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1:1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燃油系统,具体地说是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


背景技术:

2.高压共轨系统具有压力稳定、控制灵活、响应快、控制精度高、喷射一致性好等优点,但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的燃烧及排放性能需求对于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喷油压力、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加灵活可控的喷油规律等将是未来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趋势。
3.想要实现更高的喷射压力和更加灵活可控的喷油规律,一般在喷油器内安装一个增压模块,通过电磁阀控制增压活塞运动实现增压,或者在传统高压共轨系统的共轨管与喷油器之间安装一个增压器,同样通过电磁阀控制增压活塞的运动实现增压。前者使系统结构更加紧凑,但后者拆卸安装方便,因此应用范围更广。然而由于增压活塞的尺寸是确定的,仅通过一套增压组件只能实现一种增压比,或者通过两套增压组件也只能实现三种增压比的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多种增压比灵活切换的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本发明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共轨管、增压器、喷油器,共轨管分别连接油泵和增压器的入口,油泵连接油箱,增压器的出口连接喷油器的油道,喷油器的回油口连接油箱,共轨管还通过限压阀连接油箱;所述增压器包括增压器体、两位三通阀、三位四通阀,增压器体设置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外增压活塞位于内增压活塞上部的外部,外增压活塞、内增压活塞、增压器体之间形成外控制室,内增压活塞中部与增压器体之间形成内控制室,内增压活塞底部的增压器体为增压室,内增压活塞底部安装增压活塞复位弹簧,增压活塞复位弹簧位于增压室里,内增压活塞里设置单向阀腔,单向阀腔里设置单向阀,单向阀上方为阀座,单向阀下方为单向阀复位弹簧,增压器的入口为高压油路,增压器的出口为超高压油路,高压油路分别连接单向阀腔、两位三通阀、三位四通阀,超高压油路分别连接增压室和三位四通阀,外控制室连接两位三通阀,内控制室连接三位四通阀,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连接油箱;内增压活塞上表面积为a,下表面积为c,暴露于内控制室的中表面积为(a-c),外增压活塞上表面积和下表面积均为b,且a>c,a≠b c。
7.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8.1、所述喷油器包括紧帽,紧帽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控制块、阀块、量孔板、喷嘴,控制块里安装电磁铁,阀块里安装控制阀,喷嘴里安装针阀和针阀块,喷嘴的底部设置喷孔,电磁铁里安装控制阀复位弹簧,控制阀顶部套有衔铁,衔铁位于控制阀复位弹簧下方,针阀
的上部位于针阀块里,针阀与喷嘴之间形成环形腔室,针阀的中部设置针阀凸起,针阀上套有针阀复位弹簧,针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为针阀块和针阀凸起,针阀、针阀块、量孔板之间形成控制腔,量孔板里设置进油节流孔、回流节流孔,控制阀下端与量孔板形成平面密封,进油节流孔、回油节流孔均连通控制腔,回油节流孔的顶端位于控制阀下方,进油节流孔的顶端位于控制阀侧方,控制块里设置油道,油道分别连通环形腔室和超高压油路,进油节流孔连通油道。
9.2、在喷射准备阶段,两位三通阀、三位四通阀、喷油器的电磁铁线圈均不通电,外控制室和内控制室均与高压油路连通,燃油进入共轨管,高压燃油通过高压油路,分别进入内控制室、外控制室和基压室,基压室的燃油流经阀座、单向阀,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增压室,增压室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油道进入喷油器内的连通腔室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进油节流孔进入控制腔,另一路进入针阀与喷嘴之间的环形腔室,控制阀在控制阀复位弹簧预紧力和液压力的作用下落座于量孔板,密封连接控制腔的回油节流孔,针阀在针阀复位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落座于喷嘴而密封喷孔,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在增压活塞复位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处于上限位置。
10.3、喷油开始时,电磁铁的线圈通电,吸引衔铁带动控制阀上行,控制腔内燃油通过回油节流孔流回至油箱,控制腔内燃油压力降低,与此同时油道内的燃油通过进油节流孔进入控制腔,回油节流孔直径大于进油节流孔直径,控制腔内燃油压力持续降低,直到针阀下端所受液压力克服针阀复位弹簧预紧力和控制腔液压力,针阀开始上升,喷孔开启并喷油。
11.4、采用基压喷射时,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不通电,内增压活塞和外增压活塞在液压力、增压活塞复位弹簧预紧力及增压器对外增压活塞限位所受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共轨管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进入基压室,再经过阀座加工的通道、单向阀,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增压室,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此时共轨管燃油不增压直接进入喷油器。
12.5、采用增压比为(b c):c的超高压喷射时,两位三通阀通电,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13.6、采用增压比为a:c的超高压喷射时,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内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随着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14.7、采用增压比为(a b):c的超高压喷射时,两位三通阀通电、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外控制室和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均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15.8、采用增压比为(a b):a的超高压喷射时,两位三通阀通电、三位四通阀通高电位,内控制室、增压室和超高压油路连通,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向下运动,增压室和内控制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16.9、采用1倍轨压-(b c)/c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
