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上下双经轴喷气织机的上后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8:46: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下双经轴喷气织机的上后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上下双重经轴喷气织机生产量越来越大,原双重经轴喷气织机后梁装置的后梁支撑点位于后梁滚筒上方,一方面感应张力时受后梁滚筒自重影响,另一方面,当后梁滚筒受力时,后梁滚筒会产生自转,导致经纱磨损,为解决现有后梁装置感应经纱作用力时受其自重影响及后梁自转导致经纱磨损的问题,进一步研发改进上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双经轴喷气织机的上后梁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下双经轴喷气织机的上后梁装置,包括机架、上支架、上下可移托架、导纱辊、后梁滚筒和张力连轴;所述机架、上支架和上下可移托架均分为左右两部分,相互对称,上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上侧,上下可移托架安装在机架的后侧,在上支架的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滚筒座,所述导纱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安装在相对应的滚筒座上。
5.所述上下可移托架的上侧均滑动安装有张力座,张力座的内侧安装有张力轴座,张力连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张力轴座上,所述张力连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一个张力臂,通过键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后梁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张力臂上。其中一个张力座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张力杆、连杆、弹簧及弹簧固定座、张力支杆、吊环,张力杆包括短臂和长臂,顺次连接,一体成型,呈钝角结构,短臂与长臂的连接处、短臂末端和长臂末端均设有连接轴孔,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至与之相对的张力臂上,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到张力杆中短臂末端的连接轴孔中,张力杆通过销轴穿过其中间的连接轴孔安装在张力轴座的上端,张力支杆的上端穿过张力杆中长臂末端的连接轴孔并伸出,通过螺母固定,张力支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弹簧固定座,在张力支杆上套装有弹簧,其一端抵住弹簧固定座,一端抵住张力杆,弹簧固定座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安装吊环,吊环通过销轴安装到对应的张力座上。
6.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左机架和右机架,上支架包括左上支架和右上支架,上下可移托架包括左上下可移托架和右上下可移托架,滚筒座包括左滚筒座和右滚筒座,张力座包括左张力座和右张力座,张力轴座包括左张力轴座和右张力轴座,张力臂包括左张力臂和右张力臂。
7.左上支架固定安装在左机架的上侧,其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左滚筒座,左上下可移托架滑动安装在左机架的后侧,左张力座滑动安装在左上下可移托架的上侧,其内侧滑
动安装左张力轴座。
8.右上支架固定安装在右机架的上侧,其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右滚筒座,右上下可移托架滑动安装在右机架的后侧,右张力座滑动安装在右上下可移托架的上侧,其内侧滑动安装右张力轴座。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后侧竖向壁上设有突出螺柱,与机架相对的上下可移托架的竖向壁上设有滑孔,突出螺柱穿过对应的滑孔并用螺母固定;上下可移托架的上横梁上设有贯穿的横向滑孔,张力座的下部外侧设有与横向滑孔相适配的滑块,滑块嵌入横向滑孔中并能沿横向滑孔前后滑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限位。
10.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装置安装在左张力座上,其中张力杆的长臂末端所设连接轴孔呈上下贯穿结构;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至左张力臂上,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至张力杆的短臂末端;所述张力杆通过销轴穿过中间连接轴孔安装在左张力轴座上,所述吊环通过销轴安装到左张力座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支架以及上下可移托架的外侧壁上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使得整套后梁及张力感应装置全部安装在下织轴的左右张力座上,结构简单紧凑,能根据不同织物的多种要求进行上下调整;同时利用张力连轴连接左右两个张力臂,保证左右两侧的张力一致,且张力连轴位于后梁滚筒的下方,以减少后梁滚筒自重对张力感应的影响;减少经纱磨损,提升纺织织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5.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6.图中:1、左机架,2、右机架,3、左上支架,4、右上支架,5、左上下可移托架,6、右上下可移托架,7、左滚筒座,8、右滚筒座,9、左张力座,10、右张力座,11、导纱辊,12、后梁滚筒,13、张力连轴,14、左张力轴座,15、右张力轴座,16、左张力臂,17、右张力臂,18、张紧装置,19、可拆卸经轴,20、立式轴承座,21、加强筋板,22、滑孔,23、横向滑孔,24、经纱;
