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和多焦点眼镜与流程

2022-04-13 18:5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眼镜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和多焦点眼镜。


背景技术:

2.渐进多焦点眼镜(或者也可以称为多焦点眼镜)可同时拥有看远距、中等距及近距所需的不同光度。一副多焦点眼镜相当于多个不同度数的眼镜。多焦点眼镜解决了视力矫正者看不同距离的物体需要不同屈光度,需要频繁更换眼镜的烦恼。一副多焦点眼镜即能看远处的物体、看中距离的物体,也能看近处的物体。
3.目前,一般通过将多焦点眼镜镜片进行分区的方式,不同的区域对应不同的焦距(或者也可以称为屈光度、焦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多焦点的功能,但采用这种方式,由于眼镜镜片的面积有限,不可能分为很多的区域,造成不同区域分别对应的焦距(或者屈光度)之间存在大幅度的跳跃变化,用户长时间佩戴利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多焦点眼镜,会引起人眼的疲劳,会伤害用眼健康。并且,用于在使用多焦点眼镜时永远只能同时使用一个区域的面积,大大限制了人眼自身的视场角(angle of view,fov),影响实际场景中的使用,降低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和多焦点眼镜,基于角度复用的光栅元件技术制作多焦点镜片,实现镜片的屈光度可控阶梯变化,利用该镜片制作多焦点眼镜,实现了更小阶跃变化范围的渐变多焦点眼镜,能够更好的适应远视、中视和近视等不同应用条件之间的切换使用,也不易引起远视和近视切换时因屈光度变化幅度过大引起的视觉疲劳,更好的保护眼睛,提高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n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得到具有多个焦点的光栅元件;利用该光栅元件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其中,n组光中的每一组光包括物光和参考光,每一组光中的物光对应用户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每一组光中的参考光对应不同的预设观看距离,每一组光对应一个焦点,n组光对应m个焦点,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整数,n组光中的参考光包括平行参考光和非平行参考光,该平行参考光对应的预设距离为无穷远,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该多焦点眼镜镜片具有m个不同的焦点。
6.第一方面提供的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通过预设的多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进行拍摄,在该光栅记录材料上记录光栅,得到具有多个焦点(也可以称为光焦点)的光栅元件。每组光包括物光和参考光,不同组的参考光对应不同的预设观看距离,不同组中的参考光具有不同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每组光中的物光对应用户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不同的物光对应不同预设的焦点(或者也可以称为屈光度或者焦距),每一组物光和参考光均对应一个预设的焦点,使得多组光分别对应的焦点均记录在同一片光栅记录
材料上。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制作出具有多个焦点(或者也可以称为焦距、屈光度)的光栅元件。之后,利用光栅元件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将镜片分为具有不同焦距区域的方式制作的多焦点的镜片造成的屈光度变化幅度大以及限制人眼的fov的问题,实现了更小阶跃变化范围的渐变多焦点镜片,能够更好的适应远视、中视和近视等不同应用条件之间的切换使用,也不易引起远视和近视切换时因屈光度变化幅度过大引起的视觉疲劳,更好的保护眼睛,提高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7.示例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光栅元件可以包括:hoe、doe、表面浮雕光栅、超表面光栅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8.示例性的,光栅记录材料可以包括:软膜材料(硬度较低)和干板材料(硬度较高);或者,光栅记录材料可以包括由银盐、光致聚合物、或者聚合物分散型液晶(例如包括hpdlc)等制成的光栅记录材料。
9.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利用n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的近视度数和远视度数,确定m个物光,该近视度数和该远视度数的个数之和为m;确定与n个不同的预设观看距离对应的n个参考光;将n个参考光中任意一个和m个物光中的任意一个分别进行组合,得到n组光。
10.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n和m相等时,任意两组光中的物光对应用户不同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不同组光对应的焦点不同。
11.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n和m不相等时,包括相同物光的多组光对应的焦点相同,相同的物光对应用户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相同。即在n组光中,存在对应相同焦点的两组或者更多组光。
12.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用户的近视度数和远视度数,确定m个物光,包括:根据用户的近视度数和远视度数,确定与每个近视度数和远视度数分别对应的焦点以及焦距;根据每个近视度数和远视度数分别对应的焦点,确定与每个焦点对应的衍射光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衍射光的个数为m个;根据每个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确定与每个衍射光对应的物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根据m个物光分别对应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确定m个物光。
13.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n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包括:利用激光光源产生第一光束,并将第一光束入射至第一分束镜中;第一分束镜将第一光束分为第一参考光和第一物光,第一参考光和第一物光为n组光中的任意一组,第一分束镜将第一参考光入射至第一反射镜中,将第一物光入射至第二反射镜中,第一参考光为n个参考光中任意一个,第一物光为n个物光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反射镜将第一参考光入射至第一空间滤波器中,第一空间滤波器将第一参考光入射至第一傅里叶透镜中,第一傅里叶透镜将第一参考光入射至第二分束镜中,第一傅里叶透镜入射至第二分束镜的第一参考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与n个参考光中的第一参考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相同,第二分束镜将来自于第一傅里叶透镜的第一参考光透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第二反射镜将第一物光入射至第二空间滤波器中,第二空间滤波器将第一物光入射至第二傅里叶透镜中,第二傅里叶透镜将第一物光入射至第二分束镜中,第二傅里叶透镜入射至第二分束镜的第一物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与n个物光中第一物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相同,第二分束镜来将自于第二傅里叶透镜的第一物光反射至该光栅记录材料上。
