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6:07: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2.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底板厚度过大,浇筑混凝土时堆积量过多,模板容易引起的胀模和爆模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浇筑混凝土时引起的胀模和爆模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模板,还包括:
5.栅栏钢筋,用于设置于施工缝中并支撑模板,其下端用于埋入土体中;
6.荷载传递结构,与栅栏钢筋连接,并且用于连接栅栏钢筋与主体结构钢筋。
7.本发明通过将上述栅栏钢筋、荷载传递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底板厚度过大,浇筑事堆积量过多,引起的胀模和爆模等问题。具体应用时,可在施工缝处,通过设置栅栏钢筋并将栅栏钢筋的下端埋入土中,利用栅栏钢筋形成作为模板第一道整体支撑,利用栅栏钢筋作为模板的背楞进行使用,极大程度的增强了模板的弹性模量和抗变形能力。抵抗混凝土冲击作用的同时保证模板安装位置准备。栅栏钢筋安放完毕后,使用荷载传递结构进行加固,将栅栏钢筋通过荷载传递结构与主体结构钢筋连接,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传递到荷载传递结构后,荷载传递结构可以将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钢筋中进行消散。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模板受力的而产生的位移量和变形。
8.进一步地,所述栅栏钢筋包括横、竖等间距交叉设置的若干个钢筋,交叉点使用电焊或扎丝固定,栅栏钢筋的下端延伸用于埋入土体中。由此作为施工缝处模板支设的定位钢筋并形成第一道固定措施。
9.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间距200mm进行横、竖连接,栅栏钢筋下端埋入土体后下部第一道钢筋离地面100mm并且栅栏钢筋下端埋入深度≥500mm。
10.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直径为18mm。
11.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穿过主体结构钢筋紧贴栅栏钢筋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为其上设有供主体结构钢筋穿过的齿孔的齿梳板。
13.利用栅栏钢筋作为“齿梳板”的背楞进行使用,极大程度的增强了模板的弹性模量和抗变形能力。
14.进一步地,所述荷载传递结构包括依次穿过齿梳板的齿孔、栅栏钢筋的若干个加固螺栓以及与穿过齿梳板、栅栏钢筋后的加固螺栓连接的十字定位钢筋,所述十字定位钢
筋用于与主体结构钢筋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螺栓与齿梳板之间还穿设有木方结构。使用螺栓与木方,对模板进行整体加固。
16.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螺栓与十字定位钢筋焊接相连,单面焊焊缝长度≥10d,双面焊焊缝≥5d。加固螺栓与十字定位钢筋进行焊接连接,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传递到固定螺栓后,固定螺栓可以将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底板主筋中进行消散。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模板受力的而产生的位移量和变形。
17.进一步地,还包括钉挂在齿孔上用于防止混凝土渗漏的钢丝网。主体结构钢筋穿过模板孔隙处,钉挂钢丝网进行拦截,有效的避免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并使施工缝处结合面为粗糙面,便于后期凿毛处理。
18.可见,本发明通过将上述栅栏钢筋、荷载传递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底板厚度过大,浇筑事堆积量过多,引起的胀模和爆模等问题。具体应用时,可在施工缝处,通过设置栅栏钢筋并将栅栏钢筋的下端埋入土中,利用栅栏钢筋形成作为模板第一道整体支撑,抵抗混凝土冲击作用的同时保证模板安装位置准备。栅栏钢筋安放完毕后,使用荷载传递结构进行加固,将栅栏钢筋通过荷载传递结构与主体结构钢筋连接,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传递到荷载传递结构后,荷载传递结构可以将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钢筋中进行消散。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模板受力的而产生的位移量和变形。