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通电,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17.10、采用1倍轨压-a/c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内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外增压活塞上下表面受力相同不动,随着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18.11、采用1倍轨压-(a b)/c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通电、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外控制室和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均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19.12、采用1倍轨压-(a b)/a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通电、三位四通阀通高电位,内控制室、增压室和超高压油路连通,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向下运动,增压室和内控制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
20.13、采用a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内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外增压活塞上下表面受力相同不动,随着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通电,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直到带动内增压活塞一起运动,增压室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
21.14、采用(b c)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通电,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增压室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
22.15、采用c倍轨压-a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通电、三位四通阀通高电位,内控制室、增压室和超高压油路连通,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向下运动,增压室和内控制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增压室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
23.16、采用1倍轨压-a/c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不通电,共轨管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进入基压室,再经过阀座加工的通道、单向阀,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增压室,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
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内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外增压活塞上下表面受力相同不动,随着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随着喷油过程的进行,两位三通阀通电,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直到带动内增压活塞一起运动。
24.17、采用1倍轨压-(b c)/c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不通电,共轨管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进入基压室,再经过阀座加工的通道、单向阀,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增压室,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通电,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下行,增压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随着喷油过程的进行,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
25.18、采用1倍轨压-(a b)/a倍轨压-(a b)/c倍轨压喷射时,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不通电,共轨管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进入基压室,再经过阀座加工的通道、单向阀,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增压室,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通电、三位四通阀通高电位,内控制室、增压室和超高压油路连通,外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外增压活塞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向下运动,增压室和内控制室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落座于阀座,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进入喷油器,随着喷油过程的进行,三位四通阀通低电位,内控制室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进入油箱。
26.19、喷油结束后,电磁铁的线圈断电,控制阀在控制阀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关闭,控制腔停止回油,油道内燃油通过进油节流孔进入控制腔使其压力恢复,针阀在液压力和针阀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关闭,燃油停止从喷孔喷射;与此同时,两位三通阀和三位四通阀均断电,外控制室和内控制室均与高压油路连通,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在增压活塞复位弹簧弹力和液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上行,直到达到其上限位置,随着外增压活塞和内增压活塞的运动,增压室内燃油压力逐渐下降,直到低于轨压,基压室燃油对单向阀的液压力克服单向阀复位弹簧预紧力和增压室燃油对单向阀的液压力,单向阀打开,共轨管燃油从高压油路、基压室、进油通道进入增压室。
27.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的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通过双阀协同控制增压,即一个两位三通阀控制外控制室与高压油路、低压油路的连通,以及一个三位四通阀控制内控制室与高压油路、低压油路、超高压油路的连通,实现多种增压比的灵活切换,为系统喷油规律的调节模式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了柴油机不同工况下的喷射需求。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增压器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喷油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32.结合图1-3,本发明的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由油箱1、滤清器2、油泵3、共轨管4、限压阀5、增压器6和喷油器7组成。油箱1、滤清器2、油泵3、共轨管4顺序安装连接,限压阀5安装在共轨管4上,增压器6上端通过油管与共轨管4相连,下端通过油管与喷油器7相连。
