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油气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5:4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2.冷却器是风电、冶金、化工、矿山、轻工及重工等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冷却设备。利用冷却器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流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保证发热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冷却器按冷却方式可分为空冷、水冷和油冷。
3.公开号为cn112728965a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油气冷却器,该专利包括冷却器外壳和换热机构;冷却器外壳:其上表面右侧的冷媒进口处设有冷媒进管,冷却器外壳前侧面左下端的冷媒出口处设有冷媒出管,冷媒出管的内部串联有管阀,冷却器外壳上表面左侧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
4.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通过进料管与冷媒进管进行接触降温,但是由于只有一个进料管,这样会导致原料流速过快,从而影响冷却效果,其次冷媒液与原料换热后,越靠近进料管口,那么温度就会越高,冷却效果越差,因此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冷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冷却器,包括冷却壳体、制动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位于冷却壳体的上方,且降温机构位于冷却壳体的内部,所述冷却壳体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一进液管,且第一进液管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壳体一侧外壁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循环冷却管,且循环冷却管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冷却壳体顶部外壁一侧安装有中转壳体,且中转壳体一端外壁插接有第二进液管,所述中转壳体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另一端延伸到冷却壳体底部,所述冷却壳体两端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一侧外壁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二隔板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
7.优选的,所述冷却壳体底部外壁安装有进气壳体,且冷却壳体底部外壁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输出端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另一端延伸到进气壳体的内部,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转动在冷却壳体顶部和底部内壁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延伸到进气壳体内部,所述空心管圆周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空心壳体。
8.优选的,两个所述空心壳体相对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气管,两个空心壳体相对的一侧外壁中部均安装有混合板,所述空心管顶部外壁安装有出气斗,且空心管圆周外壁顶部与冷却壳体外壁转动连接,冷却壳体顶部设置有加水管,加水管底部外壁插接有两个出水管,出水管位于相对应的出气斗内部,空心管圆周外壁底部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9.优选的,所述冷却壳体底部外壁一侧安装有固定壳体,且固定壳体两端内壁转动
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圆周外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板,所述固定壳体和冷却壳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水槽,出水槽位于弧形板上方,固定壳体一端外壁底部插接有第三出液管,所述转动轴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第一链条轮,所述进气壳体一端外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轴,且支撑轴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第二链条轮,且第二链条轮和第一链条轮的外部套接有传动链条,支撑轴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10.优选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冷却壳体顶部外壁一侧的安装架,且安装架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形轴,所述圆形轴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凸轮,且第一凸轮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圆形轴另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凸轮,且第二凸轮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安装架两侧内壁安装有矩形块,矩形块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
11.优选的,所述冷却壳体顶部内壁一侧安装有第一导热壳体,且第一导热壳体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部外壁与第一连杆底部外壁转动连接,所述中转壳体底部内壁安装有第二导热壳体,且第二导热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顶部外壁与第二连杆底部外壁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壳体和中转壳体相对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倾斜设置有第三连接壳体,所述第三支撑杆圆周外壁中部套接有蜗轮,且圆形轴圆周外壁套接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
13.优选的,所述冷却壳体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一端外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圆形杆,且圆形杆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扇叶,所述冷却壳体两端外壁两侧均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相对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
14.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和圆形杆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皮带轮,且一端三个皮带轮外部套接有传动皮带,冷却壳体底部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安装座。
