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性接枝吸湿发热蚕丝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13 16:28: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蚕丝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公开一种改性接枝吸湿发热蚕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床上用品比如被子、枕头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的床上用品不仅可以使睡眠质量得到提高,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睡眠时人体会释放多达0.4公升水分,因此通过床上用品等释放水分或利用其吸湿性提供热量等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会因为较大空气湿度而滋生微生物,导致皮肤过敏,保温调温效果差等问题。床上用品一般包括外套和内芯,在众多面料或芯材材料中,以蚕丝为高端材质,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之美誉,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最相近,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放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而以蚕丝作为面料的套件或填充的蚕丝被具有贴身亲肤、蓬松柔软、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但是,由于蚕丝制品吸湿散湿性好,蚕丝套件或蚕丝被冬季使用时,会感觉温度较低,造成睡眠时的不舒适感。
3.目前吸湿发热产品一般采用两种原理:一是利用自身能产生热量的新型纤维混纺制成;二是对现有纤维或面料进行化学助剂处理,使其具有发热效果。两者都是属于在纺织材料中添加特殊的化学成分,使其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热量。但由于蚕丝天然的特性以及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等问题,要改变其本身的特性,使其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技术难度和批量生产难度都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解决蚕丝天然保暖性差和触感发凉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吸湿发热、无毒安全,不影响蚕丝性能,且可以提供长效耐水洗性能的改性接枝吸湿发热的蚕丝面料和蚕丝丝绵的制备方法。
5.本发明一种改性接枝吸湿发热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吸湿发热整理剂:纳米无机矿物料10%-25%、分散剂1%-5%、交联剂2%-8%、流变调节剂3%-5%、表面活性剂10-15%、其余为纯净水;制备过程:先将表面活性剂10-15%与纯净水混合成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再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逐步加入纳米无机矿物料10%-25%,分散剂1%-5%,交联剂2%-8%、流变调节剂3%-5%,用高速剪切机均匀分散溶液,转速为5000r/min,分散时间为2h,静置24h;其中,所述纳米无机矿物料为多孔性二氧化硅与燃脂素唐辛子复合物;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交联剂为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流变调节剂为改性聚脲化合物;(2)蚕丝的改性接枝处理:丙烯腈8-12%(o.w.f),过硫酸铵1-3%(o.w.f),亚硫酸氢胺2-5%(o.w.f),将蚕丝丝绵或者蚕丝面料浸渍反应,在60~70℃,浴比10∶1-20:1时,吸尽法处
理1-2h;(3)在以下步骤(3.1)与(3.2)中选择一种:(3.1)对改性接枝蚕丝丝绵进行吸湿发热整理:吸湿发热整理剂4%-8%(o.w.f);柔软剂10-20%(o.w.f);调节ph至6-8;浴比:10~20:1,温度为50~80℃,将蚕丝丝绵浸渍搅拌20~60min;甩干后进入烘房至干燥状态;(3.2)对改性接枝蚕丝面料进行吸湿发热后整理:吸湿发热整理剂15-20%(o.w.f);通过二浸二轧法对蚕丝面料进行处理,轧余率为80%;然后在 80~100℃环境下预烘30~60s;最后,在100~130℃环境下焙烘60~90s。
6.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7.在步骤(3.2)之后,对经过吸湿发热的改性接枝蚕丝面料进行砂洗整理。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蚕丝制品的吸湿散湿性、天然亲肤性能等优势,对天然蚕丝接枝改性,赋予蚕丝更好的蓬松性能及改善本身的凉感,再通过后整理方法给蚕丝添加吸湿发热的材料,赋予天然蚕丝制品吸湿发热功能,突破了蚕丝制品的使用局限性。
具体实施方式
