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4:57: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


背景技术:

2.风电塔筒一般直径较大,在工厂需要分段制作,制作完毕需要用平板拖车将分段的塔筒从焊接车间转运到厂内空地暂时存放。
3.塔筒为圆柱体,其通过平板拖车进行转运,但是塔筒在平板拖车上容易滚动;为此,在平板拖车上设置有模型块支架来限制塔筒,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模型块支架体积较小、其仅用于转运时的支撑,而塔筒自重及体积大,采用模型块支架支撑容易造成塔筒的侧翻。
4.侧翻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即便安全转运至厂内空地,还需要配合其他设备将塔筒吊放至地面的支撑工装上,造成整个转运过程的繁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塔筒支撑工装难以兼顾拖车转运及厂地安置的问题,提供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合理设计工装结构,利用同一工装实现拖车转运及厂地安置,保证对塔筒支撑的安全稳定。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包括工装主体以及设置在工装主体上的塔筒,所述工装主体包括横梁、支腿和支撑块,所述横梁下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腿,所述支腿竖向布设,两个支腿之间存在间隔以形成供平板拖车驶入的拖车通道;
8.所述支腿包括竖梁、底板和肋板,所述竖梁底部设置所述底板,竖梁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肋板以加固,即肋板起到强化竖梁和底板连接结构的作用;
9.所述横梁上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腿上下对应布设,两个支撑块相对设置、配合支撑所述塔筒,防止塔筒晃动;
10.两个支撑块相对应的上平面为内凹弧面以构成承载面,两个所述承载面位于同一圆周上以贴合塔筒侧壁,有效对塔筒进行稳定支撑。
11.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竖梁均为箱型梁结构,使得工装主体具有足够的强度,横梁和两个竖梁合围形成所述拖车通道。
12.进一步地,所述竖梁截面小于底板截面,竖梁相邻的三侧面分别布设所述肋板,肋板为三角板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塔筒与横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支撑块截面为直角梯形,支撑块斜边所在的面为所述承载面,承载面上设置有橡胶垫,塔筒接触橡胶垫避免直接硬接触。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为中空结构,支撑块内部设置有撑板以加固,所述撑板轮廓与支撑块截面轮廓相适配。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设置的横梁和竖梁均采用箱型梁制作,同时支撑块设计为中空结构、再配合撑板加固,支腿也采用加强结构设计,使得工装主体在具备足够强度的条件下,也减轻了自身重量,能够实现对塔筒的稳定支撑。
1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两个支撑块配合塔筒,承载面与塔筒贴合,有效的避免了风电塔筒的晃动,防止发生侧翻。拖车通道配合平板拖车可将工装主体和塔筒一同从焊接车间转运、安置在厂内空地,转运安置过程简便,减少了传统转运过程的繁琐流程,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模型块支架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的工装主体主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的工装主体侧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的工装主体俯视图。
23.附图中标号为:1为塔筒,2为横梁,3为支腿,31为竖梁,32为底板,33为肋板,4为支撑块,5为拖车通道,6为承载面,7为撑板,8为平板拖车,9为模型块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25.如图2~图5所示,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包括工装主体以及设置在工装主体上的塔筒1,所述工装主体整体为h形结构,工装主体下端抵撑地面,工装主体上端来支撑所述塔筒1。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主体包括横梁2、支腿3和支撑块4,所述横梁2、支腿3和支撑块4分段焊接组装后形成h形结构。
27.所述横梁2为箱型梁,横梁2下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腿3,所述支腿3竖向布设。支腿3的作用是抵住地面,支腿3支撑工装主体以及塔筒1的全部重量。
28.为了保证支腿3强度,所述支腿3包括竖梁31、底板32和肋板33,所述竖梁31也为箱型梁结构,竖梁31底部设置所述底板32,竖梁31和底板32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肋板33以加固。
