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波导元件及其构建方法、近眼显示设备与流程

2022-04-06 20:37: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近眼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波导元件及其构建方法、近眼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2.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将虚拟信息和真实世界相融合的一种技术,其中,近眼显示设备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光学成像的一种设备。近眼显示设备可以让用户看到真实世界的同时看到计算机构建的虚拟图像,并且,人眼与所看到虚拟图像构成的锥形范围叫做视场角,人眼能看全虚拟图像时与显示设备的距离称为出瞳距离,人眼在一定的出瞳距离下能看全虚拟图像时人眼可以晃动的范围叫做眼动范围。
3.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市面上的近眼显示设备通常为眼镜、头盔等形式,其为了减少对用户头部的负担,需要减少光机的大小,但如何在显著提升视场角和眼动范围的同时缩小光机体积是增强现实面临的一大挑战。此外,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其习惯的视线高度不同,有的人习惯于视线直视前方观察物体,这也是大多数近眼显示设备的设计方向,然而,也有的人目光习惯于朝上方看或者朝下方看,对于这些用户,市面上基本没有相应满足需求的产品,对于厂商来说,专门研发相关的产品也会大大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视场大、且能够调整出光高度的光波导元件及其构建方法、近眼显示设备。
5.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的构建方法,所述光波导元件包括按照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耦入反射面、转折分光面阵列和耦出分光面阵列,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用于将所述入射光线沿第一方向扩瞳后出射,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用于将所述沿第一方向扩瞳后出射的光线沿第二方向扩瞳后出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7.设定一初始光波导元件,获取经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二维扩瞳后出射的光线的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判断所述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预设位置是否一致;
8.若否,则以所述耦入反射面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出光的表面的交线轴向为第一轴向,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出光的表面的交线轴向为第二轴向,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出光的表面的交线轴向为第三轴向,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之间的夹角为θ,所述第一轴向和所述第三轴向之间的夹角为φ,调节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和/或,以所述光波导元件耦出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为第四轴向,使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的所述耦入反射面、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和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相对于所述第四轴向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角度β,以使所述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得到目
标光波元件;
9.获取特征参数,所述特征参数包括β,和/或所述目标光波元件的θ和φ,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构建光波导元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包括:在满足φ=180
°‑
2θ条件下,在20
°
≤θ≤70
°
范围内调节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
11.在一些实施例中,0
°
<β<360
°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所述光波导元件采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入反射面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出光的表面呈夹角α,其中,0
°
<α<90
°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入反射面的反射率r1>95%。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包括至少两个转折分光面,各所述转折分光面的反射率随着与所述耦入反射面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所述转折分光面的反射率r2满足:5%≤r2≤100%。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包括至少两个耦出分光面,各所述耦出分光面的反射率随着与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所述耦出分光面的反射率r3满足:5%≤r3≤50%。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包括:光机,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波导元件,所述光波导元件的入光侧设置在所述光机的出光侧,经所述光波导元件二维扩瞳后出射的光线的眼动范围的中心与光波导元件的中心一致。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在所述光波导元件表面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光波导元件通过粘合物固定为一体。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光波导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厚度t满足:0<t≤1mm。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的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通过调节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和/或,使初始光波导元件的耦入反射面、转折分光面阵列和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相对于所述第四轴向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角度β,构建得到的光波导元件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于近眼设备不同的视线高度和角度的需求;如此,在生产近眼显示设备过程中,无需改变近眼显示设备的其他结构,以及光波导元件的外设、框架等;仅需在生产光波导元件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出瞳中心的位置要求(即预设位置),通过模拟调整,使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眼动范围与出瞳中心的位置一致时,确定出构建光波元件所需的特征参数即可,研发和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模块表示为类似的元件/模块,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结构的三维图;
