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4-06 18:53: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专利涉及灌注桩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桩基工程在灌注成桩的过程中,由于受地层条件复杂、工序操作不当或混凝土材料异常等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桩身混凝土离散、断桩、桩底沉渣厚度超标等质量通病。
3.当灌注桩被检测判定为缺陷灌注桩时,常见做法是通过注浆加固补强,或在原灌注桩上重新施工,或采用重新补桩等方法进行处理。但是,当缺陷灌注桩的缺陷位置埋藏较深或缺陷断面较大时,注浆加固法难以有效保证处理质量,且存在二次检验养护时间长等问题;如果在原桩位上重新返工,由于混凝土强度高、钢筋含量大,成桩过程施工耗时长、增加费用多,且由于桩基础承台已经开挖,大型桩机进场困难,受施工场地限制大;而采取重新补桩的方案,用对称两根或多根桩替代原桩,需要加大基桩承台,施工进度慢,桩身养护和质量检测周期长,总体处理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存在耗时长、处理质量差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6.1)、所述缺陷灌注桩具有混凝土灌注的桩身,所述桩身中具有原钢筋笼;利用水磨钻自上而下在桩身中钻取多个咬合孔,多个所述咬合孔依序咬合环绕布置,形成位于原钢筋笼包围区域内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桩身分割为桩环以及桩芯,凿除桩芯,桩身内部形成桩中孔,所述桩中孔处于桩环的包围区域内;
7.2)、重复操作施工步骤1),直至所述桩中孔的底部到达所述桩身的缺陷位置,清理桩身的缺陷位置;
8.3)、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所述新钢筋笼自上而下贯穿桩中孔;
9.4)、安放灌注导管,利用灌注导管往桩中孔内灌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填充满整个桩中孔,所述混凝土凝固后与桩环形成一体。
10.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桩中孔的内侧壁包括多个内环壁,所述内环壁沿着桩中孔的周向环绕布置;沿着所述桩中孔的自上而下的方向,多个所述内环壁依序上下对接,所述内环壁背离桩中孔朝外倾斜布置,所述内环壁的底部形成有朝上布置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沿着桩中孔的周向环绕布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新钢筋笼包括多个新主筋以及多个新箍筋;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的过程中,将多个新主筋置于桩中孔内,多个所述新主筋沿着桩中孔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呈环状,所述新主筋抵接着桩中孔的内侧壁;沿着所述桩中孔自下而上的方向,依序在多个新主筋上连接新箍筋,所述新箍筋环绕在多个新主筋的外周,分别与多个新主筋连接,所述新箍筋抵接在支撑壁上,多个所述新箍筋沿着新主筋的轴
向间隔布置。
12.进一步的,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当多个所述新主筋置于桩中孔,且沿着所述桩中孔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后,所述新主筋的底部抵接着桩中孔的底部,所述新主筋的顶部延伸出桩中孔,形成置于桩中孔外的顶部段;
