以及平衡杆,分别与该第一定位槽及该第二定位槽配合,该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及连接杆部,该连接杆部将该第一杆部的一端与该第二杆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杆部的另一端设置于该第一定位槽,该第二杆部的另一端设置于该第二定位槽;其中,于该第一杆部及该第二杆部分别位于该第一定位槽及该第二定位槽内时,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杆部及该第二杆部,该第三延伸部对该第一杆部于该第一方向上形成挡止,该第六延伸部对该第二杆部于该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形成挡止。
7.较佳的,该第一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朝向该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开口,该第四延伸部、该第五延伸部及该第六延伸部朝向该第一方向的反向形成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的朝向与该第二开口的朝向相反且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背对。
8.较佳的,该第一延伸部沿该第三方向具有第一高度,该第三延伸部沿该第三方向具有第二高度,该第一高度大于该第二高度,以形成该第一间隙;该第四延伸部沿该第三方向具有第三高度,该第六延伸部沿该第三方向具有第四高度,该第三高度大于该第四高度,
以形成该第二间隙。
9.较佳的,该第一定位槽与该第二定位槽于该第一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10.较佳的,该第一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自该底板冲压成型形成该第一定位槽,该第四延伸部、该第五延伸部及该第六延伸部自该底板冲压成型形成该第二定位槽。
11.较佳的,该底板还包括第一避让通孔及第二避让通孔,该第二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沿该第三方向的反向的投影均位于该第一避让通孔内,该第五延伸部及该第六延伸部沿该第三方向的反向的投影均位于该第二避让通孔内,该平衡杆的该第一杆部的另一端位于该第一避让通孔内,该平衡杆的该第二杆部的另一端位于该第二避让通孔内。
12.较佳的,该第一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朝向该第二方向的正反向形成第一通槽,该第四延伸部、该第五延伸部及该第六延伸部朝向该第二方向的正反向形成第二通槽,组装时,该平衡杆的该第一杆部的另一端沿该第二方向设置于该第一通槽,该平衡杆的该第二杆部的另一端沿该第二方向设置于该第二通槽。
13.较佳的,还包括键帽,该第一定位槽、该第二定位槽及该平衡杆位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该键帽与给平衡杆的该连接杆部相配合。
14.较佳的,还包括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设置于该第一定位槽与该第二定位槽之间,当对应该键帽的被按压该升降机构沿该第三方向运动时,该平衡杆的该连接杆部沿该第三方向运动,该平衡杆的该第一杆部的另一端于该第一定位槽内运动,该平衡杆的该第二杆部的另一端于该第二定位槽内运动,该第三延伸部防止该第一杆部自该第一端脱离,该第六延伸部防止该第二杆部自该第二端脱离。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键盘,包括如上所述的按键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结构及键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分别具有依序相连的不同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且延伸部的末端与底板之间形成间隙,使得在具有常规的限位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升降旋转运动的同时,还于侧向上(垂直于第一杆部的方向)对于该平衡杆具有挡止作用,防止平衡杆脱离该第一定位槽及该第二位槽。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在满足常规的平衡杆功能的同时,还具备防脱落效果,且如此设计不但该第一定位槽及该第二位槽方便制造、提高加工效率,而且降低了设计的精度要求、空间要求,也方便按键及键盘上其他部件的设计、制造。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衡杆与底板组装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衡杆与底板组装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
细说明如下。
23.请参照图1~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衡杆与底板组装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衡杆与底板组装俯视图。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100,按键结构100包括底板11、第一定位槽12、第二定位槽13及平衡杆14,底板11沿第一方向1001及第二方向1002延伸,底板11具有的第一端111及第二端112,第一端111及第二端112相对。第一定位槽12设置于底板11的第一端111,第一定位槽12具有第一延伸部121、第二延伸部122及第三延伸部123,第一延伸部121自第一端111沿第三方向1003延伸,第二延伸部122自第一延伸部121末端沿第一方向1001延伸,第三延伸部123自第二延伸部122末端沿第三方向1003的反向延伸,第三延伸部123与底板11形成第一间隙124,其中第一方向1001、第二方向1002及第三方向1003均不同。