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缩机模块及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9:5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模块及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2.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而空气压缩机的作用就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以及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是将运动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
3.相关技术中空气压缩机的冷却器放在压缩机模块的后方,气管需要弯折,而气管比较粗且比较硬,在极小空间内很难做弯折、扭转,因此不方便安装及布置气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模块,包括:
5.变速箱,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侧和输出侧;
6.压缩主机,连接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侧,从所述输出侧向远离所述输入侧的一侧凸出;及
7.储油箱,组装于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向所述输入侧凸出,所述压缩主机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储油箱的安装高度,在所述输出侧,所述压缩主机的下方设有冷却器容置空间。
8.可选的,所述储油箱包括凸出于所述输入侧的第一凸出部以及凸出于所述输出侧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凸出长度。
9.可选的,所述压缩机模块还包括连接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储油箱的连接部;
10.所述储油箱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箱顶;
11.所述压缩机模块还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加强部,多个所述第一加强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箱顶,多个所述第一加强部从所述箱顶朝向所述输入侧背离所述箱顶倾斜延伸。
12.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相较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更靠近所述输入侧的中心,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安装高度。
13.可选的,所述储油箱包括箱底,连接于所述箱底的箱侧面及在所述箱底的横向上凸伸于所述箱底的辅助支撑板;
14.所述压缩机模块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加强部,所述多个第二加强部连接于所述箱侧面与所述辅助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部从所述辅助支撑板朝向所述箱侧面背离所述辅助支撑板倾斜延伸。
15.可选的,所述箱侧面包括与所述输入侧朝向相同的第一箱侧面及与所述输出侧朝向相同的第二箱侧面;
16.所述辅助支撑板包括沿所述箱底向所述第一箱侧面的朝向方向凸伸的第一辅助支撑板,及沿所述箱底向所述第二箱侧面的朝向方向凸伸的第二辅助支撑板,所述第一辅
助支撑板分离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板;
17.所述第二加强部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箱侧面背离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板倾斜延伸及所述第二加强部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箱侧面背离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板倾斜延伸。
18.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凸出长度的范围为【260mm-300mm】;所述储油箱的高度范围为【350mm-450mm】;
19.和/或,
20.所述压缩主机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压缩主机及第二压缩主机;
21.和/或,
22.所述压缩机模块包括油管,所述变速箱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且所述第二齿轮相较于所述第一齿轮更接近所述压缩主机;所述压缩主机包括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油管与所述传动组件可分离的连接,用于朝向所述传动组件喷油。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如上述的压缩机模块。
24.可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冷却器,位于所述输出侧;
25.所述压缩主机包括压缩腔,位于所述压缩腔内的压缩主体及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输气口,所述冷却器与所述输气口连接,所述冷却器位于所述冷却器容置空间。
26.可选的,所述压缩主机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压缩主机及第二压缩主机,所述输气口包括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冷却器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却器及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主机的所述出气口及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与所述第二压缩主机的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压缩主机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冷却器连接;
27.和/或,
