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镜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19:46: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获取影像的镜头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双物镜进行光学扑捉并单拾像的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2.立体成像的拍摄可分为静态景物拍摄和动态景物拍摄两大类。静态景物的拍摄,只需要使用一部照相机,在某一个位置角度先拍一张影像,然后平行移动照相机一段距离再拍一张,这样就得到了一组具有视差的立体影像。动态景物的拍摄,则需要利用特殊的立体相机(如双镜头相机),或者两部照相机一次同时拍摄两张影像;
3.现有的立体成像的拍摄一般都是采用动态景物的拍摄获得的,即通过双镜头相机拍摄获得,双镜头相机都是采用两个并列的镜头同时扑捉影像,当左右两幅图分别同时进入左右眼时,便会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这种偏光原理广泛的应用在立体摄影中。然而现有的这种双镜头相机由于需要两独立的镜头同时获取影像,才能达到真实的反应被拍摄对象的立体效果时,其结构非常复杂且成本高。现有的单镜头相机虽然结构简单,其成像为二维度的,其难以精准的反应被拍摄对象的真实立体效果(三维度)。
4.因此,亟需一种兼具双镜头和单镜头优势的镜头组件来解决现有双镜头结构复杂及单镜头难以精准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镜头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精准的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镜头组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其包括呈居中设置的中心反射镜,所述中心反射镜具有对称设置的左反射面及右反射面,所述左反射面与所述右反射面的夹角呈钝角;以所述左反射面及所述右反射面的交界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左物镜及右物镜;正对所述左物镜设置有左电子帘幕,正对所述右物镜设置有右电子帘幕,所述左电子帘幕及所述右电子帘幕电性连接导通外界直流电源后呈遮光结构,所述左电子帘幕及所述右电子帘幕断开与外界直流电源的电性连接后呈透光结构;所述左电子帘幕之外还设置左反射镜,所述左反射镜与所述左反射面相互平行,所述左电子帘幕位于所述左物镜与所述左反射镜之间;所述右电子帘幕之外还设置右反射镜,所述右反射镜与所述右反射面相互平行,所述右电子帘幕位于所述右物镜与所述右反射镜之间,正对所述中心反射镜还设置有ccd拾像单元,所述左反射面及右反射面朝向所述ccd拾像单元。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以中心反射镜的左反射面及右反射面的交界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独立设有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左物镜、左电子帘幕、左反射镜及左反射面形成左物镜系统,右物镜、右电子帘幕、右反射镜及右反射面形成右物镜系统;使用时,通过交替的控制外界直流电源与左电子帘幕及所述右电子帘幕的电性导通与断开,可实现被拍摄物的影像交替的通过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而被ccd拾像单元所获
取形成交替的左影像及右影像,进而通过左影像及右影像在ccd拾像单元内的叠加而模拟出人眼看东西的立体效果,进而形成精准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镜头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立的设有相互对称的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具备单物镜系统的结构简单特点;同时通过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交替形成的左影像及右影像的叠加而模拟出人眼看东西的立体效果,形成精准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镜头组件;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兼具双镜头和单镜头优势的镜头组件来解决现有双镜头结构复杂及单镜头难以精准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且能精准的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
8.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所述左反射面与所述右反射面的交界线正投影于所述ccd拾像单元的中心线上。
9.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所述左物镜及所述右物镜均为相同结构的凸透镜。
10.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所述左反射镜位于所述左物镜的一倍焦距内。
11.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所述右反射镜位于所述右物镜的一倍焦距内。
12.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所述左电子帘幕及所述右电子帘幕结构相同,均呈透明的液晶玻璃结构。
13.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所述液晶玻璃结构包括第一玻璃基片,所述第一玻璃基片的上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结构的第一导电膜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的上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结构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的上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结构的第二导电膜层,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的上表面覆盖一层第二玻璃基片,所述第二玻璃基片的上表面覆盖一层偏振光片,所述第一玻璃基片、第一导电膜层、液晶层、第二导电膜层、第二玻璃基片及偏振光片依次层叠并封装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分别对应与外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液晶层被施加直流电压电后的偏振方向与所述偏振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左电子帘幕及所述右电子帘幕的液晶层电性连接导通外界直流电源后呈遮光结构,所述左电子帘幕及所述右电子帘幕的液晶层断开与外界直流电源的电性连接后呈透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分别对应与外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后,将使得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形成电势差,即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对液晶层施加了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进而产生电场,位于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之间的液晶层便处于该电场作用下,液晶层中混乱排布的液晶离子在该电场下将沿电场方向向其具有的偏振方向移动并有序排列;由于液晶层在被施加直流电压电后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即此时的液晶层形成与偏振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偏振片结构;依据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偏振片之间的光通量为零的光学原理可知,从第一玻璃基片入射的光线无法透射穿过第二玻璃基片,或从偏振光片入射的光线无法透射穿过第一玻璃基片,即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分别对应与外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后,本实用新型的左电子帘幕和右电子帘幕实现对光线的遮光效果,即此时左电子帘幕及右电子帘幕呈遮光结构。断开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与外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后,液晶层中的液晶离子失去电场的作用将重新恢复其混乱的排布,从而使得液晶层所具有的偏振方向消失,由于该液晶层及其它各层均为透明结构,因此从第一玻璃基片入射的光线能透射穿过偏振光片,或从偏振光片入射的光线能透射穿过第一玻璃基片,即第一导电膜层与第二导电膜层断开与外界直流电源的电性连接后,本实用新型