14.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光光源包括:红光激光光源、蓝光激光光源、绿光激光源,该方法还包括:该红光激光光源将产生的红光入射至第三反射镜中,第三反射镜将该红光反射至第一二向色镜中,第一二向色镜中将该红光透射至第二二向色镜中,第二二向色镜将该红光反射至第一分束镜中;该绿光激光光源将产生的绿光入射至第一二向色镜中,第一二向色镜中将该绿光反射至第二二向色镜中,第二二向色镜将该绿光反射至第一分束镜中;该蓝光激光光源将产生的蓝光入射至第二二向色镜中,第二二向色镜将该蓝光透射至第一分束镜中。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使得利用光栅记录材料制成的光栅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形成颜色差,利用波长进行复用,使用效果更好。
15.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焦点眼镜镜片,该镜片是由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制成的,该多焦点眼镜镜片具有m个不同的焦点。
16.第二方面提供的多焦点眼镜镜片,该多焦点眼镜镜片具有多个不同的焦距(或者屈光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将镜片分为具有不同焦距区域的方式制作的多焦点的镜片造成的屈光度变化幅度大以及限制人眼的fov的问题,实现了更小阶跃变化范围,能够更好的适应远视、中视和近视等不同应用条件之间的切换使用,也不易引起远视和近视切换时因屈光度变化幅度过大引起的视觉疲劳,更好的保护眼睛,提高了多焦点镜片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1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焦点眼镜,该多焦点眼镜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多焦点眼镜镜片,该多焦点眼镜具有m个不同的焦点,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
18.第三方面提供的多焦点眼镜,实现了更小阶跃变化范围的渐变多焦点眼镜,能够更好的适应远视、中视和近视等不同应用条件之间的切换使用,也不易引起远视和近视切换时因屈光度变化幅度过大引起的视觉疲劳,更好的保护眼睛,提高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19.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方法,该多焦点眼镜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多焦点眼镜镜片,该多焦点眼镜具有m个不同的焦点,该方法包括:
20.确定用于使用该多焦点眼镜时距观看物体的距离;当该距离与预设观看距离中的第一预设距离相等时,该多焦点眼镜的焦距为与第一预设距离对应的第一焦距,该多焦点眼镜的度数为与第一焦距对应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
21.第四方面提供的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方法,在用户使用该多焦点眼镜看不同距离物体的过程中,当用户距离物体的距离与预设的观看距离中任意一个相同时,在该镜片上就可以出现与该预设距离对应的衍射光,从而形成该衍射光对应的焦点以及焦距,实现了多焦点眼镜的功能。
22.在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设观看距离包括n个不同的观看距离,n个不同的观看距离对应n组光,n组光中的每一组光包括物光和参考光,每一组光中的物光对应用户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每一组光中的参考光对应不同的预设观看距离,每一组光对应一个焦点,n组光对应m个焦点,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整数,n组光中的参考光包括平行参考光和非平行参考光,该平行参考光对应的预设距离为无穷远。
23.在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n和m相等时,任意两组光中的物光不同,不同的物光对应用户不同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不同组光对应的焦点不同;或者,在n和m
不相等时,包括相同物光的多组光对应的焦点相同,相同的物光对应用户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相同。
附图说明
24.图1是一例多焦点眼镜镜片结构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物光和参考光的光路示意图。
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参考光1和物光1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过程中光路的示意图。
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参考光2和物光2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过程中光路的示意图。
2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参考光3和物光3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过程中光路的示意图。
3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用户使用多焦点眼镜时光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33.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4.渐进多焦点眼镜是由“依视路”在61年前发明的,依视路取名“万里路”。多焦点眼镜是在同一只镜片的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之间,以屈光度循序渐进的变化方式,从远用度数逐步到近用度数,将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因此在一只镜片上可同时拥有看远距、中等距及近距所需的不同光度。一副多焦点眼镜相当于多个不同度数的眼镜。
35.多焦点眼镜解决了中老年人看不同距离的物体需要不同屈光度,需要频繁更换眼镜的烦恼。一副多焦点眼镜即能看远处的物体、看中距离的物体,也能看近处的物体。
36.图1所示的为一例多焦点眼镜镜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多焦点眼镜镜片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看远区、看中区和看近区,不同的区域对应不同的焦距(或者也可以称为屈光度、焦点)。
