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9:03: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空调系统中为了根据负荷的需求调整能力输出,大部分都应用了变频压缩机,压缩机可以通过压缩机频率的调节来调整能力输出。而空调系统负荷太小时,需要不断地降低压缩机的频率。然而由于压缩机最低运行频率的限制,压缩机所能输出的最小冷量受到限制。因此当系统负荷小于压缩机最低频率运行所能输出的最小能力时,压缩机会频繁出现开停机,导致压缩机耗功大,同时压缩机频率太低时,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电机效率低,导致压缩机低频运行能效低。因此目前有通过采用变频变容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即压缩机采用双缸结构,通过增加切换结构,实现压缩机单缸、双缸两种模式运行。大负荷时用双缸,小负荷时用单缸。而要实现这种功能,需将变容气缸的滑片槽进行密封,以便对滑片槽内引入高压或低压来控制滑片的运动,当滑片槽内引入高压时压缩机为双缸模式,当引入低压时为单缸模式。
3.但是当单缸运行时变容气缸滚子内圆腔体为排气高压,滚子外圆腔体(气缸内)为低压,高压气或油会通过滚子与隔板的间隙泄漏到变容气缸内然后通过分液器下吸气口泄漏到分液器组件内,然后又被上缸吸入进行压缩导致压缩机单缸运行容积效率低能效差。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变容压缩机单缸运行时的泄漏问题的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能够有效解决变容压缩机单缸运行时的泄漏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
7.固定气缸,固定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
8.变容气缸,变容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
9.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具有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第一吸气管连通第一吸气口;
10.和第一单向阀组,第一单向阀组的进口与第二吸气管连通,第一单向阀组的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
11.进一步地,第二吸气口设置于变容气缸的端面上,第一单向阀组设置于第二吸气口处。
12.进一步地,第二吸气口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吸气口分别设置于变容气缸的两个端面上,每个第二吸气口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
13.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压缩机还包括连通通道和控制阀,连通通道连通第一吸气管与第二吸气口,控制阀用于控制连通通道的通断。
14.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变容气缸与固定气缸通过分隔部隔开,控制阀包括第二单向阀组;连通通道设置于分隔部上,固定气缸靠近变容气缸的端面上设置有连通口,连通通道连通连通口与第二吸气口,第二单向阀组设置于固定或者分隔部上,并位于连通口处。
15.进一步地,压缩机具有单缸运行模式,在单缸运行模式时,固定气缸运行,变容气缸卸载,第一单向阀组关闭,控制阀控制连通通道断开。
16.进一步地,压缩机具有双缸运行模式,在双缸运行模式时,固定气缸和变容气缸均运行,第一单向阀组打开,以使得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二吸气管进入第二吸气口;控制阀控制连通通道连通,控制阀控制连通通道打开,以使得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吸气管进入第二吸气口。
17.进一步地,当变容气缸运行时,第一单向阀组能够在进口侧和出口侧压力差的作用下打开,以使得气液分离器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吸气管进入第二吸气口。
18.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19.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采用第一单向阀即吸气截止阀大幅降低了变容压缩机单缸运行时的泄漏问题,提升了单缸运行时的容积效率和能效。本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变容压缩机单缸运行时的泄漏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容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容气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表示为:
26.1、固定气缸;11、连通口;12、第一滚子;2、变容气缸;21、阀口;22、第二滚子;3、气液分离器;31、第一吸气管;32、第二吸气管;41、第一单向阀组;411、阀片;412、阀片挡板;42、第二单向阀组;43、阀螺钉;5、分隔部;61、第一法兰;62、第二法兰;621、盖板;7、曲轴;8、壳体组件;91、电机定子;92、电机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27.结合参见图1-5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固定气缸1、变容气缸2和气液分离器3,固定气缸1具有第一吸气口;变容气缸2具有第二吸气口;气液分离器3具有第一吸气管31和第二吸气管32,第一吸气管31连通第一吸气口;和第一单向阀组41,第一单向阀组41的进口与第二吸气管32连通,第一单向阀组41的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第一单向阀组41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吸气管32连通,第一单向阀组4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能够使得气体只能从第二吸气管32通过第一单向阀组41进入第二吸气口,不能从第二吸气口进入到第二吸气管32中,从而防止气体回流,本技术压缩机为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组件8、电机定子91、电机转子92和泵体组件,壳体组件8的上盖组件上设置有排气管,电机定子91固定于壳体组件8内壁,电机转子92固定于泵体组件的曲轴7上,并置于电机定子91内孔中,泵体组件焊接固