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发明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栅栏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齿梳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中齿梳板、栅栏钢筋与主体结构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26.本发明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关于本发明中术语和单位。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9.本发明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模板,还包括:
30.栅栏钢筋3,用于设置于施工缝中并支撑模板,其下端用于埋入土体中;
31.荷载传递结构,与栅栏钢筋3连接,并且用于连接栅栏钢筋3与主体结构钢筋。
32.所述栅栏钢筋3包括横、竖等间距交叉设置的若干个钢筋,交叉点使用电焊或扎丝固定,栅栏钢筋3的下端延伸用于埋入土体中。
33.所述钢筋间距200mm进行横、竖连接,栅栏钢筋3下端埋入土体后下部第一道钢筋离地面100mm并且栅栏钢筋3下端埋入深度≥500mm。
34.所述钢筋直径为18mm。
35.所述模板穿过主体结构钢筋紧贴栅栏钢筋3设置。
36.所述模板为其上设有供主体结构钢筋穿过的齿孔的齿梳板4。
37.所述荷载传递结构包括依次穿过齿梳板的齿孔4的齿孔、栅栏钢筋3的若干个加固螺栓5以及与穿过齿梳板4、栅栏钢筋3后的加固螺栓5连接的十字定位钢筋2,所述十字定位钢筋2用于与主体结构钢筋连接。
38.所述加固螺栓5与齿梳板4之间还穿设有木方结构6。
39.所述加固螺栓5与十字定位钢筋2焊接相连,单面焊焊缝长度≥10d,双面焊焊缝≥5d。
40.还包括钉挂在齿孔上用于防止混凝土渗漏的钢丝网。
41.如图1、4所示,本发明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模板,还包括:栅栏钢筋3,用于设置于施工缝中支撑模板且其下端用于埋入土体7中;荷载传递结构,与栅栏钢筋3连接,并且用于连接栅栏钢筋3与主体结构钢筋1。所述模板穿过主体结构钢筋1紧贴栅栏钢筋3设置。所述模板为其上设有供主体结构钢筋1穿过的齿孔的齿梳板4。所述荷载传递结构包括依次穿过齿梳板的齿孔4的齿孔、栅栏钢筋3的若干个加固螺栓5以及与穿过齿梳板4、栅栏钢筋3后的加固螺栓5连接的十字定位钢筋2。所述加固螺栓5与齿梳板4之间还穿设有木方结构6。
42.如图2所示,所述栅栏钢筋3包括横、竖等间距交叉设置的若干个钢筋,交叉点使用电焊或扎丝固定,栅栏钢筋3的下端延伸用于埋入土体中。避开荷载传递结构紧贴栅栏钢筋3设有模板。
43.如图3所示,齿梳板4为齿梳状结构,其上的齿孔供加固螺栓5穿过后与十字定位钢筋2连接,所述十字定位钢筋2用于与主体结构钢筋1连接。
44.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流程如下:首先用直径18mm钢筋进行加工,将钢筋间距200mm进行横、竖连接,每个交叉点使用电焊或扎丝固定,形成栅栏钢筋3,加工好的栅栏钢筋3打入土内,栅栏钢筋3下部的第一道钢筋离地面100mm,埋入深度≥500mm,作为施工缝处模板支设的定位钢筋并形成第一道固定措施。根据施工缝处钢筋间距和位置,在模板上切割凹槽,加工形成齿梳板4,便于施工缝处水平钢筋穿过模板。将齿梳板4安装在栅栏钢筋3外侧,并在齿梳板4整体钉挂钢丝网一层,使用木方结构6、加固螺栓5对齿梳板4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在底板主体结构钢筋1中,绑扎安装十字定位钢筋2,将加固螺栓5穿过齿梳板4后,与十字定位钢筋2焊接连接,单面焊焊缝长度应≥10d,双面焊焊缝应≥5d,焊缝饱满、密实。
45.本发明通过将上述栅栏钢筋3、齿梳板4、木方结构6和加固螺栓5等结构创新组合
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底板7厚度过大,浇筑事堆积量过多,引起的胀模和爆模等问题。在施工缝处,通过设置栅栏钢筋3并埋入土中500mm,利用栅栏钢筋3形成作为模板第一道整体支撑,抵抗混凝土冲击作用的同时保证模板安装位置准备。栅栏钢筋3安放完毕后,使用木方结构6和加固螺栓5进行加固,在主体结构中,绑扎十字定位钢筋2与加固螺栓5进行焊接连接,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传递到固定螺栓后,加固螺栓5可以将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底板主筋中进行消散。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模板受力的而产生的位移量和变形。
46.通过将栅栏钢筋3作为模板第一道支撑,紧贴齿梳板4进行安装,利用栅栏钢筋3作为齿梳板4的背楞进行使用,极大程度的增强了模板的弹性模量和抗变形能力,同时在主体结构钢筋1穿过模板孔隙处,钉挂钢丝网进行拦截,有效的避免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并使施工缝处结合面为粗糙面,便于后期凿毛处理。最后使用木方结构6和加固螺栓5,对模板进行整体加固,由此而形成双重抗混凝土侧压力模板支撑体系。
47.以上对本发明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