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替硝唑栓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2022-04-13 22:22: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阴道给药的栓剂,尤其涉及一种替硝唑栓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阴道感染是妇科中非常常见的问题感染病之一,由于是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疾病严重的话会导致慢性疼痛,不孕不育症,炎性盆腔疾病、外阴瘙痒、烧伤、刺痛、排尿困难、性交困难和阴道恶臭。
3.如果女性是在怀孕期间传染阴道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早产、异位妊娠等严重问题。因此,需要早期预防,诊断或治疗。
4.在阴道感染期间常常发现微生物,其引起混合阴道感染。外阴阴道炎,外阴炎和阴道炎是通常与阴道或外阴肿胀有关的术语,通常由真菌,细菌和寄生虫引起。通过外阴阴道炎,我们理解分泌物的异常和刺激性流动,无论是否是恶臭的,其产生局部不适(瘙痒或灼烧感)并且可能伴随排尿困难和/或性交困难。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及其它念珠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症,在治疗无效或经常复发的阴道炎患者中常可分离出这类霉菌,临床上以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阴部瘙痒、灼痛等为主要表现。其易患因素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力低下有关,应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致体内菌群失调,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致使霉菌繁殖引起感染。此外孕妇、糖尿病患者,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以及严重的传染病,消耗性疾病,缺乏b族维生素等也成为本病的易感人群和好发因素。目前市场上有关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药品较少,以局部擦抹和口服药物为主,具有起效慢,治疗不便的缺点。
5.目前,国外已上市的有关该品种剂型有溶液、乳膏、阴道软膏、阴道栓等。栓剂广泛用于直肠、阴道给药,栓剂的基质对栓剂成型、活性成分释放有重要影响,基质有两大类,油溶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阴道栓剂要求基质在室温下有适当的硬度,塞入腔道不变形、不破碎。在体温下易软化、融化,能与体液混合或溶于体液;具有润湿的能力,水值较高,适于阴道的ph环境;不因晶型的转化而影响栓剂的成型;适用于冷压法和热熔法制备栓剂,易于脱模。最重要的是,栓剂的稳定性是特别受人关注的,替硝唑栓也不例外。
6.因此,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稳定性的制剂特别是替硝唑栓阴道栓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期待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稳定性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每粒替硝唑栓含有下述组分及重量份数,纳米替硝唑0.4~0.8g、混合脂肪酸甘油酯1~1.5g、盐酸克林霉素0.05~0.1g、氟康唑0.1~0.2g、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0.05~0.1g、纳米壳聚糖0.1~0.2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0.2g、硼酸0.1~0.2g、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0.05~0.07g。
8.优选地,每粒替硝唑栓含有下述组分及重量份数,纳米替硝唑0.6g、混合脂肪酸甘油酯1.3g、盐酸克林霉素0.08g、氟康唑0.15g、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0.08g、纳米壳聚糖0.15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5g、硼酸0.15g、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0.06g。
9.优选地,所述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型号为36型。
10.优选地,所述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松香溶解于异丙醇中,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锌颗粒,超声波震荡混合2~5h,得到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其中,松香与纳米氧化锌颗粒的重量份比是1:1~1.1,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0~200m2/g,该颗粒的粒径为20~25nm。
11.优选地,所述的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0~200m2/g,该颗粒的粒径为20~25nm。
12.优选地,所述纳米替硝唑颗粒的粒径为10~20nm。
13.优选地,所述纳米壳聚糖为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所述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的重量份比为1~2:1~3,所述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20~30nm。
14.优选地,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15.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替硝唑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6.(1)按各组分重量份,称取配方组分;
17.(2)在配料罐中加入硼酸、纳米壳聚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纳米替硝唑、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在70~80℃混合2~3h,然后先把温度降到40~50℃,依次加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与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混合10~30mim;
18.(3)步骤(2)结束后,注入pvc栓模中,迅速冷却,轧边热合,包装即得。
19.此外,一种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用于治疗感染,所述感染选自细菌感染、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毛滴虫病、病毒感染、混合感染或泌尿道感染。
20.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具有优异的药学性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替硝唑栓的ph值均在5.2~6.5范围内,且制备的替硝唑栓的含量均在其理论投料量的100~105%范围内且保持在100%左右,比较稳定;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的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均在9~10%范围内,变化幅度不大,融变时限比较稳定,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的物理稳定性好,在有效期内的贮存过程中性质稳定,能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明显的效果,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和市售的替硝唑栓。
22.(2)本发明的替硝唑、氧化锌、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纳米级别,一方面当粒子的粒径降到纳米级时,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因而纳米替硝唑、纳米氧化锌、纳米壳聚糖对细菌的毒性显示出一定的粒径依赖性,经过研究人员的实验证明,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粒径为20~25nm,纳米替硝唑颗粒的粒径为10~20nm,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20~30nm时,对病菌不仅抑制该菌的生长,甚至对其有致死作用。另一方面当粒子的粒径降到纳米级时,大大提高溶出度和栓剂生物利用度,增强栓剂治疗阴道炎的药效。
23.(3)本发明的纳米壳聚糖为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因为纳米氧化锌经过表面功能化以后,一方面,使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的表面容易暴露更多氨基,大大增强了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的杀菌作用,另一方面,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颗粒诱导病菌细胞壁产生羟基自由基,由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聚季铵盐,特别是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疏水基是疏水性结构单元,因此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能够与体内病菌细胞的羟基自由基紧密结合,引起生物的一系列反应,破坏病菌细胞的增殖能力,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大大提高对病菌的抑制效果。因此,纳米氧化锌、纳米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这种组合是有效的,呈现协同增效作用,有效治疗外阴阴道的感染。
