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构件预制布料机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0:55: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预制构件制作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构件预制布料机。


背景技术:

2.预制构件的布料过程中,传统布料方式通常直接将物料倾注,布料设备的位置和布料高度通常无法较为精确控制,导致布料精度低,预制构件成品物料富集度层次不齐,质量难以统一控制。
3.有些方式则采用大型布料设备进行布料,并由人工在现场把控,这种方式通常成本高,对人员人身安全产生一定隐患,无法满足国内装配式地铁车站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工业化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构件预制布料机,包括首端固定架体,其为框体结构;
6.中部滑架,其滑动安装在首端固定架体上,二者之间采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以使中部滑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首端固定架体移动;
7.承托架,其为框体结构,其与中部滑架之间采用滑动的方式相互连接,二者之间采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以使承托架正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中部滑架移动。
8.通过采用三级伸缩结构,将布料料斗精确输送到预制构件浇注口,进行精准、均匀、定量下料,保证了预制构件物料富集度的统一,及成型质量稳定性,避免物料外溢浪费,保护了生产现场的整洁度。为批量化、标准化、节约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9.优选地,还包括走行桁架和走行机体;所述走行桁架包括两条平行的轨道;所述走行机体由所述轨道支撑,并可在轨道上移动;
10.所述走行机体中部设有容置空间,用于安装首端固定架体。
11.优选地,所述首端固定架体上设置至少一对第一直导轨,以具体连接中部滑架;
12.所述承托架上设置至少一对第二直导轨,以具体连接中部滑架;
13.所述中部滑架上设置滑接板;所述滑接板位于对应第一直导轨与第二直导轨之间。
14.优选地,所述中部滑架上设有两块滑接板,两块滑接板共同将第一直导轨夹在中间;
15.所述第二直导轨将对应的两块滑接板夹在中间。
16.优选地,所述中部滑架上设有两块滑接板,两块滑接板共同将第二直导轨夹在中间;
17.所述第一直导轨将对应的两块滑接板夹在中间。
18.优选地,所述第一直导轨、滑接板一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包围框、第一滑轮
组;所述第一包围框用于限制第一滑轮组的水平方向活动空间;
19.所述第二直导轨、滑接板另一侧面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滑轮组、第二包围框;所述第二包围框用于限制第二滑轮组的水平方向活动空间。
20.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牵引绳将中部滑架提升或下放;
2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牵引绳将承托架提升或下放。
22.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台第二电机,所述的两台第二电机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牵引绳连接承托架,以对该侧的承托架平衡升降。
23.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共有两台,且分别位于首端固定架体的相对两侧部;
24.所述第二电机共有四台,共分两对分别位于中部滑道相对两侧部。
25.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由走行机体固定支撑。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走形桁架立体图;
28.图3为走行机体立体图;
29.图4为走行机体与升降机构组合示意图;
30.图5为首端固定架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中部滑架立体结构图;
32.图7为承托架立体结构图;
33.图8为升降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布料料斗结构示意图。
35.图中:
36.1、走行桁架;100、轨道;101、支撑体;
37.2、走行机体;200、走行滚轮;
38.3、首端固定架体;301、第一直导轨;302、第一驱动组件;303、第一包围框;304、第一定滑轮;
39.4、中部滑架;401、第二驱动组件;402、滑接板;403、第一滑轮组;404、第二包围框; 405、固定板;
40.5、承托架;501、第二直导轨;502、第二滑轮组;503、第二定滑轮;
41.6、第一电机;601、第一牵引绳;
42.7、第二电机;701、第二牵引绳;
43.8、布料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45.实施例1
46.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构件预制布料机,包括走行桁架1,走行桁架1 的主体结构为两条水平工字钢轨道100,该轨道由支撑体101支撑。轨道100上滑动架设走行机体2。走行机体2为矩型框架结构,其下部的走行滚轮200在轨道100上行走。走行机体2中部空置,以便容纳升降机构。
47.所述升降机构由首端固定架体3、中部滑架4和承托架5构成的三段式伸缩结构构成。具体地,首端固定架体3为框体结构,上部的四边形框架与下部的四边形框架之间通过四根竖杆连接固定。在相对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第一直导轨301,该第一直导轨301的中部均为第一驱动组件302容置空间,第一直导轨301的两外侧面分别形成一条表面内凹的滑轨,以使其该侧表面形成第一包围框303,便于滑动配合对应的中部滑架4。
48.每一侧的中部滑架4上均设有两块滑接板402,两块滑接板402共同将对应侧的第一直导轨301夹在中间。具体地,两块滑接板402滑动安装在对应侧的滑轨上,每一块滑接板402 与同侧的第一包围框303之间设置第一滑轮组403,第一滑轮组403为安装在滑接板402内侧面上的一组滑轮。借助第一包围框303对第一滑轮组403进行水平方向活动空间限位,第一滑轮组403降低二者错动摩擦力。两块滑接板402由同一块固定板405固定,该固定板405 绕过第一直导轨301内侧,避免与第一直导轨301产生干涉。
49.每一侧的第一驱动组件302均包括位于对应侧的两条第一直导轨301之间的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绕线轮,该绕线轮上缠绕第一牵引绳601,第一牵引绳601 的另一端绕过该侧的第一直导轨上部的第一定滑轮304,并连接在该侧的中部滑架4上,实现将中部滑架4提升或下放。
50.承托架5同样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其框架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第二直导轨501。第二直导轨501中部为空,以便将中部滑架4纳入其中。具体地,两块滑接板402外侧面均内凹形成第二包围框404,第二直导轨501卡合在对应侧的第二包围框404内,为了减轻摩擦力,同样在两者之间设置第二滑轮组502,第二滑轮组502为安装在第二直导轨501内侧面的一组滑轮。
51.承托架5与中部滑架4之间采用第二驱动组件401驱动,以使承托架5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中部滑架4移动。第二驱动组件401包括分别位于对应第二直导轨501两侧的第二电机 7,每一台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一个绕线轮,绕线轮上缠绕第二牵引绳701,第二牵引绳701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安装在对应侧第二直导轨501上的第二定滑轮503,并连接到承托架5上,实现对承托架5的升降控制。
52.中部滑架4位于首端固定架体3内部,承托架5位于中部滑架4内部,以此嵌套结构避免结构相互干涉,且能保证前端有足够的支撑力。
53.第一电机6共有两台,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一直导轨301中部。第一牵引绳601在中部滑架4的连接点为中部滑架4底侧中部,以实现对中部滑架4较好的平衡控制。第二电机7共有四台,分别位于两个第二直导轨501的两侧,整体呈矩形结构均匀分布。第二牵引绳701 在承托架5上的连接点均匀分布,即分别位于两条第二直导轨501的两侧底部,以实现对承托架5较好的平衡控制。
54.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6及第二电机7均由走行机体固定支撑,行走机体带动升降机构移动行走。在使用时,承托架5的下部连接布料料斗8。
55.为了方便布料料斗进入首端固定架体3和承托架5,分被在首端固定架体3和承托
架5 上端面周布导向斜面。
56.实施例2
5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导轨位于该侧的两块滑接板外部,滑接板则位于该侧第二直导轨外部,同样采用滑轮进行滑动过渡并由包围框结构进行限位。
58.在本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5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