28.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输气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输气口与所述冷却器之间,以传输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压缩主机之间的空气;
29.和/或,
30.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驱动组件;所述变速箱包括位于所述输入侧的动力输入轴,所述压缩主机包括传动组件,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从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一端,所述从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储油箱之间存在避让间隙。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模块及空气压缩机,包括变速箱、压缩主机及储油箱,其中储油箱组装于变速箱的底部且向输入侧凸出,压缩主机的安装高度高于储油箱的安装高度,这样压缩主机的位置较高,预留出压缩主机下方的容置空间来安装冷却器,不需要绕路与冷却器连接,方便规划和布置输气管路,进而方便安装输气管路。
附图说明
32.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33.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压缩机模块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压缩机模块中的a-a处的剖视图;
35.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空气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所示为图4所示的空气压缩机中的压缩机模块11与驱动组件17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所示为图2所示的压缩机模块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所示为图6所示的压缩机模块中的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0.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41.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空气压缩机10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空气压缩机10(亦可以称为空压机)可以压缩大气压强的空气和/或压缩后的空气等气体。空气压缩机10包括压缩机模块11,其作为空气压缩机10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气体的压缩。压缩机模块11包括压缩主机12、储油箱13及变速箱14。压缩主机12分别与变速箱14及储油箱13连接。压缩主机12作为压缩机模块11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导入需要压缩的气体,并且将需要压缩的气体进行压缩后排出。变速箱14可以为压缩主机12输入动力。储油箱13内容纳油,主要为工作中的压缩主机12提供润滑油,起到润滑作用。
42.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压缩机模块11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压缩机模块1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43.图2和图3所示,压缩主机12包括压缩腔31及位于压缩腔31内的压缩主体32及与压缩腔31连通的输气口33。压缩主机12与变速箱14连接,可以通过变速箱14驱动压缩主体32转动,压缩主体32可以向压缩腔31内导入需要压缩的气体,并在压缩腔31内对需要压缩的气体进行压缩后,排出压缩后的气体。其中,压缩主体32为双螺旋转子。进一步的,变速箱14可以为齿轮箱,通过齿轮箱的传动,为压缩主机12提供动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气口33包括出气口332和进气口331。进气口331和出气口332分别与压缩腔31连通,通过进气口331导入需要压缩的气体,并通过出气口332排出压缩后的气体。其中,压缩主体32可以包括螺杆压缩主体32,以通过螺杆压缩主体32进行压缩气体。此螺杆压缩主体为无油螺杆压缩主体。
44.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空气压缩机1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5.如图2和图4所示,空气压缩机10包括冷却器15,与输气口33连接。冷却器15作为压缩机模块11中降温的核心部件。压缩主机12压缩后的气体的压力比较大,产生较多的热能,冷却器15可以压缩后的气体进行降温,避免出现降温过热的可能,以确保压缩后的气体处于合适的温度,能够更好地维持空气压缩机10持续工作。其中,冷却器1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冷却器15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只要冷却器15的数量与压缩主机12的数量一致,冷却器15可以为其对应的压缩主机12降温即可,在此并不做限定。进一步的,冷却器15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冷却器151及第二冷却器152。压缩主机12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压缩主机121及第二压缩主机122。第一冷却器151与第一压缩主机121的出气口332连接,第一冷却器151与第二压缩主机122的进气口331连接,第二压缩主机122的出气口332与第二冷却器152连接。第一压缩主机121可以实现一级压缩,第二压缩主机122可以实现多级压缩,可以将气体从吸入开始,经过几次升压而达到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如此设置第一压缩主机121及第二压缩主机122,可以实现多级压缩,以满足气体较高的工作压力需求。其中,压缩主机12包括两个压缩主机12及两个以上压缩主机12,此两个以上压缩主机12不包括两个压缩主机12。同理,第一冷却器151可以实现一级冷却,第二冷却器152可以实现二级冷却。在采用多级压缩时,需要压缩的气体在经过一级压缩后,先进行第一冷却器151的等压冷却以降低温度后,再进入下一级压缩主机12。如此设置第一冷却器151,可以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这样易于下一级压缩主机12进一步的压缩,相较于一次压缩可以大大节省耗功量。