37.其中,看远区为看远处的物体所需的度数,位于镜片的上部。看近区为看近处物体所需的度数,位于镜片的下部。连接看近区和看远区的部分为看中区(或者也可以称为渐变区),看中区将可以用看中区来看清中距离物体。换句话说,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同一个多焦点眼镜镜片对应多个不同的焦距。从外观上来看,渐进多焦点镜片和普通镜片没有任何
区别。
38.在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光学设计将眼镜的镜片分为三个屈光度不同的区域,以达到实现多焦点眼镜的目的。但是在图1所示的方案中,虽然同一镜片上三个不同的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焦距,但是,三个不同区域分别对应的焦距的差值还是比较大,造成三个区域分别对应的焦距(或者屈光度)之间存在大幅度的跳跃变化,用户长时间佩戴利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多焦点眼镜,会引起人眼的疲劳,会伤害用眼健康。并且,由于眼镜的镜片面积有限,通过分区域的方式也无法将不同区域的屈光度的变化幅度降至较小范围。
39.另一方面,将镜片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用于在使用该眼镜时永远只能同时使用一个区域的面积,大大限制了人眼自身的视场角(angle of view,fov),影响实际场景中的使用(例如:用户户外场景使用时,看不全外景很容易发生摔倒或车祸等危险)。另外,受制于镜片面积有限,将镜片分为三个具有不同焦距的区域,无法实现更多焦距(或者焦点)的观测区域,降低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
40.目前,相关技术中还可以将镜片划分更多的区域。例如,可以将镜片分为远距离视区、近距离视区、中距离视区以及第一渐变区和第二渐变区。其中,远距离视区、近距离视区、中距离视区分别为三个屈光度不同的区域,远距离视区和中距离视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一渐变区,中距离视区和近距离视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渐变区。采用这种方式,使得相邻的两个视区的屈光度差值阶梯有了过度区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渐变多焦点眼镜,避免了在更换视区时由屈光度变化过大导致的视觉疲劳。
41.采用上述的方案,将镜片分为五个区域,使用者在使用时永远只能同时使用一个区域的面积,更大限制了人眼的fov,影响实际场景中的使用(例如,用户户外场景使用时,看不全外景很容易发生摔倒或车祸等危险)。另外,受制于眼镜镜片面积有限,将镜片分为三个视区加两个渐变区域等有限的多焦点区域,无法实现更多焦距(或者焦点)的观测区域,降低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
42.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和多焦点眼镜,基于角度复用的光栅元件技术制作多焦点镜片,实现镜片的屈光度可控阶梯变化,利用该镜片制作多焦点眼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将镜片分为具有不同焦距区域的方式制作的多焦点的眼镜造成的屈光度变化幅度大以及限制人眼的fov的问题,实现了更小阶跃变化范围的渐变多焦点眼镜,能够更好的适应远视、中视和近视等不同应用条件之间的切换使用,也不易引起远视和近视切换时因屈光度变化幅度过大引起的视觉疲劳,更好的保护眼睛,提高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43.本技术提供的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通过预设的多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进行拍摄,在该光栅记录材料上记录光栅,得到具有多个光焦点(光焦点也可以称为焦点)的光栅元件(光栅元件也可以称为:光栅薄膜、光栅光学元件等)。每一组光包括物光和参考光,不同组的参考光对应不同的预设观看距离,不同组中的参考光具有不同的发散角度,每一组中的物光均对应用户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不同的物光对应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不同,不同的物光对应不同预设的焦点(或者也可以称为屈光度或者焦距),不同的物光具有不同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每一组光均对应一个预设的焦点,使得多组光分别对应的焦点均记录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制作出具有多个焦点(或者也可以称为焦距、屈光度)的光栅元件。之后,利用该光栅元件制作多焦点眼镜镜
片。在用户使用该多焦点眼镜看不同距离物体的过程中,当用户距离物体的距离与预设的观看距离中任意一个相同时,在该镜片上就可以出现与该预设距离对应的衍射光,从而形成该衍射光对应的焦点以及焦距,实现了多焦点眼镜的功能。
44.可选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光栅元件可以包括:全息光学元件(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s,hoe)、衍射光学元件(di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表面浮雕光栅、超表面光栅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但应该理解的是,这不应该对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栅元件产生限制,例如,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光栅元件还可以为其它类型或者形式的光栅元件等。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45.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
46.图2所示的为一例本技术提供的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的,该方法包括:s110至s140。
47.s110:根据用户的近视度数以及远视度数确定多个不同物光。
4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视力矫正使用者(或者也可以称为用户)的近视度数和远视度数(或者也可以称为屈光度),确定多个不同物光分别对应的发散或者汇聚角度。
49.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提前预设多焦点眼镜适用的近视度数以及远视度数,然后根据预设的近视度数以及远视度数,确定多个不同物光分别对应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
50.下文将以视力矫正使用者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度数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5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s11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11至步骤s113。