15.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油气冷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6.其一:本发明通过在冷却壳体内部设置两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这样能够将冷却壳体分成三个大的冷却空间,第一隔板一侧外壁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二隔板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能够使冷却水从冷却壳体底部流到上方,从而将前面被换热的冷却水更好的导出到冷却壳体外部,提高了冷却效果,且将冷却水通过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进入到冷却壳体中,通过第一连接壳体上的循环冷却管进行分流,这样能够降低油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冷却;
17.其二:本发明通过设置降温机构,通过加水管和出水管能够往出气斗内部加水,开启抽气泵,往空心管、空心壳体和分气管中吹气,从而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外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提高了后续对油气的降温冷却效果,且高速流动的气体能够带动分气管内部的水进行蒸发,更好的实现了吸热降温,换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槽进入到固定壳体内部,从而带动弧形板上的转动轴转动,能够带动空心壳体上的分气管转动,能够更好的对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且空心壳体上的混合板能够带动冷却水进行搅动,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18.其三:本发明通过设置制动机构,第一导热壳体内部的空气膨胀,从而带动活塞上的第一连杆上升,从而带动第一凸轮上的圆形轴进行,且第一导热壳体内部的空气膨胀通
过第三连接壳体进入到第二导热壳体内部,圆形轴上的蜗杆带动蜗轮上的第三支撑杆转动,第三支撑杆能够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皮带轮上的圆形杆上的扇叶转动,增加了散热片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够对散热片进行降温,并且第一导热壳体可以对冷却水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转化为机械能,进一步降低了冷却水的温度,更好的对冷却壳体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提高了油气的降温效率和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20.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冷却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的降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的制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导热壳体和中转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发明的固定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进气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制动机构;101、第一导热壳体;102、第一支撑杆;103、第一连杆;104、第一凸轮;105、安装架;106、蜗杆;107、圆形轴;108、第二凸轮;109、第二连杆;110、蜗轮;111、第三连接壳体;112、第三支撑杆;113、第一活塞;114、第二支撑杆;115、第二导热壳体;2、冷却壳体;3、第一进液管;4、固定壳体;5、进气壳体;6、传动链条;7、支撑轴;8、抽气泵;9、降温机构;901、出气斗;902、空心壳体;903、混合板;904、分气管;905、空心管;906、第一锥形齿轮;10、散热片;11、扇叶;12、支撑架;13、传动皮带;14、第二出液管;15、加水管;16、第二进液管;17、中转壳体;18、出水管;19、第一连接壳体;20、循环冷却管;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3、第二连接壳体;24、第一出液管;25、转动轴;26、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油气冷却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1.如图1-图7所示,一种油气冷却器,包括冷却壳体2、制动机构1和降温机构9,制动机构1位于冷却壳体2的上方,且降温机构9位于冷却壳体2的内部,冷却壳体2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一进液管3,且第一进液管3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壳体19,第一连接壳体19一侧外壁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循环冷却管20,且循环冷却管20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连接壳体23,第二连接壳体23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一出液管24,冷却壳体2顶部外壁一侧安装有中转壳体17,且中转壳体17一端外壁插接有第二进液管16,中转壳体17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二出液管14,第二出液管14另一端延伸到冷却壳体2底部,冷却壳体2两端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且第一隔板21一侧外壁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二隔板22一侧外
壁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
32.进一步的,冷却壳体2底部外壁安装有进气壳体5,且冷却壳体2底部外壁安装有抽气泵8,抽气泵8输出端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另一端延伸到进气壳体5的内部,降温机构9包括转动在冷却壳体2顶部和底部内壁的空心管905,空心管905延伸到进气壳体5内部,空心管905圆周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空心壳体902。
33.进一步的,两个空心壳体902相对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气管904,两个空心壳体902相对的一侧外壁中部均安装有混合板903,空心管905顶部外壁安装有出气斗901,且空心管905圆周外壁顶部与冷却壳体2外壁转动连接,冷却壳体2顶部设置有加水管15,加水管15底部外壁插接有两个出水管18,出水管18位于相对应的出气斗901内部,空心管905圆周外壁底部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906,通过加水管15和出水管18能够往出气斗901内部加水,开启抽气泵8,往空心管905、空心壳体902和分气管904中吹气,从而将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外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提高了接下来对油气的降温冷却效果,且高速流动的气体能够带动分气管904内部的水进行蒸发,更好的实现了吸热降温。
