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3-26 15:12: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行车道板是直接承受上部行车荷载的主要结构,通过与主梁顶板和剪力钉联结在一起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并将荷载向下传递。
3.在大型钢桁梁行车道板改造项目中,通常采用预制行车道板的方式,一般是直接通过路面将预制的行车道板运输至施工的桥位处,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与引桥施工冲突、道路交通运输时交警管制、临时道路改造等问题,另外由于行车道板断面较大,且上跨交通干线,起重吊装困难,影响交通,另外,预制行车道板需要不少于6个月的存放期,使得行车道板上桥施工受到的限制比较多,且等问题解决后再施工,必然增加施工的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及其使用方法。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包括:
7.桁架,所述桁架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方向设置的纵梁;
8.桥面支撑系统,所述桥面支撑系统和所述桁架可拆卸连接;
9.底模系统,所述底模系统通过吊杆与所述桁架相连,所述底模系统包括位于两侧的高侧外模板和低侧外模板,所述高侧外模板和所述低侧外模板均与所述桁架相连,所述高侧外模板和所述低侧外模板之间设置有底模板;
10.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与所述桁架相连,所述行走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还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轮毂。
11.优选的,所述桥面支撑系统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支座的高度。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第三支座均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桁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座的连接座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座,所述第一三角座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第二支座的连接座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座;所述第三支座的连接座固定连接有第三三角座,所述第三三角座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三角座的高度。
13.优选的,还包括侧模系统,所述侧模系统包括梳齿板,所述梳齿板与所述底模系统相连,所述梳齿板两侧设置有翼缘张拉盒。
14.优选的,所述侧模系统还包括与钢箱梁固定连接的对拉座,所述对拉座螺纹连接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另一端与所述高侧外模板或所述低侧外模板螺纹连接,所述对
拉螺杆配合设置有对拉螺母。
15.优选的,所述箱体底端连接有夹轨器,所述夹轨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t型单边轨道轮,所述t型单边轨道轮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轮毂设置在所述t型单边轨道轮上方,所述轮毂设置在两个t型单边轨道轮之间;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防装缓冲器,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轮毂固定套设在所述主轴上。
16.优选的,所述底模板包括若干个窄模板和若干个宽模板,所述窄模板和所述宽模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桁架通过吊杆固定连接有可滑动纵梁,所述底模板和所述可滑动纵梁滑动连接;所述桁架还通过吊杆固定连接有工作台轨道,所述工作台轨道滑动连接有工作平台。
17.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在对桥体的行车道板进行第一次浇筑时,包括以下步骤:
18.s1:首节混凝土浇筑时,在高侧外模板、低侧外模板和底模板上开设预留孔,在桥面上铺设枕木,桁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支座,桁架中间部分连接有第二支座;
19.s2:将第三支座和第二支座放置在枕木上从而对桁架起到支撑作用,此时,梳齿板设置在底模系统的两侧;
20.s3:通过底模系统完成第一段行车道板浇筑作业后,养生至设计强度后,底模板前进至下一施工节段,从而完成整体浇筑工作,在此过程中,由桥中间往两端进行行车道板的浇筑工作。
21.优选的,完成第一次浇筑工作后,进行后续行车道板浇筑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22.s21:在浇筑完成首节行车道板后,用千斤顶顶起桁架,使桥面支撑系统处于悬空状态,然后在枕木上铺设轨道,千斤顶降下桁架,使行走系统落在轨道上后在轨道上行走,从而带动桁架和底模系统移动到下一工作区;
23.s22:当底模系统进入工作区域测量定位后,增加桥面枕木,然后用千斤顶顶起桁架和行走系统,抽去轨道,然后将靠近浇筑后的行车道板一侧的第三支座更换为第一支座,千斤顶带动桁架和行走系统下落,使第一支座放置在浇筑后的行车道板上,第二支座和第三支座落在增加后的枕木上;
