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与流程

2022-03-23 01:54: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热轧带钢是指通过热轧方式生产的带材和板材,热连轧带钢厂卷取区的多台卷取机位于精轧后层流冷却辊道末端,将轧制后的热态带钢以良好的卷形,紧密完好地卷成钢卷。
3.目前,在现有的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技术中,通常是依据将每台卷取机的最大用水量进行相加后获得冷却用水总量,然后按照相加获得的冷却用水总量,通过输送管道将该冷却用水量的水输送至多台卷取机,为卷取区设备提供冷却的用水。但是,由于存在多台卷取机交替使用的情况,如配置为3台卷取机时,只有1台卷取机处于工作状态,另外2台卷取机处于待卷状态的系统工况,按照3台卷取机的最大用水量进行相加后获得的冷却用水总量进行供水,会使得所供的水量大于卷取区设备的实际用水量,导致浪费水资源。
4.综上所述,在现有的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技术中,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着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二喷嘴、第三喷嘴和第五喷嘴,通过第二喷嘴对上夹送辊进行冷却,第三喷嘴对下夹送辊进行冷却,第五喷嘴对压辊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七喷嘴,通过第七喷嘴对钢卷外圈和卷筒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六喷嘴,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进行冷却;将第二浊环水输送至多个第一喷嘴,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喷嘴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一喷射部件和第八喷嘴,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对过渡辊道处进行冷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浊环水的压强为0.4mpa至0.6mpa;所述第二浊环水的压强为0.9mpa至1.0mpa。
8.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进行冷却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喷射部件中一号第六喷嘴、二号第六喷嘴和三号第六喷嘴对助卷辊进行冷却。
9.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处进行冷却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中一号第四喷嘴和二号第四喷嘴对喂料辊处进行冷却。
10.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流量计安装于第二截止阀和第二电磁气动阀之间的管道上;将第二流量计安装于第四截止阀和第三电磁气动阀之间的管道上;将第三流量计安装于第八截止阀和所述第六喷嘴之间的管道上;将第四流量计安装于第九截止阀和第五电磁气动阀之间的管道上;将第五流量计安装于第十截止阀和所述第八喷嘴之间的
管道上;将第一潜水泵设置于地坑,以及将第二潜水泵设置于所述地坑。
11.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液位计安装于地坑,所述液位计设置有极低位、低位、高位和极高位。
12.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地坑内液位低于极低位时,进行报警且关闭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
13.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地坑内液位低于低位且地坑内液位高于极低位时,关闭报警且关闭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
14.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地坑内液位低于极高位且地坑内液位高于高位时,关闭报警且开启第一潜水泵,以及关闭第二潜水泵。
15.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地坑内液位高于极高位时,进行报警且开启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
16.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通过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二喷嘴、第三喷嘴和第五喷嘴,通过第二喷嘴对上夹送辊进行冷却,第三喷嘴对下夹送辊进行冷却,第五喷嘴对压辊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七喷嘴,通过第七喷嘴对钢卷外圈和卷筒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六喷嘴,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进行冷却;将第二浊环水输送至多个第一喷嘴,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喷嘴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一喷射部件和第八喷嘴,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对过渡辊道处进行冷却。