52.s111,根据用户的近视度数以及远视度数,确定不同度数分别对应的焦点和焦距。
53.例如,可以根据如下的公式(1)和公式(2)确定多个不同的镜片焦距。
[0054][0055]
s=100
×dꢀꢀꢀ
(2)
[0056]
在公式(1)中,f表示焦距,在公式(1)和公式(2)中,d表示屈光度,在公式(2)中,s表示眼镜的度数。其中,对于近视度数而言,f和d均为负值,表示该镜片设置为近视镜(或者凹透镜),不会有实焦点,此时该镜片的焦点为虚焦点,焦距为虚焦点的焦距。对于远视度数而言,f和d均为正值,表示该镜片设置为远视镜(或者凸透镜),有(存在)实焦点,焦距为实焦点的焦距。
[0057]
由于视力矫正使用者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度数是可以提前确定的,因此,可以根据矫正使用者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度数s,确定屈光度,根据计算出的屈光度,进一步的确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对应的焦距。
[0058]
例如。假设:视力矫正使用者的远视度数为800度,近视度数分别为300度和500度。
[0059]
对于800度的远视度数。利用公式(1)和(2)计算得到:f1=0.125m,d1=8,其中,f1也可以理解为用户使用800度的远视度数的眼镜看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入射至眼镜片后的衍射光的焦距。
[0060]
对于300度的近视度数。利用公式(1)和(2)计算得到:f2=-0.333m,d2=-3,其中,f2也可以理解为用户使用300度的近视度数的眼镜看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入射至眼镜片
后的衍射光的焦距。
[0061]
对于500度的近视度数。利用公式(1)和(2)计算得到:f3=-0.2m,d3=-5,其中,f3也可以理解为用户使用500度的近视度数的眼镜看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入射至眼镜片后的衍射光的焦距。
[0062]
示例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焦距f1对应的焦点用f1表示,焦距f2对应的焦点用f2表示,焦距f3对应的焦点用f3表示。f1对应的是800度的远视度数,为实焦点;f2对应的是300度的近视度数,为虚焦点,f3对应的是500度的近视度数,为虚焦点。
[0063]
焦点f1距离光栅元件的距离(焦距f1)为0.125m,焦点f2距离光栅元件的距离(焦距f2)为0.333m,焦点f3距离光栅元件的距离(焦距f3)为0.2m。
[0064]
s112,根据不同的度数分别对应的焦点或者焦距,确定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
[0065]
由于已经确定出来了多个不同的焦点的位置,而焦点是由衍射光产生的,因此,可以反推出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
[0066]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焦点对应的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是不同的。
[0067]
下文的描述中,将以光栅元件为hoe为例具体说明本技术的方法,但应该理解的是,这不应该对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栅元件产生限制。例如,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光栅元件还可以为doe、表面浮雕光栅或者超表面光栅结构等。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0068]
在本技术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由于光栅元件(以hoe为例)拍摄制作时和使用时放置的相对位置相同,确定且唯一,并且预设制作的hoe面积区域是可以确定的。例如,图3所示的为一例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物光和参考光的光路示意图,图3所示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在hoe设计阶段过程的光路图,并非实际使用由该hoe制作的眼镜时的实际光路图。
[0069]
如图3所示的,hoe中带有阴影的部分为预设制作的hoe面积区域(或者也可称为hoe的有效面积区域),hoe面积区域是提前设定的,并且,在hoe进行拍摄制作和使用时放置的相对位置是相同的,因此,根据已知的多个不同的焦点或者焦距,就可以确定出衍射光的边界线,进而可以确定衍射光的汇聚角度或发散角度。
[0070]
例如,结合上述的例子,在s111中,已经确定了f1、f2、f3(或者f1、f2、f3),则可以分别确定与f1、f2、f3对应的衍射光1、衍射光2以及衍射光3的边界线,如图3中所示的,进一步的根据衍射光1、衍射光2以及衍射光3的边界线,可以确定衍射光1、衍射光2以及衍射光3的发散角或者汇聚角。如图2所示的,角1表示与f1对应的衍射光1的发散角,角2表示与f2对应的衍射光2的汇聚角,角3表示与f3对应的衍射光3的汇聚角。
[0071]
应该理解的是,图3所示衍射光1、衍射光2以及衍射光3表示的为衍射光的边界线,在实际中,角1、角2以及角3均是空间圆锥角,衍射光也是一个圆锥范围的光束,图3中所示的衍射光表示的为衍射光的边界。
[0072]
s113,根据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确定物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
[0073]
根据衍射光学的特性,使用时的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汇聚角度是由物光的发散角度或汇聚角决定的,衍射光的边界和物光的边界共线,因此,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汇聚角度和物光的发散角度或汇聚相等,根据衍射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就可以确定物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从而进一步的确定多个物光。
[0074]
例如结合上述的例子,如图3所示的,图3所示的物光1、物光2以及物光3表示的均为物光的边界线。衍射光1的边界和物光1的边界共线,这样就可以确定物光1的边界,进而确定物光1的发散角度,物光1的边界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夹角为角1(即物光1的发散角度);衍射光2的边界和物光2的边界共线,这样就可以确定物光2的边界,进而确定物光2的汇聚角度,物光2的边界的组成的夹角为角2(即物光2的汇聚角度);衍射光3的边界和物光3的边界共线,这样就可以确定物光3的边界,进而确定物光3的汇聚角度,物光3的边界的组成的夹角为角3(即物光3的汇聚角度)。物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确定之后,物光便随之确定了,这样,就确定出了三个不同的物光。
[0075]
s120:根据预设的使用眼镜时观看物体的不同距离,确定多个不同的参考光。
[0076]
用户使用多焦点眼镜观看物体时,可以提前预设:使用多焦点眼镜场景下多焦点眼镜镜片(由光栅元件hoe制作而成)与被观看的物体之间多个不同的距离。
[0077]