第二定位槽13设置于底板11的第二端112,第二定位槽13具有第四延伸部131、第五延伸部132及第六延伸部133,第四延伸部131自第二端112沿第三方向1003延伸,第五延伸部132自第四延伸部131末端沿第一方向1001的反向延伸,第六延伸部133自第五延伸部132末端沿第三方向1003的反向延伸,第六延伸部133与底板11形成第二间隙134。平衡杆14分别与第一定位槽12及第二定位槽13配合,平衡杆14具有第一杆部141、第二杆部142及连接杆部143,连接杆部143将第一杆部141的一端与第二杆部142的一端连接,第一杆部141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2,第二杆部142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定位槽13,其中,于第一杆部141及第二杆部142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槽12及第二定位槽13内时,第一方向1001垂直于第一杆部141及第二杆部142,第三延伸部123对第一杆部141于第一方向1001上形成挡止,第六延伸部133对第二杆部142于第一方向1001的反方向上形成挡止,如此,第一定位槽12及第三定位槽13需求空间小且避免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端部及第二杆部142的端部自底板11上的第一定位槽12及第二定位槽13脱出。
25.接下来,分别对底板11、第一定位槽12、第二定位槽13及平衡杆14的结构及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第一方向1001、第二方向1002及第三方向1003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互相垂直,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以此为限。
26.参照图1~图4所示,底板11为板状,底板11一般为金属底板作为按键结构100的支撑及承接。底板11具有第一端111、第二端112、第一避让通孔113及第二避让通孔114,第一避让通孔113位于底板11的第一端111,第二避让通孔114位于底板11的第二端112,第一定位槽12的第二延伸部122及第三延伸部123沿第三方向1003的反向的投影均位于第一避让通孔113内,第二定位槽114的第五延伸部132及第六延伸部133沿第三方向1003的反向的投影均位于第二避让通孔114内,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避让通孔113内,平衡杆14的第二杆部142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避让通孔114内。其中第一避让通孔113及第二避让通孔114便于按键结构100组装时经过第一避让通孔113及第二避让通孔114取料,且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端部于第一避让通孔113内活动及第二杆部142的端部于第二避让通孔114内活动。实际制造中,第一延伸部121、第二延伸部122及第三延伸部133依序自底板11冲压成型形成第一定位槽12,第四延伸部131、第五延伸部132及第六延伸部133自底板11冲压成型形成第二定位槽13,第一定位槽12自底板11的第一端111冲压弯折三次即可,第二定位槽13自底板11的第二端112冲压弯折三次即可。
27.参照图1~图4所示,第一定位槽12的第一延伸部121、第二延伸部122及第三延伸部133朝向第一方向1001形成第一开口151,第二定位槽13的第四延伸部131、第五延伸部132及第六延伸部133朝向第一方向1001的反向形成第二开口152,也即第一开口151的朝向与第二开口152的朝向相反,且第一开口151的朝向与第二开口152的朝向背对。具体实施时,第一开口151位于底板11的第一端111处,第一开口151的朝向为第一方向1001,第二开口152位于底板11的第二端112处,第二开口152的朝向为第一方向1001的反向,第一开口151与第二开口152形成背对的对称开口,实现第一定位槽12的第三延伸部123对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形成第一方向1001的阻挡及第二定位槽13的第六延伸部133对平衡杆14的第二杆部142形成第一方向1001的反向的阻挡,避免第一杆部141的端部脱出第一定位槽12及第二杆部142的端部脱出第二定位槽13。
28.参照图1~4所示,第一定位槽12的第一延伸部121、第二延伸部122及第三延伸部123朝向第二方向1002的正反向形成第一通槽161,第二定位槽13的第四延伸部131、第五延伸部132及第六延伸部133朝向第二方向1002的正反向形成第二通槽162。组装时,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另一端(末端)沿第二方向1002设置于第一通槽161,平衡杆14的第二杆部142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1002设置于第二通槽162。具体实施时,第一定位槽12于第二方向1002所在的正反方向具有第一通槽161,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端部位于第一通槽161内,第二定位槽13于第二方向1002所在的正反方向具有第二通槽162,平衡杆14的第二杆部142的端部位于第二通槽162内,第一通槽161配合第一开口151使第一定位槽12阻止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端部自第一开口151脱离,第二通槽162配合第二开口152使第二定位槽13阻止平衡杆14的第二杆部142的端部自第二开口152脱离。