这样在多台卷取机交替使用的过程中,当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运转,以及有带钢通过时,第二喷嘴对上夹送辊进行冷却,第三喷嘴对下夹送辊进行冷却,第五喷嘴对压辊进行冷却。在卷取机为手动或自动模式,以及卷取完成和卷筒正在运转时,第七喷嘴对钢卷外圈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活动支撑关闭时,第七喷嘴对卷筒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活动支撑关闭,以及助卷辊靠近卷筒运转时,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多个第一喷嘴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以将浊环水直接侧喷在夹送辊入口处的带钢表面。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对过渡辊道处进行冷却,继而能够降低为卷取区设备所提供的冷却用水量,节省水资源。从而达到了节省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的示意图一;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的示意图二;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通过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二喷嘴5、第三喷嘴14和第五喷嘴18,通过第二喷嘴5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第三喷嘴14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第五喷嘴18对压辊35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七喷嘴23,通过第七喷嘴23对钢卷外圈和卷筒42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六喷嘴,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将第二浊环水输送至多个第一喷嘴2,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一喷射部件和第八喷嘴26,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26对过渡辊道45处进行冷却。这样在多台卷取机交替使用的过程中,当上夹送辊34和下夹送辊37运转,以及有带钢通过时,第二喷嘴5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第三喷嘴14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第五喷嘴18对压辊35进行冷却。在卷取机为手动或自动模式,以及卷取完成和卷筒42正在运转时,第七喷嘴23对钢卷外圈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时,第七喷嘴23对卷筒42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以及助卷辊40靠近卷筒42运转时,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多个第一喷嘴2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以将浊环水直接侧喷在夹送辊入口处的带钢表面。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26对过渡辊道45处进行冷却,继而能够降低为卷取区设备所提供的冷却用水量,节省水资源。从而达到了节省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23.为了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做详细说明,以支持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下面,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实施例一对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做详细说明,继而在叙述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的过程中,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以达到完整、清楚、明白的目的。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25.应当理解,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这里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因此,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这里可以使用空间上相关的术语,例如“下面”,“上面”等,以便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空间上相对的术语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那么被描述为“下面”的元件或特征将被定向为“上面”其它元件或特征。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可以包括上面和下面的取向。该设备可以被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定向上),并且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符被相应地解释。