17.181、张力杆,182、连杆,183、张力支杆,184、弹簧,185、弹簧固定座,186、张力传感器,187、吊环,188、销轴,189、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8.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均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上下双经轴喷气织机的上后梁装置,包括机架、上支架、上下可移托架、导纱辊11、后梁滚筒12、张力连轴13和张紧装置18;所述机架、上支架和上下可移托架均分为左右两部分结构,相互对称,机架包括左机架1和右机架2,上支架包括左上支架3和右上支架4,上下可移托架包括左上下可移托架5和右上下可移托架6。所述左上支架3固定安装在左机架1的上侧,在左上支架3的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左滚筒座7,内侧上部固定安装有立式轴承座20,左上下可移托架5滑动安装在左机架1的后侧;右上支架4固定安装在右机架2的上侧,在右上支架4的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右滚筒座8,内侧上部同样固定有立式轴承座20,右上下可移托架6滑动安装在右机架2的后侧;在上述机架、上支架和上下可移托架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21,以增强整体装置的稳固性。所述导纱辊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相对应的滚筒座上。
22.上述左上下可移托架5的上侧还滑动安装有左张力座9,左张力座9的内侧滑动安装左张力轴座14;右上下可移托架6的上侧滑动安装有右张力座10,右张力座10的内侧滑动安装右张力轴座15。上述张力连轴13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左张力轴座14和右张力轴座15上;且在张力连轴13的两端还分别套装有左张力臂16和右张力臂17,两者的结构相同,相互对称安装,所述张力臂为钝角工形件,两端设有轴孔,套装于张力连轴13的一端通过键进行固定;所述后梁滚筒12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对应一侧的张力臂另一端的轴孔中,后梁滚筒12的安装位置位于张力连轴13的前上侧位置。
23.上述张紧装置18固定安装在左张力座9上,包括有张力杆181、连杆182、张力支杆183、弹簧184、弹簧固定座185、张力传感器186和吊环187。所述张力杆181包括短臂和长臂,顺次固定连接,一体成型,呈钝角结构,在张力杆181的拐角处和短臂末端设有横向垂直于张力杆181所在竖向平面的连接轴孔,张力杆181的长臂末端设有呈上下贯穿结构的连接轴孔;所述张力杆181通过销轴188穿过中间连接轴孔固定安装在左张力轴座14的上端,张力杆181的短臂末端通过销轴188连接连杆182的一端,连杆18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88转动连接于左张力臂16的上端;张力支杆183的上端穿过张力杆181长臂末端上所设的连接轴孔并伸出,通过限位螺母189进行固定限位,张力支杆183的下端固定安装弹簧固定座185,弹簧固定座185中安装有张力传感器186,并贯穿弹簧固定座185,张力传感器186的上端连接张力支杆183,下端安装吊环187;在张力支杆183上套装弹簧184,所述弹簧184的上端抵住张力杆181的长臂末端,下端抵住弹簧固定座185,可以根据张力要求随时调整弹簧184的有效圈数,以适应不同织物;所述吊环187则通过销轴安装在左张力座9上。
2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上述左机架1和右机架2的后侧竖向壁上分别设有突出螺柱,左上下可移托架5和右上下可移托架6,面向机架的竖向侧壁上设有与突出螺柱相对应的滑孔22,突出螺柱穿过相适配的滑孔22并用螺母固定,以实现上述上下可移托架的滑动安装。左上下可移托架5和右上下可移托架6的上横梁上均分别设有贯穿横梁的横向滑孔23,在左张力座9和右张力座10的下部外侧均设有与横向滑孔23相适配的滑块,滑块嵌入相对应的横向滑孔23中并能够沿横向滑孔23进行前后滑动,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防止脱落,以实现上述张力座的滑动安装。
25.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可拆卸经轴19安装在上支架内侧上部的立式轴承座20中,其上的经纱24经导纱辊11向下、再绕后梁滚筒12通向织机后侧,穿过综丝抵达织口。在织机开
口和闭口综平时,在经纱24张力作用下后梁滚筒12前后摆动,后梁滚筒12前后摆动带动左张力臂16摆动,左张力臂16通过连杆182带动张力杆181摆动,经纱24在后梁滚筒12上的压力与张力杆181所受弹簧184推力共同作用实现张力杆181的转动平衡,两者的合力通过张力杆181形成左张力臂16对左张力座9的压力。张力杆181产生的扭矩则通过张力支杆183形成对张力传感器186的拉力,由此经纱24张力通过一定的比例传递到张力传感器186,完成实时调整张力节奏。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