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3:33: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


背景技术:

2.直发器,顾名思义,用以拉直头发的电子器具,在现有生活中则为非常常见,尤其在理发店里,基本上均会使用到。现有的直发器多为有线的,即基本上均为带电源连接线,使用时,需要通过其上所设置的电源连接线外接电源才能通电使用。
3.对于上述所述有线直发器,其虽然使用广泛,但本专利发明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
4.具体来说,一方面,其使用受到限制,需要通过其上所设置的电源连接线外接电源才能通电使用,当出门在外,如登山、郊游及野炊等时,处在没有电源的场所,其则不能使用,使得使用适应性不强,另一方面,其自带电源连接线,使得占空空间大,不便于携带及收纳,并且,其上所设有的电源连接线为固定连接的,不便于更换电源连接线上插头,使得携带至不同国家时,不能兼容连接不同国家接电插座,使得使用通用性不好。
5.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
7.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包括上直发发热板组件、下直发发热板组件、转轴件、与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及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相连的发热控制组件、用以为所述发热控制组件供电的可拆充电电池;
8.所述转轴件固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中后部;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后端与所述转轴件转动连接;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中部及后部形成中空容腔,后端开设有连通所述中空容腔的取拿口;所述发热控制组件设于所述中空容腔前端内;所述可拆充电电池经所述取拿口可插拔的固设至所述中空容腔,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发热控制组件。
9.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10.优选地,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包括上壳及沿所述上壳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上壳底前部的上发热板;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包括下壳、沿所述下壳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下壳顶前部的下发热板及盖合于所述下壳后上部的下副壳;
11.所述下发热板与所述上发热板位置相对;所述下发热板及所述上发热板均电性连接至所述发热控制组件;所述下副壳与所述下壳中部及后部之间形成所述中空容腔。
12.优选地,所述转轴件包括左转轴座及右转轴座;
13.所述下壳左中后部向上设有左固定耳;所述左固定耳左端面中部开有贯穿其右端
面中部的左转孔;所述下壳右中后部向上设有右固定耳;所述右固定耳右端面中部开有贯穿其左端面中部的右转孔;
14.所述左转轴座贴合固定至所述左固定耳左端面,其右端面中部向右设有插固至所述左转孔的左轴杆;所述右转轴座贴合固定至所述右固定耳右端面,其左端面中部向左设有插固至所述右转孔的右轴杆;
15.所述上壳后端左侧向下设有套固至所述左轴杆外的左连接耳;所述上壳后端右侧向下设有套固至所述右轴杆外的右连接耳;
16.所述左轴杆与所述右轴杆之间形成电池间隙;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固于所述中空容腔时,其前端穿过所述电池间隙。
17.优选地,还包括在自然状态时用以撑开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的顶簧;
18.所述上壳内顶面靠近其后端设有上弹簧固定位;所述下副壳上顶面靠近其后端设有下弹簧固定位;所述顶簧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弹簧固定位与所述下弹簧固定位之间。
19.优选地,所述发热控制组件包括水平安装于所述下壳内中部的主控pcb板、设于所述主控pcb板的主控制器及总电源开关键;
20.所述上发热板及所述下发热板通过一温度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总电源开关键设于所述主控pcb板上端面,并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21.优选地,所述发热控制组件还包括副pcb板;所述副pcb板沿左右方向竖置于所述下壳内中部,并位于所述主控pcb板后侧;所述副pcb板后端面上部向后相平行的设有两限位插接柱,所述副pcb板后端面下部向后相平行的设有连接至所述主控制器的正极接电顶针及负极接电顶针;
22.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前端面上部向后相平行的设有适于两所述限位插接柱对应插入的两限位插孔;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前端面下部相平行的设有适于所述正极接电顶针后端电性抵接的正极接电弹片及适于所述负极接电顶针后端电性抵接的负极接电弹片。
23.优选地,所述下壳后部形成圆筒,所述圆筒内壁沿前后方向设有限位槽;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外壁设有用以定位插入方向的适于卡至所述限位槽的插入限位块。
24.优选地,所述圆筒后端内壁向前开设有插槽,并在所述插槽前端沿所述圆筒内壁圆周方向开设有锁槽;
25.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后端外壁可转动的套设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前端向前设有适于插至所述插槽的锁板,所述锁板外表面凸设有在其转动时适于滑入所述锁槽的锁凸;所述锁槽内靠近所述插槽设有用以抵固所述锁凸的限位条。
26.优选地,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后端面固设有充电板,所述充电板上向后设有usb充电接口,并环绕所述usb充电接口设有接触式充电线圈;
