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水分离器及空气压缩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9:58: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水分离器及空气压缩机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对于空气压缩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而空气压缩机的作用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以及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是将运动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
3.相关技术中的空气压缩机包括冷却器及气水分离器,冷却器后端通过单独管路连接气水分离器,使用额外的单独管路,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
5.管体,包括形成于中空处的气流通道和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及出气口;
6.气水分离件,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用于与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接触,使气流中的水分子附着于所述气水分离件;及
7.集水件,设置于所述管体,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集水件包括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集水腔,所述集水腔用于收纳所述气水分离件附着的水分子。
8.可选的,所述集水腔包括入水口,附着于所述气水分离件的水分子从所述入水口流入所述集水腔,所述气水分离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入水口处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朝向所述集水腔倾斜的导流面。
9.可选的,所述导流件正对所述入水口,所述导流面位于所述导流件的顶面,且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导流面,所述伞状导流面的边缘与所述入水口之间设有供水流入的间隙。
10.可选的,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设于在所述集水腔内的分隔网,所述分隔网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集水腔通过所述分隔网被隔成至少两个腔体,各所述腔体沿水分子从所述入水口进入所述集水腔的方向排布,相邻的所述腔体通过所述透水孔连通。
11.可选的,所述集水件包括与所述集水腔连通的泄水口;
12.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设于所述集水腔内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水腔内的水位,所述泄水口受控于基于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水位信号打开或关闭。
13.可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集水腔的高水位传感器,所述高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水腔的最高水位,所述高水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分隔网的下方以及所述导流件的中间区域的正下方;
14.和/或,
15.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集水腔内的低水位传感器,所述低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水腔的留存水位。
16.可选的,所述管体包括内管体和围设在所述内管体外侧的外管体,所述内管体包围的空间与所述外管体包围的空间连通,共同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内均设有所述气水分离件,所述管体包括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内管体包围的空间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外管体包围的空间连通。
17.可选的,所述气水分离件包括透气筛网,所述透气筛网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流通道通过所述透气筛网隔成至少两个子通道,各所述子通道沿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布,相邻的所述子通道通过所述气孔连通。
18.可选的,所述气水分离件包括从所述气流通道的内表面凸出的多个水分子附着板,所述内表面面向所述进气口,所述多个水分子附着板正对所述进气口凸出。
19.可选的,所述气水分离件包括从所述气流通道的内表面向中心部位凸出的多个凸出部,所述多个凸出部沿着气流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排布,越远离所述进气口,所述凸出部凸出的尺寸越大。
20.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系统,包括:
21.压缩机模块;
22.冷却器,分别与压缩机模块及如上述的气水分离器连接。
