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钻屑竖直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20:4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钻屑竖直提升机。


背景技术:

2.在油田进行钻井作业时,地下岩层会因被打穿而产生大量钻屑,这些钻屑在生成的过程中会沾染各种污染物,如钻井过程中接触到的油,钻井过程中所涂的润滑剂,表面活性剂等,由于钻井泥浆中添加了多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化学物质,所以钻井钻屑浸出液中污染物的含量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随着国家对钻井环保要求的越发严格,要求钻井过程中不再开挖具有一定环境污染隐患的沉砂池,因此现在的钻井施工过程中都要采用钻屑不落地的工艺技术,也就是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屑会伴随着钻井泥浆一同被输入到钻屑不落地系统上进行固液分离、浓缩脱液等无害化处理,其钻屑的处理过程大致如下:由钻机过来的钻屑、泥浆等固液混合物通过高架管汇进入到振动筛内进行处理,然后再由振动筛出料口处的溜板进入到后方的钻屑不落地系统中进行处理,钻屑不落地系统中包含有若干个处理单元,其第一个处理单元就是钻屑收集单元,主要用来收集从振动筛处排出的物料,第二个处理单元就是钻屑处理单元,主要是对钻屑收集单元输送来的固相与液相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固液分离,以得到更加纯净的钻屑与钻井泥浆,随后钻井泥浆被回收再利用,而钻屑则直接通过卡车运送到热脱附系统中与烟气净化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最后才能进行定点排放,但是现有技术中装车用的物料输送机其运送高度大多是固定不变,一旦车辆的大小、型号发生变化,很容易造成物料输送机的输出端过高于车斗,或者是过低与车斗,过高,则会造成钻屑在进入车斗的过程中,扬尘现象较为明显,钻屑大量外撒,污染井场环境;过低,钻屑则不能正常进入到车斗内,这给运输车辆的选择造成了不小局限与不便,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屑竖直提升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钻屑装车设备不能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装车高度,从而给运输车辆的选择造成不便的问题。
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钻屑竖直提升机包括底座、提升筒、滑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传动齿轮箱、溜槽、控制主机,提升筒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在提升筒内可转动地安装有提升转轴,在提升筒内,沿提升转轴的长度方向固设有能从下向上输送物料的绞龙叶片,提升筒的底部安装有传动齿轮箱,第一电机的输出转轴安装在传动齿轮箱的输入端上,提升转轴的下端安装在传动齿轮箱的输出端上,在提升筒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在提升筒上部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滑套活动套设在提升筒的外侧,溜槽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安装在出料口下方的滑套上,在溜槽的左侧受料部处固设有防漏罩,防漏罩上设置有接口,防漏罩上的接口与提升筒的上部出料口之间连接有伸缩软管,在滑套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竖直分布的第一滑槽,在与第一滑槽位置相对应的提升筒外壁上一体连
接有活动卡设在第一滑槽内的滑轨,在滑轨对侧的提升筒的外壁上固设有上下竖直分布的齿条,在滑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齿条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滑槽,齿条与第二滑槽之间间隙配合,在与第二滑槽同侧的滑套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转轴上安装有传动齿轮,滑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位置相对应的传动长孔,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长孔与齿条相啮合,在底座上还固设有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连接以控制其运行。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溜槽的左侧铰接在滑套的右侧外壁上,在溜槽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滑套的右侧外壁上,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溜槽的底壁上。