24.s23:然后转动对拉螺杆,将高侧外模板和低侧外模板调整到指定高度,然后将底模板调整到指定位置后,绑扎上下层钢筋网片,固定翼缘张拉盒和梳齿板,布置预留孔,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25.s24:混凝土凝固后,去除翼缘张拉盒和梳齿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松开吊杆,使用千斤顶顶开桁架和底模系统实现脱模;
26.s25:重复步骤s21-s22,将桁架和底模系统移动到下一工作区,从而进行下一工作区的行车道板浇筑工作。
27.优选的,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桥面支撑系统用于桁架的支撑工作;在桁架行走时,将桥面支撑系统拆卸后用倒链吊起悬挂在桁架上,此时桥面支撑系统处于悬空状态。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本发明设置的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可实现行车道板的现浇施工,相对于预制的行车道板来说:
30.1.现浇施工可以使行车道板与钢箱梁之间紧密连接,两者之间不需要填充钢混粘
结胶增加稳定性,可以延长混凝土行车道板使用寿命,减少施工程序。
31.2.现浇施工不用建设预制场地,减少大临场地建设,节约成本。
32.3.由于行车道板断面较大,且上跨交通干线,起重吊装困难,影响交通,悬臂现浇施工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33.4.预制行车道板需要不少于6个月的存放期,现浇施工不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34.5.由于钢箱梁施工时采用“设计预拱 施工预拱”控制钢梁预拱度线形,现浇施工可以保证行车道板厚度,同时更好的控制行车道板顶面线形,避免因钢箱梁线形误差引起行车道板顶面不平顺。
35.6.预制行车道板与钢箱梁顶面采用钢混粘结胶进行填充,此道工序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要求较高,现浇施工可以很好的避免此问题。
附图说明
36.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7.图1是本发明中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立体图;
38.图2是本发明中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俯视图;
39.图3是本发明中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主视图;
40.图4是图3中桁架部分结构立体图;
41.图5是图3中桁架部分结构俯视图;
42.图6是发明中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侧视图;
43.图7是图3中高侧外模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8是图3中高侧外模板部分结构侧视图;
45.图9是图3中低侧外模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46.图10是图3中低侧外模板部分结构侧视图;
47.图11是本发明中底模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48.图12是图6中第一支座结构立体图;
49.图13是图6中第二支座结构立体图;
50.图14是图6中第三支座结构立体图;
51.图15是本发明中模板滑移架结构示意图;
52.图16是图3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53.图17是本发明中行走系统结构立体图;
54.图18是本发明中行走系统结构主视图;
55.图19是本发明中行走系统结构侧视图;
56.图20是图19中a-a部分结构示意图;
57.图21是本发明工作流程示意图。
58.附图标记说明:
59.1桁架;11纵梁;12横梁;13斜拉杆;14工作平台;15吊杆;
60.2桥面支撑系统;21第一支座;211支撑柱;212第一三角座;22第二支座;221第二三
角座;23第三支座;231第三三角座;24连接座;
61.3底模系统;31高侧外模板;32低侧外模板;33底模板;34窄模板;35宽模板;36可滑动纵梁;37工作台轨道;38模板滑移架;39滑移转轮;391滑移转轴;
62.4侧膜系统;41梳齿板;42翼缘张拉盒;43对拉座;44对拉螺杆;
63.5行走系统;51连接板;52第一护罩;53挡板;54箱体;55防装缓冲器;56轮毂;57夹轨器;58电机;59减速器;510t型单边轨道轮;511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6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5.实施例一
66.如图1-2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包括:
67.桁架1,桁架1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横梁12,横梁12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方向设置的纵梁11。横梁12和纵梁11之间连接有斜拉杆13。横梁12为双拼630a工字钢,上下贴焊接6=14mm钢板,在支点处布置12=14mm斜拉杆13。横向斜拉带为8根∠6.3*5角钢。纵梁11为双拼560a工字钢,上下贴焊接14mm钢板,在支点处布置14mm斜拉杆13。桁架1之间通过纵梁11平联连成整体,组成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整体的承重系统。
68.底模系统3,底模系统3通过吊杆15与桁架1相连,底模系统3包括位于两侧的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均与桁架1相连,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之间设置有底模板33。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均通过吊杆15进行锚固,吊杆15的上端与桁架1相连。
