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切毡机的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2:3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毡机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切毡机主要用来裁切不同宽度的增强毡材。但是在切毡机使用过程中发现,其裁切产品时切毡机附近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若不及时清理不仅污染环境,使作业环境变恶劣,而且操作工人容易将其吸入肺部,严重危害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毡机的吸尘装置,以解决切毡机的除尘效率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毡机的吸尘装置,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室;
6.吸尘风机,若干所述吸尘风机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内腔室上,所述吸尘风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分为依次连通的直管部和弯管部,所述直管部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吸尘风机连通,所述弯管部远离所述直管部的一端向所述内腔室的中部方向弯曲,所述出风口上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上具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延伸至所述内腔室的外侧;
7.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弯管部上,并与所述弯管部同轴布置,所述过滤板将所述弯管部分割为集尘区和连接区,所述连接区与所述直管部连通;
8.集尘盒,所述集尘区的底部具有集尘口,所述集尘盒通过所述集尘口螺纹旋入所述集尘区内,以与所述集尘区相连通。
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需要将切毡机安装在内腔室上,并将其裁切部位对准本装置的弯管部,然后启动吸尘风机(即在切毡机裁切过程中),随后颗粒较大的裁切残渣、杂质等被过滤板拦截后通过集尘口落入集尘盒内,颗粒较小的灰尘、杂质等依次穿过弯管部和连接部,最后通过排风管上的排风口排出。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第一,壳体的内腔室能够包裹切毡机,从而能够起到初步防尘的作用;另外,在吸尘风机的配合下,能够将切毡机裁切时产生的杂质、灰尘等经过导风管后通过排风管上的排风口统一排出,提高了除尘效率,优化了除尘效果;
12.第二,过滤板能够对一部分的杂质等进行拦截,且集尘盒与集尘区为螺纹连接,方便清理进风口内积聚的杂质,保证空气流动畅通,便于收集杂质、扬尘等,提高吸尘效率。
13.进一步,所述排风口上可拆卸的盖合有第一盖板,以封闭或敞开所述排风口。
14.进一步,所述排风管上具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上可拆卸的盖合有第二盖板,以封闭或敞开所述清理口。
15.进一步,所述过滤板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安装部和过滤部,所述安装部为
环形结构,并螺纹旋入所述弯管部内,所述过滤部上具有若干过滤孔,并卡入所述安装部内,以与所述安装部相抵接。
16.进一步,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直管部的一端上具有若干与其一体成型的凸耳。
17.进一步,所述集尘盒的横截面为环形。
18.进一步,所述集尘盒上具有可视窗口。
19.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有侧板、底板和顶板,多个所述侧板围成所述内腔室,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相对布置,并封闭所述内腔室,所述底板与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任意一组相对布置的侧板铰接,以使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相接触或分离。
20.进一步,所述侧板上固设有扶手。
21.进一步,任意一个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室的维修口,所述维修口上设有推拉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的部分爆炸图;
28.图7为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30.1、壳体;11、内腔室;12、侧板;13、底板;14、顶板;15、维修口;16、推拉门;2、吸尘风机;21、进风口;22、出风口;3、导风管;31、直管部;32、弯管部;321、集尘区;322、连接区;323、集尘口;4、排风管;41、排风口;42、清理口;5、过滤板;51、安装部;52、过滤部;53、凸耳;6、集尘盒;7、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可视窗口;10、扶手。