的左电子帘幕和右电子帘幕实现对光线的透光效果,即此时左电子帘幕及右电子帘幕呈透光结构。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镜头组件的左反射面、右反射面及ccd拾像单元的设置位置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镜头组件的液晶玻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沿图3中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左物镜系统形成左图像的光路原理图。
19.图6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右物镜系统形成右图像的光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21.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包括呈居中设置的中心反射镜1,该中心反射镜1具有对称设置的左反射面11及右反射面21,所述左反射面11 与所述右反射面21的夹角α呈钝角;以所述左反射面11及所述右反射面21的交界线a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左物镜12及右物镜22;正对所述左物镜 12设置有左电子帘幕13,正对所述右物镜22设置有右电子帘幕23,所述左电子帘幕13及所述右电子帘幕23电性连接导通外界直流电源(图中未示)后呈遮光结构,所述左电子帘幕13及所述右电子帘幕23断开与外界直流电源的电性连接后呈透光结构;所述左电子帘幕13之外还设置左反射镜14,所述左反射镜14与所述左反射面11相互平行,所述左电子帘幕13位于所述左物镜12与所述左反射镜14之间;所述右电子帘幕23之外还设置右反射镜24,所述右反射镜24与所述右反射面21相互平行,所述右电子帘幕23位于所述右物镜22 与所述右反射镜24之间,正对所述中心反射镜1还设置有ccd拾像单元2,所述左反射面11及右反射面21朝向所述ccd拾像单元。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以中心反射镜1的左反射面11及右反射面21的交界线a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独立设有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左物镜12、左电子帘幕13、左反射镜14及左反射面11形成左物镜系统,右物镜22、右电子帘幕23、右反射镜24及右反射面21形成右物镜系统;使用时,通过交替的控制外界直流电源与左电子帘幕13及所述右电子帘幕23的电性导通与断开,可实现被拍摄物的影像交替的通过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而被ccd拾像单元2所获取形成交替的左影像及右影像,进而通过左影像及右影像在ccd拾像单元2内的叠加而模拟出人眼看东西的立体效果,进而形成精准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镜头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立的设有相互对称的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具备单物镜系统的结构简单特点;同时通过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交替形成的左影像及右影像的叠加而模拟出人眼看东西的立体效果,形成精准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镜头组件;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兼具双镜头和单镜头优势的镜头组件来解决现有双镜头结构复杂及单镜头难以精准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且能精准的反应被拍摄对象立体效果。
22.继续结合图1及图2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左反射面11 与右反射
面21的交界线a正投影于ccd拾像单元的中心线b上;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左物镜系统及右物镜系统,既沿交界线a左右对称设计,又沿中心线b左右对称设置。从而使得ccd拾像单元2所获取的左影像及右影像的像素及位置达到一致,从而叠加模拟出的影像立体效果更佳、更精准;另也使得整个组件的结构对称性完整,便于制造和组装。
23.如图1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左物镜11及右物镜21均为相同结构的凸透镜。具体地,该相同结构指二者尺寸、材质、形状及光学参数等均相同。
24.如图1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左反射镜14位于左物镜12 的一倍焦距内;本实用新型的右反射镜24位于右物镜22的一倍焦距内。此种位置的设置更有利于对被拍摄对象的光学的汇聚,使得ccd拾像单元2所获取的左影像及右影像更加清晰和真实。
25.如图1-图4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的左电子帘幕13及右电子帘幕23结构相同,均呈透明的液晶玻璃结构3;具体地,该液晶玻璃结构3 包括第一玻璃基片31,第一玻璃基片31的上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结构的第一导电膜层32,所述透明的第一导电膜层32的上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结构的液晶层33,所述液晶层33的上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结构的第二导电膜层34,所述第二导电膜层34的上表面覆盖一层第二玻璃基片35,所述第二玻璃基片35的上表面覆盖一层偏振光片36,所述第一玻璃基片31、第一导电膜层32、液晶层33、第二导电膜层34、第二玻璃基片35及偏振光片36依次层叠并封装呈一体式结构。具体地,第一导电膜层32通过导线321与外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二导电膜层34通过导线341与外界直流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液晶层33被施加直流电压电后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片36的偏振方向垂直。
26.承接上文可知,由于液晶层33在被施加直流电压电后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片36的偏振方向垂直,即此时的液晶层33形成与偏振光片36的偏振方向垂直的偏振片结构;依据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偏振片之间的光通量为零的光学原理可知,从第一玻璃基片31入射的光线无法透射穿过偏振光片36,或从偏振光片36入射的光线无法透射穿过第一玻璃基片31,即第一导电膜层32与第二导电膜层34分别对应与外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后;本实用新型的左电子帘幕13及右电子帘幕23呈遮光结构,实现对光线的遮光效果。断开第一导电膜层32与第二导电膜层34与外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后,液晶层33中的液晶离子失去电场的作用将重新恢复其混乱的排布,从而使得液晶层33所具有的偏振方向消失,由于该液晶层33及其它各层均为透明结构,因此从第一玻璃基片31入射的光线能透射穿过偏振光片36,或从偏振光片36入射的光线能透射穿过第一玻璃基片31,即第一导电膜层32与第二导电膜层34断开与外界直流电源的电性连接后,本实用新型的左电子帘幕13及右电子帘幕23呈透光结构,实现对光线的透光效果。
27.值得注意的时,图1中带箭头的虚线示意了本实用新型镜头组件的光学原理图。更具体地,图5中的带箭头的虚线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左物镜系统形成左图像的光路原理图,图5所示的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右电子帘幕23与外界直流电源电性导通后呈遮光结构,左电子帘幕13与外界直流电源电性断开后呈透光结构,从而仅形成左图像;图6中的带箭头的虚线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右物镜系统形成右图像的光路原理图,图6所示的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左电子帘幕13与外界直流电源电性导通后呈遮光结构,右电子帘幕23与外界直流电源电性断开后呈透光结构,从而仅形成右图像。另,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ccd拾像单元2获取影像及叠
加成像的工作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2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