例如,假设:预设的使用多焦点眼镜时,该多焦点眼镜(即光栅元件)与物体之间距离分别为l1、l2、l3,l1表示用户使用多焦点眼镜观看l1距离处的物体,l2表示用户使用多焦点眼镜观看l2距离处的物体,l3表示用户使用多焦点眼镜观看l3距离处的物体,假设:l1为40cm,l2为5m,l3表示无穷远的距离。换句话说,l1表示hoe与物体之间距离为近距离,l2表示hoe与物体之间距离为中距离,l3表示hoe与物体之间距离为无穷远的距离。由于hoe的位置是固定的,并且在hoe上拍摄的面积也是提前设定的,因此,根据l1、l2、l3,可以分别确定出与l1、l2、l3对应的不同的参考光边界,例如,如图3所示的,与l1对应的为参考光1,与l2对应的为参考光2,与l3对应的为参考光3。确定出不同的参考光的边界之后,便可以确定出不同的参考光的分别对应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参考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确定之后,进一步的可以确定多个参考光。换句话说,不同的参考光的发散角度或者汇聚角度是根据预设的不同使用距离确定的。
[0078]
例如,如图3所示的,参考光1的发散角为角4,参考光2的发散角为角5,由于参考光3为平行光,因此,参考光3对应的发散角度为0度,即确定出了三个不同的参考光。
[0079]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l1和l2还可以为其他数值,只要满足l1的值小于l2的值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0080]
可以理解的是,s110至s120描述的为hoe设计阶段的过程。
[0081]
s130,利用多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在该光栅记录材料上记录光栅,得到具有多个光焦点的hoe,每组光包括物光和参考光。
[0082]
示例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光栅记录材料按照材料本身的硬度不同可以分为:软膜材料(硬度较低)和干板材料(硬度较高);按成分和反应机制可分为:由银盐、光致聚合物、或者聚合物分散型液晶(例如包括hpdlc)等制成的光栅记录材料。应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光栅记录材料也可以由其他类似的材料制备而成,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0083]
还应理解,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按照光栅记录材料制作和曝光的工艺不同,对光栅记录材料进过曝光(拍摄)后得到的光栅元件还可以为doe、表面浮雕光栅或者超表面光栅结构等,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下文的示例中,将以在光栅记录材料上经过曝光后得到的光栅元件为hoe为例进行说明。
[0084]
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上述确定的多个不同物光中的任意一个以及多个
不同的参考光中的任意一个组成一组光,利用所有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在该光栅记录材料上记录光栅(全息光栅),得到hoe。
[0085]
例如,结合上述的例子,假设:
[0086]
参考光1和物光1设置为一组,参考光1设置为发散角为角4的发散光,物光1设置为焦距f1为12.5cm、发散角为角1的发散光;
[0087]
参考光2和物光2设置为一组,参考光2设置为发散角为角5的发散光,物光2设置为虚焦距f2为33.3cm、汇聚角度为角2的汇聚光;
[0088]
参考光3和物光3设置为一组,参考光3设置为平行光,物光3设置为虚焦距f3为20cm、汇聚角度为角3的汇聚光;
[0089]
应该理解,上述示例中,以参考光的个数和物光的个数相同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参考光分别为:与l1对应的为参考光1;与l2对应的为参考光2;与l3对应的为参考光3。物光分别为:物光1设置为焦距f1为12.5cm、发散角为角1的发散光。物光2设置为虚焦距f2为33.3cm、汇聚角度为角2的汇聚光;物光3设置为虚焦距f3为20cm、汇聚角度为角3的汇聚光。这样,分别组成了上述的三组光,三组光对应3个不同的焦点(屈光度)。
[0090]
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光的个数和物光的个数还可以不相同,例如,参考光的个数可以大于物光的个数。
[0091]
例如:假设:物光分别为:物光1设置为焦距f1为12.5cm、发散角为角1的发散光;物光2设置为虚焦距f2为33.3cm、汇聚角度为角2的汇聚光;物光3设置为虚焦距f3为20cm、汇聚角度为角3的汇聚光。而参考光为:与l1对应的为参考光1,与l2对应的为参考光2,与l3对应的为参考光3、与l4对应的为参考光4;其中,l1、l2、l3、l4对应不同的预设观看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组合成四组光,四组光中其中两组光中的物光是相同的,这两组光对应相同的焦点(屈光度),四组光对应三个不同的焦点或者屈光度。换句话说,组合成的光的组数是由参考光的个数确定的,而每一组光对应的焦点(屈光度)是由这组光中的物光确定的,如果两组光中的物光相同,则这两组光对应的焦点(屈光度)是相同的。
[0092]
下文的例子中,将以参考光的个数和物光的个数相同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093]
图4所示的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例参考光1和物光1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过程中光路的示意图。
[0094]
如图4所示的,激光器b用于产生蓝光,激光器g用于产生绿光,激光器r用于产生红光。激光器r产生红光入射至反射镜1,经过反射镜1的反射后入射至二向色镜1,激光器g产生绿光也入射至二向色镜1,二向色镜1用于反射绿光,透射红光,因此,二向色镜1出射的光为红光和绿光。二向色镜1出射红光和绿光入射至二向色镜2中,激光器b产生蓝光也入射至二向色镜2中,二向色镜2用于透射蓝光,反射红光和绿光,因此,二向色镜2出射的光为蓝光、红光和绿光,换句话说,二向色镜2将蓝光、红光和绿光合为一路光。二向色镜2出射的光(包括蓝光、红光和绿光)入射至分束镜1中,分束镜1将来自于二向色镜2的光进行分束,分为参考光1和物光1。
[0095]
参考光1入射至反射镜2上,经过反射镜2的反射后入射至空间滤波器1中,空间滤波器1将参考光1进行滤波和扩束,并将滤波和扩束后的参考光1入射至傅里叶透镜1中,通过调整空间滤波器1和傅里叶透镜1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傅里叶透镜1出射的参考光1的发散角等于图3中所示的角4。傅里叶透镜1出射的参考光1入射至分束镜2中,分束镜2将来自
于傅里叶透镜1的参考光进行透射,并将透射后的参考光1入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
[0096]
物光1入射至衰减片中,对物光1的光强进行衰减,衰减片将强度衰减后的物光1入射至反射镜3上,经过反射镜3的反射后入射至空间滤波器2中,空间滤波器2将物光1进行滤波和扩束,并将滤波和扩束后的物光1入射至傅里叶透镜2中,通过调整空间滤波器2和傅里叶透镜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傅里叶透镜2出射的物光1的发散角等于图3中所示的角1。傅里叶透镜2出射的物光1入射至分束镜2中,分束镜2将来自于傅里叶透镜2的物光进行反射,使得反射后的物光1入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反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的物光1的边界的延长线将在光栅记录材料的右边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相当于图3中的焦点f1。