24.(4)本发明的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替硝唑的组合治疗生殖道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包括最常见的细菌(例如白色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衣原体、阴道滴虫),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呈现协同增效的作用。此外,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替硝唑的这种组合一方面大大提高栓剂的稳定性,延长栓剂对阴道的作用时间,延长疗效,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二次感染。
25.(5)本发明的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替硝唑在硼酸的弱酸条件下形成的复合物,硼酸一方面为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替硝唑提供生成复合物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硼酸有利于阴道内的保持酸性环境,有利于阴道的保持自清洁功能,有利于提高应对阴道细菌感染的能力,在治疗细菌性感染阴道炎具有积极作用。
26.(6)本发明的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对伤口还具有的保湿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27.(7)本发明添加的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可以满足替硝唑栓压缩性和流动性的规范要求,外观具有顺应性,无斑点,提高含量均匀性,提高溶解速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9.实施例1
30.一种替硝唑栓的组合物,每粒替硝唑栓含有下述组分及重量份数,10nm纳米替硝唑0.4g、36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1g、盐酸克林霉素0.05g、氟康唑0.1g、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0.05g、20nm纳米壳聚糖0.1g、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g、硼酸0.1g、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0.05g。
31.纳米壳聚糖为0.05g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0.05g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20nm。
32.其中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0m2/g,该颗粒的粒径为20nm,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松香溶解于异丙醇中,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锌颗粒,超声波震荡混合2h,得到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其中,松香与纳米氧化锌颗粒的重量份比是1:1。
3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替硝唑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4.(1)按各组分重量份,称取配方组分;
35.(2)在配料罐中加入硼酸、纳米壳聚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聚二甲基二烯
丙基氯化铵、纳米替硝唑、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在70℃混合2h,然后先把温度降到40℃,依次加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与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混合10mim;
36.(3)步骤(2)结束后,注入pvc栓模中,迅速冷却,轧边热合,包装即得替硝唑栓1。
37.实施例2
38.一种替硝唑栓的组合物,每粒替硝唑栓含有下述组分及重量份数,15nm纳米替硝唑0.6g、36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1.3g、盐酸克林霉素0.08g、氟康唑0.15g、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0.08g、25nm纳米壳聚糖0.15g、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5g、硼酸0.15g、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0.06g。
39.纳米壳聚糖为0.06g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0.08g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25nm。
40.其中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00m2/g,该颗粒的粒径为23nm,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松香溶解于异丙醇中,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锌颗粒,超声波震荡混合3.5h,得到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其中,松香与纳米氧化锌颗粒的重量份比是1:1.05。
4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替硝唑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2.(1)按各组分重量份,称取配方组分;
43.(2)在配料罐中加入硼酸、纳米壳聚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纳米替硝唑、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在75℃混合2.5h,然后先把温度降到45℃,依次加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与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混合20mim;
44.(3)步骤(2)结束后,注入pvc栓模中,迅速冷却,轧边热合,包装即得替硝唑栓2。
45.实施例3
46.一种替硝唑栓的组合物,每粒替硝唑栓含有下述组分及重量份数,20nm纳米替硝唑0.8g、36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1.5g、盐酸克林霉素0.1g、氟康唑0.2g、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0.1g、30nm纳米壳聚糖0.2g、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2g、硼酸0.2g、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0.07g。
47.纳米壳聚糖为0.08g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0.12g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30nm。
48.其中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为200m2/g,该颗粒的粒径为25nm,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松香溶解于异丙醇中,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锌颗粒,超声波震荡混合5h,得到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其中,松香与纳米氧化锌颗粒的重量份比是1:1.1。
4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替硝唑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50.(1)按各组分重量份,称取配方组分;
51.(2)在配料罐中加入硼酸、纳米壳聚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纳米替硝唑、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在80℃混合3h,然后先把温度降到50℃,依次加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与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混合30mim;
52.(3)步骤(2)结束后,注入pvc栓模中,迅速冷却,轧边热合,包装即得替硝唑栓3。