定于壳体组件8上。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法兰61、第二法兰62和曲轴7,在第一法兰61与第二法兰62之间设置有固定气缸1和变容气缸2,固定气缸1和变容气缸2中间具有隔板分隔开,固定气缸1和变容气缸2内分别安装有上滚子即第一滚子12和下滚子即第二滚子22,上滚子和下滚子分别套于曲轴7的上下偏心部。在第二法兰62上安装有下盖板621。在壳体组件8外部设置有分液器部件。分液器部件的第一吸气管31和第二吸气管32均为弯管,两吸气管分别与固定气缸1和变容气缸2的吸气口相连。在壳体组件8底部安装有下盖,上部安装有上盖组件,这样形成一个密闭腔体。第一单向阀组41为吸气截止阀组,吸气截止阀组的高效变容压缩机,提高避免了压缩机单缸运行时的泄漏,提升了压缩机单缸运行的容积效率,提升了压缩机的能效,本技术采用第一单向阀即吸气截止阀技术大幅降低了变容压缩机单缸运行时的泄漏问题,提升了单缸运行时的容积效率。变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压缩机具有一个变容气缸2,可以实现卸载和运转同时变容气缸2的吸气带有吸气阀组,还有一个持续运转的气缸,压缩机具有单缸运行和双缸运行两种模式。本技术采用第一单向阀即吸气截止阀大幅降低了变容压缩机单缸运行时的泄漏问题,提升了单缸运行时的容积效率和能效。同时采用多个吸气截止阀降低了变容罐缸的吸气阻力,提升了压缩机的整体能效,使得变容压缩机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2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变容气缸2的端面上设置有阀口21,阀口21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吸气管32,第一单向阀组41设置于阀口21处。第二吸气口设置于变容压缩机的变容气缸2即下气缸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且对应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41,吸气阀组具有单向通过反向截止功能。即分液器的第二吸气管32只能通过第一单向阀组41与下气缸导通,下气缸内的高压不能向分液器第二吸气管32逆流,避免了压缩机单缸运行时下气缸内的高压向分液器组件逆流,提升了压缩机单缸运行的容积效率和能效。
29.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阀口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阀口21分别设置于变容气缸2的两个端面上,每个阀口21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41。变容气缸2设置第一单向阀组41即吸气阀组会增大变容气缸2的吸气阻力,压缩机双缸运行时的功耗会增加。为了降低变容压缩机吸气阀组的吸气阻力,变容气缸2的上下两端面可以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吸气阀组,多个吸气阀组可适当的降低变容气缸2的吸气阻力,降低变容压缩机的吸气功耗,进而提升双缸运行的能效。采用多个吸气截止阀降低了压缩机双缸运行时的吸气阻力,降低了压缩机的功耗,提升了压缩机双缸运行的能效。
3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压缩机还包括连通通道和控制阀,连通通道连通第一吸气管31与第二吸气口,控制阀用于控制连通通道的通断,进一步降低吸气阻力,提升压缩机能效。
3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变容气缸2与固定气缸1通过分隔部5隔开,控制阀包括第二单向阀组42;连通通道设置于分隔部5上,固定气缸1靠近变容气缸2的端面上设置有连通口11,连通通道连通连通口11与第二吸气口,第二单向阀组42设置于固定或者分隔部5上,并位于连通口11处。进一步的降低变容气缸2的吸气阻力,提升压缩机的双缸运行能效,在固定气缸1进一步的在上缸下端面6或分隔部5即隔板上设置第二单向阀组42,第二单向阀组42将分液器第一吸气管31与变容气缸2导通,此时变容气缸2吸气时可同时与分液器第二吸气管32和分液器第一吸气管31导通,大幅降低吸气阻力,提升变容压缩机的整体能效。进一步的在固定气缸1下端面或隔板上设置第二单向阀组42,第二单向阀
组42将分液器第一吸气管31与变容气缸2导通,此时变容气缸2可同时与分液器第二吸气管32和分液器第一吸气管31导通,进一步的降低变容气缸2的吸气阻力,提升压缩机的双缸运行能效。
3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压缩机具有单缸运行模式,在单缸运行模式时,固定气缸1运行,变容气缸2卸载,第一单向阀组41关闭,控制阀控制连通通道断开。
3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压缩机具有双缸运行模式,在双缸运行模式时,固定气缸1和变容气缸2均运行,第一单向阀组41打开,以使得气液分离器3中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二吸气管32进入第二吸气口;控制阀控制连通通道连通,控制阀控制连通通道打开,以使得气液分离器3中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吸气管31进入第二吸气口。
3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当变容气缸2运行时,第一单向阀组41能够在进口侧和出口侧压力差的作用下打开,以使得气液分离器3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吸气管31进入第二吸气口。在变容气缸2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设置有吸气阀口21,该吸气阀口21与变容气缸2的吸气口导通。吸气阀口21与阀片411、阀片挡板412、阀螺钉43共同组成吸气阀组。其中阀片411位于吸气阀口21的端面,阀片411的另一端面与阀片挡板412配合,阀螺钉43将阀片411、阀片挡板412与吸气阀口21固定在一起组成第一吸气阀组即第一单向阀组41。第一吸气阀组与分液器第二吸气管32均具有单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功能。即变容气缸2吸气时第一吸气阀组的吸气阀片411受压差作用打开,此时分液器第二吸气管32的气体通过吸气阀口21进入下气缸内;当变容气缸2不工作时,第一单向阀组41关闭,分液器第二吸气管32气缸内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变容气缸2内的高压被第一单向阀组41截止在变容气缸2内部,避免了压缩机单缸运行时下气缸(变容气缸2)内的高压向分液器第二吸气管32泄漏,提升了变容压缩机单缸运行的容积效率,进而提升了压缩机的单缸能效。
35.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双转子变容压缩机,同样也适用于多转子变容压缩机。
3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3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3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