[0097]
应理解,图4中所示的衰减片为可选的,即图4中光路结构中也可以不包括衰减片。其中,衰减片用于调整物光1的光强,使得反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的物光1和透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的参考光1的光强度相同。
[0098]
通过图4所示的方式,便完成了将参考光1和物光1拍摄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换句话说,在经过图4所示的拍摄过程(或者也可以称为曝光过程)之后,在光栅记录材料上便记录上了全息光栅,图4所示的拍摄过程也可以称为全息曝光。
[0099]
在经过图4所示的曝光过程之后得到的全息光栅,该全息光栅对应的焦点为图3中所示的焦点f1,焦距f1=0.125m。假设:l1为40cm,利用此全息光栅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佩戴者在使用该多焦点眼镜看40cm处的物体时,多焦点眼镜镜片将会衍射出衍射光1,衍射光1会产生焦点f1,对应的焦距f1=0.125m,该眼镜是800度的远视镜。
[0100]
结合上述的例子,参考光2和物光2设置为一组,参考光2设置为发散角为角5的发散光,物光2设置为虚焦距为33.3cm、汇聚角度为角2的汇聚光,在参考光1和物光1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之后,将参考光2和物光2在该光栅记录材料上继续进行拍摄,即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分别拍摄参考光1和物光1、以及参考光2和物光2。图5所示的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例参考光2和物光2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过程中光路的示意图。其中,图5中所示的光栅记录材料为已经经过图4所示的方式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光栅记录材料。
[0101]
如图5所示的,激光器b用于产生蓝光,激光器g用于产生绿光,激光器r用于产生红光。激光器r产生红光入射至反射镜1,经过反射镜1的反射后入射至二向色镜1,激光器g产生绿光也入射至二向色镜1,二向色镜1用于反射绿光,透射红光,因此,二向色镜1出射的光为红光和绿光。二向色镜1出射红光和绿光入射至二向色镜2中,激光器b产生蓝光也入射至二向色镜2中,二向色镜2用于透射蓝光,反射红光和绿光,因此,二向色镜2出射的光为蓝光、红光和绿光,换句话说,二向色镜2将蓝光、红光和绿光合为一路光。二向色镜2出射的光(包括蓝光、红光和绿光)入射至分束镜1中,分束镜1将来自于二向色镜2的光进行分束,分为参考光2和物光2。
[0102]
参考光2入射至反射镜2上,经过反射镜2的反射后入射至空间滤波器1中,空间滤波器1将参考光2进行滤波和扩束,并将滤波和扩束后的参考光2入射至傅里叶透镜1中,通过调整空间滤波器1和傅里叶透镜1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傅里叶透镜1出射的参考光2的发散角等于图3中所示的角5。傅里叶透镜1出射的参考光2入射至分束镜2中,分束镜2将来自于傅里叶透镜1的参考光进行透射,并将透射后的参考光入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
[0103]
物光2入射至衰减片中,对物光2的光强进行衰减,衰减片将强度衰减后的物光2入射至反射镜3上,经过反射镜3的反射后入射至空间滤波器2中,空间滤波器2将物光2进行滤
波和扩束,并将滤波和扩束后的物光2入射至傅里叶透镜2中,通过调整空间滤波器2和傅里叶透镜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傅里叶透镜2出射的物光2的汇聚角等于图3中所示的角2。傅里叶透镜2出射的物光2入射至分束镜2中,分束镜2将来自于傅里叶透镜2的物光进行反射,使得反射后的物光2入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反射至光栅记录材料上的物光2的边界的反向延长线将在光栅记录材料的左边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相当于图3中的虚焦点f2。
[0104]
应理解,图5中所示的衰减片为可选的,即图5中光路结构中也可以不包括衰减片。
[0105]
通过图5所示的方式,便完成了将参考光2和物光2拍摄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换句话说,在经过图5所示的拍摄过程之后,该光栅记录材料(或者可以称为全息光栅)对应的焦点包括:图3中所示的焦点f1,焦距f1=0.125m,以及图3中所示的虚焦点f2,焦距f2=33.3cm。假设:l1为40cm,l2为5m,利用此光栅记录材料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佩戴者在使用该多焦点眼镜时看40cm处的物体时,多焦点眼镜镜片将会衍射出衍射光1,衍射光1会产生焦点f1,对应的焦距f1=0.125m,该眼镜是800度的远视镜;佩戴者在使用眼镜时看5m处的物体时,多焦点眼镜镜片将会衍射出衍射光2,衍射光2会产生焦点f2,对应的焦距f2=33.3cm,该眼镜是300度的远视镜。
[0106]
结合上述的例子,参考光3和物光3设置为一组,参考光3设置为平行光,物光3设置为虚焦距为20cm、汇聚角度为角3的汇聚光,在参考光1和物光1、以及参考光2和物光2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完成之后,将参考光3和物光3在该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即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分别拍摄参考光1和物光1、参考光2和物光2、以及参考光3和物光3。图6所示的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例参考光3和物光3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拍摄过程中光路的示意图。其中,图6中所示的光栅记录材料为已经经过图5所示的方式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在光栅记录材料。
[0107]
如图6所示的,激光器b用于产生蓝光,激光器g用于产生绿光,激光器r用于产生红光。激光器r产生红光入射至反射镜1,经过反射镜1的反射后入射至二向色镜1,激光器g产生绿光也入射至二向色镜1,二向色镜1用于反射绿光,透射红光,因此,二向色镜1出射的光为红光和绿光。二向色镜1出射红光和绿光入射至二向色镜2中,激光器b产生蓝光也入射至二向色镜2中,二向色镜2用于透射蓝光,反射红光和绿光,因此,二向色镜2出射的光为蓝光、红光和绿光,换句话说,二向色镜2将蓝光、红光和绿光合为一路光。二向色镜2出射的光(包括蓝光、红光和绿光)入射至分束镜1中,分束镜1将来自于二向色镜2的光进行分束,分为参考光3和物光3。
[0108]
参考光3入射至反射镜2上,经过反射镜2的反射后入射至空间滤波器1中,空间滤波器1将参考光2进行滤波和扩束,并将滤波和扩束后的参考光2入射至傅里叶透镜1中,通过调整空间滤波器1和傅里叶透镜1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傅里叶透镜1出射的参考光3为平行光。傅里叶透镜1出射的参考光3入射至分束镜2中,分束镜2将来自于傅里叶透镜1的参考光进行透射,并将透射后的参考光入射至在光栅记录材料上。
[0109]