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结构的三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光路图;
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结构图;
2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结构及光路图;
2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眼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设备中的光波导元件的固定结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0、光波导元件;11、耦入反射面;12、转折分光面阵列;13、耦出分光面阵列;a、眼动范围;100、近眼显示设备;20、光机;30、盖板;30a、上盖板;30b、下盖板;32、粘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2.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此外,本文所采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字样并不对数据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仅是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
33.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3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35.为了解决目前基于光波导元件的近眼显示设备较难满足不同用户对出瞳中心的位置的多样化要求。
3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的构建方法,光波导元件包括按照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耦入反射面、转折分光面阵列和耦出分光面阵列,其中,耦入反射面用于将光线耦入到光波导元件内部,以使所述光线在所述光波导元件内全反射传输;转折分光面阵列设置在所述耦入反射面的透射出光侧,用于将所述入射光线沿第一方向扩瞳后出射;耦出分光面阵列设置在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的反射出光侧,用于将所述沿第一方向扩瞳后出射的光线沿第二方向扩瞳后出射。该光波导元件的构建方法包括:设定一初始光波导元件,获取经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二维扩瞳后出射的光线的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
置,判断所述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预设位置是否一致;若否,则以所述耦入反射面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出光的表面的交线轴向为第一轴向,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出光的表面的交线轴向为第二轴向,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出光的表面的交线轴向为第三轴向,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之间的夹角为θ,所述第一轴向和所述第三轴向之间的夹角为φ,调节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和/或,以所述光波导元件耦出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为第四轴向,使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的所述耦入反射面、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和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相对于所述第四轴向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角度β,以使所述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得到目标光波元件;获取特征参数,所述特征参数包括β,和/或所述目标光波元件的θ和φ,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构建光波导元件。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的构建方法通过调节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和/或,使初始光波导元件的耦入反射面、转折分光面阵列和耦出分光面阵列相对于第四轴向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角度β,构建得到的光波导元件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于近眼显示设备不同的视线高度和角度的需求;如此,在生产近眼设备的过程中,无需改变近眼显示设备的其他结构,以及光波导元件的外设、框架等;仅需在生产光波导元件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出瞳中心的位置要求(即预设位置),通过模拟调整,使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眼动范围与出瞳中心的位置一致时,确定出构建光波元件所需的特征参数即可,研发和生产成本较低。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包括:在满足φ=180
°‑
2θ条件下,在20
°
≤θ≤70
°
范围内调节所述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示例性的,若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10
°
、φ=150
°
;可仅通过调节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和φ,使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如此,获得的目标光波导元件的特征参数可能为:θ=20
°
、φ=140
°
;θ=45
°
、φ=90
°
;θ=55
°
、φ=70
°
;θ=60
°
、φ=60
°
;或者,θ=70
°
、φ=40
°
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参数设计。
39.在一些实施例中,0
°
<β<360
°
。示例性的:若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10
°
、φ=150
°
;也可仅通过调节β,使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如此,获得的目标光波导元件的特征参数可有:β=10
°
;β=90
°
;β=120
°
;β=210
°
;或者β=320
°
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参数设计。若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10
°
、φ=150
°
;也可通过先调节β、后调节θ和φ,或者通过先调节θ和φ、后调节β,使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如此,获得的目标光波导元件的特征参数可能为:θ=30
°
、φ=120
°
、β=10
°
;θ=55
°
、φ=70
°
、β=60
°
;θ=45
°
、φ=90
°
、β=20
°