13.在多个所述新主筋上设置新箍筋之前,在多个所述新主筋的顶部段上设置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环绕在多个所述顶部段的外周,且与多个顶部段连接;在所述定位圈的外周布置多个支撑筋,多个所述支撑筋沿着定位圈的外周依序间隔环绕,所述支撑筋的中部与定位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朝外延伸,形成支撑在桩中孔外的地面上支撑段,相邻的支撑筋的支撑段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支撑筋之间呈封闭状围合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之前,在所述内环壁的底部朝向桩环钻多个内嵌孔;沿着桩中孔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内嵌孔自上而下倾斜布置,所述内嵌孔的开口显露在支撑壁的外周,所述内嵌孔的底部穿过桩环中的原钢筋笼;
15.当所述新箍筋置于支撑壁上后,往所述内嵌孔内插入内嵌管,所述内嵌管的内端穿过原钢筋笼,抵压着内嵌孔的底部,所述内嵌管的外端与新箍筋焊接,往所述内嵌孔中注浆,将内嵌管与桩环形成一体。
16.进一步的,所述内嵌管包括实心的内部段、实心的外部段以及镂空且受压朝外弯曲变形的变形段,所述变形段形成在内部段与外部段之间;所述变形段包括多个金属片,多个所述金属片依序间隔环绕呈环状,多个所述金属片围合形成变形空间,所述金属片的内端对接在内部段,所述金属片的外端对接在外部段,所述金属片的中部背离变形空间朝外弯曲凸出;
17.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内嵌管插入在内嵌孔中,当内部段抵接着内嵌孔的底部后,所述变形段穿过原钢筋笼,位于原钢筋笼的外侧,抵压着外部段朝向内嵌孔移动,多个所述弯曲片受压往外弯曲变形,直至多个所述弯曲片的中部抵压着内嵌孔的内侧壁后,将所述外部段与新箍筋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弯曲片保持受压弯曲变形状态。
18.进一步的,所述桩芯具有朝向环形槽的临空面,在所述施工步骤1)中,在所述桩芯上钻取分割孔,多个所述分割孔依序咬合布置,形成交叉布置的分隔槽,所述分隔槽的端部贯穿桩芯的临空面,将所述桩芯分割为四个环绕布置的芯块;
19.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部放置锤头,所述锤头的外端抵压着桩环,所述锤头的内端与桩芯之间具有锤击间隙,将楔子的下部插入在锤击间隙中,所述楔子的上部朝向延伸,沿着桩芯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楔子偏离桩芯倾斜布置,所述楔子的底部倾斜抵接着桩芯的底部的外周,自上而下锤击所述楔子的顶部,直至将所述桩芯凿除。
20.进一步的,所述锤头具有朝向桩环的抵压壁以及朝向桩芯的倾斜壁,沿着桩芯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倾斜壁背离桩芯倾斜布置,所述倾斜壁贯穿锤头的顶部以及底部,所述倾斜壁的底部形成嵌入边;所述倾斜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锤头的顶部以及底部,沿着桩芯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导向槽背离桩芯倾斜布置;
21.在所述施工步骤1)中,所述锤头的抵压壁抵压着桩环,所述锤头的嵌入边与桩芯之间具有所述锤击间隙,所述楔子的下部嵌入在导向槽中,且抵压着导向槽的底部倾斜布置,所述楔子的下部穿设在锤击间隙中,抵压着桩芯的底部的外周。
22.进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骤1)中,通过锤击楔子的顶部,所述楔子的下部挤压撞击桩
芯的底部的外周,当所述桩芯的底部的外周出现裂痕后,取出所述楔子,将所述楔子的下部插入在锤头的抵压壁与桩环之间,所述楔子保持竖直布置,通过锤击楔子的顶部,随着楔子插入在锤头的抵压壁与桩环之间深度增加,所述锤头朝下桩芯移动,所述锤头的嵌入边以及倾斜壁插入在桩芯底部的裂痕中,将所述桩芯凿除。
23.进一步的,所述锤头的底部具有放置面,所述放置面的中部凸设有横轴,所述放置面包括位于横轴外侧的外侧面以及位于横轴内侧的内侧面,在所述施工步骤1)中,当所述锤头放置在环形槽的底部后,所述横轴抵接在环形槽的底部,当所述锤头的嵌入边以及倾斜壁插入在桩芯底部的裂痕中后,所述外侧面与环形槽的底部具有间隔,通过朝下锤击锤头的外端,所述锤头的内端以横轴为摆动中心朝上撬动,将所述桩芯凿除。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25.1)、便于缺陷位置处理施工组织;新施工的灌注桩位于缺陷灌注桩的桩身的原钢筋笼的内部,只需在原桩位上架立水磨钻机,采用小型机械人工操作施工,占用场地小,无需进场大型桩机设备,对处理场地要求低,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