物光3入射至衰减片中,对物光3的光强进行衰减,衰减片将强度衰减后的物光3入射至反射镜3上,经过反射镜3的反射后入射至空间滤波器2中,空间滤波器2将物光3进行滤波和扩束,并将滤波和扩束后的物光3入射至傅里叶透镜2中,通过调整空间滤波器2和傅里叶透镜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傅里叶透镜2出射的物光3的汇聚角等于图3中所示的角3。傅里叶透镜2出射的物光3入射至分束镜2中,分束镜2将来自于傅里叶透镜2的物光进行反射,
使得反射后的物光3入射至在光栅记录材料上,反射至在光栅记录材料上的物光3的边界的反向延长线将在光栅记录材料的左边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相当于图3中的虚焦点f3。
[0110]
通过图6所示的方式,便完成了将参考光3和物光3拍摄在光栅记录材料上。换句话说,在经过图6所示的拍摄过程之后,光栅记录材料对应的焦点包括:图3中所示的焦点f1,焦距f1=0.125m;图3中所示的虚焦点f2,焦距f2=33.3cm,图3中所示的虚焦点f3,焦距f3=20cm。假设:l1为40cm,l2为5m,l3为无穷远的距离。利用此光栅记录材料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佩戴者在使用该多焦点眼镜时看40cm处的物体时,多焦点眼镜镜片将会衍射出衍射光1,衍射光1会产生焦点f1,对应的焦距f1=0.125m,该眼镜是800度的远视镜;佩戴者在使用眼镜时看5m处的物体时,多焦点眼镜镜片将会衍射出衍射光2,衍射光2会产生焦点f2,对应的焦距f2=33.3cm,该眼镜是300度的远视镜;佩戴者在使用眼镜时看无穷远处的物体时,多焦点眼镜镜片将会衍射出衍射光3,衍射光3会产生焦点f3,对应的焦距f3=20cm,该眼镜是500度的远视镜。
[0111]
在s130之后,便可以得到具有多个光焦度(或者也可以称为焦点)的hoe,该hoe为角度复用的hoe,具备多焦点。
[0112]
例如结合上述的例子,该hoe具有三个不同的焦点,分别为焦点f1、虚焦点f2以及虚焦点f3,不同的焦点对应不同的焦距。
[0113]
可以理解的是,s130以及图4至图6所示的为根据s110至s120中描述的hoe设计过程制作hoe的过程。
[0114]
应理解,利用多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对多组光拍摄顺序不作限制。只需要依次将多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0115]
s140,利用该hoe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
[0116]
在s140之后,便制成了基于角度复用的hoe的多焦点眼镜镜片。
[0117]
例如,结合上述s110至s130中具体的例子,即在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时,使用的物光和参考光分别为:
[0118]
参考光1和物光1设置为一组,参考光1设置为发散角为角4的发散光,物光1设置为焦距为12.5cm、发散角为角1的发散光;
[0119]
参考光2和物光2设置为一组,参考光2设置为发散角为角5的发散光,物光2设置为虚焦距为33.3cm、汇聚角度为角2的汇聚光;
[0120]
参考光3和物光3设置为一组,参考光3设置为平行光,物光3设置为虚焦距为20cm、汇聚角度为角3的汇聚光。
[0121]
则该多焦点眼镜镜片具有三个不同的焦距或者屈光度,分别对应800度的远视度数、300度的近视度数和500度的近视度数。
[0122]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基于角度复用的光栅元件技术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通过预设的多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进行拍摄,在该光栅记录材料上记录光栅,得到光栅元件。每组光包括物光和参考光。不同组的参考光对应不同的预设观看距离,不同组中的物光对应用户的近视度数或者远视度数,不同的物光对应不同预设的焦点,每一组物光和参考光均对应一个预设的焦点,使得多组光分别对应的焦点均记录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制作出具有多个焦点的光栅元件,利用该
光栅元件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实现镜片的屈光度可控阶梯变化,实现了更小阶跃变化范围的渐变多焦点眼镜镜片,也不易引起远视和近视切换时因屈光度变化幅度过大引起的视觉疲劳,更好的保护眼睛,提高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012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焦点眼镜镜片,该多焦点眼镜镜片是利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制作多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制得的,该多焦点眼镜镜片具有多个不同的焦距(屈光度)。
[0124]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焦点眼镜,该多焦点眼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多焦点眼镜镜片。
[0125]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焦点眼镜,包括基于角度复用的光栅元件技术制作多焦点镜片,实现镜片的屈光度可控阶梯变化,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镜片分为具有不同焦距区域的方式造成多焦点眼镜的屈光度变化幅度大以及限制人眼的fov的问题,实现了更小阶跃变化范围的渐变多焦点眼镜,能够更好的适应远视、中视和近视等不同应用条件之间的切换使用,也更不易引起远视和近视切换时因屈光度变化幅度过大引起的视觉疲劳,更好的保护眼睛,提高了多焦点眼镜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0126]
例如,结合上述的例子,在用户实际使用该多焦点眼镜的过程中,根据衍射光学的特性,只要给予该多焦点眼镜参考光1、参考光2、参考光3(即用户观看不同物体时,不同物体分别反射至多焦点眼镜的光为参考光1、参考光2、参考光3),hoe就会衍射出与设计过程中完全一致的衍射光1、衍射光2、衍射光3。衍射光1会产生焦点f1,对应的焦距f1=0.125m;衍射光2会产生虚焦点f2,对应的焦距f2=33.3cm;衍射光3会产生虚焦点f3,对应的焦距f3=20cm。
[0127]
例如如图7所示的:
[0128]
当用户佩戴该多焦点眼镜观看距离与预设距离l1(例如为40cm)相同的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和参考光1发散角相同)经过多焦点眼镜的眼镜片的衍射后,实际的衍射光与设计时的衍射光1是一致的,具备相应的屈光度d1(例如d1=8)或者度数(800度远视镜);
[0129]
当用户佩戴该多焦点眼镜观看距离与预设距离l2(例如为5m)相同的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和参考光2发散角相同)经过多焦点眼镜的眼镜片的衍射后,实际的衍射光与设计时的衍射光2是一致的,具备相应的屈光度d2(例如d2=-3)或者度数(300度近视镜);
[0130]
当用户佩戴该多焦点眼镜观看距离与预设距离l3(例如无穷远处)相同的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平行光,和参考光3发散角相同)经过多焦点眼镜的眼镜片的衍射后,实际的衍射光与设计时的衍射光3是一致的,具备相应的屈光度d3(例如d2=-5)或者度数(500度近视镜);
[0131]