其中,冷却器15包括两个冷却器15及两个以上冷却器15,此两个以上冷却器15不包括两个冷却器15。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10包括输气管道19,分别连接于输气口33与冷却器15之间,以传输冷却器15与压缩主机12之间的气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气管道19可以包括接收冷却器15输入的气体的进气管(未示意)或向冷却器15输出气体的出气管192,第一压缩主机121通过出气管192与第一冷却器151连接,第一冷却器151通过进气管与第二压缩主机122连接,第二压缩主机122通过出气管192与第二冷却器152连接。如此,可以实现多级压缩及冷却的气体输入或输出,提高气体传输的有效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气管道19可以包括接收冷却器15输入的气体的进气管,压缩主机12通过进气管与冷却器15连接。如此,可以将一次压缩后的气体输入给冷却器15冷却,提高气体传输的效率。
4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压缩主机121的压缩腔31的容积大于第二压缩主机122的压缩腔31的容积。从第一压缩主机121的上方的进气口331吸入大气压强的空气,从右侧的出气口332排出一级压缩后的高温的气体,并通过出气管192传输到第一冷却器151。第一冷却器151对一级压缩后的高温的气体进行降温,再将冷却后低温的气体通过出气管192传导到左边的第二压缩主机122下方的进气口331。第二压缩主机122下方的进气口331吸入冷却后低温的气体,再对降温后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等压缩完以后,从第二压缩主机122的上方的出气口332排出二级压缩后的高温的气体,并通过出气管192输入到第二冷却器152。第二冷却器152再给二级压缩后的高温的气体进行降温,再将降温后的气体排出外界或者排到空气压缩机10的罐体进行使用。
48.图5所示为图4所示的空气压缩机10中的压缩机模块11与驱动组件17的结构示意图。
49.在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10包括驱动组件17。驱动组件17为空气压缩机10提供动力源。其中,驱动组件17可以为电机。变速箱14包括位于输入侧21的
动力输入轴18。动力输入轴18可以作为压缩机模块11的动力输入端,可以外接动力源,为压缩机模块11提供驱动力。压缩主机12包括传动组件34,其中传动组件34包括从动组件341,从动组件341与压缩主体3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组件341可以为轴承等。驱动组件17驱动动力输入轴18转动,带动从动组件341转动,驱动压缩主机12的压缩主体32工作。驱动组件17连接于动力输入轴18的一端,从动组件341连接于动力输入轴18的另一端,且驱动组件17与储油箱13之间存在避让间隙。如此设置驱动组件17及储油箱13,提高驱动组件17工作时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主机12包括连接于轴承的轴封,此轴封可以密封轴承的润滑油。空气压缩主机12包括回油管16,可以连接于轴封与储油箱13之间。如此设置轴封及回油管16,在轴封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泄露的油,通过回油管16回收入储油箱13。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油管16可以穿过变速箱14的外侧连接于储油箱1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回油管16可以经变速箱14内连接于储油箱13。
50.图6所示为图2所示的压缩机模块11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51.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模块11中的变速箱14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侧21和输出侧22。输入侧21可以为变速箱14输入驱动力,输出侧22可以输出驱动力。压缩机模块11中的压缩主机12连接于变速箱14的输出侧22,从输出侧22向远离输入侧21的一侧凸出。压缩机模块11中的储油箱13组装于变速箱14的底部,向输入侧21凸出,如此设置储油箱13连接于变速箱14的底部向输入侧21凸出,既能降低压缩机模块11的高度,又可以对压缩机模块11进行辅助支撑。压缩主机12的安装高度高于储油箱13的安装高度,在输出侧22,压缩主机12的下方设有冷却器15容置空间23。压缩主机12和冷却器15位于变速箱14的同一侧。如此设置储油箱13组装于变速箱14的底部且向输入侧21凸出,压缩主机12的安装高度高于储油箱13的安装高度,这样压缩主机12的位置较高,预留出压缩主机12下方的容置空间23来安装冷却器15,不需要绕路与冷却器15连接,方便规划和布置输气管路,进而方便安装输气管路。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油箱13包括凸出于输入侧21的第一凸出部24以及凸出于输出侧22的第二凸出部25,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大于第二凸出部25的凸出长度。如此设置第一凸出部24以及第二凸出部25,会使压缩机模块11的重心更靠近中央位置,提高压缩机模块11的稳固性,同时,第二凸出部25的凸出长度小于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更有利于第二凸出部25腾出容置空间23,以有利于冷却器15的安装,结构紧凑。并且,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大于第二凸出部25的凸出长度,在储油箱13的容积不变的条件下,使得储油箱13的高度变低,如此,既能降低压缩机模块11的高度,又可以增大储油箱13辅助支撑的面积,进而为压缩机模块11提供更好地支撑。进一步的,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的范围为【260mm-300mm】,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与第二凸出部25的凸出长度的比值范围【10:1,5:1】。储油箱13的高度范围为【350mm-450mm】。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及第二凸出部25的凸出长度越长,则压缩机模块11越稳定,同时,在储油箱13的容积不变的条件下,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及第二凸出部25的凸出长度越长,则储油箱13的高度越低,但是第一凸出部24的凸出长度及第二凸出部25的凸出长度越长,横向占据的空间也会变大,导致储油箱13与驱动组件17或冷却器15干涉的风险。因此,如此设置第一凸出部24、第二凸出部25及储油箱13的高度,不仅提高稳定性,而且减少占用空间,也可以避让驱动组件17,从而避免储油箱13与驱动组件17产生干涉,从而提高了储油箱13与驱动组件17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