29.参照图1~4所示,第一定位槽12的第一延伸部121沿第三方向1003具有第一高度1211,第三延伸部123沿第三方向1003具有第二高度1231,第一高度1211大于第二高度1231,以形成第一间隙124;第二定位槽13的第四延伸部131沿第三方向1003具有第三高度1311,第六延伸部133沿第三方向1003具有第四高度1331,第三高度1311大于第四高度1331,以形成第二间隙134。具体来说,于第三方向1003上,第一延伸部121的高度大于第三延伸部123的高度,使得第三延伸部123不与底板11连接而是与底板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24,这样第三延伸部123与第一避让通孔113相距一段距离,不影响自第一避让通孔113制造过程取料;同样的,于第三方向1003上,第四延伸部131的高度大于第六延伸部133的高度,使得第六延伸部133不与底板11连接而是与底板1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34,这样第六延伸部133与第二避让通孔114相距一段距离,不影响自第二避让通孔114制造过程取料。
30.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12与第二定位槽13于第一方向1001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第一定位槽12与第二定位槽13于底板11上形成对称结构,便于加工以及平衡杆14的组装。
31.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还包括键帽17,第一定位槽12、第二定位槽13及平衡杆14位于键帽17与底板11之间,键帽17与给平衡杆14的连接杆部143相配合。具体实施时,平衡杆14的连接杆部143与键帽17的内表面实现刚性连接,键帽17受力沿第三方向1003上下运动,带动平衡杆14的连接杆部143上下运动,同时带动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于第一定位槽12内运动及第二杆部142于第二定位槽13内运动,且第一杆部141于第一方向1001受限运动及第二杆部142于第一方向1001受限运动,避免平衡杆14自定位槽脱出。
32.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还包括升降机构18,升降机构18设置于键帽17与底板11之间,升降机构18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2与第二定位槽13之间,当升降机构18沿第三方向1003运动时,平衡杆14的连接杆部143沿第三方向1003运动,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另一端于第一定位槽12内运动,平衡杆14的第二杆部142的另一端于第二定位槽13内运动,第三延伸部123防止第一杆部141自底板11的第一端111脱离,第六延伸部133防止第二杆部142自底板11的第二端112脱离。具体实施时,升降机构18设置于键帽17与底板11之间,使用者按压键帽17使得升降机构18跟随沿着第三方向1003上下运动,平衡杆14的连接杆部143也沿第三方向1003上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平衡杆14的第一杆部141的端部受到第一定位槽12的限制及第二杆部142的端部受到第二定位槽13的限制,避免了第一杆部141的端部自第一开口151脱出及第二杆部142的端部自第二开口152脱出。
3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键盘,包括上述所述的按键结构100,键盘可以是输入装置,也可以是按键装置,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以此为限。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结构及键盘,按键结构包括底板、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及平衡杆,底板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延伸,底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第一定位槽设置于底板的第一端,第一定位槽具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自第一端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延伸部自第二延伸部沿第三方向的反向延伸,第三延伸部与底板形成第一间隙,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均不同;第二定位槽设置于底板的第二端,第二定位槽具有第四延伸部、第五延伸部及第六延伸部,第四延伸部自第二端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五延伸部自第四延伸部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延伸,第六延伸部自第五延伸部沿第三方向的反向延伸,第六延伸部与底板形成第二间隙;平衡杆分别与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配合,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及连接杆部,连接杆部将第一杆部的一端与第二杆部的一端连接,第一杆部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定位槽,第二杆部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需求空间小且避免平衡杆的第一杆部的端部及第二杆部的端部自底板上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脱出。
35.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为了清楚描述所需的部件,示意性附图中的比例并不表示实际部件的比例关系。
36.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方式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方式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方式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