33.增压器6的高压油路8上端连接共轨管4,下端分为三路分别连接基压室21、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基压室21的燃油流经阀座22加工的通道、单向阀23,通过进油通道17进入增压室14。外控制室19和内控制室13分别连接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通过低压油路10连接油箱1,增压室14和三位四通阀11均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连接喷油器7。环柱形的外增压活塞20安装在t形的内增压活塞16外部,且外增压活塞20上端加工有环形凸台,用于内增压活塞16的限位,内增压活塞16内部加工有凹槽和进油通道17,凹槽内自上而下装有阀座22、单向阀23和单向阀复位弹簧18,内增压活塞16和外增压活塞20在增压活塞复位弹簧15预紧力的作用下处于上限位置。
34.喷油器7的控制块24、阀块27、量孔板29、喷嘴31自上而下安装,紧帽30与控制块24通过螺纹连接紧固,针阀块35安装在量孔板29下方、喷嘴31内部。油道40上端连接超高压油路12,下端主要通往喷油器7的两个腔室,一是通过进油节流孔37连通的控制腔36,二是针阀32与喷嘴31之间的环形腔室。电磁铁25安装在控制块24内,衔铁38安装在控制阀26上端、电磁铁25和控制阀复位弹簧39下方,控制阀26下端与量孔板29形成平面密封,隔断连通控制腔36的回油节流孔28内燃油与低压燃油,针阀复位弹簧34安装在针阀32中部加工的卡座与针阀块35之间,在针阀复位弹簧34预紧力和液压力的作用下,针阀32落座于喷嘴31下端而密封喷孔33。
35.本发明的可变增压比增压式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共有3类、15种喷油规律控制模式,即5种矩形、7种靴形、3种阶梯形喷油规律形状。其工作过程如下:
36.在系统喷射准备阶段,两位三通阀9、三位四通阀11、喷油器7的电磁铁25线圈均不通电,外控制室19和内控制室13均与高压油路8连通。燃油从油箱1经过滤清器2净化后进入油泵3,被加压成高压燃油后进入共轨管4,高压燃油通过高压油路8,分别进入内控制室13、外控制室19和基压室21,基压室21的燃油流经阀座22、单向阀23,通过进油通道17进入增压室14,增压室14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油道40进入喷油器7内的连通腔室,主要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进油节流孔37进入控制腔36,另一路进入针阀32与喷嘴31之间的环形腔室。控制阀26在控制阀复位弹簧39预紧力和液压力的作用下落座于量孔板29,密封连接控制腔36的回油节流孔28,针阀32在针阀复位弹簧34预紧力的作用下落座于喷嘴31而密封喷孔33。外增压活塞20和内增压活塞16在增压活塞复位弹簧15预紧力的作用下处于上限位置。
37.喷油开始时,电磁铁25的线圈通电,吸引衔铁38带动控制阀26上行,控制腔36内燃油通过回油节流孔28流回至油箱1,控制腔36内燃油压力降低,与此同时油道40内的燃油通过进油节流孔37进入控制腔36,但由于回油节流孔28直径大于进油节流孔37直径,控制腔36内燃油压力持续降低,直到针阀32下端所受液压力克服针阀复位弹簧34预紧力和控制腔36液压力,针阀32开始上升,喷孔33开启并喷油。
38.当系统以一恒定不变的喷射压力进行喷油时,喷油速率随之恒定,最终喷油速率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形状近似为矩形,即矩形喷油规律。不同的喷油压力使得矩形的高度产生差异,以下5种喷射便能实现不同的喷油压力,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分别为轨压的1、(b c)/c、a/c、(a b)/c、(a b)/a倍。
39.基压喷射: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内增压活塞16和外增压活塞20在液压力、增压活塞复位弹簧15预紧力及增压器6对外增压活塞20限位所受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共轨管4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8进入基压室21,再经过阀座22加工的通道、单向阀23,通过进油通道17进入增压室14,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共轨管4燃油不增压直接进入喷油器7。
40.增压比为(b c):c的超高压喷射:两位三通阀9通电,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根据液力平衡原理,经增压的燃油压力:轨压=(b c):c。
41.增压比为a:c的超高压喷射: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内增压活塞16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但外增压活塞20由于上下表面受力相同基本不动,随着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根据液力平衡原理,经增压的燃油压力:轨压=a:c。
42.增压比为(a b):c的超高压喷射:两位三通阀9通电、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外控制室19和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均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和内增压活塞16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根据液力平衡原理,经增压的燃油压力:轨压=(a b):c。
43.增压比为(a b):a的超高压喷射:两位三通阀9通电、三位四通阀11通高电位,内控制室13、增压室14和超高压油路12连通,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向下运动,增压室14和内控制室13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根据液力平衡原理,经增压的燃油压力:轨压=(a b):a。
44.当系统刚开始以一恒定不变的喷射压力进行喷油,随后在喷油过程中喷射压力增大,使得喷油速率亦增加,最终喷油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形状近似为一低一高前后贴合在一起的矩形,即靴形喷油规律。不同的喷油压力使得矩形的高度产生差异,不同的喷油压力组合亦使最终呈现的靴形形状有所区别,以下7种喷射便能实现不同的喷油压力组合,喷油速率变化前后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组合分别为1倍轨压-(b c)/c倍轨压、1倍轨压-a/c倍轨压、1倍轨压-(a b)/c倍轨压、1倍轨压-(a b)/a倍轨压、a倍轨压-(a b)倍轨压、(b c)倍轨压-(a b)倍轨压、c倍轨压-a倍轨压。
45.1倍轨压-(b c)/c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9通电,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喷射初期相比有所增加,喷油速
率变化后压力:变化前压力=(b c):c。
46.1倍轨压-a/c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内增压活塞16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但外增压活塞20由于上下表面受力相同基本不动,随着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喷射初期相比有所增加,喷油速率变化后压力:变化前压力=a:c。
47.1倍轨压-(a b)/c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9通电、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外控制室19和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均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和内增压活塞16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喷射初期相比有所增加,喷油速率变化后压力:变化前压力=(a b):c。