3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参见图1至图7,一种切毡机的吸尘装置,包括有壳体1、吸尘风机2、过滤板5和集尘盒6;壳体1具有内腔室11,内腔室11用于容纳、包裹切毡机,以初步对切毡机进行降尘处理;若干吸尘风机2(本实施例以横向线性阵列的三个吸尘风机2为例)可拆卸的固定于内腔室11上,吸尘风机2具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上连接有导风管3,导风管3分为依次连通的直管部31和弯管部32,直管部31通过进风口21与吸尘风机2连通,弯管部32远离直管部31的一端向内腔室11的中部方向弯曲,使弯管部32能够靠近切毡机,便于吸尘处理,出风口22上连接有排风管4(由于本实施例以三个吸尘风机2为例,因此三个吸尘风机2的出风口
22均统一连接于排风管4上),排风管4上具有排风口41,排风口41延伸至内腔室11的外侧(可以根据实际操作环境需要,在排风口41处增设排风管4道,将其引出室外);当启动吸尘风机2时,内腔室11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空间,使内腔室11(含有扬尘、杂质等)的空气从进风口21进入到吸尘风机2内,随后通过出风口22排放到排风管4内,最后通过排风口41排出,以维持内腔室11的作业环境;过滤板5可拆卸的设于弯管部32上,并与弯管部32同轴布置,过滤板5将弯管部32分割为集尘区321和连接区322,连接区322与直管部31连通;过滤板5用于拦截空气中颗粒较大的杂质;集尘区321的底部具有集尘口323,集尘盒6通过集尘口323螺纹旋入集尘区321内,以与集尘区321相连通;在空气流经进风口21时,空气首先会与过滤板5相接触,并将空气中的杂质进行拦截,使其停留在集尘区321上,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旋出集尘盒6,集尘区321上的堆积的杂质可以通过集尘口323落入集尘盒6内,方便对集尘区321进行清理,保证了空气的流通性,也提高了吸尘效率。
34.排风口41上可拆卸的盖合有第一盖板7,以封闭或敞开排风口41;在未使用本装置时,将第一盖板7盖合于排风口41处,对其进行密封,避免杂物进入到排风管4内,造成堵塞。
35.排风管4上具有清理口42,清理口42上可拆卸的盖合有第二盖板8,以封闭或敞开清理口42;由于一部分的杂质会依附在排风管4的内壁上,因此定期需要将第二盖板8打开,通过清理口42对排风管4的内部进行清理,避免排风管4的堵塞。
36.过滤板5包括有从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安装部51和过滤部52,安装部51为环形结构,并螺纹旋入弯管部32内,过滤部52上具有若干过滤孔,并卡入安装部51内,以与安装部51相抵接;从而实现过滤板5与弯管部32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对过滤板5的养护或更换。
37.安装部51远离直管部31的一端上具有若干与其一体成型的凸耳53(本实施例以上下镜像布置的两个凸耳53为例);在旋入或旋出安装部51时,操作人员手握住凸耳53合适方向的转动即可。
38.集尘盒6的横截面为环形;即集尘盒6的内表面存在光滑面,避免清洗、堆积死角。
39.集尘盒6上具有可视窗口9,可视窗口9位于集尘盒6的上部,便于直观的查看集尘盒6内存储量。
40.壳体1包括有侧板12、底板13和顶板14,多个侧板12(本实施例以四个侧板12为例,四个侧板12两两一组,且相对布置)围成内腔室11,底板13和顶板14相对布置,并封闭内腔室11,底板13与至少一个侧板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以底板13与三个侧板12固定连接为例,即位于左边、右边和后边的侧板12),顶板14的两端分别与任意一组相对布置的侧板12铰接(本实施例以位于前方和后方的侧板12为例),以使位于前方的侧板12与底板13相接触或分离。当拉动位于前方的侧板12时,位于前方的侧板12和顶板14发生倾斜,使内腔室11处于打开状态,便于装卸料。当然,当内腔室11处于打开状态时,为了防止顶板14和位于前方的侧边向下移动,可以在位于左边和右边的侧板12上增设支撑杆。
41.其中,侧板12上固设有扶手10;本实施例中扶手10设置位于前方的侧板12上,以便拉动上述侧板12;在其他实施例中扶手10可以设置在其他侧板12上,以便于搬运本装置。
42.任意一个侧板12(本实施例以位于后方的侧板12为例)上开设有连通内腔室11的维修口15,维修口15上设有推拉门16;便于对吸尘风机2等进行养护。
4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需要将切毡机安装在内腔室11上,并将其裁切部位对准本装置的弯管部32,然后启动吸尘风机2(即在切毡机裁切过程中),随后颗粒较大
的裁切残渣、杂质等被过滤板5拦截后通过集尘口323落入集尘盒6内,颗粒较小的灰尘、杂质等依次穿过弯管部32和连接部,最后通过排风管4上的排风口41排出。
44.本实施例的壳体1的内腔室11能够包裹切毡机,从而能够起到初步防尘的作用;另外,在吸尘风机2的配合下,能够将切毡机裁切时产生的杂质、灰尘等经过导风管3后通过排风管4上的排风口41统一排出,提高了除尘效率,优化了除尘效果;过滤板5能够对一部分的杂质等进行拦截,且集尘盒6与集尘区321为螺纹连接,方便清理进风口21内积聚的杂质,保证空气流动畅通,便于收集杂质、扬尘等,提高吸尘效率。
4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