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压气体旋涡循环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0:01: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尤其涉及利用热能发电领域的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行的火力发电系统中,所使用的工作介质一般都为水,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所以在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会汽化变成水蒸气,吸收了大量的热能;水蒸气在冷凝的过程中,大量的能量又被冷却水带走;导致在整个循环发电过程中,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非常低,一般只有40%左右。
3.现在国内外也有人在研究利用龙卷风发电,又或者利用风力发电,但由于大气的密度是比较低的,要想形成足够的动能用来发电,通常在风力发电系统中都需要提供比较长的叶片,一般能长达十几米,比较长的甚至能达几十米,也要建设相应的、比较高的支架,而且发电的情况还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要达到一定的风速才能建设,产出的电能还不稳定;利用龙卷风发电虽然要比纯粹的风力发电效率要高了一些,但要想达到比较大的发电功率,一般也要建设十几米,甚至上百米的发电塔来产生旋涡,可以说占有空间也比较大。
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加压气体旋涡循环发电系统将采取加压气体作为工作介质,改善了利用水吸热能量大的问题,由于气体的压力增大了,气体密度也会增大,在气体获得相同速度的情况下,它将拥有更大的动能,没必要建设很高或者很大的发电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占有空间,同时也不再受到地形的限制,布置更加灵活,发电情况比较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气体旋涡循环发电系统,将气体加压储存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作为工作介质的气体就能获得足够的密度,以相同速度流动的时候,将会获得更大的动能,用于发电的叶片不需要设计得很大,也能正常发电。
6.同时,气体的体积膨胀系数一般都比水大,在吸收了相同能量的时候,会比水拥有更大的动力,从而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加上发电的过程中会创造出旋涡,进一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所述发电系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所占空间,布置也可以变得更加灵活。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8.工作介质的选择:本发明的工作介质选择常温下为气体的物质,因为在吸收相同能量的情况下,一般气体会比液体的体积膨胀更大,而气体的体积膨胀会转化为运动的一种方式。原则上,本发明所选择的工作介质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物质,可以是混合物,也可以是单一的某种气体,但要求它们拥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在受热的过程中,以及在工作温度的范围内,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气体的体积膨胀系数越大,效果就会越好。
9.所述发电系统的密封:在工作的时候,所述发电系统能实现完全密封,才可以保证在固定的空间中输入更多的气体,从而缩小所述发电系统的占有空间,使它的布置变得更为灵活。
10.所述发电系统的能量转化方式:本发明的主要能量来自于热能,可以直接为加热区1的气体加热,也可以使用工厂或者船舶等设备的余热,但也不排除使用太阳能。总之,所述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比较多,最终只要可以转化成为热能,促进工作介质体积膨胀就行。
11.本发明也不一定要使用旋涡的方式,但从已有的龙卷风发电机所展现出来的能量转化效率来看,利用旋涡的能量转化效率会比没有旋涡的更好,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还是产生旋涡比较好。
12.为了可以在所述发电系统中产生旋涡,本发明的原理需要引用专利号为202110273251.7,发明创造名称为《电磁流体旋涡动力装置》的一条数学公式:
[0013][0014]
其中,为速度,f
x
、fy、fz,p
x
、py、pz分别为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和动量在x、y、z轴上的分量。
[0015]
所以,旋涡发生装置7只需要在管壁上开孔就可以了。开的孔要具有引导工作介质流动方向的作用,不要正对旋涡发生装置7的中心,并且同一截面的不同旋涡导流孔8所产生的气体流束能形成对流,只要工作介质是从旋涡发生装置7的外部流向内部,就能产生旋涡。