27.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后端外壁固设有用以盖合所述充电板的后盖;所述后盖后端面开有以使所述usb充电接口显露的第一充电口及以使所述接触式充电线圈显露的第二充电口。
28.优选地,所述锁紧套内壁前侧向内凸设有一圈内径小于所述后盖外径并大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后端外径的限位圈;所述锁紧套在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后端外壁时,其后端过盈配合的套设在所述后盖外,其内限位圈后周缘与所述后盖前周缘相抵。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其自带可拆充电电池,以省去电源连接线,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携拿,另一方面,其无需外接电源即可使用,使用不受限制,当出门在外,如登山、郊游及野炊等时,处在没有电源的场所,其依然可以使用,使得使用适应性强,并且,其可拆充电电池为经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后端取拿口可插拔的固设至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的中空容腔内,使得可实现简易拆拿更换,当其没电时可将其取拿并通过其上所述usb充电接口/接触式充电线圈充电,并更换另一有电的可拆充电电池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的中空容腔内内,使得本技术可使用不间断,且其在不取拿时亦可通过其上所述usb充电接口/接触式充电线圈直接充电,使得充电灵活,于此同时,本技术自带可拆充电电池,使用者将本技术携带至不同的国家依然能独立使用,使得本技术使用起来可靠性好及便利性好,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分解图1;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分解图2;
3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充电电池的分解图1;
3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充电电池的分解图2;
3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内部电路方框原理图;
3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39.附图标号:
40.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1000;
41.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
42.上壳101;左连接耳1011;右连接耳1012;上弹簧固定位1013;上发热板102;上副壳103;扩口1031;
43.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
44.下壳201;左固定耳2011;左转孔2012;右固定耳2013;右转孔2014;圆筒2015;限位槽2016;插槽2017;锁槽2018;限位条2019;下发热板202;下副壳203;下弹簧固定位2031;密封板2032;联动开关2033;
45.转轴件30;
46.左转轴座301;左轴杆3011;右转轴座302;右轴杆3021;
47.发热控制组件40;
48.主控pcb板401;主控制器402;总电源开关键403;温度控制电路404;副pcb板405;限位插接柱406;正极接电顶针407;负极接电顶针408;电源开关/温度挡位切换键409;温度挡位指示灯410;充电指示灯411;充电检测电路412;
49.可拆充电电池50;
50.限位插孔501;正极接电弹片502;负极接电弹片503;插入限位块504;锁紧套505;限位圈5051;锁板506;锁凸507;充电板508;usb充电接口509;接触式充电线圈510;后盖
511;第一充电口5111;第二充电口5112;卡扣5113;扣槽512;
51.顶簧60;
具体实施方式
52.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53.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分解图1;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分解图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充电电池的分解图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充电电池的分解图2;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的内部电路方框原理图;
54.结合图1-图7所示;
5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1000,包括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转轴件30、与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及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相连的发热控制组件40、用以为所述发热控制组件40供电的可拆充电电池50;
56.其中,所述转轴件30固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中后部;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后端与所述转轴件30转动连接;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中部及后部形成中空容腔,后端开设有连通所述中空容腔的取拿口;所述发热控制组件40设于所述中空容腔前端内;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经所述取拿口可插拔的固设至所述中空容腔,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发热控制组件40。
57.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1000使用。