69.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设置在底模板33的两侧,为悬臂底模。由于行车道板断面较大,且上跨交通干线,起重吊装困难,影响交通,悬臂底模现浇施工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70.底模系统3用于行车道板的浇筑工作,行车道板采用一体现浇式施工,横向全宽并设置横向预应力;行车道板预留焊钉孔,在焊钉孔处对应的钢梁上翼缘板设置集束式焊钉,待预制行车道板施工完成后,浇筑焊钉孔混凝土与钢梁连接。
71.底模板33包括若干个窄模板34和若干个宽模板35,窄模板34和宽模板35之间固定连接,桁架1通过吊杆15固定连接有可滑动纵梁36,底模板33和可滑动纵梁36滑动连接。每节底模板33包括两个窄模板34,和位于两个窄模板34之间的若干个宽模板35,宽模板35之间固定连接,宽模板35与位于两侧的窄模板34固定连接。窄模板34宽度为0.85m,宽模板35宽度为1.5m,底模板33设置在钢箱室内,在箱室内搭设内支架与竹胶板形式。
72.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纵向宽度标准节1.5m,调整节0.85m,其背肋由i200工字钢加工而成,面板采用4mm,单侧共7片。外侧底模纵梁为4根i400a工字钢,上下贴焊接14mm钢板,为减小滑移过程跨中变形,中间和两侧采用14mm加劲肋加强纵梁。纵梁单侧利用6根(双侧12根)精轧螺纹钢筋(即吊杆15)与前上横梁12连接,下端设计为铰接,纵梁后侧利用4根精轧螺纹钢筋与已浇注行车道板锚固。内测底模搭设盘扣式支架,利用顶底托调节底模高程,竹胶板拼装成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
73.还包括模板滑移架38,模板滑移架38与底模板33相连,用于带动底模板沿可滑动纵梁36滑动,模板滑移架38底端通过滑移转轴391转动连接有滑移转轮39,滑移转轮39可与可滑动纵梁36滚动接触,从而可起到降低滑动时摩擦力的作用,便于底模板33的滑动。
74.桁架1还通过吊杆15固定连接有工作台轨道37,工作台轨道37滑动连接有工作平台14。工作平台14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有若干个。桁架1还可通过吊杆15连接吊篮,以用于正常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75.每跨行车道板设置两座模板滑移架38,在施工时,从跨中往两侧施工,此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跨路施工阻断交通的问题,同时在高山峡谷地区施工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76.侧模系统4还包括与钢箱梁固定连接的对拉座43,对拉座43螺纹连接有对拉螺杆44,对拉螺杆44包括对拉螺母,对拉螺杆44与高侧外模板31或低侧外模板32螺纹连接。单侧悬臂端侧模纵向宽度标准节1.5m,调整节0.85m,单侧共7片。侧模系统4包括梳齿板41,梳齿板41与底模系统3相连,梳齿板41两侧设置有翼缘张拉盒42。
77.桥面支撑系统2,桥面支撑系统2和桁架1可拆卸连接;桥面支撑系统2包括第一支座21、第二支座22和第三支座23,第三支座23的高度高于第二支座22的高度。
78.第一支座21、第二支座22和第三支座23均包括连接座24,连接座24与桁架1可拆卸连接;第一支座21的连接座24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座212,第一三角座212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柱211。第一支座21、第二支座22和第三支座23均可通过连接座24与桁架1可拆卸连接。
79.第二支座22的连接座24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座221;第三支座23的连接座24固定连接有第三三角座231,第三三角座231的高度高于第二三角座221的高度。第一支座21、第二支座22和第三支座23全部采用双拼200a工字钢,中间和两侧设14mm钢板加劲和堵头,支架行走过程中桥面支撑系统2不受力。
80.第一支座21、第二支座22和第三支座23各设置有两个,第一支座21设置在桁架1的中间部分,第二支座22设置在桁架1的左侧,第三支座23设置在桁架1的右侧。由于浇筑完成后,有现浇行车道板的存在,可将第二支座22放置在浇筑后的行车道板上,第三支座23设置在桁架1的右侧,第三支座23可放置在枕木上。枕木跟跟随浇筑工作的进行,随时进行铺设,在进行浇筑工作时,桥面支撑系统2用于桁架1整体的支撑工作,而在桁架1行走时,桥面支撑系统2处于悬空状态。
81.行走系统5,行走系统5与桁架1相连,行走系统5包括箱体54,箱体54还连接有电机58,电机58连接有轮毂56。电机58通过减速器59连接有主轴511,主轴511与箱体54转动连接,轮毂56固定套设在主轴511上。电机58通过连接板51和箱体54固定连接箱体54上方设置有第一护罩52,第一护罩52对箱体54起到保护的作用。箱体51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1,连接板51方便箱体54与桁架1可拆卸连接。箱体54一侧设置有防装缓冲器55。
82.实施例二
83.如图1-21所示,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箱体54底端连接有夹轨器57,夹轨器5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t型单边轨道轮510,t型单边轨道轮510与箱体54转动连接;轮毂56设置在t型单边轨道轮510上方,轮毂56设置在两个t型单边轨道轮510之间。
84.在进行轨道放置时,可将轨道放置在t型单边轨道轮510上,t型单边轨道轮510对