26.2)、缺陷位置处理施工过程直观可控;采用在缺陷灌注桩的中心凿取桩芯进行处理施工,整体过程直观可判,可及时查明和验证缺陷类型和性质,并有效完成对桩身的缺陷位置的处理,各个工序操作质量更易于把控;
27.3)、施工安全可靠;水磨钻钻进保留了桩环作为开挖护壁,止水效果好、强度大,对水磨钻施工操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整体施工安全可靠;
28.4)、综合施工成本低;只需在缺陷灌注桩内施工一个直径略小于缺陷灌注桩的新桩,整体施工只采用手掘水磨钻机和人工操作,施工进出场便利。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的流程框架图;
30.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桩身设置环形槽的俯视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桩身凿除桩芯后的俯视示意图;
32.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在桩中孔内灌注混凝土的主视示意图;
33.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锤头以及楔子凿除桩芯的立体示意图;
34.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锤头的剖切示意图;
35.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插入管的主视示意图;
36.图8是图4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37.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定位圈与支撑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40.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1.参照图1-9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42.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43.1)、缺陷灌注桩具有混凝土灌注的桩身,桩身中具有原钢筋笼104;利用水磨钻自上而下在桩身中钻取多个咬合孔,多个咬合孔依序咬合环绕布置,形成位于原钢筋笼104包围区域内的环形槽102;环形槽102将桩身分割为桩环100以及桩芯101,原钢筋笼104位于桩环100中,桩环100作为护壁,无论缺陷位置在桩身的中段或最底端,均已具有既已形成的桩环100作为护壁,有效隔绝了场地内不良地层和地下水的影响,可确保“桩中桩”顺利成孔施工;凿除桩芯101,桩身内部形成桩中孔105,桩中孔105处于桩环100的包围区域内;
44.2)、重复操作施工步骤1),直至桩中孔105的底部到达桩身的缺陷位置,清理桩身的缺陷位置,当缺陷位置位于桩身内的深度较大时,则可以采用分层施工,也就是重复操作施工步骤1),实现分层凿除桩芯101;
45.3)、在桩中孔105内绑扎新钢筋笼,新钢筋笼自上而下贯穿桩中孔105;
46.4)、安放灌注导管200,利用灌注导管200往桩中孔105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填充满整个桩中孔105,混凝土凝固后与桩环100形成一体。
47.上述提供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48.1)、便于缺陷位置处理施工组织
49.新施工的灌注桩位于缺陷灌注桩的桩身的原钢筋笼104的内部,只需在原桩位上架立水磨钻机,采用小型机械人工操作施工,占用场地小,无需进场大型桩机设备,对处理场地要求低,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
50.2)、缺陷位置处理施工过程直观可控
51.采用在缺陷灌注桩的中心凿取桩芯101进行处理施工,整体过程直观可判,可及时查明和验证缺陷类型和性质,并有效完成对桩身的缺陷位置的处理,各个工序操作质量更易于把控。