58.一方面,其自带可拆充电电池50,以省去电源连接线,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携拿。
59.另一方面,其无需外接电源即可使用,使用不受限制,当出门在外,如登山、郊游及野炊等时,处在没有电源的场所,其依然可以使用,使得使用适应性强。
60.并且,其可拆充电电池50为经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后端取拿口可插拔的固设至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的中空容腔内,使得可实现简易拆拿更换,当其没电时可将其取拿而外接市电充电,并更换另一有电的可拆充电电池50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的中空容腔内内,使得本技术可使用不间断,且其在不取拿时亦可通过外接市电充电,使得充电灵活。
61.于此同时,本技术自带可拆充电电池50,使用者将本技术携带至不同的国家依然能独立使用,使得本技术使用起来可靠性好及便利性好。
62.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63.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具体的,参照图3及图4所示;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包括上壳101及沿所述上壳101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上壳101底前部的上发热板102;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包括下壳201、沿所述下壳201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下壳201顶前部的下发热板202及盖合于所述下壳201后上部的下副壳203;
64.所述下发热板202与所述上发热板102位置相对;所述下发热板202及所述上发热
板102均电性连接至所述发热控制组件40;所述下副壳203与所述下壳201中部及后部之间形成所述中空容腔;所述下副壳后部及所述下壳后部形成所述取拿口。
65.且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件30包括左转轴座301及右转轴座302;
66.其中,所述下壳201左中后部向上设有左固定耳2011;所述左固定耳2011左端面中部开有贯穿其右端面中部的左转孔2012;所述下壳201右中后部向上设有右固定耳2013;所述右固定耳2013右端面中部开有贯穿其左端面中部的右转孔2014;
67.并且,所述左转轴座301贴合固定至所述左固定耳2011左端面,其右端面中部向右设有插固至所述左转孔2012的左轴杆3011;所述右转轴座302贴合固定至所述右固定耳2013右端面,其左端面中部向左设有插固至所述右转孔2014的右轴杆3021;
68.且所述上壳101后端左侧向下设有套固至所述左轴杆3011外的左连接耳1011;所述上壳101后端右侧向下设有套固至所述右轴杆3021外的右连接耳1012;
69.所述左轴杆3011与所述右轴杆3021之间形成电池间隙;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固于所述中空容腔时,其前端穿过所述电池间隙。
70.由此,则可预见,在本技术中,所设置的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一部分位于所述转轴件30后部,一部分位于所述转轴件30前侧,使得本技术整体长度可做的较短,以使结构紧凑,整体长度短,使得占用空间小。
71.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包括在自然状态时用以撑开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的顶簧60;
72.其中,所述上壳101内顶面靠近其后端设有上弹簧固定位1013;所述下副壳203上顶面靠近其后端设有下弹簧固定位2031;所述顶簧60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弹簧固定位1013与所述下弹簧固定位2031之间。
73.由此,在自然状态时,本技术通过所述顶簧60撑开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其相对于传统的扭簧撑开构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拆装更方便,更换更容易,使得使用非常便利。
74.当向下用力按压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时,其上所述上发热板102即可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的下发热板202相贴合,以夹紧使用者头发来便于将使用者头发拉直。
75.再者,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控制组件40包括水平安装于所述下壳201内中部的主控pcb板401、设于所述主控pcb板401的主控制器402及总电源开关键403;
76.其中,所述上发热板102及所述下发热板202通过一设于所述主控pcb板401的温度控制电路404连接至所述主控制器402;所述总电源开关键403设于所述主控pcb板401上端面,并与所述主控制器402相连。
77.由此,在不使用本技术时或者在运输本技术时,可通过所述总电源开关键403关掉本技术,以对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及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均彻底断电,使得不使用时及运输时均安全可靠。
78.且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副壳203前端下部向前延伸水平设有密封板2032,以密封盖合所述主控pcb板401,且所述密封板2032上端面设有抵至所述总电源开关键403的联动开关2033,具体的,再次参照图3及图4所示。
79.如此,则使得所述主控pcb板401上的主控制器402及总电源开关键403防水密封性好,使得使用更安全可靠。