26.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
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27.实施例一
28.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的示意图二。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包括第一供液管1、多个第一喷嘴2、第一截止阀3、第一电磁气动阀4、第二喷嘴5、第二供液管6、手动蝶阀7、第二截止阀8、第二电磁气动阀9、第三截止阀10、常开输液管11、第三电磁气动阀12、第四截止阀13、第三喷嘴14、第五截止阀15、第一喷射部件、第六截止阀17、第五喷嘴18、第七截止阀19、第二喷射部件、第八截止阀21、第四电磁气动阀22、第七喷嘴23、第九截止阀24、第五电磁气动阀25、第八喷嘴26、第十截止阀27和第六电磁气动阀28,现分别对第一供液管1、多个第一喷嘴2、第一截止阀3、第一电磁气动阀4、第二喷嘴5、第二供液管6、手动蝶阀7、第二截止阀8、第二电磁气动阀9、第三截止阀10、常开输液管11、第三电磁气动阀12、第四截止阀13、第三喷嘴14、第五截止阀15、第一喷射部件、第六截止阀17、第五喷嘴18、第七截止阀19、第二喷射部件、第八截止阀21、第四电磁气动阀22、第七喷嘴23、第九截止阀24、第五电磁气动阀25、第八喷嘴26、第十截止阀27和第六电磁气动阀28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29.对于第一供液管1、多个第一喷嘴2、第一截止阀3、第一电磁气动阀4、第二喷嘴5、第二供液管6、手动蝶阀7、第二截止阀8、第二电磁气动阀9、第三截止阀10、常开输液管11、第三电磁气动阀12、第四截止阀13、第三喷嘴14、第五截止阀15、第一喷射部件、第六截止阀17、第五喷嘴18、第七截止阀19、第二喷射部件、第八截止阀21、第四电磁气动阀22、第七喷嘴23、第九截止阀24、第五电磁气动阀25、第八喷嘴26、第十截止阀27和第六电磁气动阀28而言:
30.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与所述第一供液管1相互连通,多个第一喷嘴2可以是指1个第一喷嘴2、2个第一喷嘴2、3个第一喷嘴2、4个第一喷嘴2等,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位于上夹送辊34入口处的上方,所述第一供液管1可供输送压强为0.9mpa至1.0mpa的浊环水;所述第一截止阀3安装于所述第一供液管1和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电磁气动阀4安装于所述第一截止阀3和所述第一喷嘴2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喷嘴5和第二供液管6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喷嘴5靠近上夹送辊34,所述第二供液管6可供输送压强为0.4mpa至0.6mpa的浊环水;所述手动蝶阀7安装于所述第二喷嘴5和所述第二供液管6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截止阀8安装于所述手动蝶阀7和所述第二喷嘴5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安装于所述第二截止阀8和所述第二喷嘴5之间的管道上。
31.第三截止阀10安装于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和所述第二喷嘴5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常开输液管11的一端安装于第二电磁气动阀9和第三截止阀10之间的管道上,常开输液管11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截止阀8和所述手动蝶阀7之间;所述第三电磁气动阀12安装于所述常开输液管11上;所述第四截止阀13安装于所述常开输液管11上,所述第四截止阀13
位于第三电磁气动阀12和手动蝶阀7之间;所述第三喷嘴14靠近下夹送辊37,所述第三喷嘴14与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所述第五截止阀15安装于所述第三喷嘴14和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喷射部件靠近喂料辊36,所述第一喷射部件与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所述第六截止阀17安装于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和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
32.第五喷嘴18靠近压辊35,所述第五喷嘴18和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所述第七截止阀19安装于所述第五喷嘴18和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喷射部件靠近助卷辊40,所述第二喷射部件和手动蝶阀7连接;所述第八截止阀21安装于所述第二喷射部件和所述手动蝶阀7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四电磁气动阀22安装于所述第八截止阀21和所述第二喷射部件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七喷嘴23靠近钢卷外圈和卷筒42,所述第七喷嘴23与手动蝶阀7连接;所述第九截止阀24安装于所述第七喷嘴23和所述手动蝶阀7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五电磁气动阀25安装于所述第九截止阀24和所述第七喷嘴23之间的管道上。
