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稻育种用可调节温控箱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2:04: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育种用可调节温控箱。


背景技术:

2.育种,又称品种改良。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育种的目标。但特定的育种目标要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的现状、育种基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还要以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或有代表性的几个品种作为标准,明确需要保持或提高、改进或克服的方向,使育种目标具体化;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水稻育种在试验阶段是在实验室中的温控箱中进行的。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温控箱不便于调节补光灯的光照强度,和外界的种植环境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利于大面积种植在田地里,而且现有的温控箱不便于对水稻浇水,且在浇水时,育苗盒中的水可能会溢出,不仅会污染温控箱内的环境,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水稻育种用可调节温控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育种用可调节温控箱,便于调节补光灯的光照强度,即可模拟外界光照强度变化,减小和外界种植环境的差异,育苗成功后,可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便于对温控室内的水稻浇水,且可回收浇水时溢出的水,减少了对温控室内部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种用可调节温控箱,包括箱体和水箱,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两个育苗室,所述育苗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通于水箱的内部,所述底座上卡接有育苗盒,所述育苗盒的上端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嘴,所述育苗室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补光灯,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套接于丝杆上。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
7.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丝杆的下端和盒体的内底部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
定环,所述固定环滑动套设于固定杆上。
9.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育苗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于限位槽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育苗盒和底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育苗盒的侧部上端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底座的一侧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排水管插接于通孔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水箱上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喷水管连通。
12.优选的,所述补光灯设置为可调光的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呈等间距设置有多组。
13.优选的,所述喷水管设置为十字形的喷水管,所述喷嘴设置为雾化喷嘴。
14.优选的,所述箱体上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安装有把手,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丝杆、固定板和补光灯的设计,补光灯设置为可调光的补光灯,即补光灯的明亮程度可调节,模拟太阳光对水稻种子的照射,电机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可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固定板带动补光灯向下移动,即补光灯距离育苗盒越来越近,增加了光照强度,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补光灯的光照强度,即可模拟外界光照强度变化,减小和外界种植环境的差异,育苗成功后,可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17.2、通过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排水孔的设计,水箱内部的水抽进第二进水管并流进喷水管的内部,然后水从喷嘴中喷出,对育苗盒中的水稻种子进行灌溉,当水量较大时,水从排水孔中排出,流进底座的内部,然后从底座上的通孔排进第一排水管的内部,在排进第二排水管的内部,最终再次流进水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温控室内的水稻浇水,且可回收浇水时溢出的水,减少了对温控室内部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育苗盒和排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2、控制板;3、箱门;4、盒体;5、隔板;6、丝杆;7、固定板;8、补光灯;9、螺纹套;10、固定环;11、固定杆;12、底座;13、育苗盒;14、限位块;15、第一排水管;16、第二排水管;17、水箱;18、第一进水管;19、第二进水管;20、喷水管;21、喷嘴;22、电机;23、第一伞齿轮;24、第二伞齿轮;25、转轴;26、限位槽;27、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种用可调节温控箱,包括箱体1和水箱17,箱体1上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箱门3,箱门3上安装有把手,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板2,可通过控制板2控制箱体1内部电器的运行,箱体1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5,隔板5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两个育苗室,即两个育苗室的空间大小相等,育苗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2,即一组底座12安装在箱体1的内底部,另一组底座12安装在隔板5上,底座12上卡接有育苗盒13,底座12的一侧通过第一排水管15和第二排水管16连通于水箱17的内部,灌溉水稻种子时,溢出的水可再次排进水箱17的内部,育苗盒13和底座1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育苗盒13的侧部上端开设有排水孔27,底座12的一侧下端开设有通孔,第一排水管15插接于通孔的内部,多余的水先从排水孔27排出,顺着育苗盒13的侧壁滑落至底座12的内部,再从底座12上的通孔排出;
26.底座12上开设有限位槽26,育苗盒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卡接于限位槽26的内部,对育苗盒13起到限位的作用;
27.育苗盒13的上端设置有喷水管20,喷水管20的下端设置有喷嘴21,喷水管20设置为十字形的喷水管,喷嘴21设置为雾化喷嘴,可使水均匀的浇灌在种子上,水箱17上连通有第一进水管18,第一进水管18上安装有水泵,第一进水管18上连通有两组第二进水管19,第二进水管19和喷水管20连通,育苗室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补光灯8,补光灯8设置为可调光的补光灯,即补光灯8的明亮程度可调节,模拟太阳光对水稻种子的照射,补光灯8呈等间距设置有多组;
28.箱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6,具体的,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丝杆6插接于轴承的内圈,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盒体4,盒体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丝杆6转动的电机22,电机22设置为减速电机,电机22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23,丝杆6的下端和盒体4的内底部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25,转轴25上固定套接有第二伞齿轮24,第一伞齿轮23和第二伞齿轮24啮合,即电机22带动第一伞齿轮23转动,第一伞齿轮23带动第二伞齿轮24转动,第二伞齿轮24带动转轴25转动,转轴25带动丝杆6转动,固定板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套9,螺纹套9套接于丝杆6上,丝杆6转动可带动固定板7向下移动,固定板7带动补光灯8向下移动,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1,固定板7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滑动套设于固定杆11上;
29.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水稻种子培育在育苗盒13的内部,拉动把手,打开箱门3,将育苗盒13底部的限位块14卡接于底座12上限位槽26的内部,并关上箱门3,打开第一进水管18上水泵,将水箱17内部的水抽进第二进水管19并流进喷水管20的内部,然后水从喷嘴21中喷出,对育苗盒13中的水稻种子进行灌溉,在灌溉过程中,当水量较大时,水从排水孔27中排出,流进底座12的内部,然后从底座12上的通孔排进第一排水管15的内部,在排进第二排水管16的内部,最终再次流进水箱17的内部,节约了水资源,减少浪费;
30.在培育过程中,为模拟外界的光照变化情况,需要调节固定板7下端的补光灯8的
高度,当补光灯8位于可调节范围的最上端时,光照强度最弱,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增大光照强度,可启动电机22,电机22带动第一伞齿轮23转动,第一伞齿轮23带动第二伞齿轮24转动,第二伞齿轮24带动转轴25转动,转轴25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转动可带动固定板7向下移动,固定板7带动补光灯8向下移动,即补光灯8距离育苗盒13越来越近,增加了光照强度。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