9.本发明一种改性接枝吸湿发热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吸湿发热整理剂:纳米无机矿物料10%-25%、分散剂1%-5%、交联剂2%-8%、流变调节剂3%-5%、表面活性剂10-15%、其余为纯净水;制备过程:先将表面活性剂10-15%与纯净水混合成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再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逐步加入纳米无机矿物料10%-25%,分散剂1%-5%,交联剂2%-8%、流变调节剂3%-5%,用高速剪切机均匀分散溶液,转速为5000r/min,分散时间为2h,静置24h;其中,所述纳米无机矿物料为多孔性二氧化硅与燃脂素唐辛子复合物;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交联剂为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流变调节剂为改性聚脲化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蚕丝的改性接枝处理:丙烯腈8-12%(o.w.f),过硫酸铵1-3%(o.w.f),亚硫酸氢胺2-5%(o.w.f),将蚕丝丝绵或者蚕丝面料浸渍反应,在60~70℃,浴比10∶1-20:1时,吸尽法处理1-2h;(3)在以下步骤(3.1)与(3.2)中选择一种:(3.1)对改性接枝蚕丝丝绵进行吸湿发热整理:吸湿发热整理剂4%-8%(o.w.f);柔软剂10-20%(o.w.f);调节ph至6-8;浴比:10~20:1,温度为50~80℃,将蚕丝丝绵浸渍搅拌20~60min;甩干后进入烘房至干燥状态;(3.2)对改性接枝蚕丝面料进行吸湿发热后整理:吸湿发热整理剂15-20%(o.w.f);通过二浸二轧法对蚕丝面料进行处理,轧余率为80%;然后在 80~100℃环境下预烘30~60s;最后,在100~130℃环境下焙烘60~90s。
10.对经过吸湿发热的改性接枝蚕丝面料进行砂洗整理。
11.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吸湿发热整理剂:纳米无机矿物料10%、分散剂2%、交联剂2%、流变调节剂3%、表面活性剂10%、其余为纯净水;
制备过程:先将表面活性剂10%与纯净水混合成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再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逐步加入纳米无机矿物料10%,分散剂2%,交联剂2%、流变调节剂3%,用高速剪切机均匀分散溶液,转速为5000r/min,分散时间为2h,静置24h;其中,所述纳米无机矿物料为多孔性二氧化硅与燃脂素唐辛子复合物;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交联剂为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流变调节剂为改性聚脲化合物。
12.(2)蚕丝的改性接枝处理:丙烯腈10%(o.w.f),过硫酸铵2%(o.w.f),亚硫酸氢胺3%(o.w.f),将蚕丝丝绵或者蚕丝面料浸渍反应,在60~70℃,浴比10∶1时,吸尽法处理1h。
13.(3.1)对改性接枝蚕丝丝绵进行吸湿发热整理:吸湿发热整理剂5%(o.w.f);柔软剂10%(o.w.f);调节ph至6-8;浴比:15:1,温度为50~80℃,将蚕丝丝绵浸渍搅拌30min;甩干后进入烘房至干燥状态。
14.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吸湿发热整理剂的用量高,整理后的蚕丝吸湿发热性能更加优异,手感更加蓬松,保暖性得到很大提高。
15.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吸湿发热整理剂:纳米无机矿物料20%、分散剂3%、交联剂3%、流变调节剂5%、表面活性剂15%、其余为纯净水;制备过程:先将表面活性剂15%与纯净水混合成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再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逐步加入纳米无机矿物料20%,分散剂3%,交联剂3%、流变调节剂5%,用高速剪切机均匀分散溶液,转速为5000r/min,分散时间为2h,静置24h;其中,所述纳米无机矿物料为多孔性二氧化硅与燃脂素唐辛子复合物;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交联剂为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流变调节剂为改性聚脲化合物。
16.(2)蚕丝的改性接枝处理:丙烯腈12%(o.w.f),过硫酸铵3%(o.w.f),亚硫酸氢胺4%(o.w.f),将蚕丝丝绵或者蚕丝面料浸渍反应,在60~70℃,浴比10∶1时,吸尽法处理1.5h。
17.(3.2)对改性接枝蚕丝面料进行吸湿发热后整理:吸湿发热整理剂15%(o.w.f);通过二浸二轧法对蚕丝面料进行处理,轧余率为80%;然后在 85℃环境下预烘60s;最后,在120℃环境下焙烘60s。
18.本实施例的优点是:由于吸湿发热整理剂通过二浸二轧整理方式,渗入面料的纤维内部确保改性吸湿发热蚕丝的保暖性及吸湿发热性能的耐洗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手感和光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