6.进一步的,溜槽包括外槽体、内槽体,内槽体活动插设在外槽体内,在外槽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铰接在外槽体的外壁上,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铰接在内槽体的外壁上,电动推杆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7.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可通过控制主机控制第二电机的正反转,使滑套能沿着齿条与滑轨进行上下移动,以使溜槽能够适应不同卡车的装车高度,方便又快捷,通过设置液压缸与电动推杆,可以对溜槽的外伸长度与倾斜角度进行灵活调整,以使钻屑能够更加均匀装入到车斗内,大大降低车斗内物料出现中间多四周少的情况,提高每辆车的装货量,降低运输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8.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9.附图1是钻屑竖直提升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0.附图2是附图1中提升筒a-a向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1.附图3是溜槽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2.图例:1、底座,2、提升筒,3、滑套,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传动齿轮箱, 7、控制主机,8、提升转轴,9、绞龙叶片,10、防漏罩,11、伸缩软管,12、滑轨,13、齿条,14、传动齿轮,15、液压缸,16、外槽体,17、内槽体,18、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4.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该钻屑竖直提升机包括底座1、提升筒2、滑套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传动齿轮箱6、溜槽、控制主机7,提升筒2竖直安装在底座1上,在提升筒2内可转动地安装有提升转轴8,在提升筒2内,沿提升转轴8的长度方向固设有能从下向上输送物料的绞龙叶片9,提升筒2的底部安装有传动齿轮箱6,第一电机4的输出转轴安装在传动齿轮箱6的输入端上,提升转轴8的下端安装在传动齿轮箱6的输出端上,在提升筒2的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在提升筒2上部
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滑套3活动套设在提升筒2的外侧,溜槽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安装在出料口下方的滑套3上,在溜槽的左侧受料部处固设有防漏罩10,防漏罩10上设置有接口,防漏罩10上的接口与提升筒2的上部出料口之间连接有伸缩软管11,在滑套3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竖直分布的第一滑槽,在与第一滑槽位置相对应的提升筒2外壁上一体连接有活动卡设在第一滑槽内的滑轨12,在滑轨12对侧的提升筒2的外壁上固设有上下竖直分布的齿条13,在滑套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齿条1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滑槽,齿条13与第二滑槽之间间隙配合,在与第二滑槽同侧的滑套3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输出转轴上安装有传动齿轮14,滑套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14位置相对应的传动长孔,传动齿轮14通过传动长孔与齿条13相啮合,在底座1上还固设有控制主机7,控制主机7分别与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电连接以控制其运行。
16.由于不同品牌的卡车与不同型号的卡车,其车斗的离地高度以及车斗的自身高度各不相同,为了让钻屑都能顺利地进入到车斗内且不造成钻屑的大量外撒污染,因此本装置设计了一种由滑套3上下移动带动溜槽上下高度可调的结构,当溜槽过高于车斗时,通过控制主机7使第二电机5反转,在传动齿轮14与齿条13的啮合传动下,滑套3的整体就可以沿着滑轨12向下移动,从而降低溜槽的高度,使之刚好坐设在车斗上,然后再通过控制主机7启动第一电机4,这时提升转轴8开始运转,就可以进行正常的装车作业了;同理,当溜槽低于车斗时,通过控制主机7使第二电机5正转,传动齿轮14就会沿着齿轨不断爬升,滑套3的整体就可以沿着滑轨12向上移动,从而使溜槽达到恰当的装车高度。通过设置防漏罩10与伸缩软管11,可以避免钻屑由提升筒2进入到溜槽的过程中产生撒漏,进一步避免装置附近的钻屑污染,伸缩软管11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如波纹软管,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自主的长度变化,以更好地适应溜槽在高度方面的变化。
17.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钻屑竖直提升机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如附图1、2所示,溜槽的左侧铰接在滑套3的右侧外壁上,在溜槽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15,液压缸15的缸体铰接在滑套3的右侧外壁上,液压缸15的活塞杆铰接在溜槽的底壁上。
18.液压缸15与井场上的液压站相连通,通过液压站,可以控制液压缸15内活塞杆的伸缩度,从而可以控制溜槽的倾斜度,进一步确保溜槽内钻屑能够顺利地滑入到装载卡车内。
19.进一步的,根据实际需求,溜槽包括外槽体16、内槽体17,内槽体17活动插设在外槽体16内,在外槽体1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的固定端铰接在外槽体16的外壁上,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铰接在内槽体17的外壁上,电动推杆18与控制主机7电连接。
20.通过控制主机7可控制电动推杆18的外伸与内缩,继而带动内槽体17的外伸与内缩,使溜槽的整体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这样当货车停车装料时,溜槽通过变换长度再配合倾斜角度的变化,就可以将钻屑更加均匀装入到车斗内,大大降低车斗内物料出现中间多四周少的情况,提高每辆车的装货量,降低运输成本。
21.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