33.第八喷嘴26靠近过渡辊道45,所述第八喷嘴26和所述第二供液管6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第十截止阀27安装于所述第八喷嘴26和所述第二供液管6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六电磁气动阀28安装于所述第十截止阀27和所述第八喷嘴26之间的管道上。其中,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包括一号第四喷嘴161和二号第四喷嘴162,所述一号第四喷嘴161与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所述二号第四喷嘴162与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所述第二喷射部件包括一号第六喷嘴201、二号第六喷嘴202和三号第六喷嘴203。
34.具体而言,第一供液管1中输送的浊环水的压强范围在0.9mpa至1.0mpa之间,第二供液管6中输送的浊环水的压强范围在0.4mpa至0.6mpa之间。第一截止阀3是指截止阀,截止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第二截止阀8、第三截止阀10、第四截止阀13、第五截止阀15、第六截止阀17、第七截止阀19、第八截止阀21、第九截止阀24和第十截止阀27都是指截止阀。第一喷嘴2是指喷嘴,通过将浊环水从喷嘴中进行喷射来对喷嘴所靠近的位置进行冷却,第二喷嘴5、第三喷嘴14、第四喷嘴、第五喷嘴18、第二喷射部件、第七喷嘴23和第八喷嘴26都是指喷嘴。第一电磁气动阀4是指电磁气动阀,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第二电磁气动阀9、第三电磁气动阀12、第四电磁气动阀22、第五电磁气动阀25和第六电磁气动阀28都可以是指电磁气动阀。
35.需要注意的是,在需要对上夹送辊34、下夹送辊37和压辊35进行冷却时,可以通过第二喷嘴5喷射浊环水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通过第三喷嘴14喷射浊环水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通过第五喷嘴18喷射浊环水对压辊35进行冷却,如当上夹送辊34和下夹送辊37运转,并且有带钢通过时,可以通过开启手动蝶阀7、第四截止阀13、第三电磁气动阀12、第三截止阀10、第二截止阀8和第二电磁气动阀9,使得第二喷嘴5喷射浊环水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然后同时开启第五截止阀15,使得第三喷嘴14喷射浊环水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再同时开启第七截止阀19,使得第五喷嘴18喷射浊环水对压辊35进行冷却。
36.另外,在需要对钢卷外圈和卷筒42进行冷却时,通过第七喷嘴23喷射浊环水对钢卷外圈和卷筒42进行冷却,如通过开启手动蝶阀7、第九截止阀24、第五电磁气动阀25,使得第七喷嘴23喷射浊环水对钢卷外圈和卷筒42进行冷却。在卷取机为手动或自动模式,并且卷取完成和卷筒42正在运转时,通过第七喷嘴23喷射浊环水对钢卷外圈进行冷却。在卸完
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时,通过第七喷嘴23喷射浊环水对卷筒42进行冷却。
37.在卷取过程中,控制第五电磁气动阀25和第九截止阀24为开启,第七喷嘴23为关闭状态。在需要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时,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喷射浊环水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如通过开启手动蝶阀7、第八截止阀21和第四电磁气动阀22,使得第二喷射部件喷射浊环水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并且助卷辊40靠近卷筒42运转时,通过开启第八截止阀21和第四电磁气动阀22,使得第二喷射部件喷射浊环水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
38.在需要对夹送辊入口进行侧喷时,通过第一喷嘴2喷射浊环水对夹送辊入口进行侧喷冷却,如通过开启第一截止阀3和第一电磁气动阀4,一定数量的第一喷嘴2可以将压强为0.9mpa至1mpa左右的浊环水直接侧喷在带钢表面。在需要对喂料辊36和过渡辊道45进行冷却时,通过第一喷射部件喷射浊环水对喂料辊36进行喷淋冷却,通过第八喷嘴26喷射浊环水对过渡辊道45进行喷淋冷却,如通过开启手动蝶阀7、第四截止阀13、第三电磁气动阀12和第六截止阀17,使得第四喷嘴喷射浊环水对喂料辊36进行喷淋冷却。通过开启第十截止阀27和第六电磁气动阀28,使得第八喷嘴26喷射浊环水对过渡辊道45进行喷淋冷却。在上述对上夹送辊34、下夹送辊37和压辊35进行冷却,对钢卷外圈和卷筒42进行冷却,以及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都可以采用压强范围是0.4mpa至0.6mpa的浊环水,在卷取冷却后的浊环水经渣沟流入地坑内。