23.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水分离器及空气压缩机系统包括管体、气水分离件及集水件,如此在气水分离器中集成设置气水分离件及集水件,减少气水分离件与冷却器之间连接的额外管路,简化结构,使得气水分离器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24.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系统中的压缩机模块、冷却器及气水分离器的连接示意图;
25.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空气压缩机系统中的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气水分离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所示为图3所示的气水分离器中的a-a处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28.图5所示为图1所示的气水分离器中的气水分离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所示为图2所示的气水分离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0.图7所示为图3所示的气水分离器中的a-a处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31.图8所示为图3所示的气水分离器中的集水件的b-b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2.图9所示为图1中的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系统的控制器、高水位传感器及高水位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4.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
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5.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系统10中的压缩机模块11、冷却器12及气水分离器13的连接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空气压缩机系统10中的冷却器12与气水分离器13的结构示意图。
36.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压缩机系统10(亦可以称为空压机系统)可以压缩大气压强的空气和/或压缩后的空气等气体。空气压缩机系统10包括压缩机模块11、冷却器12及气水分离器13。压缩机模块11可以作为空气压缩机系统10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气体的压缩。压缩模块11包括压缩主机111,其作为压缩机模块11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导入需要压缩的气体,并且将压缩后的气体排出。冷却器12与压缩机模块11连接,冷却器12可以实现冷却。压缩机模块11压缩后得到的压缩气体,冷却器12可以将压缩气体等压冷却,得到冷却后气液,此气液的温度低于压缩气体的温度。其中,冷却器12可以为水冷却器。气水分离器13与冷却器12连接,气水分离器13可以将水从气液如带有水分子的气流中分离,得到符合规定指标的气压的气体如干燥气流,并将气体排出。其中,带有水分子的气流与干燥气流,统称气流。
37.继续如图2所示,空气压缩机系统10还包括机组底架14,可以支撑空气压缩机系统10。冷却器12可以直接安装在机组底架14上,机组底架14为空气压缩机系统10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模块11包括一级压缩主机及二级压缩主机时,空气压缩机系统10包括一级冷却器、二级冷却器、一级气水分离器及二级气水分离器。一级气水分离器可以与二级压缩主机连接,一级气水分离器排出的气体可以输出给二级压缩主机,二级气水分离器可以与排气管路连接,可以从二级气水分离器中排出气体。其中,一级压缩主机及二级压缩主机可以分别为两个压缩主机及两个以上压缩主机,以实现多级压缩,以满足气体较高的工作压力需求,节约能源。冷却器12及气水分离器13分别与压缩主机111的数量一致,工作原理类似于图1-图2所示的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39.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气水分离器13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0.如图3所示,气水分离器13包括管体21、气水分离件22及集水件23。管体21可以连接和容纳气水分离器13的部分部件,且管体21供带有水分子的气流流入和/或干燥气流流出。气水分离件22可以与带有水分子的气流接触,使气流中的水分子附着于气水分离件22。气水分离件22附着的水分子会汇聚依靠自身重力流动,流入集水件23,如此集水件23可以收纳气水分离件22附着的水分子。
41.图4所示为图3所示的气水分离器13中的a-a处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42.如图4所示,管体21包括形成于中空处的气流通道24、和分别与气流通道24连通的