52.3)、施工安全可靠
53.水磨钻钻进保留了桩环100作为开挖护壁,止水效果好、强度大,对水磨钻施工操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整体施工安全可靠。
54.4)、综合施工成本低
55.只需在缺陷灌注桩内施工一个直径略小于缺陷灌注桩的新桩,整体施工只采用手掘水磨钻机和人工操作,施工进出场便利,对现场其他施工工序影响小,综合施工成本大大降低。
56.在步骤2)中,桩中孔105的内侧壁包括多个内环壁106,内环壁106沿着桩中孔105的周向环绕布置;沿着桩中孔105的自上而下的方向,多个内环壁106依序上下对接,内环壁106背离桩中孔105朝外倾斜布置,内环壁106的底部形成有朝上布置的支撑壁107,支撑壁107沿着桩中孔105的周向环绕布置。
57.在实际施工中,水磨钻在钻进时,钻筒向外侧壁外倾大约15
°
,这样,才能保证水磨
钻在后续各层施工时,同一方位的起钻点始终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不致造成缩孔。
58.新钢筋笼包括多个新主筋402以及多个新箍筋401;在施工步骤3)中,在桩中孔105内绑扎新钢筋笼的过程中,将多个新主筋402置于桩中孔105内,多个新主筋402沿着桩中孔105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呈环状,新主筋402抵接着桩中孔105的内侧壁;沿着桩中孔105自下而上的方向,依序在多个新主筋402上连接新箍筋401,新箍筋401环绕在多个新主筋402的外周,分别与多个新主筋402连接,新箍筋401抵接在支撑壁107上,多个新箍筋401沿着新主筋402的轴向间隔布置。
59.这样,在绑扎新钢筋笼的过程中,将分捆的新箍筋下入桩中孔105内,利用支撑壁107护壁搭设码齐,不致全部新箍筋在重力作用下堆积于桩中孔105的底部。其次,桩中孔105内灌注混凝土后,可以使得混凝土与桩环100的接触面积多,有利于混凝土与桩环100形成一体。
60.在施工步骤3)中,当多个新主筋402置于桩中孔105,且沿着桩中孔105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后,新主筋402的底部抵接着桩中孔105的底部,新主筋402的顶部延伸出桩中孔105,形成置于桩中孔105外的顶部段;
61.在多个新主筋402上设置新箍筋之前,在多个新主筋402的顶部段上设置定位圈601,定位圈601环绕在多个顶部段的外周,且与多个顶部段连接;在定位圈601的外周布置多个支撑筋600,多个支撑筋600沿着定位圈601的外周依序间隔环绕,支撑筋600的中部与定位圈601固定连接,支撑筋600的两端分别朝外延伸,形成支撑在桩中孔105外的地面上支撑段602,相邻的支撑筋600的支撑段602固定连接,且多个支撑筋600之间呈封闭状围合布置。
62.利用定位圈601可以将多个新主筋402的间隔位置固定好,保证后续绑扎新箍筋401的过程中,新主筋402的位置不会变动;其次,利用多个支撑段602对多个新主筋402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便于后续绑扎新箍筋401的操作。
63.施工步骤3)中,在桩中孔105内绑扎新钢筋笼之前,在内环壁106的底部朝向桩环100钻多个内嵌孔;沿着桩中孔105自上而下的方向,内嵌孔自上而下倾斜布置,内嵌孔的开口显露在支撑壁107的外周,内嵌孔的底部穿过桩环100中的原钢筋笼104;
64.当新箍筋401置于支撑壁107上后,往内嵌孔内插入内嵌管500,内嵌管500的内端穿过原钢筋笼104,抵压着内嵌孔的底部,内嵌管500的外端与新箍筋401焊接,往内嵌孔中注浆,将内嵌管500与桩环100形成一体。
65.通过设置内嵌孔,再嵌入内嵌管500,可以将新钢筋笼与桩环100形成一体,且内嵌管500穿过原钢筋笼104,这样,新钢筋笼与原钢筋笼104形成一体,当桩中孔105内灌注混凝土后,有利于新灌注的灌注桩与桩环100形成一体结构。
66.内嵌管500包括实心的内部段501、实心的外部段504以及镂空且受压朝外弯曲变形的变形段,变形段形成在内部段501与外部段504之间;变形段包括多个金属片502,多个金属片502依序间隔环绕呈环状,多个金属片502围合形成变形空间503,金属片502的内端对接在内部段501,金属片502的外端对接在外部段504,金属片502的中部背离变形空间503朝外弯曲凸出,这样,当金属片502受到挤压后,便于弯曲片朝外弯曲变形。