换句话说,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光栅元件(例如为hoe)制作的多焦点眼镜,实现了多焦点这一功能。
[0132]
还应理解,在上述的示例中,仅仅以三组物光和参考光为例进行说明,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更多组的物光和参考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记录光栅。例如,假设预设的视力矫正使用者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度数分别为:近视200度、近视250度、近视300度、近视350度、近视400度、近视450度、近视500度、近视550度、远视400度、远视500度、远视600度,则可以分别设置与各个近视度数和远视度数分别对应的物光,相当于存在与各个度数对应的焦距,可以减小不同焦距之间的变化幅度。在这种情况下,预设的
用户不同观看距离的个数也可以设置为与物光的个数相同,或者,也可以大于物光的个数,从而利用更多组的物光和参考光分别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进行拍摄,记录光栅,制得具有更多焦距的光栅元件,利用该光栅元件制作多焦点眼镜,该多焦点眼镜将具有更多个不同的焦距或者屈光度。
[0133]
还应理解,如果多焦点眼镜的佩戴者的远视度数和近视度数单一,即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只有一个远视度数和一个近视度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复用的近视镜的焦距(或屈光度)设置为f1=f2=
……
=fn,将复用的远视镜焦距的设置为f1’
=f2’

……
=f
n’,即用户利用该多焦点眼镜看不同位置的物体时,该眼镜只有两个焦距(或者也可以称为屈光度或者焦点):近视镜f1和远视镜f1’
。在这种情况下,物光的个数为两个(一个对应远视度数,一个对应近视度数),而预设的用户不同观看距离的个数可以大于两个,利用多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时,该多组光(每组光包括一个物光和一个参考光)的个数和观看距离的个数相同,在这多组光中,存在对应的焦点或者屈光度相同的几组光(即这几组光中的物光均是相同的)。
[0134]
还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n个参考光和n个物光可以随意组合后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进行拍摄时,只要满足一个物光对应一个参考光即可。
[0135]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物光1也可以和参考光2设置为一组,或者,物光1也可以和参考光3设置为一组;
[0136]
或者,物光2也可以和参考光1设置为一组,或者,物光2也可以和参考光3和设置为一组;
[0137]
或者,物光3也可以和参考光1和设置为一组,或者,物光3也可以和参考光2和设置为一组。
[0138]
或者,在上述的例子中,假设只有两个物光(物光1和物光2),即对应用户两个不同的度数,在这种情况下,3个参考光和2个物光可以随意组合后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进行拍摄时,也可以一个物光对应多个参考光。例如:也可以设置:物光1和参考光1设置为一组、物光1和参考光2设置为一组,物光2和参考光3设置为一组。在这种情况下,三组光对应两个焦点,其中,包括物光1的两组光对应的焦点相同,利用这三组光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进行拍摄后,得到的光栅元件具有两个不同的焦点。
[0139]
还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同一片光栅记录材料上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仅仅以每组参考光和物光都是rgb三种波长进行拍摄,这样可以使得利用光栅记录材料制成的光栅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形成颜色差,利用波长进行复用,使用效果更好。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用于产生参考光和物光的光源还可以是其它类型或者形式的光源,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制。
[0140]
还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用户观看不同物体时的不同距离,对多个不同的参考光进行分组复用,可能会存在拍摄过程中的分组不够精细,而用户使用时多焦点眼镜观看的物体正好处于预设的两个距离之间的情况,导致焦点眼镜实际中的屈光度(或者度数)跟预设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假设参考光1对应的l1(预设的使用眼镜观看物体时与该物体的距离)设置为20cm,参考光2对应的l2设置为40cm(预设的使用眼镜观看物体时与该物体的距离),而实际使用时用户利用该多焦点眼镜看距离为30cm处的物体,此时,该多焦点眼镜的屈光度既不是与l1为同一组的物光1对应的焦距f1,也不是与l2为同一组的
物光2对应的焦距f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预设的使用距离细分不够精细导致的。根据复用理论,复用次数是没有具体次数限制的,因此,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使用时预设观看物体的距离范围和精细程度要求,对预设的观看物体时的距离进行更精细的划分,使得实际使用时用户观看物体的距离在预设的观看物体时与该物体的距离中包含。例如,预设的观看物体时与该物体的距离为:20cm、30cm、40cm等,这样,当实际使用时用户利用该多焦点眼镜看距离为30cm处的物体,该多焦点眼镜便的屈光度便是与预设的30cm对应的屈光度。
[0141]
另外,在预设的观看物体时与该物体的距离细化到足够的程度时,使用时物体实际的距离l与预设距离的还不相同的情况下,例如:预设的l1=20cm,l2=22cm,而实际用户观看的物体在21cm处位置,此时所引起多焦点眼镜的焦点f或焦距f的变化及其微小,其所能引起的度数变化远远小于50度,而即使屈光度调节能力不正常的人(例如为近视眼或远视眼),其眼睛本身也还是有屈光度自适应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大于或者等于50度),所以此时所引起焦点f或焦距f的变化完全在人眼(包括屈光度调节能力不正常的人)自适应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多焦点眼镜功能的实现和使用。
[0142]
应理解,上述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上述示例,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例如,上述方法各个方法中某些步骤可以是不必须的,或者可以新加入某些步骤等。或者上述任意两种或者任意多种实施例的组合。这样的修改、变化或者组合后的方案也落入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内。
[0143]
还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144]
还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145]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46]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