[0016]
所述的发电系统,加热区1的出口连接旋涡发生装置7。
[0017]
所述的发电系统,旋涡发生装置7的出口连接涡轮机3。
[0018]
所述的发电系统,涡轮机3的出口通过回流管13连接到冷却区5的入口。
[0019]
所述的发电系统,冷却区5的出口通过主导流管11连接上泵9后,串联到加热区1的入口。
[0020]
所述的发电系统,为了旋涡发生装置7的内部能产生旋涡,在主导流管11上接上分流管12;分流管12也连接另外的泵9后,再连接到旋涡储气区2的入口。
[0021]
所述的发电系统,加热区1、旋涡储气区2和冷却区3的入口均设置止回阀10,防止这些区域的工作介质逆流。
[0022]
所述的发电系统,涡轮机3接上发电机4,用于发电。
[0023]
所述的发电系统,旋涡发生装置7上开有旋涡导流孔8,使工作介质能从旋涡发生装置7的外部流向内部。
[0024]
所述的发电系统,回流管13上开有分支,并在分支上安装压力调节阀6,能控制气体从压力调节阀6进出,实现调节整个发电系统内部压力的目的。
[0025]
所述的发电系统,主导流管11和分流管12上连接的泵9,能保证工作介质流入加热区1和旋涡储气区2。
[0026]
所述的发电系统,整个系统在工作时能处于完全封闭,并形成循环连通的状态。
[0027]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气体作为工作介质,所述发电系统内部能完全处于密封、循环连通的状态,能量转化效率比较高,整个发电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一般占地面积比现有技术需要的更小,所以布置会更为灵活,受地形的限制更小,产出的电能也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旋涡发生装置a-a剖视图。
[0030]
在图中,1、加热区;2、旋涡储气区;3、涡轮机;4、发电机;5、冷却区;6、压力调节阀;7、旋涡发生装置;8、旋涡导流孔;9、泵;10、止回阀;11、主导流管;12、分流管;13、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2]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加压气体旋涡循环发电系统,由加热区、旋涡储气区、旋涡发生装置、涡轮机、发电机、冷却区和压力调节阀共七个单元或结构组成,加热区1的出口连接旋涡发生装置7的入口,所述旋涡发生装置7的出口连接涡轮机3,所述涡轮机3通过回流管13连接冷却区5的入口,所述冷却区5的出口通过主导流管11连接一个泵9后,再接到加热区1的入口;在所述主导流管11上接上分流管12,所述分流管12连接另外一个泵9后,再接到旋涡储气区2的入口,所述旋涡发生装置7上开有旋涡导流孔8,工作介质能从所述旋涡导流孔8流入旋涡发生装置7的内部,并形成旋涡;所述涡轮机3接上发电机4;回流管13的分支上安装了压力调节阀6;所述加热区1、旋涡储气区2和冷却区5的入口均装有止回阀10。
[0033]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介质为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44,比很多气体都高,尤其是它的体积膨胀系数比很多气体都大,加上它的临界温度为31.2℃左右,临界压力为7.38mpa,是所述发电系统比较理想的一种工作介质。
[0034]
在所述发电系统的工作介质填充阶段,先利用真空泵通过压力调节阀6将系统内部的气体抽出,再从压力调节阀6输入已经选好的工作介质气体,等系统内部达到预定的压力之后,关闭压力调节阀6,即完成工作介质填充;检查整个系统处于完全密封状态后,即可进入运行阶段。
[0035]
在所述发电系统的运行阶段,先加热加热区1的工作介质,气体则会受热膨胀,由于加热区1的入口装有止回阀10,所以膨胀的气体只能从加热区1的出口流动;气体流动至旋涡发生装置7,使此处的气体静压减小;此时旋涡储气区2的气体压力比较大,此区的气体就会通过旋涡导流孔8按照预定方向流入旋涡发生装置7的内部,并形成旋涡;由于加热区1不断受热,会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将旋涡发生装置7中的气体推向涡轮机3,接上涡轮机3的发电机4就会发电;气体流过涡轮机3后,还有剩余的动能,会沿着回流管13流入冷却区5;在冷却区5对气体进行降温,会带有气体的大量热量,此时气体由于冷却而内能降低,则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会降低,气体也会收缩;由于冷却区5的入口装有止回阀10,此区的气体也只能向出口流动,通过管道会分别流向加热区1与旋涡储气区2,形成一个循环;为了更好地使加热区1与旋涡储气区2的气体得到补充,可以利用泵9的作用,保证气体能流入这两个区域,则系统能正常循环运行。
[0036]
本发明的加压气体旋涡循环发电系统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工作介质可以作出相应的改变,整个系统各区也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旋涡发生装置7和压力调节阀6的位置和数量都可以因不同需求而作出改变,涡轮机3、发电机4和泵9也
可以根据需求作出数量、位置和功率等条件的改变。
[003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