39.值得一提的是,上夹送辊34和下夹送辊37布置在卷取机(如一号卷取机47)入口,将带钢头部引入卷取机,通过与卷筒42的转速差实现带头、带尾与卷取机的张力。夹送辊装置由机架、上夹送辊、下夹送辊、压辊、活门、升降导板38等组成。压辊35用于将带头压弯导入卷取机,一般通过气缸驱动进行摆动。活门由液压缸39驱动实现卷取机前入口导向门的打开和关闭。卷取机主要由机架、卷筒42、助卷辊40、弧形导板43、活动支撑及传动装置等组成。助卷辊40由液压伺服系统进行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来实现自动踏板助卷,助卷辊40位于摆动架41和液压缸39之间,开关板46位于斜溜槽板44和上夹送辊34之间,热连轧卷取冷却采用轧线浊环水。
40.以3台卷取机为例,每台卷取机冷却水系统如图1所示,单台卷取机设备的冷却水量如下表一:
41.[0042][0043]
在不考虑过渡辊道45外冷水时,根据上述冷却工艺可知,在卷取机卷筒42运转卷取时,助卷辊40及外圈冷却水均处于关闭状态,喂料辊36、夹送辊冷却因附加流量冷却阀打开时流量最大。如图1所示,对于工作状态的卷取机,该卷取机工作时冷却水量最大:q
工作
=q1 q2 q3 q4 3
×
q5 q6 q7,在上述式中,q
工作
是工作状态下的卷取机最大冷却水量;q1是喂料辊36冷却所需水量;q2是下夹送辊37冷却所需水量;q3是上夹送辊34冷却所需水量;q4是压辊35冷却所需水量;q5是三个助卷辊40冷却所需水量;q6是钢卷外圈或卷筒42冷却所需水量;q7是入口侧喷所需冷却水量。
[0044]
根据上述表一中的数据可知,q
工作
=80m3/h,对于处在待卷状态下的卷取机,当该卷取机的卷筒42和助卷辊40均处于冷却状态时冷却水量最大:在该式中:q
待卷
是待卷状态下的卷取机最大冷却水量。在考虑一号卷取机47、二号卷取机48和三号卷取机49,这三台卷取机同时交替使用、互为待用卷机时,选择最大流量的工况即可确定最大的总水量。显然,带钢经过的过渡辊道45越多,水量越大,即当三号卷取机49为当前卷取状态时,一号卷取机47或二号卷取机48为备卷机时,并且两待卷机的卷筒42和助卷辊40同时处于冷却状态时水量最大为:在该式中:q

是卷曲区设备冷却用水总量;q是渡为每段卷取机间过渡辊道45外冷却水量。如果在不了解工况时,直接将一号卷取机47、二号卷取机48和三号卷取机49的总水量相加,得出的卷曲区设备冷却用水总量为:在该式中:q


是卷取机各冷却部位最大用水量相加得出的卷曲区设备冷却用水总量。经上述对比分析可知,若不分析工况,仅直接将卷
取机各冷却部位最大用水量相加得出冷却用水总量,供水量将直接增加74%。这样能够实现降低为卷取区设备所提供的冷却用水量,节省水资源。
[0045]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流量计29、第二流量计30、第三流量计31、第四流量计32、第五流量计33、地坑、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和液位计,第一流量计29安装于所述第二截止阀8和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第二流量计30安装于所述第四截止阀13和所述第三电磁气动阀12之间的管道上。第三流量计31安装于所述第八截止阀21和所述第二喷射部件之间的管道上。第四流量计32安装于所述第九截止阀24和所述第五电磁气动阀25之间的管道上。第五流量计33安装于所述第十截止阀27和所述第八喷嘴26之间的管道上。地坑可供放置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所述第二喷嘴5、所述第三喷嘴14、所述第一喷射部件、所述第五喷嘴18、所述第二喷射部件、所述第七喷嘴23和所述第八喷嘴26输送的浊环水;所述第一潜水泵设置于所述地坑,所述第二潜水泵设置于所述地坑。所述液位计安装于所述地坑,所述液位计设置有极低位、低位、高位和极高位。
[0046]
具体而言,第一流量计29可以对位于第二截止阀8和所述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流量进行测量,第二流量计30可以对位于第四截止阀13和第三电磁气动阀12之间的流量进行测量,第三流量计31可以对位于第八截止阀21和第二喷射部件之间的流量进行测量,第四流量计32可以对位于第九截止阀24和第五电磁气动阀25之间的流量进行测量,第五流量计33可以对位于第十截止阀27和第八喷嘴26之间的流量进行测量。地坑中可以设置有两个潜水泵,第一潜水泵可以是指工作泵,第二潜水泵可以是指备用泵,
[0047]
另外,在设计选型时,既要保证地坑有一定的容积,也要使得泵避免频繁启、停。理想的状态是潜水泵的排量和卷取冷却流量完全相等,由于工作泵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同时地坑有一定的容积。对于地坑的容积并非越大越好,太大的容积容易造成污水停留时间长,导致沉淀板结无法排出。由于卷取实际的冷却流量是变化的,无法保证泵排量与之完全匹配。如果潜水泵的选型流量偏小,则会导致备用泵频繁启、停,这样潜水泵的选型流量要与上述卷取冷却统计的最大流量相当。地坑所配液位计可以设置有极低位、低位、高位及极高位四个控制点,连锁关系为:地坑内液体的液体处于低于极低位时,进行报警并且不允许启动泵,这样防止泵吸空。地坑内液体的液体处于低于低位时,工作泵连锁停止。地坑内液体的液体处于高于高位时,工作泵连锁启动。地坑内液体的液体处于高于极高位时,进行报警并且启动备用泵。另外,由于潜水泵长期不运转,零部件会容易锈蚀也易导致泵寿命缩短,可以对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进行切换使用,如将第一潜水泵作为备用泵,将第二潜水泵作为工作泵。依据上述工作机制,地坑的容积要求在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都不启动的极限情况下,极低液位以上能容纳约20分钟卷取冷却水量,第一潜水泵或者第二潜水泵的单台泵排量要求,则稍微大于或等于卷取冷却时的最大流量。这样能够减小潜水泵的频繁启、停,延长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的使用寿命。