67.在施工步骤3)中,内嵌管500插入在内嵌孔中,当内部段501抵接着内嵌孔的底部后,变形段穿过原钢筋笼104,位于原钢筋笼104的外侧,抵压着外部段504朝向内嵌孔移动,
多个弯曲片受压往外弯曲变形,直至多个弯曲片的中部抵压着内嵌孔的内侧壁后,将外部段504与新箍筋401焊接固定,多个弯曲片保持受压弯曲变形状态。
68.当弯曲片受压弯曲变形后,其内部的变形空间503增大,且弯曲片抵压着内嵌孔的内侧壁,注入在内嵌孔的浆体,既包裹在内嵌管500的外部,且嵌入在变形段的变形空间503中,使得内嵌管500与桩环100之间连接为一体,且连接稳固,进而使得新的灌注桩与桩环100连接为一体。
69.新钢筋笼在绑扎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同时预埋声测管,至养护龄期后对新灌注桩进行质量检测。
70.桩芯101具有朝向环形槽102的临空面,在施工步骤1)中,在桩芯101上钻取分割孔,多个分割孔依序咬合布置,形成交叉布置的分隔槽103,分隔槽103的端部贯穿桩芯101的临空面,将桩芯101分割为四个环绕布置的芯块,这样,便于后续施工中,对桩芯101的分块凿除。
71.在环形槽102的底部放置锤头300,锤头300的外端抵压着桩环100,锤头300的内端与桩芯101之间具有锤击间隙,将楔子400的下部插入在锤击间隙中,楔子400的上部朝向延伸,沿着桩芯101自下而上的方向,楔子400偏离桩芯101倾斜布置,楔子400的底部倾斜抵接着桩芯101的底部的外周,自上而下锤击所述楔子400的顶部,直至将桩芯101凿除。
72.在锤击楔子400的过程中,利用楔子400的倾斜状布置,挤压锤击桩芯101的底部的外周,使得桩芯101的底部出现裂缝,进而实现分离凿除的效果。
73.锤头300具有朝向桩环100的抵压壁301以及朝向桩芯101的倾斜壁302,沿着桩芯101自下而上的方向,倾斜壁302背离桩芯101倾斜布置,倾斜壁302贯穿锤头300的顶部以及底部,倾斜壁302的底部形成嵌入边305;倾斜壁302上设有导向槽303,导向槽303贯穿锤头300的顶部以及底部,沿着桩芯101自下而上的方向,导向槽303背离桩芯101倾斜布置;
74.在施工步骤1)中,锤头300的抵压壁301抵压着桩环100,锤头300的嵌入边305与桩芯101之间具有锤击间隙,楔子400的下部嵌入在导向槽303中,且抵压着导向槽303的底部倾斜布置,楔子400的下部穿设在锤击间隙中,抵压着桩芯101的底部的外周。
75.这样,利用导向槽303可以对楔子400的朝下锤击实现导向定位,且有利于楔子400的朝下嵌入,实现桩芯101底部的分离,且通过设置倾斜面,便于将楔子400呈倾斜布置,便于楔子400的底部嵌入桩芯101的底部。
76.施工步骤1)中,通过锤击楔子400的顶部,楔子400的下部挤压撞击桩芯101的底部的外周,当桩芯101的底部的外周出现裂痕后,取出楔子400,将楔子400的下部插入在锤头300的抵压壁301与桩环100之间,楔子400保持竖直布置,通过锤击楔子400的顶部,随着楔子400插入在锤头300的抵压壁301与桩环100之间深度增加,锤头300朝下桩芯101移动,锤头300的嵌入边305以及倾斜壁302插入在桩芯101底部的裂痕中,将桩芯101凿除。
77.当桩芯101的底部出现裂痕后,此时,利用楔子400已经难以进一步嵌入在桩芯101的底部内,从而将桩芯101的底部彻底分离,此时,利用挤压锤子的抵压壁301,驱动锤子的倾斜壁302朝向桩芯101移动,利用嵌入边305首先嵌入在桩芯101底部的裂缝中,再利用倾斜壁302嵌入裂缝中,将整个桩芯101抬升,实现桩芯101底部的彻底分离。
78.桩芯101凿除后,利用卷扬机和吊斗将桩芯101逐块起吊出孔,使用风镐凿平作业面并清理桩中孔105内的碎渣,以便下层水磨钻咬合钻进时定位板的安放。
79.锤头300的底部具有放置面,放置面的中部凸设有横轴304,放置面包括位于横轴304外侧的外侧面以及位于横轴304内侧的内侧面,在施工步骤1)中,当锤头300放置在环形槽102的底部后,横轴304抵接在环形槽102的底部,当锤头300的嵌入边305以及倾斜壁302插入在桩芯101底部的裂痕中后,外侧面与环形槽102的底部具有间隔,通过朝下锤击锤头300的外端,锤头300的内端以横轴304为摆动中心朝上撬动,将桩芯101凿除。
80.利用在锤头300的放置面设置横轴304,便于锤头300受到挤压时的移动,且当倾斜壁302嵌入在桩芯101底部的裂缝中后,锤头300处于翘起状态,此时,利用抵压锤头300,则可以撬动桩芯101,实现桩芯101底部的彻底分离。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