53.实施例4
54.一种替硝唑栓的组合物,每粒替硝唑栓含有下述组分及重量份数,10nm纳米替硝
唑0.5g、36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1.2g、盐酸克林霉素0.09g、氟康唑0.14g、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0.06g、20-30nm纳米壳聚糖0.14g、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2g、硼酸0.16g、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0.07g。
55.纳米壳聚糖为0.035g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0.105g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20nm。
56.其中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20m2/g,该颗粒的粒径为23nm,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松香溶解于异丙醇中,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锌颗粒,超声波震荡混合2h,得到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其中,松香与纳米氧化锌颗粒的重量份比是1:1。
5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替硝唑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58.(1)按各组分重量份,称取配方组分;
59.(2)在配料罐中加入硼酸、纳米壳聚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纳米替硝唑、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在72℃混合2.5h,然后先把温度降到50℃,依次加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与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混合10mim;
60.(3)步骤(2)结束后,注入pvc栓模中,迅速冷却,轧边热合,包装即得替硝唑栓4。
61.对比例1
62.对比例1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36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40份改为38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40份,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63.对比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5。
64.对比例2
65.对比例2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0.05g改为纳米氧化锌0.05g,对比例2中的纳米氧化锌没有进行表面功能化操作,同时去掉实施例1中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66.对比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工艺步骤(2)中的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改为纳米氧化锌,其他步骤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6。
67.对比例3
68.对比例3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20nm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改为30nm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69.对比例3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7。
70.对比例4
71.对比例4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10nm纳米替硝唑改为30nm纳米替硝唑,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72.对比例4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8。
73.对比例5
74.对比例5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纳米壳聚糖仅仅为纳米羧甲基壳聚糖,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75.对比例5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9。
76.对比例6
77.对比例6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纳米壳聚糖仅仅为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78.对比例6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10。
79.对比例7
80.对比例7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20nm纳米壳聚糖改为50nm纳米壳聚糖,纳米壳聚糖为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组合物的重量份比为1:1,纳米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聚乙二醇化壳聚糖颗粒的粒径均为50nm。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81.对比例7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11。
82.对比例8
83.对比例8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去掉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1g,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84.对比例8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12。
85.对比例9
86.对比例9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含十八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为含十二烷基疏水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87.对比例9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13。
88.对比例10
89.对比例10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去掉硼酸0.1g,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90.对比例10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14。
91.对比例11
92.对比例11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去掉盐酸克林霉素0.05g,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93.对比例1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15。
94.对比例12
95.对比例12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去
掉氟康唑0.1g,其他组分及重量份保持不变。
96.对比例12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替硝唑栓的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完全相同,最终制得替硝唑栓16。
97.对比例13
98.对比例13替硝唑栓的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工艺。
99.对比例13替硝唑栓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00.(1)按各组分重量份,称取配方组分;
101.(2)在配料罐中硼酸、纳米壳聚糖、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替硝唑、盐酸克林霉素、氟康唑、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在70℃混合2h,然后先把温度降到40℃,加入再微晶纤维素淀粉乙醇酸钠,混合10mim;
102.(3)步骤(2)结束后,注入pvc栓模中,迅速冷却,轧边热合,包装即得替硝唑栓17。
103.替硝唑栓的性能考察
104.试验例1:栓剂质量试验考察
105.照当前临床上常规要求的替硝唑栓的质量要求,考察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得到的栓剂,考察方法和结果如下:
106.取本发明实施例1~4与对比例1~13制备的替硝唑栓,每个实施例与对比例均取2粒,置10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水浴上加热,混匀,置5℃冰箱中放冷使分层,放置至室温,过滤,取续滤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附录),ph值应为5.0~7.0。