48.1倍轨压-(a b)/a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轨压一致。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9通电、三位四通阀11通高电位,内控制室13、增压室14和超高压油路12连通,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向下运动,增压室14和内控制室13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喷射初期相比有所增加,喷油速率变化后压力:变化前压力=(a b):a。
49.a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内增压活塞16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但外增压活塞20由于上下表面受力相同基本不动,随着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9通电,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直到带动内增压活塞16一起运动,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此时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喷射初期相比有所增加,喷油速率变化后压力:变化前压力=(a b):a。
50.(b c)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通电,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此时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喷射初期相比有所增加,喷油速率变化后压力:变化前压力=(a b):(b c)。
51.c倍轨压-a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通电、三位四通阀11通高电位,内控制室13、增压室14和超高压油路12连通,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向下运动,增压室14和内控制室13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
入油箱1,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此时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与喷射初期相比有所增加,喷油速率变化后压力:变化前压力=a:c。
52.当系统刚开始以一恒定不变的喷射压力进行喷油,随后在喷油过程中喷射压力增大,使得喷油速率亦增加,最后在喷油结束前再次增大喷射压力,喷油速率又一次增加,最终喷油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形状近似为一低一中一高顺序贴合在一起的矩形,即阶梯形喷油规律。不同的喷油压力使得矩形的高度产生差异,不同的喷油压力组合亦使最终呈现的阶梯形形状有所区别,以下3种喷射便能实现不同的喷油压力组合,喷油速率变化过程中进入喷油器7的燃油压力组合分别为1倍轨压-a/c倍轨压-a b倍轨压、1倍轨压-(b c)/c倍轨压-(a b)倍轨压、1倍轨压-(a b)/a倍轨压-(a b)/c倍轨压。
53.1倍轨压-a/c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共轨管4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8进入基压室21,再经过阀座22加工的通道、单向阀23,通过进油通道17进入增压室14,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共轨管4燃油不增压直接进入喷油器7。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内增压活塞16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但外增压活塞20由于上下表面受力相同基本不动,随着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随着喷油过程的进行,两位三通阀9通电,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受力不平衡而向下运动,直到带动内增压活塞16一起运动,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二次增压压力:一次增压压力:基压压力=c
×
(a b):a:c。
54.1倍轨压-(b c)/c倍轨压-(a b)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共轨管4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8进入基压室21,再经过阀座22加工的通道、单向阀23,通过进油通道17进入增压室14,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共轨管4燃油不增压直接进入喷油器7。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9通电,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上下表面产生压差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下行,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随着喷油过程的进行,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二次增压压力:一次增压压力:基压压力=c
×
(a b):(b c):c。
55.1倍轨压-(a b)/a倍轨压-(a b)/c倍轨压喷射:燃油喷射初期,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不通电,共轨管4内燃油通过高压油路8进入基压室21,再经过阀座22加工的通道、单向阀23,通过进油通道17进入增压室14,最后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此时共轨管4燃油不增压直接进入喷油器7。在燃油喷射过程中,两位三通阀9通电、三位四通阀11通高电位,内控制室13、增压室14和超高压油路12连通,外控制室19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外增压活塞20受力不平衡而带动内增压活塞16向下运动,增压室14和内控制室13内燃油压力上升,使单向阀23落座于阀座22,经加压的燃油通过超高压油路12进入喷油器7。随着喷油过程的进行,三位四通阀11通低电位,内控制室13内高压燃油通过低压油路10进入油箱1,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再次上升,二次增压压力:一次增压压力:基压压力=a
×
(a b):c
×
(a b):a
×
c。
56.喷油结束后,电磁铁25的线圈断电,控制阀26在控制阀复位弹簧39弹力的作用下
关闭,控制腔36停止回油,油道40内燃油通过进油节流孔37进入控制腔36使其压力恢复,针阀32在液压力和针阀复位弹簧34弹力的作用下关闭,燃油停止从喷孔33喷射。与此同时,两位三通阀9和三位四通阀11均断电,外控制室19和内控制室13均与高压油路8连通,外增压活塞20和内增压活塞16在增压活塞复位弹簧15弹力和液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上行,直到达到其上限位置,随着外增压活塞20和内增压活塞16的运动,增压室14内燃油压力逐渐下降,直到低于轨压,基压室21燃油对单向阀23的液压力克服单向阀复位弹簧18预紧力和增压室14燃油对单向阀23的液压力,单向阀23打开,共轨管4燃油从高压油路8、基压室21、进油通道17进入增压室14,不至于使增压室14油压过低而导致内增压活塞16和外增压活塞20不能正常复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