[0048]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通过多个第一喷嘴2与第一供液管1相互连通,多个第一喷嘴2位于上夹送辊34入口处的上方,第一供液管1可供输送压强为0.9mpa至1.0mpa的浊环水。第一截止阀3安装于第一供液管1和多个第一喷嘴2之间的管道上。第一电磁气动阀4安装于第一截止阀3和第一喷嘴2之间的管道上。第二喷嘴5和第二供液管6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喷嘴5靠近上夹送辊34,所述第二供液管6可供输送压强
为0.4mpa至0.6mpa的浊环水。手动蝶阀7安装于第二喷嘴5和第二供液管6之间的管道上。第二截止阀8安装于手动蝶阀7和第二喷嘴5之间的管道上,第二电磁气动阀9安装于第二截止阀8和第二喷嘴5之间的管道上,第三截止阀10安装于第二电磁气动阀9和第二喷嘴5之间的管道上,常开输液管11的一端安装于第二电磁气动阀9和第三截止阀10之间的管道上,常开输液管11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截止阀8和手动蝶阀7之间。第三电磁气动阀12安装于常开输液管11上,第四截止阀13安装于常开输液管11上,第四截止阀13位于第三电磁气动阀12和手动蝶阀7之间,第三喷嘴14靠近下夹送辊37,第三喷嘴14与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第五截止阀15安装于第三喷嘴14和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第一喷射部件靠近喂料辊36,第一喷射部件与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第六截止阀17安装于第一喷射部件和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第五喷嘴18靠近压辊35,第五喷嘴18和第二电磁气动阀9连接。第七截止阀19安装于第五喷嘴18和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第二喷射部件靠近助卷辊40,第二喷射部件和手动蝶阀7连接。第八截止阀21安装于第二喷射部件和手动蝶阀7之间的管道上,第四电磁气动阀22安装于第八截止阀21和第二喷射部件之间的管道上,第七喷嘴23靠近钢卷外圈和卷筒42,第七喷嘴23与手动蝶阀7连接。第九截止阀24安装于第七喷嘴23和手动蝶阀7之间的管道上。第五电磁气动阀25安装于第九截止阀24和第七喷嘴23之间的管道上,第八喷嘴26靠近过渡辊道45,第八喷嘴26和第二供液管6通过管道相互连通;第十截止阀27安装于第八喷嘴26和第二供液管6之间的管道上;第六电磁气动阀28安装于第十截止阀27和第八喷嘴26之间的管道上。这样在多台卷取机交替使用的过程中,当上夹送辊34和下夹送辊37运转,以及有带钢通过时,第二喷嘴5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第三喷嘴14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第五喷嘴18对压辊35进行冷却。在卷取机为手动或自动模式,以及卷取完成和卷筒42正在运转时,第七喷嘴23对钢卷外圈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时,第七喷嘴23对卷筒42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以及助卷辊40靠近卷筒42运转时,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多个第一喷嘴2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以将浊环水直接侧喷在夹送辊入口处的带钢表面。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26对过渡辊道45处进行冷却,继而能够降低为卷取区设备所提供的冷却用水量,节省水资源。从而达到了节省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0049]
为了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做详细说明,上述实施例一对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系统做了详细说明,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详见下述实施例二。
[0050]
实施例二
[0051]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2]
步骤s100,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二喷嘴5、第三喷嘴14和第五喷嘴18,通过第二喷嘴5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第三喷嘴14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第五喷嘴18对压辊35进行冷却;
[0053]
所述第一浊环水的压强为0.4mpa至0.6mpa;
[0054]
具体而言,第一浊环水是指第一供液管1中输送的浊环水,通过第二喷嘴5喷射浊环水可以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第三喷嘴14喷射浊环水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第五喷
嘴18喷射浊环水对压辊35进行冷却。
[0055]
步骤s110,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七喷嘴23,通过第七喷嘴23对钢卷外圈和卷筒42进行冷却;
[0056]