107.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部栓剂的ph值均在5.2~6.5范围内,而对比例制备的栓剂的ph值不稳定,ph值在4.0~8.0范围内。由此得知,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质量稳定可靠。
108.试验例2:替硝唑栓持续稳定性的考察
109.取本发明实施例1~4与对比例1~13制备的替硝唑栓,每个实施例与对比例均取1粒,使其置于高温40℃、相对湿度75%
±
5%条件下放置,放置时间见下表1中的时间点,进行加速试验考察。对于每一批次的栓剂,使用本发明hplc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
110.色谱条件:采用lichrosorbc
18
色谱柱(5μm,46mm
×
200m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流速为:0.9ml/min;进样体积:20μl。系统要求:理论板数按替硝唑峰计算不低于2000,替硝唑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111.制备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的替硝唑栓的样品溶液:取本发明实施例1~4与对比例1~13制备的替硝唑栓,每个实施例与对比例均取1粒,准确称取,切成碎末,精密称取替硝唑12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水浴中加热并时时振摇使替硝唑溶解,放冷,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置冰浴中冷却1小时,取出后迅速滤过,放至室温,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112.对照品溶液:另取替硝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20μg的溶液,同法测定,记录色谱图。
113.样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按外标法以峰面
积计算,即得。
114.表1替硝唑栓的含量测定
[0115][0116]
从表1的结果得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替硝唑栓的含量均在其理论投料量的100~105%范围内,且保持在100%左右,比较稳定;而对比实施例1~13制备的替硝唑栓的含量均在其理论投料量的91~97%范围内,在95%左右,稳定性相对较差。
[0117]
另外,照上述试验例1酸度检查法,检查试验例2经高温40℃处理后的本发明实施1~5与对比例1~13制备的替硝唑栓的ph值,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1~5的ph值均在5.7~6.1范围内,而对比例的ph值不稳定,ph值在4.0~8.0范围内。
[0118]
试验例3:融变时限考察
[0119]
融变时限是栓剂物理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栓剂贮藏-运输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温度变化,这种温度变化对栓剂的融变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
[0120]
取本发明实施1~4与对比例1~13制备的替硝唑栓,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附录融变时限检查法,分别测定各批次栓剂3粒均达到“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心”的时间(水溶性基质达到“全部溶解”的时间),此时间称为融变时间,在0时间测定,标记为t0。接着,使各批栓剂在5
±
2℃温度下放置2周,再在35
±
2℃温度下放置2周,如此低温-高温循环3次共6周,测定每批栓剂在此处理6周后的融变时间,其是在6月时测定的,可标记为t6。
[0121]
计算6周时的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t6-t0)|
÷
t0]
×
100%
[0122]
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越接近于0,表明低温-高温循环处理6周后融变时间基本未变化,则表明栓剂的物理稳定性好;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越大,表明经低温-高温循环处理6周后融变时间变化越大,则表明栓剂的物理稳定性较差。
[0123]
表2替硝唑栓的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
[0124][0125][0126]
从上表2得知,本发明实施1~5制备的替硝唑栓的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均在9~10%范围内,变化幅度较小,融变时限比较稳定;而对比例1~13制得的替硝唑栓,其融变
时间变化百分数(%)均在22~29%范围内,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本发明实施1~5制备的替硝唑栓的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更接近于0,表明本发明实施1~5制备的替硝唑栓的物理稳定性好,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的物理稳定性好,在有效期内的贮存过程中性质稳定,能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
[0127]
试验例4:治疗体内细菌性阴道病感染试验
[0128]
先选定超过18岁且未怀孕的女性45名,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阴道培养。要求患者在阴道培养期间禁止性交和避开月经期。简单的随机分配为3组,每组15人。分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市售品(国药准字h20133115)组、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
[0129]
将各种替硝唑栓置于阴道内,阴道给药,每天1次,一次1粒,每次使黏膜接触至少1小时,连续给药。对这些女性患者用药后的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时进行随访并记录,评估患者阴道内是否有细菌性阴道病感染。
[0130]
表3细菌性阴道病感染试验
[0131][0132][0133]
从上表3得知,在治疗后各个阶段的评估中,在治疗1周时,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高达93%,与其相比,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和市售品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分别达到20%与67%;同样在治疗2周时,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高达87%,与其相比,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和市售品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分别为27%与73%;在治疗3周时,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达到80%,与其相比,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和市售品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分别是33%与80%;在治疗4周时,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达73%,与其相比,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组和市售品组未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分别达到27%与70%。这些数据表明,本发明的制备的替硝唑栓降低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明显的效果,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和市售的替硝唑栓。
[0134]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具有优异的药学性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试验例1的栓剂质量试验考察得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部栓剂的ph值均在5.2~6.5范围内;在试验例2的稳定性试验得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全部栓剂的含量均在其理论投料量的100~105%范围内且保持在100%左右,比较稳定;从试验例3融变时限检查试验得知,本发明实施1~5制备的替硝唑栓的融变时间变化百分数(%)均在9~10%范围内,变化幅度不大,融
变时限比较稳定,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的物理稳定性好,在有效期内的贮存过程中性质稳定,能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从试验例4治疗体内细菌性阴道炎试验得知,本发明制备的替硝唑栓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明显的效果,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1制备的替硝唑栓和市售的替硝唑栓。
[0135]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