;或者θ=70
°
、φ=40
°
、β=120
°
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参数设计。
4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波导元件,采用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具体地,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阐述。
41.实施例一
4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结构的三维图和三视图,图3示出了该光波导元件光路,所述光波导元件10基于通过采用上述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参数θ=45
°
、φ=90
°
构建得到,包括:耦入反射面11、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耦出分光面阵列13。
43.所述耦入反射面11,用于将光线耦入到光波导元件10内部,以使所述光线在所述
光波导元件10内全反射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耦入反射面11与所述光波导元件10出光的表面呈夹角α,其中,0
°
<α<90
°
。所述耦入反射面11的反射率r1>95%。对于所述耦入反射面11的反射能力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不需要拘泥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44.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12,设置在所述耦入反射面11的透射出光侧,用于将所述入射光线沿第一方向扩瞳后出射,从而在第一方向上直接增加能够出光的范围,即图3所示的区域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能够呈现的最大眼动范围,眼动范围的中心位置靠近光波导元件10的左下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12包括至少两个转折分光面,各所述转折分光面的反射率随着与所述耦入反射面11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所述转折分光面的反射率r2满足:5%≤r2≤100%。具体地,各转折分光面的反射率可以呈阶梯状排列。进一步地,各所述转折分光面互相平行且与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出光的表面垂直。
45.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13,设置在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12的反射出光侧,用于将所述沿第一方向扩瞳后出射的光线沿第二方向扩瞳后出射,从而在第二方向上直接增加能够出光的范围,图3所示的区域a即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能够呈现的最大眼动范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13包括至少两个耦出分光面,各所述耦出分光面的反射率随着与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12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所述耦出分光面的反射率r3满足:5%≤r3≤50%。具体地,各耦出分光面的反射率可以呈阶梯状排列;所述耦出分光面的反射率最大限制为50%,能够避免无法看清楚现实场景的情况,实现较好的增强现实显示效果。进一步地,各所述耦出分光面互相平行且与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出光的表面也呈一定夹角α设置。
4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耦入反射面11、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13的反射率可通过不同的镀膜设计来实现,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旋转偏振片或线栅的光轴的方式来实现;且有,所述光波导元件10可以是采用玻璃、树脂等透明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制作工艺及工艺材料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不需要拘泥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47.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10,该光波导元件10设置有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耦出分光面阵列13用于实现二维扩瞳,且通过耦入反射面11将光线耦入到光波导元件10内部,从光机发出的光线从耦入反射面11进入光波导元件10(如波导片)内全反射传播,光线依次经过转折分光面阵列12的各转折分光面实现第一方向的扩瞳,然后朝耦出分光面阵列13传播,光线依次经过耦出分光面阵列13的各耦出分光面实现第二方向扩瞳并耦出进入人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体积较小,且该光波导元件10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中时,经所述光波导元件10二维扩瞳后出射的光线的眼动范围较大;其适用于对出瞳中心(即眼动)的位置要求靠近光波导元件的左下方的用户。
48.实施例二
4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通过采用上述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参数θ=55
°
、φ=70
°
构建得到,其耦入反射面11、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耦出分光面阵列13的材料、镀膜、结构,以及耦入反射面11、转折分
光面阵列12和耦出分光面阵列13分别与光波导元件10出光的表面所呈夹角等设置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光波导元件10基本一致。该光波导元件10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中时,其眼动范围的中心的位置相对于实施例1有所移动,则该光波导元件10能够满足对出瞳位置有这一相应需求的用户。由此可知,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满足φ=180
°‑
2θ条件下,在一定角度范围(20
°
≤θ≤70
°
)内调节θ、φ的大小,可使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出光位置实现更大自由度的调节,从而能够获得满足头型不同的用户的人眼出瞳位置的光波导元件。
50.本发明实施例同样地,从光机发出的光线从耦入反射面11进入光波导元件10(如波导片)内全反射传播,光线依次经过转折分光面阵列12的各转折分光面实现第一方向的扩瞳,然后朝耦出分光面阵列13传播,光线依次经过耦出分光面阵列13的各耦出分光面实现第二方向扩瞳并耦出进入人眼。
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体积较小,且该光波导元件10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中时,经所述光波导元件10二维扩瞳后出射的光线的眼动范围的中心与光波导元件10(如波导片)的中心一致且眼动范围较大,且能够将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出光根据用户头型的不同调整至合适的所需的人眼出瞳位置,更大自由度的调节。
52.实施例三
5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波导元件的结构及光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通过采用上述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参数θ=45
°