进气口25及出气口26。气流通道24分别与出气口26和进气口25连通,气流通道24与气流进入管体21的方向a一致,经进气口25气流流入气流通道24和/或经出气口26气流流出。气水分离件22设置于气流通道24。气水分离件22可以与气流通道24连通,供气流流入和/或流出,以与带有水分子的气流接触、碰撞、吸附水分子,水分子汇聚成较大的水分子,依靠水自身的重力流入集水件23里面。集水件23设置于管体21且位于进气口25与出气口26之间,集水件23包括与气流通道24连通的集水腔27。集水腔27可以流入气水分离件22附着的水分子,以容纳、存放水分子。如此在气水分离器13中集成设置气水分离件22及集水件23,减少气水分离件22与冷却器12之间连接的额外管路,减小冷却器12与气水分离件22之间的连接长度,简化结构,节省空间,降低成本。进一步的,在冷却器12的长度不变且满足冷却要求的前提下,不仅占用空间变小,而且满足空气压缩机系统10的换热量。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21也可以为圆形管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管体21可以为方形管体,管体21的形状并不做限定。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管体21为圆形管体。此管体21在安装时,管体21可以沿管体21的轴向放置,集水件23可以设置管体21径向所在的底面。如此设置管体21,带有水分子的气流为高压气体,此高压气体沿管体21的轴向进入,最后汇聚流入集水腔27。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此管体21在安装时,管体21可以沿管体21的径向放置,集水件23可以设置管体21轴向所在的底面。只要集水件23可以流入气水分离件22附着的水分子,且集水件23位于管体21底面,使得水分子能够依靠自身重力流入集水腔27内,集水件23位于管体21内的任何位置,均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44.如图4所示,管体21包括内管体211和围设在内管体211外侧的外管体212,内管体211包围的空间与外管体212包围的空间连通,共同形成气流通道24。内管体211和外管体212内均设有气水分离件22,管体21包括与气流通道24连通的进气口25和出气口26,进气口25与内管体211包围的空间连通,出气口26与外管体212包围的空间连通。气流通过进气口25进入内管体211后,沿内管体211和外管体212连通的空间流动,然后再从出气口26排出。如此设置内管体211和外管体212,可以强制气流经流的路径,有利于气水分离件22更有效地接触带有水分子的气流。
45.进一步的,管体21可以为圆形管体,内管体211与外管体212均为圆形管体且同轴设置,且内管体211轴向的长度小于外管体212轴向的长度,使得内管体211与外管体212之间形成气流间隙213,该气流间隙213包含于内管体211和外管体212连通的空间。如此可以设置内管体211和外管体212连通的长度,在气流经流内管体211之后,通过气流间隙213,从外管体212的出气口26排出,增加了气流流动的流畅性。
46.在如图3和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气水分离器13包括连接于出气口26且与管体21连接的出气管261,出气管261与气流通道24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气管261可以为软管。本技术使用软管软连接,可以隔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气管261可以为硬管。本技术使用硬管可以增加出气管261的刚度。此出气管261设于管体21外表面中部位置或者中部偏上以上的位置,如此设置出气管261水分子可以通过自身重力,流入集水件23内,同时分离出的干燥气流依靠气体向上流动的特性,从出气管261的出气口26排出。
47.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水分离件22可以采用多种结构的实施例,在如图3和图4中的气水分离件22的一种结构实施例中,气水分离件22包括透气筛网33,透气筛网33设有多个气孔(未示意)。气孔可以透过气流。气流通道24通过透气筛网33隔成至少两个子通道(未示
意),各通道可以经流气流,各子通道沿气流通道24的延伸方向排布,相邻的子通道通过气孔连通。如此设置透气筛网33,可以通过透气筛网33隔成至少两个子通道,各子通道均可以通过气流,透气筛网33更加均匀地碰撞水分子,汇聚附着水分子,并且网状结构接触气流的位置比较多,更有利水分子碰撞从气流中分离,提高分离的效率。
48.进一步的,透气筛网33连接于内管体211,方便在内管体211上固定透气筛网33,使得透气筛网33更稳定。其中,透气筛网33可以交错缠绕形成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交错缠绕形成有所述多个气孔,多个气孔可以透过气体,多层的透气筛网33增大碰撞水分子的可能性,更好的附着水分子,实现气水分离。具体的,层状结构包括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厚度方向与气流进入的方向一致,如此设置有利于气流进入多个气孔。
49.在继续如图3和图4中的气水分离件22的另一种结构的实施例中,气水分离件22包括从气流通道24的内表面214凸出的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可以附着水分子。内表面214面向进气口25,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正对进气口25凸出。如此正对进气口25凸出设置的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气流可以从进气口25进入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及气流通道24的内表面214进行附着,增大水分子的附着面,提高附着水分子的能力,同时,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与气流通道24的内表面214之间形成多个槽结构,多个槽结构下方设置集水器,这些槽结构可以导流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附着的水分子到集水件23内,使得水分子更有效地流入集水腔27内,最终分离出的干燥气流由出气口26排往上方排出至下一级压缩主机处或者客户处。
50.图5所示为图1所示的气水分离器13中的气水分离件22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1.在如图3、图4及图5中的气水分离件22的另一种结构的实施例中,气水分离件22包括从气流通道24的内表面向中心部位凸出的多个凸出部35。多个凸出部35沿着气流从进气口25流向出气口26的方向排布,越远离进气口25,凸出部35凸出的尺寸越大。如此设置,带有水分子的气流从进气口25进入气流通道24前,先接触多个凸出部35,多个凸出部35可以将水分子碰撞凝结在一起,不让高压气流带走所有水分子,并且,凸出部35中的进气口25的气流流速较大,可以增大碰撞的力,更有利于碰撞出水分子,同时凸出部35可以撞击附着水,可以增大带有水分子的气流的接触面,附着更多的水分子,提高气水分离件22气水分离的效率。