34.进一步的,冷却壳体2底部外壁一侧安装有固定壳体4,且固定壳体4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5,且转动轴25圆周外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板26,固定壳体4和冷却壳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水槽,出水槽位于弧形板26上方,固定壳体4一端外壁底部插接有第三出液管,转动轴25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第一链条轮,进气壳体5一端外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轴7,且支撑轴7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第二链条轮,且第二链条轮和第一链条轮的外部套接有传动链条6,支撑轴7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换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槽进入到固定壳体4内部,从而带动弧形板26上的转动轴25转动,然后通过第三出液管排往外界,方便后续对换热后的冷却水进行预热回收处理,转动轴25转动能够通过传动链条6带动链条轮上的支撑轴7转动,支撑轴7上的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上的空心管905转动,能够带动空心壳体902上的分气管904转动,能够更好的对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且空心壳体902上的混合板903能够带动冷却水进行搅动,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35.进一步的,制动机构1包括固定在冷却壳体2顶部外壁一侧的安装架105,且安装架105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形轴107,圆形轴107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凸轮104,且第一凸轮104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03,圆形轴107另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凸轮108,且第二凸轮108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09,安装架105两侧内壁安装有矩形块,矩形块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12。
36.进一步的,冷却壳体2顶部内壁一侧安装有第一导热壳体101,且第一导热壳体101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13,且第一活塞113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02,第一支撑杆102顶部外壁与第一连杆103底部外壁转动连接,中转壳体17底部内壁安装有第二导热壳体115,且第二导热壳体115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14,第二支撑杆114顶部外壁与第二连杆109底部外壁转动连接,由于靠近第一进液管3上的冷却水温度会非常高,那么会带动第一导热壳体101内部的空气膨胀,从而带动第一活塞113上的第一连杆103上升,从而带动第一凸轮104上的圆形轴107进行旋转180
°
,且第一导热壳体101内部的空气膨胀通过第三连接壳体111进入到第二导热壳体115内部,由于冷却水是进入到中转壳体17中的,能够对第二导热壳体115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由于温度
差很大,热空气降温缩小,从而带动第二导热壳体115内部的第二活塞和第二支撑杆114下降,通过第二连杆109和第二凸轮108带动圆形轴107转动180
°
,通过手工带动第一凸轮104转动,就能够实现圆形轴107的持续转动,并且会转动越来越快。
37.进一步的,第一导热壳体101和中转壳体17相对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倾斜设置有第三连接壳体111,第三支撑杆112圆周外壁中部套接有蜗轮110,且圆形轴107圆周外壁套接有与蜗轮110相啮合的蜗杆106,圆形轴107上的蜗杆106能够带动蜗轮110上的第三支撑杆112转动,实现接下来的传动效果。
38.进一步的,冷却壳体2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支撑架12,且支撑架12一端外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圆形杆,且圆形杆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扇叶11,冷却壳体2两端外壁两侧均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片10,且散热片10位于相对应的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之间,散热片10能够对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之间的冷却水进行导热降温。
39.进一步的,第三支撑杆112和圆形杆圆周外壁一端套接有皮带轮,且一端三个皮带轮外部套接有传动皮带13,冷却壳体2底部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安装座,冷却壳体2能够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工作地点上,传动皮带13带动皮带轮上的圆形杆上的扇叶11转动,增加了散热片10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够对散热片10进行降温,更好的对冷却壳体2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
40.工作原理:将油气通过第一进液管3进入到冷却壳体2中,然后将冷却水通过第二进液管16和第二出液管14进入到冷却壳体2中,通过第一连接壳体19上的循环冷却管20进行分流,这样能够降低油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冷却,然后利用冷却水来对多个循环冷却管20进行降温,由于冷却壳体2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这样能够将冷却壳体2分成三个大的冷却空间,第一隔板21一侧外壁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二隔板22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能够使得冷却水从冷却壳体2底部流到上方,能够将前面被换热的冷却水更好的导出到冷却壳体2外部,提高了接下来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有降温机构9,通过加水管15和出水管18能够往出气斗901内部加水,开启抽气泵8,往空心管905、空心壳体902和分气管904中吹气,从而将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外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提高了接下来对油气的降温冷却效果,且高速流动的气体能够带动分气管904内部的水进行蒸发,由于水是从空心壳体902慢慢流入到分气管904内部,水会顺着分气管904的管壁流下,接触面积大,蒸发效率高,实现了更好的吸热降温换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槽进入到固定壳体4内部,从而带动弧形板26上的转动轴25转动,然后通过第三出液管排往外界,方便接下来对换热后的冷却水进行预热回收处理,转动轴25转动能够通过传动链条6带动链条轮上的支撑轴7转动,支撑轴7上的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上的空心管905转动,能够带动空心壳体902上的分气管904转动,能够更好的对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且空心壳体902上的混合板903能够带动冷却水进行搅动,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且冷却壳体2两端外壁均设置有散热片10,能够对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之间的冷却水进行导热降温,由于靠近第一进液管3上的冷却水温度会非常高,那么会带动第一导热壳体101内部的空气膨胀,从而带动第一活塞113上的第一连杆103上升,从而带动第一凸轮104上的圆形轴107进行旋转180
°
,且第一导热壳体101内部的空气膨胀通过第三连接壳体111进入到第二导热壳体115内部,由于冷却水是进入到中转壳体17中的,能够对第二导热壳体115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由于温度差很大,热空气降温缩小,从而带动第二导热壳体115内部的第二活塞和
第二支撑杆114下降,通过第二连杆109和第二凸轮108带动圆形轴107转动180
°
,通过手工带动第一凸轮104转动,就能够实现圆形轴107的持续转动,从而会转动越来越快,圆形轴107上的蜗杆106带动蜗轮110上的第三支撑杆112转动,第三支撑杆112能够通过传动皮带13带动皮带轮上的圆形杆上的扇叶11转动,增加了散热片10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够对散热片10进行降温,更好的对冷却壳体2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提高了油气的降温效率和降温效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