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7:51: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夜航救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夜间的紧急救治,需要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的各个环节,具备对处于微光环境下的伤病员进行检查,对可能发生的伤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的能力;具备对一系列紧急的拯救生命的干预措施进行操作的能力,需要实施的具体操作包括:静脉通道建立、气管插管术、环甲膜切开术、胸部造口术等。
3.为有效缩短边远地区急诊伤病员转运的宝贵时间,且不需考虑救援的地点,采用直升机进行转运是目前已采用的最好方式。在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保障方面,英国肯特、萨里及萨塞克斯郡空中救护基金(kent, surrey & sussex air ambulance trust;kssaat)于2010年开展了夜间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通过该项工作,使kssaat成为了全英国首个能提供24h/7d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的机构;丹麦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hems)也于2014年也开展了相同的工作。通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夜间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已在多国家多地区广泛开展,该过程是通过机组人员及医护人员常规佩戴微光夜视镜实现的。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域类型多样的国家,对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目前部分地区虽已开展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多年(如西京医院直升机救援服务),但尚不具备夜间空中救护服务的能力,缺少专用的夜视相关装备是主要原因,建立全时段、全地域的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是大势所趋。
4.夜航直升机飞行,需要机组人员全员使用微光夜视镜,为保证飞行安全,舱内不能采用额外的照明,而医护人员在夜航转运环节,微光环境下的紧急救治操作仅仅依靠自然光将很难满足,需要可靠的照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解决了夜视镜在微光下伤员伤口的轮廓模糊的问题,实现了通过红外照明装置可以显著提高夜视镜的清晰度,使医护人员能够对伤病员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包括:
8.头盔;
9.夜视镜,该夜视镜可拆卸连接在头盔前端;
10.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头盔一侧;
11.红外照明装置,该红外照明装置可拆卸连接在调节装置上,且红外照明装置照射方向为头盔前方;
12.控制盒,该控制盒一侧可拆卸连接在头盔后端;
13.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拆卸连接控制盒内,且控制单元分别与夜视镜和红外照
明装置电性连接;
14.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可拆卸连接在控制盒内,且位于控制单元上方,且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头盔前端开有快接卡口,所述夜视镜连接端卡接在快接卡口内。
16.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挡板、锁紧部、铰接座和螺栓,所述底座固定在头盔一侧,且底座长度方向具有与头盔侧面相同的弧度,所述底座上开有滑槽,所述挡板上开有滑口,所述底座上固定挡板,所述挡板的滑口宽度小于底座的滑槽,所述锁紧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铰接座一端穿过滑口与锁紧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铰接座铰接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铰接座另一端与红外照明装置可拆卸连接。
17.进一步,所述锁紧部包括:上滑座、下滑座、转板、导筒、导柱和弹簧,所述下滑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下滑座一侧与滑槽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导筒一端垂直固定在下滑座另一侧中心点,所述弹簧套在导筒外,所述上滑座中心开有插孔,所述导柱一端垂直固定在转板一侧,所述导柱另一端穿过插孔插入导筒另一端,所述弹簧两端作用于上滑座和下滑座相对面,所述转板一侧与上滑座接触,所述转板另一侧与挡板接触,所述铰接座可拆卸连接在转板另一侧。
18.进一步,所述转板另一侧开有齿纹,所述挡板位于滑槽的一侧覆盖防滑层,所述齿纹与防滑层接触。
19.进一步,所述控制盒顶端开有开口,所述控制盒另一侧开有豁口,所述控制盒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所述供电单元位于控制盒具有开口的一端,所述控制盒外内嵌有按钮,所述按钮用于控制单元启动。
20.进一步,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和两对金属条,所述蓄电池插入控制盒内,两对所述金属条内嵌在蓄电池的壳体两侧,两对所述金属条分别位于蓄电池两侧面的同侧,两对所述金属条均与蓄电池两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内壁面固定有一对触点,一对所述触点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一对所述触点与其中一对金属条电性连接。
21.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内内嵌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作用于蓄电池。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滑座、下滑座、转板、导筒、导柱和弹簧,有效解决了红外照明装置移动和旋转的调节问题,进而实现了红外照明装置通过上滑座和下滑座前后移动和通过转板进行角度调节,同时通过按压在移动和旋转方便了使用者调节红外照明装置。
23.由于采用了蓄电池可拆卸,在电池故障时可及时更换备用电池,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同时采用蓄电池侧面为接触点,两侧的接触点使蓄电池不需要考虑反正的问题即可供电。
24.由于采用了红外照明装置,在使用夜视镜的情况下,通过红外照明装置对所视方向照射,满足了微光夜视镜的光谱敏感性,使所成影像提高了清晰度,使医护人员可以方便处理伤口。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侧视剖面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与金属片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透视图。