52.继续如图5所示,气水分离件22包括与多个凸出部35连接的排水口36,排水口36与管体21内表面连通且与气流通道24连通,排水口36的排水方向朝向管体21内表面,如此设置气水分离件22,附着于气水分离件22的水沿着管体21内表面流入集水件23内。其中,排水口36的数量可以为1个,排水口36的数量可以为2个,排水口36的数量也可以为2个以上,在此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水分离件22包括连接于排水口36的排水管37,排水口36可以通过排水管37与管体21内表面连通,并可以延伸于集水件23。如此设置排水管37有利于将多个凸出部35附着于的水分子,尽可能都流入集水件23,避免管体21内部温度过高分离出的水分子又重新被蒸发,提高水分子从气流中分离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多个凸出部35分离的效率。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口36位于多个凸出部35的最底部,方便汇聚水分子于最低处,更接近集水件23的位置,更有利于收纳附着于多个凸出部35的水分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口36的开口面积小于多个凸出部35的凸出面积,和/或,排水管37的截面面积小于
多个凸出部35的凸出面积,如此排水口36和/或排水管37,更有利于水分子的汇聚,并且通过排水口36和/或排水管37的流通面缓慢流出水分子,边汇聚边收集,提高水分子汇聚、收集的有效性。
54.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管体21可以为圆形管体21。内管体211与外管体212均为圆形管体21且同轴设置,凸出部35可以称为气水碰撞盘。如此设置的气水碰撞盘为圆形,强度好,易于加工,无须开模。气水碰撞盘中心部位设有上述进气口25,气水碰撞盘的轴向与带有水分子的气流进入的方向a一致。气水碰撞盘包括连接于外管体212的第一气水碰撞盘351、连接于内管体211的第二气水碰撞盘352,及连接于第一气水碰撞盘351及第二气水碰撞盘352之间的第三气水碰撞盘353,第三气水碰撞盘353的直径大于第二气水碰撞盘352的直径,且小于第一气水碰撞盘351的直径。
55.在上述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设置第三气水碰撞盘353的气体流通空间相较于第一气水碰撞盘351的气体流通空间变小,气流的流速增大,并且第三气水碰撞盘353相较于第二气水碰撞盘352更大,可以承载更多的水,方便收集水和空气流通,同时,气水碰撞盘越小,成本越低。进一步的,气流在气流碰撞盘进行高速离心分离撞击后,使带有水分子的气流进行初次分离,分离出的气流经过气水碰撞盘下方的排水口36,通过入水口28进入到集水件23,剩余的气流再进入透气筛网33进行进一步的气水分离和/或剩余的气流会撞击到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进一步的气水分离。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水碰撞盘的材料为无不锈钢,此气水碰撞盘耐腐蚀,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实用性。
57.图6所示为图2所示的气水分离器13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58.图6的实施例类似于图3-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较于图3-4所示的实施例,在图6的实施例中,气水分离件22可以不包括多个凸出部35,并且,透气筛网33和集水件23更靠近进气口25的位置,这样更靠近气流通道24中部位置,方便设置透气筛网33和集水件23。透气筛网33的厚度比图3-4所示的实施例的透气筛网33更厚,可以用于流速快,大气量的工况,更有利于提高气水分离的效率。
5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水分离件22包括透气筛网33、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及多个凸出部35中的两者或三者,且不包括图6所示的实施例。在气水分离件22可以包括上述三者时,透气筛网33位于多个水分子附着板34及多个凸出部35之间,该气水分离器13在合理的压损范围内能够保证极高的分离效率,更节约时间。
60.图7所示为图3所示的气水分离器13中的a-a处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61.如图4和图7所示,集水腔27包括入水口28,附着于气水分离件22的水分子从入水口28流入集水腔27。气水分离器13还包括设于入水口28处的导流件29,导流件29包括朝向集水腔27倾斜的导流面30。导流面30可以将气水分离件22附着的水分子导流入集水腔27内。如此设置集水腔27,以方便收集气水分离件22附着的水分子,同时,集水腔27位于集水腔27的入水口28处,可以起到部分隔离集水腔27与气流通道24的作用,阻挡集水腔27中收集的水分子被蒸发进入气流通道24,避免对气水分离件22的气水分离效果的影响。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入水口28可以为导流面30的边缘与入水口28之间设有供水流入的间隙282。如此设置间隙282可以方便流入水分子,同时减小集水腔27与气流通道24流通面积,减少水腔27内水分子被重新蒸发的可能性。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29正对入水口28,导流面30位于导流件29的顶面,且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导流面31,伞状导流面31的边缘与入水口28之间设有供水流入的间隙。如此设置伞状导流面31,水分子可以从伞状导流面31中间高的位置落下,在伞状导流面31汇聚,汇聚的水分子更有抗蒸发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从伞状导流面31边缘低的位置滑落至集水腔27,如此可以增大收集气水分离件22附着的水分子的效率。