29.具体的,所述竖梁31截面小于底板32截面,竖梁31相邻的三侧面分别布设所述肋板33,每个侧面焊接有两个肋板33,肋板33为三角板结构。竖梁31、底板32和肋板33之间焊接,保证支腿3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载塔筒1重量。
30.两个支腿3之间存在间隔以形成供平板拖车8驶入的拖车通道5,即横梁2和两个竖梁31合围形成所述拖车通道5,平板拖车8驶入其内可托起工装主体以及塔筒1。
31.拖车通道5的宽度即两个竖梁31之间的间距、其大于平板拖车8宽度;拖车通道5的高度即竖梁31的高度、其大于平板拖车8的最小高度,来保证平板拖车8能够顺利驶入拖车通道5。
32.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2上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支腿3上下对应布设,两个支撑块4相对设置、配合支撑所述塔筒1,即塔筒1由所述支撑块4承载。
33.两个支撑块4的间距经过力学计算得到合理的宽度,使得支撑块4受力合理,不发
生塔筒1的侧翻,同时保证塔筒1不与横梁2接触。
34.所述支撑块4为中空结构,支撑块4内部设置有撑板7以加固,所述撑板7轮廓与支撑块4截面轮廓相适配。支撑块4的设计既可减轻自身重量,又能保证支撑强度。
35.两个支撑块4相对应的上平面为内凹弧面以构成承载面6,具体的,所述支撑块4截面为直角梯形,支撑块4斜边所在的面为所述承载面6。两个所述承载面6位于同一圆周上以贴合塔筒1侧壁,实现与塔筒1的良好匹配。
36.为了实现对塔筒1的柔性支撑,所述承载面6上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避免塔筒1与承载面6直接接触,对塔筒1形成一定的保护。
37.本实用新型在开展转运及安置作业时,首先将多个工装主体排列整齐在焊接车间内,采用吊装设备将分段的塔筒1吊放在工装主体之间、由支撑块4支撑,此时塔筒1与横梁2之间存在间隙,即塔筒1不与横梁2接触。
38.操作平板拖车8驶入拖车通道5内,平板拖车8上升顶起工装主体使其悬空,平板拖车8带动工装主体及塔筒1驶出焊接车间。平板拖车8驶向厂内空地后停止,平板拖车8下降使得工装主体接触地面,最后驶离拖车通道5即可,实现对塔筒1的转运及安置作业。
39.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包括工装主体以及设置在工装主体上的塔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包括横梁(2)、支腿(3)和支撑块(4),所述横梁(2)下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腿(3),所述支腿(3)竖向布设,两个支腿(3)之间存在间隔以形成供平板拖车(8)驶入的拖车通道(5);所述支腿(3)包括竖梁(31)、底板(32)和肋板(33),所述竖梁(31)底部设置所述底板(32),竖梁(31)和底板(32)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肋板(33)以加固;所述横梁(2)上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支腿(3)上下对应布设,两个支撑块(4)相对设置、配合支撑所述塔筒(1);两个支撑块(4)相对应的上平面为内凹弧面以构成承载面(6),两个所述承载面(6)位于同一圆周上以贴合塔筒(1)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和竖梁(31)均为箱型梁结构,横梁(2)和两个竖梁(31)合围形成所述拖车通道(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31)截面小于底板(32)截面,竖梁(31)相邻的三侧面分别布设所述肋板(33),肋板(33)为三角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与横梁(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支撑块(4)截面为直角梯形,支撑块(4)斜边所在的面为所述承载面(6),承载面(6)上设置有橡胶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为中空结构,支撑块(4)内部设置有撑板(7)以加固,所述撑板(7)轮廓与支撑块(4)截面轮廓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筒转运及安置工装,包括工装主体以及塔筒,所述工装主体包括横梁、支腿和支撑块,所述横梁下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腿,所述支腿竖向布设,两个支腿之间存在间隔以形成供平板拖车驶入的拖车通道;所述支腿包括竖梁、底板和肋板,所述竖梁底部设置所述底板,竖梁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肋板以加固;所述横梁上方两端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腿上下对应布设,两个支撑块相对设置、配合支撑所述塔筒;两个支撑块相对应的上平面为内凹弧面以构成承载面,两个所述承载面位于同一圆周上以贴合塔筒侧壁。本实用新型能够让平板拖车轻松穿过,既能够固定在平板拖车上,又能够在厂内空地安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慈 魏震 高鹏飞 徐云轩 苗晋硕 王彦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4/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