步骤s120,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六喷嘴,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
[0057]
所述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喷射部件中一号第六喷嘴201、二号第六喷嘴202和三号第六喷嘴203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
[0058]
具体而言,第二喷射部件可以包括有一号第六喷嘴201、二号第六喷嘴202和三号第六喷嘴203,通过一号第六喷嘴201、二号第六喷嘴202和三号第六喷嘴203分别喷射浊环水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
[0059]
步骤s130,将第二浊环水输送至多个第一喷嘴2,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
[0060]
所述第二浊环水的压强为0.9mpa至1.0mpa。
[0061]
具体而言,第二浊环水是指第二供液管6中输送的浊环水,通过多个第一喷嘴2可以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
[0062]
步骤s140,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一喷射部件和第八喷嘴26,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26对过渡辊道45处进行冷却。
[0063]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中一号第四喷嘴161和二号第四喷嘴162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
[0064]
具体而言,述第一喷射部件可以包括一号第四喷嘴161和二号第四喷嘴162,通过一号第四喷嘴161和二号第四喷嘴162分别喷射浊环水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
[0065]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一流量计29安装于第二截止阀8和第二电磁气动阀9之间的管道上;将第二流量计30安装于第四截止阀13和第三电磁气动阀12之间的管道上;将第三流量计31安装于第八截止阀21和所述第六喷嘴之间的管道上;将第四流量计32,安装于第九截止阀24和第五电磁气动阀25之间的管道上;将第五流量计33安装于第十截止阀27和所述第八喷嘴26之间的管道上;将第一潜水泵设置于地坑,以及将第二潜水泵设置于所述地坑。将液位计安装于地坑,所述液位计设置有极低位、低位、高位和极高位。当地坑内液位低于极低位时,进行报警且关闭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当地坑内液位低于低位且地坑内液位高于极低位时,关闭报警且关闭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当地坑内液位低于极高位且地坑内液位高于高位时,关闭报警且开启第一潜水泵,以及关闭第二潜水泵。当地坑内液位高于极高位时,进行报警且开启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
[0066]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热轧带钢卷取区设备冷却的方法,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二喷嘴5、第三喷嘴14和第五喷嘴18,通过第二喷嘴5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第三喷嘴14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第五喷嘴18对压辊35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七喷嘴23,通过第七喷嘴23对钢卷外圈和卷筒42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六喷嘴,通过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将第二浊环水输送至多个第一喷嘴2,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将第一浊环水输送至第一喷射部件和第八喷嘴26,通过所述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26对过渡辊道45处进行冷却。这样在多台卷
取机交替使用的过程中,当上夹送辊34和下夹送辊37运转,以及有带钢通过时,第二喷嘴5对上夹送辊34进行冷却,第三喷嘴14对下夹送辊37进行冷却,第五喷嘴18对压辊35进行冷却。在卷取机为手动或自动模式,以及卷取完成和卷筒42正在运转时,第七喷嘴23对钢卷外圈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时,第七喷嘴23对卷筒42进行冷却。在卸完卷后和卷筒42活动支撑关闭,以及助卷辊40靠近卷筒42运转时,第二喷射部件对助卷辊40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多个第一喷嘴2对夹送辊入口处进行冷却,以将浊环水直接侧喷在夹送辊入口处的带钢表面。第一喷射部件对喂料辊36处进行冷却,第八喷嘴26对过渡辊道45处进行冷却,继而能够降低为卷取区设备所提供的冷却用水量,节省水资源。从而达到了节省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0067]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