避免占用冷却器15的容置空间,更有利于容置冷却器15。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模块11还包括连接变速箱14与储油箱13的连接部26,连接部26可以连接变速箱14和储油箱13。储油箱13包括与连接部26连接的箱顶131,箱顶131可以支撑变速箱14及连接部26。压缩机模块11还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加强部27,多个第一加强部27连接连接部26与箱顶131,多个第一加强部27从箱顶131朝向输入侧21背离箱顶131倾斜延伸。如此设置的多个第一加强部27,加强变速箱14和储油箱13的连接作用,同时,多个第一加强部27依次间隔排列,节约占用空间,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加强部27包括第一加强筋271及第二加强筋272,第二加强筋272相较于第一加强筋271更靠近输入侧21的中心,第二加强筋272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加强筋271的安装高度。如此设置第一加强筋271和第二加强筋272,在驱动组件17为柱体型比如电机时,第一加强筋271的安装高度及第二加强筋272的安装高度分别与驱动组件17的周向面之间具有避让间隙,提高驱动组件17工作时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压缩机模块11的安全性。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油箱13包括箱底132,连接于箱底132的箱侧面133及在箱底132的横向上凸伸于箱底132的辅助支撑板28。其中,箱底132可以支撑储油箱13,也可以支撑整个压缩机模块11。压缩机模块11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加强部29,可以加强储油箱13的刚度。多个第二加强部29连接于箱侧面133与辅助支撑板28之间,第二加强部29从辅助支撑板28朝向箱侧面133背离辅助支撑板28倾斜延伸。如此设置辅助支撑板28及多个第二加强部29,增强压缩机模块11固定的稳定性。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支撑板28的高度小于储油箱13的高度,如此不仅可以减小占用的空间,而且可以加强储油箱13的支撑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支撑板28可以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辅助支撑板28,多个辅助支撑板28的面积之和小于储油箱13的箱底132的面积。如此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辅助支撑板28可以分散于储油箱13的箱底132的周围,可以分散压缩机模块11的整体重量于各辅助支撑板28及储油箱13的箱底132,提高压缩机模块11的稳定性。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侧面133可以为围绕箱底132一周,且与箱底232垂直的多个面。进一步的,储油箱13可以包括四方体结构,降低设计难度,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又便于安装和维护保养。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箱侧面133包括四个箱侧面。辅助支撑板28可以分别位于四个箱侧面下方且凸伸于箱底132,如此在储油箱13的一周增加的第二加强部29,增强了储油箱13固定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整个压缩机模块11的稳定性。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箱侧面133可以为围绕箱底132一周,且与箱底232垂直相对的两个面。其中,储油箱13的结构可以为四方体结构。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侧面133包括与输入侧21朝向相同的第一箱侧面1331及与输出侧22朝向相同的第二箱侧面1332。第一箱侧面1331及第二箱侧面1332相对设置。辅助支撑板28包括沿箱底132向第一箱侧面1331的朝向方向凸伸的第一辅助支撑板281,及沿箱底132向第二箱侧面1332的朝向方向凸伸的第二辅助支撑板282,第一辅助支撑板281分离于第二辅助支撑板282。第二加强部29从第二辅助支撑板282朝向第二箱侧面1332背离第二辅助支撑板282倾斜延伸及第二加强部29从第一辅助支撑板281朝向第一箱侧面1331背离第一辅助支撑板281倾斜延伸。由于储油箱13的第一凸出部24从输入侧21向远离输出侧22的
一侧凸伸,压缩主机12从输出侧22向远离输入侧21的一侧凸伸,因此,与输入侧21朝向相同的第一箱侧面1331及与输出侧22朝向相同的第二箱侧面1332设置的辅助支撑板28,辅助储油箱13的箱底132的支撑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辅助支撑板281与第二辅助支撑板282可以对称设置,方便设置,稳定性更高。
59.图7所示为图6所示的压缩机模块11中的b-b处的剖视图。
60.如图6和图7所示,压缩机模块11包括油管41,油管41位于变速箱14内,油管41与储油箱13连接,并与传动组件34可分离的连接,用于朝向传动组件34喷油。变速箱14包括齿轮箱,齿轮箱包括第一齿轮42以及与第一齿轮42啮合的第二齿轮43,第一齿轮4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43的直径,且第二齿轮43相较于第一齿轮42更接近压缩主机12;压缩主机12包括与第二齿轮43连接的传动组件34,油管41与传动组件34可分离的连接,用于朝向传动组件34喷油。同时,油管41位于变速箱14内,压缩主机12下方的容置空间23比较大,在容置空间23内安装冷却器15能够降低压缩机模块11的高度,使得压缩机模块11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61.如图5至图6所示,上述空气压缩机10包括冷却器15位于输出侧22,且与输气口33连接,冷却器15位于冷却器容置空间23。如此,冷却器15及压缩主机12,位于变速箱14的同一输出侧22,距离较近,方便输气管道19连接布局,同时,减少空气压缩机10的输气管道19使用的长度,节约成本,节省占用的空间。
6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