轨道起到初步支撑的作用,当千斤顶带动桁架1落下时,此时轨道落在铺设的枕木上,轮毂56落在轨道上,当电机58工作时,电机58带动轮毂56转动,轮毂56在轨道上移动,从而通过行走系统5可带动桁架1沿轨道长度方向行走。
85.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自行式滑移模板桁架,在对桥体的行车道板进行第一次浇筑时,包括以下步骤:
86.s1:首节混凝土浇筑时,在高侧外模板31、低侧外模板32和底模板33上开设预留孔,在桥面上铺设枕木,桁架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支座23,桁架1中间部分连接有第二支座22;
87.s2:将第三支座23和第二支座22放置在枕木上从而对桁架1起到支撑作用,此时,梳齿板41设置在底模系统3的两侧;
88.s3:通过底模系统3完成第一段行车道板浇筑作业后,养生至设计强度后,底模板33前进至下一施工节段,从而完成整体浇筑工作,在此过程中,由桥中间往两端进行行车道板的浇筑工作。
89.完成第一次浇筑工作后,进行后续行车道板浇筑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90.s21:在浇筑完成首节行车道板后,用千斤顶顶起桁架1,使桥面支撑系统2处于悬空状态,然后在枕木上铺设轨道,千斤顶降下桁架1,使行走系统5落在轨道上后在轨道上行走,从而带动桁架1和底模系统3移动到下一工作区;
91.s22:当底模系统3进入工作区域测量定位后,增加桥面枕木,然后用千斤顶顶起桁架1和行走系统5,抽去轨道,然后将靠近浇筑后的行车道板一侧的第三支座23更换为第一支座21,千斤顶带动桁架1和行走系统5下落,使第一支座21放置在浇筑后的行车道板上,第二支座22和第三支座23落在增加后的枕木上;
92.s23:然后转动对拉螺杆44,将高侧外模板31和低侧外模板32调整到指定高度,然后将底模板33调整到指定位置后,绑扎上下层钢筋网片,固定翼缘张拉盒42和梳齿板41,布置预留孔,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93.s24:混凝土凝固后,去除翼缘张拉盒42和梳齿板41,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松开吊杆15,使用千斤顶顶开桁架1和底模系统3实现脱模;
94.s25:重复步骤s21-s22,将桁架1和底模系统3移动到下一工作区,从而进行下一工作区的行车道板浇筑工作。
95.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在底模系统3大小里程侧预留锚孔,以方便后续节段施工时,从中间位置分别往两侧施工。
96.步骤s23中,当底模系统3调整到合适高度后,用模板拉紧装置调整模板与钢箱梁翼缘的间隙,并锁紧。
97.步骤s24中,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40%时松开模板锁紧装置、模板吊装螺母,使用千斤顶顶开桁架梁与模板梁实现脱模,进行初次张拉。
98.行车道板质量控制,由于钢箱梁行车道板混凝土要求低坍落度、高强度(一般为c50以上),因此混凝土配合比需要进行单独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为保证行车道板与钢箱梁连接牢固,钢箱梁顶板剪力钉槽口必须加强振捣。施工完成后行车道板保湿养生不少于4天,同期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进行初次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4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张拉至100%应力;且未
进行初次张拉时,桥面桥面严禁任何形式的堆载。
99.现浇混凝土行车道板保湿养护应保证4天且混凝土同期养护试块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并按照40%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横向预应力筋后方可拆模,拆模后严禁在行车道板上施加其他荷载;待混凝土达到90%设计强度及90%设计弹模后可将预应力补张至100%张拉控制应力。
100.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桥面支撑系统2用于桁架1的支撑工作;在桁架1行走时,将桥面支撑系统2拆卸后用倒链吊起悬挂在桁架1上,此时桥面支撑系统2处于悬空状态。底模系统3位于钢箱梁边跨不受下方道路车辆通行影响的位置,利用已经施工完成的现浇行车道板桥面存放材料,支立吊车。
101.安装桁架1之前首先进行放线定位,根据横梁12和纵梁11之间的间距,在钢箱梁顶板上放线,宽度8.9米,纵向间距9.47米,放置枕木保证顶面等高,所有高度均高于桥面焊钉高度。
102.桁架1的纵梁11和横梁12均为两节段组装而成,模板长度标准段为1.5米,调整节为0.75米,所有零部件均在桥面位置利用吊车拼装,再进行安装。
103.在安装时,首先安装行走系统5,横梁12通过连接座51实现安装,再安装纵梁11,纵梁11安装时必须全部采用枕木全高支垫,每根纵梁11支垫不少于三个位置,保证纵梁11稳定牢固。两根纵梁11安装完成后,为保证平衡先安装横梁12,三根横向首先安装中间位置横梁12,再安装前后横梁12,横梁12安装完成后,桁架主骨架安装完成。
104.在底模系统3安装到位后安装位于底模系统3下方的工作平台14,首先安装工作滑轮组,再将组装好的工作平台14吊装至底模系统3下方进行安装就位。底模系统3安装完成后安装轨道,并进行试行走,桁架1整体的行走采用遥控控制,通过控制电机58,保证若干个电机58一致运行,从而带动桁架1整体沿轨道长度方向运动。
105.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自行式滑模桁架进行安全检查;钢箱梁拼装过程和行车道板施工时,每一节段必须对于钢箱梁的沉降进行监测;行车道板施工前检查验收钢箱梁顶面标高和线形,每节段的沉降量需要与预拱度进行对比,严格控制桥面整体标高,满足设计要求的线性关系。
10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