80.再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所述发热控制组件40还包括副pcb板405;所述副pcb板405沿左右方向竖置于所述下壳201内中部,并位于所述主控pcb板401后侧;所述副pcb板405前端面抵至所述下副壳203前内壁,所述副pcb板405后端面上部向后相平行的设有两限位插接柱406,所述副pcb板405后端面下部向后相平行的设有连接至所述主控制器402的正极接电顶针407及负极接电顶针408;
81.基于此,对照图3-图6所示,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前端面上部向后相平行的设有适于两所述限位插接柱406对应插入的两限位插孔501;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前端面下部相平行的设有适于所述正极接电顶针407后端电性抵接的正极接电弹片502及适于所述负极接电顶针408后端电性抵接的负极接电弹片503。
82.如此一来,本技术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按预设方位经所述取拿口插固至所述中空容腔内时,即可实现电性连接至所述副pcb板405,以为所述主控制器402供电,具体的,则主要为通过所述副pcb板405后端面设有的正极接电顶针407后端电性抵接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前端面设有的正极接电弹片502,并通过所述副pcb板405后端面设有的负极接电顶针408后端电性抵接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前端面设有的负极接电弹片503,来实现电的导通及供给。
83.并且,本技术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在按预设方位经所述取拿口插固至所述中空容腔内时,所述副pcb板405后端面设有的两所述限位插接柱406会对应插入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前端面上部设有的两所述限位插孔501中,使得所插置的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防转效果好,其不会周向转动,使得所述副pcb板405后端面设有的正极接电顶针407后端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前端面设有的正极接电弹片502电性抵接时抵接稳定可靠而不会断开,还使得所述副pcb板405后端面设有的负极接电顶针408后端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前端面设有的负极接电弹片503电性抵接时,同样抵接稳定可靠而不会断开,使得本技术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供电可靠性好。
84.再者,在本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所述下壳201后部形成圆筒2015;所述圆筒后部为敞口,以形成所述取拿口;所述圆筒2015内壁沿前后方向设有限位槽2016;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外壁设有用以定位插入方向的适于卡至所述限位槽2016的插入限位块504。
85.由此,以使所述插入限位块504正对所述限位槽2016,再将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经所述取拿口插固至所述中空容腔内,此时,所述插入限位块504即会卡入所述限位槽2016,如此,即可限定本技术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的插入方位,使得不会插反或插偏,使得本技术使用更加可靠。
86.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筒2015后端内壁向前开设有插槽2017,并在所述插槽2017前端沿所述圆筒2015内壁圆周方向开设有锁槽2018;
87.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可转动的套设有锁紧套505;所述锁紧套505前端向前设有适于插至所述插槽2017的锁板506,所述锁板506外表面凸设有在其转动时适于滑入所述锁槽2018的锁凸507;所述锁槽2018内靠近所述插槽2017设有用以抵固所述锁凸507的限位条2019。
88.由此,以使所述插入限位块504正对所述限位槽2016,并以使所述锁板506正对所述插槽2017,再将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经所述取拿口插固至所述中空容腔内,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在完全插入所述中空容腔内时,所述锁板506则同步插入至所述插槽2017中,此
后,即可转动所述锁紧套505,以带动所述锁板506及其上所述锁凸507转动至所述锁槽2018中,所述锁凸507即可由所述限位条2019进行限位锁固,如此一来,则使得其不易从所述锁槽2018中滑出,使得所述锁紧套505被转动固定后不易回转,通过所述锁紧套505的锁固,即使得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完全插固至所述中空容腔内后不易从所述中空容腔后端取拿口滑出,使得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插固稳固性好使得本技术使用稳定可靠性更优。
89.反之,反向用力转动所述锁紧套505,以使所述锁凸507从所述锁槽2018中滑出至所述插槽2017,再用力后拉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其即可从所述中空容腔内取出。
90.所以,结合上述所述,可以总结,本技术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使用时插拔方便,且在插至所述中空容腔内时插放牢固不易脱,使得本技术使用起来确实可靠。
91.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锁板506相对的设置有两个,其上分别设有一所述锁凸507,相应的,所述插槽2017及与其相连通的所述锁槽2018也分别设有两个,两所述锁槽2018内分别设有一所述限位条2019,以使本技术所述锁紧套505在被转动固定时,固定的更加稳固。
92.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面固设有充电板508,所述充电板508上向后设有usb充电接口509,并环绕所述usb充电接口509设有接触式充电线圈510;
