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大载荷的结构电梯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4:0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具体为一种用于大载荷的结构电梯,属于电梯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3.现有的轿厢电梯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4.1)现有的电梯在运行时,曳引机构大多采用2:1、3:1的曳引比来对电梯进行驱动,能量消耗比较大,节能性较差,在使用时,导致成本增加;
5.2)现有的轿厢大多采用一反绳轮来对轿厢进行上下升降,在使用时,容易造成轿厢晃动,导致乘客乘坐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大载荷的结构电梯。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
8.承重梁组件,用于支撑电梯的所述承重梁组件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内部,且其包括主承重梁和副承重梁,所述主承重梁和副承重梁分别设置在电梯井道内部的两侧;
9.永磁同步曳引机,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梁组件的上表面;
10.轿厢组件,所述轿厢组件固定设置在承重梁组件的下侧;
11.导轨支架组件,所述导轨支架组件包括轿厢主导轨支架和轿厢副导轨支架,且轿厢主导轨支架和轿厢副导轨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组件的两侧;
12.对重组件,用于平衡轿厢的所述对重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组件的一侧,且对重组件所在的竖直面与轿厢组件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平行。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曳引轮,且曳引轮上通过所述钢丝绳与两个所述轿厢副梁反绳轮进行连接,两个所述轿厢副梁反绳轮的下侧通过钢丝绳与轿底反绳轮进行连接,所述轿底反绳轮设置在轿底导轮梁上,且轿底导轮梁固定安装在轿厢组件的底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重组件由对重主梁反绳轮、对重导轨支架、对重反绳轮和对重架构成,所述对重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井道内壁上,且对重导轨支架上滑动设置有对重架,所述对重架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对重导轨支架,两个所述对重导轨支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对重主梁反绳轮进行连接,且对重主梁反绳轮安装在主承重梁
上,且对重主梁反绳轮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的曳引轮进行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组件由轿厢架、轿厢体、轿厢斜拉杆和轿厢门构成,所述轿厢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轿厢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轿厢斜拉杆,多个所述轿厢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轿厢体,所述轿厢体的一侧设置有轿厢门,所述轿厢门的外侧设置有层门,且轿厢门的上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轿厢门开闭的开门机。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主导轨支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速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组件的下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安全钳,且安全钳设置在与轿厢连接的钢丝绳两侧。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器,且缓冲器设置有两个。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通过将电梯的曳引悬挂比设置成4:1,能够减轻一半的曳引机主轴径向负荷,同时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与传统有齿轮异步曳引电梯比较,能降低40%能源消耗和40%曳引机成本,在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减轻企业和社会成本;
21.2.在使用过程中,轿厢通过两个轿厢副梁反绳轮以及轿底反绳轮与曳引机构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电梯在运行时不会发生晃动,运行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同时避免轿厢与井道碰撞,对轿厢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顶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主承重梁,2、副承重梁,3、对重主梁反绳轮,4、轿厢副梁反绳轮,5、永磁同步曳引机,6、对重导轨支架,7、对重反绳轮,8、轿底反绳轮,9、轿厢副导轨支架,10、限速器,11、轿厢主导轨支架,12、轿厢架,13、轿厢体,14、轿厢斜拉杆,15、轿底导轮梁,16、安全钳,17、钢丝绳,18、对重架,19、缓冲器,20、开门机,21、轿厢门和22、层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大载荷的结构电梯,包括
29.承重梁组件,用于支撑电梯的所述承重梁组件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内部,且其包括主承重梁1和副承重梁2,所述主承重梁1和副承重梁2分别设置在电梯井道内部的两侧;
30.永磁同步曳引机5,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梁组件的上表面;
31.轿厢组件,所述轿厢组件固定设置在承重梁组件的下侧;
32.导轨支架组件,所述导轨支架组件包括轿厢主导轨支架11和轿厢副导轨支架9,且轿厢主导轨支架11和轿厢副导轨支架9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组件的两侧;
33.对重组件,用于平衡轿厢的所述对重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组件的一侧,且对重组件所在的竖直面与轿厢组件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平行。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曳引轮,且曳引轮上通过所述钢丝绳17与两个所述轿厢副梁反绳轮4进行连接,两个所述轿厢副梁反绳轮4的下侧通过钢丝绳17与轿底反绳轮8进行连接,所述轿底反绳轮8设置在轿底导轮梁15上,且轿底导轮梁15固定安装在轿厢组件的底部,便于通过永磁同步曳引机5驱动轿厢组件上下运行。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轿厢组件由轿厢架12、轿厢体13、轿厢斜拉杆14和轿厢门21构成,所述轿厢架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轿厢架12 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轿厢斜拉杆14,多个所述轿厢架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轿厢体13,所述轿厢体13的一侧设置有轿厢门21,所述轿厢门21的外侧设置有层门22,且轿厢门2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轿厢门21开闭的开门机20,便于提高轿厢的牢固性,从而提高轿厢的使用时长。
36.实施例二
37.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大载荷的结构电梯,包括
38.承重梁组件,用于支撑电梯的所述承重梁组件固定设置在电梯井道的内部,且其包括主承重梁1和副承重梁2,所述主承重梁1和副承重梁2分别设置在电梯井道内部的两侧;
39.永磁同步曳引机5,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梁组件的上表面;
40.轿厢组件,所述轿厢组件固定设置在承重梁组件的下侧;
41.导轨支架组件,所述导轨支架组件包括轿厢主导轨支架11和轿厢副导轨支架9,且轿厢主导轨支架11和轿厢副导轨支架9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组件的两侧;
42.对重组件,用于平衡轿厢的所述对重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组件的一侧,且对重组件所在的竖直面与轿厢组件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平行。
4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对重组件由对重主梁反绳轮3、对重导轨支架6、对重反绳轮7和对重架18构成,所述对重导轨支架6固定安装在井道内壁上,且对重导轨支架6上滑动设置有对重架18,所述对重架18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对重导轨支架6,两个所述对重导轨支架6通过钢丝绳17 与所述对重主梁反绳轮3进行连接,且对重主梁反绳轮3安装在主承重梁1 上,且对重主梁反绳轮3通过钢丝绳17与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5的曳引轮进行连接,便于在电梯运行时,通过对重组件对轿厢进行平衡,以便于保证电梯能够稳定运行。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轿厢主导轨支架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速器10便于根据实际需求限制轿厢移的动速度。
4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轿厢组件的下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安全钳 16,且安全钳16设置在与轿厢连接的钢丝绳17两侧,便于通过夹持钢丝绳 17实现对轿厢的制动。
4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器19,且缓冲器19设置有两个,便于在轿厢下降到底部时,对轿厢组件进行减震缓冲,提高乘客的使用舒适度。
4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大载荷的结构电梯时,首先将电梯组装好,将轿厢主导轨支架11和轿厢副导轨支架9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组件的两侧,然后通过永磁同步曳引机5将轿厢组件与对重组件连接固定好,并且将限速器 10以及安全钳16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即可完成安装,该种新型电梯在使用时,通过将电梯的曳引悬挂比设置成4:1,能够减轻一半的曳引机主轴径向负荷,同时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5,与传统有齿轮异步曳引电梯比较,能降低40%能源消耗和40%曳引机成本,在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减轻企业和社会成本;在使用过程中,轿厢通过两个轿厢副梁反绳轮4以及轿底反绳轮 8与曳引机构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电梯在运行时不会发生晃动,运行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同时避免轿厢与井道碰撞,对轿厢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