、φ=90
°
、β=20
°
构建得到;若以实施例一的光波导元件为初始光波元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则是基于通过采用上述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参数β=20
°
构建得到;其耦入反射面11、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耦出分光面阵列13的角度、材料、镀膜、结构,以及耦入反射面11、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耦出分光面阵列13分别与光波导元件10出光的表面所呈夹角等设置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光波导元件10基本一致。该光波导元件10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中时,其眼动范围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实施例一也有所移动(上移),则该光波导元件10能够满足对出瞳位置有这一相应需求的用户。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以所述光波导元件10耦出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为第四轴向,所述耦入反射面11、所述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13相对于所述第四轴向在竖直方向上旋转β设置,其中,0
°
<β<360
°
。所述第四轴向即为垂直于所述光波导元件10出射光线的表面的方向;也即,将耦入反射面11、转折分光面阵列12和耦出分光面阵列13沿同一方向旋转特定角度,这样可以通过控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β大小(0
°
<β<360
°
),可将将光波导元件10的出光调整至所需的人眼出瞳位置,使得光波导元件10在人眼出瞳位置上移到与光机在同一水平线附近,相较于实施例一的方案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光波导元件10的出光位置。
54.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样地,从光机发出的光线从耦入反射面11进入光波导元件10(如波导片)内全反射传播,光线依次经过转折分光面阵列12的各转折分光面实现第一方向的扩瞳,然后朝耦出分光面阵列13传播,光线依次经过耦出分光面阵列13的各耦出分光面实现第二方向扩瞳并耦出进入人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波导元件10体积较小,且该光波导元件10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中时,经所述光波导元件10二维扩瞳后出射的光线的眼动范围的中心与光波导元件中心一致且眼动范围较大,且能够将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出光根据用户头型的不同调整至合适的所需的人眼出瞳位置,实现更大自由度的调节。
55.第三方面,本发明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眼显示设备,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该近眼显示设备的结构,所述近眼显示设备100包括:光机20,以及,如本技术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波导元件10,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入光侧设置在所述光机20的出光侧,经所述光波导元件10二维扩瞳后出射的光线的眼动范围的中心与光波导元件10(如波导片)的中心一致。
5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近眼显示设备100以ar眼镜为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近眼显示设备100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头盔等,具体地,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不需要拘泥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所述光机20的结构和类型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57.区别于市面上眼动范围a通常位于近眼显示设备如ar眼镜的镜片下方的区域,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近眼显示设备100,从光波导元件10耦出的光线能够从ar眼镜的镜片的大部分区域出射,从而厂家在设计光机20及光机20中的程序时,可以将图像的中心按照人眼平视的视觉效果来设计,减少了眼镜的设计难度,且光线能够从与人眼瞳孔相同的高度耦入人眼,整个近眼显示设备100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因此,本发明如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波导元件10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100时,能够在显著提升视场角和眼动范围的同时,有效缩小光机20的体积。
5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设备中的光波导元件的固定结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不难看出,所述近眼显示设备100还包括:粘合在所述光波导元件10表面上的盖板30,所述盖板30与所述光波导元件10通过粘合物32固定为一体。所述粘合物32可以是uv胶、ab胶、双面胶等粘合物,保证所述光波导元件10光学有效区域不受外界脏污影响,实现防尘防水等效果。所述盖板30包括上盖板30a和下盖板30b,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两个表面上,所述上盖板30a和所述下盖板30b的材料可以是玻璃、树脂等透明材料,具体可根据需求附加其他特性,比如具有防爆、防指纹、防紫外线、防雾、疏水、视力矫正等特性。
59.具体地,在用所述盖板30封装所述光波导元件10时,沿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边缘涂上一层粘合物32形成光波导元件10(如波导片)的粘合区域,在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上下表面各粘合一个盖板30,上盖板30a和下盖板30b除了与所述光波导元件10的粘合区域粘合设置之外,其它部分和所述光波导元件10之间留有空气间隙。所述盖板30与所述光波导元件10之间的空气间隙厚度t满足:0<t≤1mm。采用该封装方法既可以保证近眼显示设备的外观简洁性,还可以在不影响其显示质量的情况下附加更多的其他特性需求。
60.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波导元件及其构建方法、近眼显示设备,该构建方法通过调节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θ及φ,和/或,使初始光波导元件的耦入反射面、转折分光面阵列和所述耦出分光面阵列相对于所述第四轴向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角度β,构建得到的光波导元件应用于近眼显示设备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于近眼设备不同的视线高度和角度的需求;如此,在生产近眼显示设备过程中,无需改变近眼显示设备的其他结构,以及光波导元件的外设、框架等;仅需在生产光波导元件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出瞳中心的位置要求(即预设位置),通过模拟调整,使设定的初始光波导元件的眼动范围与出瞳中心的位置一致时,确定出构建光波元件所需的特征参数即可,研发和生产成本较低。
61.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
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