32.图中:1-头盔;2-夜视镜;3-红外照明装置;4-控制盒;5-控制单元;6-快接卡口;7-底座;8-挡板;9-铰接座;10-螺栓;11-上滑座;12-下滑座;13-转板;14-导筒;15-导柱;16-弹簧;17-防滑层;18-隔板;19-按钮;20-蓄电池;21-金属条;22-触点;23-弹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包括:
35.头盔1;
36.夜视镜2,该夜视镜2可拆卸连接在头盔1前端;
37.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头盔1一侧;
38.红外照明装置3,该红外照明装置3可拆卸连接在调节装置上,且红外照明装置3照射方向为头盔1前方;
39.控制盒4,该控制盒4一侧可拆卸连接在头盔1后端;
40.控制单元5,该控制单元5可拆卸连接控制盒4内,且控制单元5分别与夜视镜2和红外照明装置3电性连接;
41.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可拆卸连接在控制盒4内,且位于控制单元5上方,且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
42.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佩戴头盔1,将夜视镜2调节至眼部,然后通过控制单元5启动夜视镜2和红外照明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对红外照明装置3进行调节调度,使红外照明装置3可以最佳的满足夜视镜2的光谱敏感性。
43.本实施例中红外照明装置3为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且红外照明装置3前端具有扩束镜,通过扩束镜调节光斑大小,红外照明装置3后端具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发光功率。
44.本实施例中夜视镜2为微光夜视镜。
45.本实施例中头盔1为可调节的软盔,使用者可以进行调节适应佩戴。
46.本实施例中头盔1另一侧设置调节装置,使红外照明装置3在头盔1两侧均可安装。
47.实施例2:
48.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头盔1前端开有快接卡口6,所述夜视镜2连接端卡接在快接卡口6内。
49.实际使用时:通过在头盔1前端设置快接卡口6,使夜视镜2方便安装。
50.实施例3:
51.参照图 2和图5,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底座7、挡板8、锁紧部、铰接座9和螺栓10,所述底座7固定在头盔1一侧,且底座7长度方向具有与头盔1侧面
相同的弧度,所述底座7上开有滑槽,所述挡板8上开有滑口,所述底座7上固定挡板8,所述挡板8的滑口宽度小于底座7的滑槽,所述锁紧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铰接座9一端穿过滑口与锁紧部9可拆卸连接,所述铰接座9铰接处通过螺栓10连接,所述铰接座9另一端与红外照明装置3可拆卸连接。
52.实际使用时:前后推动铰接座9,使锁紧部在底座7的滑槽内滑动,由于底座7具有弧度,使锁紧部滑动时运动轨迹为弧形,使红外照明装置3前后移动的同时可以向头盔1的一侧转动,调节完毕后,通过调松螺栓10,使红外照明装置3可以左右调节,然后在旋紧螺栓10,以保证红外照明装置3照射方向与夜视镜2一致。
53.同时通过挡板8可以限制锁紧部弹出滑槽。
54.实施例4:
55.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上滑座11、下滑座12、转板13、导筒14、导柱15和弹簧16,所述下滑座12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下滑座12一侧与滑槽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导筒14一端垂直固定在下滑座12另一侧中心点,所述弹簧16套在导筒14外,所述上滑座11中心开有插孔,所述导柱15一端垂直固定在转板13一侧,所述导柱15另一端穿过插孔插入导筒14另一端,所述弹簧16两端作用于上滑座11和下滑座12相对面,所述转板13一侧与上滑座11接触,所述转板13另一侧与挡板8接触,所述铰接座9可拆卸连接在转板13另一侧。
56.实际使用时:通过铰接座9向挡板8方向按压,铰接座9推动转板13与挡板8分离,同时转板13推动上滑座11压缩弹簧16,同时导柱15插入导筒14内,然后推动铰接座9,铰接座9通过带动上滑座11、下滑座12、转板13、导筒14、导柱15和弹簧16在滑槽内滑动,移动完毕后,旋转铰接座9,铰接座9带动转板13转动,使红外照明装置3可以上下角度调节,然后松开铰接座9,弹簧16作用于上滑座11和下滑座12之间,弹簧16推动上滑座11和转板13,使转板13压向挡板8,从而通过弹簧16完成锁紧。
57.本实施例中通过导筒14和导柱15可以对转板13和上滑座11在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在横向移动时起到限位作用,使下滑座12跟随移动,同时防止弹簧16错位。
58.实施例5:
59.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板13另一侧开有齿纹,所述挡板8位于滑槽的一侧覆盖防滑层17,所述齿纹与防滑层17接触。
60.实际使用时:通过在转板13上开有齿纹,通过齿纹与防滑层17接触,受弹簧16作用下,使转板13与挡板8提高摩擦力,增加其锁定时的稳定性。
61.实施例6:
62.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控制盒4顶端开有开口,所述控制盒4另一侧开有豁口,所述控制盒4内固定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位于控制单元5和供电单元之间,所述供电单元位于控制盒4具有开口的一端,所述控制盒4外内嵌有按钮19,所述按钮19用于控制单元5启动。
63.实际使用时:更换电池时,手指通过豁口按压控制供电单元,在推动供电单元,使供电单元滑出控制盒4,从而方便对供电单元的更换,通过按钮19控制控制单元5对夜视镜2和红外照明装置3供电。
64.本实施例中控制盒4底端内嵌有插座,该插座与夜视镜2和红外照明装置3插头匹
配。
65.实施例7:
66.参照图3、图4和图6,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20和两对金属条21,所述蓄电池20插入控制盒4内,两对所述金属条21内嵌在蓄电池20的壳体两侧,两对所述金属条21分别位于蓄电池20两侧面的同侧,两对所述金属条21均与蓄电池20两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4内壁面固定有一对触点22,一对所述触点22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一对所述触点22与其中一对金属条21电性连接。
67.实际使用时:蓄电池20插入控制盒4内后,其中一侧的一对金属条21与触点22接触,为控制单元供电,通过供电单元在为夜视镜2和红外照明装置3供电,通过在蓄电池20两侧分别设置一对金属条21,使蓄电池20插入时不需要考虑到反正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提供的更换的便利。
68.实施例8:
69.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控制盒4内内嵌有弹簧板23,所述弹簧板23作用于蓄电池20。
70.实际使用时:蓄电池20插入时,挤压弹簧板23,蓄电池20收到弹簧板23挤压,使蓄电池20不会在头盔晃动时脱离控制盒4。
7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