6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面30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半圆弧形面,半圆弧面朝向集水腔弯曲。如此设置半圆弧形面,有利于半圆弧形面的顶部承载水分子,半圆弧形面光滑,水分子容易在半圆弧形面汇聚后,滑落至集水腔2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面30为无底面的多棱锥面,多棱锥面中间高边缘低,且包括公共角,公共角的开口朝向集水腔,如此设置无底面的多棱锥面,有利于水分子沿多棱锥面的倾斜方向流入至集水腔2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面30为上端高下端低的板面。如此设置的板面倾斜,可以具有水分子的导向作用,将水分子顺利流入集水腔27内。具体的,板面可以为一个板面,板面可以为多个板面,其中,单个板面的靠近气流通道24的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靠近集水腔27的第二端,上端高下端低可以是指单个板面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单个板面的第二端的高度,可以使水分子流入集水腔27。
65.图8所示为图3所示的气水分离器13中的集水件23的b-b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66.如图8所示,气水分离器13包括设于在集水腔27内的分隔网41。分隔网41可以将集中的水滴或水面分隔以后,分散水滴的力量,达到维持液面平稳,防止液面波动。分隔网41设有多个透水孔411,集水腔27通过分隔网41被隔成至少两个腔体(未示意),各腔体沿水分子从入水口28进入集水腔27的方向排布,相邻的腔体通过透水孔411连通。如此设置分隔网41,分隔网41可以将集中的水滴或水面分隔以后,分散水滴的力量,达到维持液面平稳,防止液面波动。进一步的,分隔网41中间被导流件29遮挡,从导流件29汇聚滴落的水分子,在集水腔27内逐渐增多,通过分隔网41稳定液面,水位平稳上升。
67.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集水件23包括与集水腔27连通的泄水口42,泄水口42可以泄掉集水腔27内的水。气水分离器13包括设于集水腔27内的水位传感器43,水位传感器43用于检测集水腔27内的水位,泄水口42受控于基于水位传感器43检测到的水位信号打开或关闭。如此设置水位传感器43可以检测集水腔27内的水位,以控制泄水口42的打开或关闭,提高集水件23放水或集水的灵活性。
68.其中,泄水口42可以为泄水孔,泄水孔为圆形孔。进一步的,泄水口42设有用于与电磁阀(未示意)连接的接口(未示意),方便设置电磁阀。
69.图9所示为图1中的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系统10的控制器44、高水位传感器431及低水位传感器432的连接示意图。
70.如图9所示,空气压缩机系统10包括控制器44,控制器44与水位传感器43电连接,且水位传感器43包括用于与控制器44连接的端子,通过该端子发送水位信号给控制器44,控制器44根据接收水位信号控制泄水口42的开启或关闭。进一步的,在泄水口42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44根据排放水达到预定时间后且集水腔27内到达低水位的预留水,控制电子阀关闭,使得集水腔27可以收集水或控制器44根据集水腔27内到达高水位的信号,电子阀打开集水腔27通过泄水口42进行排水。如此在集水腔27内预留一部分水,可以阻挡集水
腔27内的气体从泄水口42排出,实现无损排放,提高能效。
71.如图8和图9所示,水位传感器43包括位于集水腔27的高水位传感器431,高水位传感器431用于检测集水腔27的最高水位,高水位传感器431位于所述分隔网41的下方以及导流件29的中间区域的正下方,如此设置高水位传感器431和分隔网41,分隔网41压制水面,通过多个透水孔411可以分隔水面和水滴,以分散水面和水滴的力量,避免水分子流入集水腔27时导致液面晃动,从而避免误触发高水位传感器431,减少误报警,这样高水位传感器431检测的水位,更加准确。并且,高水位传感器431发送最高水位信号给控制器44,控制器44根据接收最高水位信号控制泄水口42的开启,及时自动排放集水件23中的水。进一步的,分隔网41相较于集水腔27的泄水口42,更靠近高水位传感器431,与高水位传感器431之间具有放溅水距离。如此设置分隔网41更靠近高水位传感器431,更能够在高水位传感器431下方的附近使水位更平稳,提高了分隔网41防止液面晃动的效果,从而提高水位传感器431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设置放溅水距离,减少流落的水花所触发的高水位传感器431的误报警。
72.在图8的实施例中,分隔网41相较于泄水口42更靠近高水位传感器431,如此可以防止靠近高水位传感器431的液面波动。
73.图7的实施例类似于图8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较于图8所示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分隔网41相较于入水口28更靠近泄水口42,如此更有利于稳定集水腔27内中部靠下的水位液面。
74.如图8和图9所示,水位传感器43包括位于集水腔27内的低水位传感器432,低水位传感器432用于检测集水腔27的留存水位,低水位传感器432的高度低于高水位传感器431。如此低水位传感器432可以检测处于留存水位的时候,低水位传感器432发送预留水位信号给控制器44,控制器44根据接收预留水位信号控制泄水口42关闭,更有利于及时恢复放集水件23的集水能力,如此预留水位可以起到密封集水腔27内与外界的作用,从而使得集水腔27更容易实现无损排放,降低客户排气损耗,节约成本。其中,预留水位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
7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