93.基于此,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固设有用以盖合所述充电板508的后盖511;所述后盖511后端面开有以使所述usb充电接口509显露的第一充电口5111及以使所述接触式充电线圈510显露的第二充电口5112。
94.由此,则使得本技术具有两种充电方式,一种是通过所述usb充电接口509连接数据线至充电插头接市电来给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充电,另一种是通过所述接触式充电线圈510电性抵至配套的充电座上接市电来给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充电,使得本技术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充电多元化,使用更灵活。
95.且具体使用时,当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没电时,可将其取拿并通过其上所述usb充电接口509/接触式充电线圈510外接电源进行充电,并更换另一有电的可拆充电电池50于所述中空容腔内,使得本技术可使用不间断,另外,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在不取拿时亦可通过其上所述usb充电接口509/接触式充电线圈510外接电源直接进行充电,使得充电确实灵活。
96.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所述锁紧套505内壁前侧向内凸设有一圈内径小于所述后盖511外径并大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径的限位圈5051;所述锁紧套505在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时,其后端过盈配合的套设在所述后盖511外,其内限位圈5051后周缘与所述后盖511前周缘相抵。
97.由此,则可明确,所述后盖511不仅具有密封盖合所述充电板508的功能,其还具有限位固定所述锁紧套505以防所述锁紧套505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滑脱的功能,使得一体多用。
98.并且,所述锁紧套505在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时,其后端过盈配合的套设在所述后盖511外,使得所述后盖511被夹固在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与所述锁紧套505内壁之间,使得本技术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更加稳实耐摔。
99.更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511为螺纹旋接于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511前壁设有卡扣5113,所述
可拆充电电池50后端外壁设有适于所述卡扣5113卡入的扣槽512,如此,即便于所述后盖511的固定安装。
100.此外,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主控pcb板401下底面设有用以开启电源并用以切换所述上发热板102及所述下发热板202发热挡位的电源开关/温度挡位切换键409、用以指示所述上发热板102及所述下发热板202温度的三个温度挡位指示灯410及用以指示所述可拆充电电池50充电状态的充电指示灯411;
101.所述电源开关/温度挡位切换键409及三个所述温度挡位指示灯410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402相连;所述充电指示灯411通过一设于所述主控pcb板401的充电检测电路412与所述主控制器402相连;
102.基于此,本技术所述下壳201底中部开有以使所述电源开关/温度挡位切换键409显露的第一过孔、以使三个所述温度挡位指示灯410显露的第二开孔及以使所述充电指示灯411显露的第三开孔;
103.且具体的,三个所述温度挡位指示灯410所对应的三个温度挡位分别优选为一百四十摄氏度、一百六十摄氏度及两百摄氏度,即所述发热芯的发热温度可设定为一百四十摄氏度、一百六十摄氏度及两百摄氏度三个发热挡位,使得使用灵活。
104.再者,本技术所述上直发发热板组件10还包括盖合在所述转轴件30上部外的上副壳103,所述上副壳103前中部开有以供所述上壳101后部上下转动的扩口1031。
105.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10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电池智能无线充电直发器1000,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其自带可拆充电电池50,以省去电源连接线,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携拿,另一方面,其无需外接电源即可使用,使用不受限制,当出门在外,如登山、郊游及野炊等时,处在没有电源的场所,其依然可以使用,使得使用适应性强,并且,其可拆充电电池50为经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后端取拿口可插拔的固设至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的中空容腔内,使得可实现简易拆拿更换,当其没电时可将其取拿并通过其上所述usb充电接口509/接触式充电线圈510充电,并更换另一有电的可拆充电电池50于所述下直发发热板组件20的中空容腔内内,使得本技术可使用不间断,且其在不取拿时亦可通过其上所述usb充电接口509/接触式充电线圈510直接充电,使得充电灵活,于此同时,本技术自带可拆充电电池50,使用者将本技术携带至不同的国家依然能独立使用,使得本技术使用起来可靠性好及便利性好。
107.进而,本技术确实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108.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在结构的改进及技术的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10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而因此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